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奘法师:有求皆苦与中道


   日期:2022/4/3 9: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求皆苦与中道 2010.2.7

——2月5-7日明奘法师主持灵山静悟团禅修

说实在话,酒店真的不适合禅修,禅修是需要安静的。
 
那真正的禅修氛围应该什么样呢?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印度,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这些国家去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原始佛教徒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就两个字――原本,原来的,本来的样子。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集体的生活方式,非常的原始,我们原来的农耕、田园的生活方式什么样,那里的僧人现在就还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而现在,我们整个汉传佛教的建设规格上都出了问题――他们过于礼仪化的生活方式(彻底是汉人的礼仪之邦的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不是真正的佛教的生活方式了。
 
佛教的生活方式就是随便:那里的一个僧人只拥有这样几件东西:一把雨伞,一双拖鞋,一个背包。背包里只有一个钵,自己内衣裤,中衣裤,一个偏袒右肩的斜斜的一块大布,后半夜天凉时可以用来裹着睡觉的。他们真是非常简单的,没有佛像,也没有烧香这些事儿。
 
印度的寺庙和精舍都是没有厨房的,所以早晨僧人要在离开这个村庄不超过两公里的地域内托钵乞食,他们托钵的时候都是光脚走的,别人给什么就接受什么,回来后,与不能出去的老小弱病残分而食之。饭前要给看不见的生命拿出七粒米,随便放在一个干净的地方,过一会,可能鸟儿来就给吃了。印度人习惯用右手三个手指头把饭菜捏成一团再吃,所以叫一团之食。左手是不净的,不用来吃饭。吃完了,还要留一团给看的见得畜生。万一托的那个食物不够,树上那个木瓜呀,香蕉呀,随便摘两个吃了解饿就行了。然后接下来就是打坐,由于天热——46、47度,讲经或者聚众说法都是不现实的,人只想昏昏欲睡。所以,那个时候就坐下来打坐、冥想。就是这样子的,生活非常的简单。佛教来到中国后,无论吃饭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彻底的被改造了,完全的中国化了,在这些具体的生活方式上,跟印度佛教几乎是找不到任何的瓜葛的了。
 
印度僧人只有在托钵的时候集中,然后就是半个月一次的诵戒会,很像我们的批评生活会。大家围坐在一起,选一个记忆力好,口齿伶俐的人坐在上边诵戒。——因为那时候没有经书可以照本宣科,都是靠记忆力——下面大家坐的顺序是:先受比丘戒的坐在前排,谁先受戒,谁是师兄。你是60岁,但是你2010年2月7号才受戒,那你是师弟,坐在后面。你只有18岁,但你是2009年12月31号受戒,你是师兄,要坐在前面,所以比丘就是这样的。
 
上面诵完戒,大家就开始检讨自己的错误。错误被分了七类,有些很严重的,比如说偷了东西,超过相当于人民币50块钱,这就是严重的戒,这个人就没资格做僧人,直接赶出僧团不要了。如果杀生很严重的,比如说不小心走路踩了一个蚂蚁,这个不算什么。走路时蠓虫,蚊子进到眼睛里,这个都不算是杀生,只算是过失,不算犯戒。但是,如果你故意的拿刀杀了一条鱼,这是严重的戒。如果是条毒蛇和一条鱼又有本质的差异,杀毒蛇是自卫,可以;鱼,你是要吃它,这不可以。所以说非常生活化,不是在搞不苟言笑的苦行僧,不是。
 
然后是相互批评:张三比丘你好像有些遮藏的,前天中午12点,你在打水的时候跟那儿的某个女孩子微笑,还说了好多话,你没有检讨。两个人当众对证,如果确实有这件事,那好了,这属于是轻微过失。然后就是先受戒的长老们集体坐在一边决定怎么处罚犯错的僧人——要四个以上才算僧团——要让大家看得见他们在议事。
 
所以说僧团的生活是高度民主的,没有秘密的决议,一切都是当众的;所以说僧团是全世界最早的共产主义,物质生活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生活是乌托邦最早实现的,咱们现在的分餐制,一次性筷子,全是佛教僧侣最先使用的。这些出家的僧人绝对不是落后的,腐朽的,没落的,找不到人生出路的人,他们都是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生活方式的代表和始作俑者。
 
而我们现在中国汉传佛教僧人的起居生活方式,完全是按中国的官本位思想设置的:方丈不但有自己的房间,还有书房,会客室,茶寮。然后就是班首寮,执事寮,这些在汉传佛教上叫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我们汉传佛教的生活和修行方式是礼仪本位的:你看,早晚课念经,佛像在这儿坐着,佛的左边是男众,右边是女众,男左女右,三跪,九叩首。实际上,汉传寺庙的一个和尚从早到晚,没有任何精进努力,就是按照这个步骤一天360个头磕下去的。后来我们又把它改进了,三跪九叩变成:跪三次,每次跪下磕三个头。现在我们又进行了改进:就是三跪三叩,跪下去,咚,起来;跪下去,咚,起来;跪下去,咚,第三次起来,这叫三跪三叩。
 
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佛教徒生活细节的约束规范,叫清规,它比戒律的要求更加严格,汉传佛教实行的是清规戒律的双轨制:清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由中国的佛教学者们制定的规则;戒律是释迦牟尼制定的。这也是唯有中国汉传佛教才有的特色,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都没有这个特点。当年中国劳工帮助开发美国西部的时候,我们的汉传佛教就到了美国和加拿大了。但是未曾扎根。如果各位到过一些名山,站在高山之巅看寺庙的话——绿绿的中间突然有个黄琉璃瓦,或者是红色的墙,是不是感觉跟大自然不太协调的样子?这些颜色比较适合在城市里,我们看故宫会感觉很壮观,是吧?可是在山里面呢,这个颜色跟自然真的是不搭界的。那到了西方,汉传佛教仍然固守这些传统,所以西方人接受不了,从建筑上首先就排斥,更不要说那么多的清规戒律了。所以汉传佛教虽然走出去的很早,但是扎不下根,到现在也扎不下根。
 
藏传佛教因为他的语言体系跟西方人相近,所以藏人学英语比汉人学的要快。随着达赖的出走西方,他在那边已经有了近四万个禅修中心,而我们汉传佛教却没有;至于那些南传的原始佛教,虽然他们的国家不大,但是在西方的禅修中心也很多。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位汉传佛教大师在西方名闻遐迩,而藏传佛教的达赖的文章,和越南原始佛教的一行禅师的文章已经入选了美国教科书。一行禅师因反对越战,越南通缉他,马来西亚又不要让他入境。也因此,1966年小马丁.路德金博士曾推荐他做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汉传和尚里,没有这样的人。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跟西方是格格不入的。而我们在这里还是整天建大佛,建大寺庙,劳民伤财不说,佛法的真正利益人心的层面更是日渐为这些形式化所蒙蔽不见。我们一方面口口声声要国学复兴、民族文化复兴,一方面却又真的无知的可以。比如阿凡达预言,把张家界那个山叫哈雷路亚山,起码中宣部,广电部,文化部,应该马上应该制止的,为什么?哈雷路亚是彻底的基督教,那就等于又要把基督教渗透进中国,所谓的基督教化,就是全盘西化,所谓全盘西化,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你让全中国的游客,都上那去冲着中国一个本生本长的山叫哈雷路亚,这不彻底基督化了吗?所以我看到这个新闻,觉得有时候我们真的很无知,你看他们不是通过宗教来,而是通过这种商业炒作来的。
 
所以了解一些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从阅读一些名家名著开始:
 
儒家的我们可以看看《四书》和《神灭论》;
道家的看看《老子》、《庄子》、《悟真篇》、《纲鉴易知录》,《抱朴子》;
佛教要看的是《金刚经》、《楞严经》、《六祖坛经》、《楞伽经》、《维摩诘经》、《圆觉经》、《法华经》、《杂阿含经》、《大乘起信论》、《正续指月录》,这些是必读的。
 
    苏东坡读了《楞严经》后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楞严经》告诉我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虫鱼花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海面上会有火?为什么火山会爆发?为什么有猫头鹰?为什么那些夜里的鸟一叫,必然死人?地球资源是否会枯竭?我们能使用的资源枯竭之后,人类的生活靠什么支撑?《楞严经》给了我们所有的答案。所以科学家都应该来禅修,学学《楞严经》。你们做媒体工作的可以给他们创造机会,让我们的科学家有机会接触佛法,起码多听听肯定有好处,毕竟这是2500年来人类文化的精华之一啊,对吧?如果按照现在科学的思路和步骤,那人类的结局必然要面对一场浩劫。可是让大家都不再用汽车,飞机,轮船,不再用手机,电脑,绝无可能。一切只能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新,越来越快。可是越更新,土地上的金属,木材,水源乃至空气,肯定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污染,人类生存迟早要出问题的。而《楞严经》把这些道理都讲透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些坚硬的,流动的,温暖的,冷冻的东西?怎样合理的使用他们而又不过分的留存,上面都告诉我们了。
 
《圆觉经》则讲了我们的“身”是怎么来的,“心”是怎么来的,“身心”二者是怎么组合成一体的,而身心又如何跟我们身处的外境互相依赖的?关于生命是怎么来的,讲的很透撤。
 
佛教的核心的教法里面,没有一个经告诉我们要信释迦牟尼。都是告诉我们正确的了解,然后去正确的实践,最后达到一个结果――叫“看到实相”。佛教叫实相,有时也叫真谛。所以佛经都以“如是我闻”开篇,“如”是像的意思,“是”,本来的意思,我就是听释迦牟尼这样告诉我,然后如实的记载下来的,所以叫如是我闻。释迦牟尼的教法不关乎信不信,他只关乎你行不行。行动的行,你要去做。他开出这个药方,在任何生命体验中都是能做到的;他从来没有另外在死后建立一个修行体系,或在生命之外建立一个信仰体系,他的一切都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比如说,作为基本道德操守的“五戒”:首先要尊重生命,不杀生;尊重财产,不偷盗;尊重别人婚姻幸福稳定,不邪YIN;要以诚待人,不妄语;要爱惜身体,拒绝麻醉品。五戒跟我们儒家的敦伦尽分的仁义礼智信有些相似。佛称五戒是人乘法,所谓乘,就是不同的路:走人的这条路是要修这五戒的。
 
然后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再行“十善”:不但不杀生,还要救生,护生,放生;不但不偷盗,看人家有困难要伸以援手;不但不YIN邪,还要实行梵行,梵是独身,清净,不过性生活的意思,要一年拿出一段时间去独身;不但不妄语,还要不绮语、不两舌,要说柔软、合作的话;然后不但不吸食麻醉品,还要保持清醒;还有要拒绝贪、嗔、痴,加起来就是十善。十善跟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一神教基本上也是相通的。佛称十善是天乘法,走天人的路就要行这十善。
 
所以,佛陀的教法非常严谨。当他发现做人的辛苦后开始有了“声闻乘”——就是听释迦牟尼的声音,而放下世俗的生活来专心修行。“声闻乘”依据的核心叫做“苦集灭道”:活着很辛苦,辛苦的原因是苦的纠集,要想铲除这些苦,就要正确的行道,行道的结果就叫做苦灭。苦灭不等于死。很多的佛教的教科书,或者是一些学者的书,还有就是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的经,都说苦灭等于死。实际上恰恰相反,释迦牟尼36岁成佛——苦已经灭了——后创教说法,他用双脚走遍了北印度,中印度,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度有缘之人,直到81岁才去世。那时的那个修行就叫“声闻乘”。
 
还有一类修行叫做“独觉乘”。声闻乘是要群居一起修行的;独觉呢,就是自己修行觉悟。老子就是属于独觉乘,他悟到了生命链条上的十二因缘,这个链条很深奥:我们的个体的身心什么样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怎么消失的?消失之后又往哪里去?存留多长时间?然后就是再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这就是整个的十二因缘。到现在为止,所有的东西方的科学,心理学,生命医学,都没有达到这个深度,所以说这个真的很厉害。生命的根本在佛教上叫做无明:明就是明白,智慧。你没有明白,就叫无明,它就是一切生命的原动力。
 
接下来是菩萨乘:菩萨都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它的根本教法是六度,就是用六种方法让自己来行菩萨道。这里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完全是外化,利他,救世的。所以说梁启超,谭嗣同他们是深刻的理解了佛教的这个精神。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厌世,乃积极而非消极,乃兼善而非独善”。谭嗣同也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我愿中国流血从我开始。”这不正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菩萨精神么?
 
现在我们中国佛教的现状,从五乘教法来看——五戒,十善,声闻,独觉,菩萨——给我们的感觉哪个更多些?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篇文章看看,是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写的《中国佛教特质在禅》。1947年太虚大师去世后,国民党政府给他举行了国葬。
 
我们看这五乘教法,其最根本的教法叫做:有求皆苦。有求就是有欲望,对吧?有求皆苦,你想要追求任何东西,包括你想修行,想成佛,是不是也是苦的?你想打坐时腿是不是也是痛的?如果这样想,是不是有求全是苦的?但是现在,各位到寺庙看到的是什么呢?让你抽签,让你花888元,3888元,8888元,烧三根香,然后就可以发大财,贪官就不被反贪局抓到,全是这个。要知道有求必应是人操控神的巫术,是一个非理性的不等价交换。大家想想看,你磕三个头,菩萨就保佑你平安,不生病,发财,致富,升官,可能吗?全是人操控神的巫术和非理性的不等价交换。明代一个秀才做了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贪官”,大家看明代的和尚就有开始不务正业的了。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小说里看到类似的事情:比如《肉蒲团》、《醉菩提》、《警世通言》等,这些小说里边,好多都是编排和尚、尼姑的。当时一定是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所以被了解这些现象的人写进书里的。所以说,现在佛教的最大问题就是佛法的根本教义被人为的歪曲。
 
释迦牟尼的教法核心是有求皆苦,那既然是有求皆苦,我们就彻底地无欲吧,中国有个成语叫无欲则刚,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如果我们无欲无求了,人都跟傻瓜一样就行了吧?又错了。佛法让我们明白有求皆苦,无欲则刚的道理之后,又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药方:中道。告诉我们不可以走两边,走两个极端。人活着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温饱,生存,教育,医疗,养老等等的问题,这是任何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下,任何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佛法说的中道既不盲目的鼓励发展,也不限制顺应自然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合理的欲望、追求和诉求一概都是报以微笑;那么对于人类盲目的、过分的,夸张的积极进取甚至掠夺,也只是一概的报以摇头微笑,这就是佛教的态度,很有意思——不走极端,一向的中道。因此,在宗教的传播史上,从来没有因为佛教的传播引发过流血战争。至于其他宗教,可以说就是赤裸裸的以鲜血和生命的付出为代价的。
 
所以从第一因的层面,从救赎的层面,从自救与他救,被救与拯救的层面来看,佛教完全可以与宗教画一道界限。因为佛教和宗教毫不相关,它没有第一因,没有救世主,没有拯救与被拯救,完全是靠自觉、自利的,然后在自利的前提下去利他,觉他。
 
整个释迦牟尼佛法的核心教法就是中道。这个药方可以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肤色,在任何条件下都均等的适用。这个中道听起来很容易,事实上也很容易被实行,但却很难被世人信任,更不要说去行了。释迦牟尼的教法就是这样,很难为人相信。举个例子:其实要想世界和平很容易,只要大家都奉行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听上去是不是很容易?——所有的人,不管你信什么宗教,只要你不杀人,我不说不杀动物,我现在只说不杀人。有什么问题我们坐下来谈,有时我跟人开玩笑说,将来我要是还俗了,哪里打仗我就到哪里劝架去:别打别打了,咱们把钱都拿出来--买军火的,买枪炮的,都拿出来,一起建足球场,建图书馆,谁看的书多,谁球踢的好,谁就第一,不要再打仗了,要知道,战场上死的都是妈妈的孩子,谁的母亲愿意自己的孩子去死,去流血呢?所以你们看,是不是特别简单易行?可是没人相信。
 
而你一定要跪那磕头祷告:佛呀,菩萨呀,保佑我今年我赚到300万,等我赚到了,年终我来还愿,给你买这么长的香。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自欺欺人嘛,但是却有那么多的人信之不疑。有一次,我的一个招商银行的朋友去五台山,打电话给我说那的骗子多,让我介绍一个熟悉五台山的僧人给他们当导游,我说我给你们说几个容易被人忽悠的事情吧,你们记好就不会上当了。等他回来后请我吃饭,我问怎么样了后来?哎呦,奘师啊,人家一说……我说是不是这样说的啊:哎哎哎哎,跪那跪那,送你几句话――对老太太,他专门说她孙子有血光之灾什么的,因为他知道老太太最疼孙子啊,这样一说,尤其是那当女婿的要孝顺丈母娘的,没得说,要多少就给多少,全都是这样子的,很可怜。
 
还记得我们河南一位县长去澳洲回来讲,一天他喝完矿泉水,把瓶子“哐”的一下就从大巴车窗丢到人家路边的稻田里面去了,哪知大巴司机立刻停下车,什么话也没说,打开后备箱,换了雨鞋,带上手套,下去把那个矿泉水瓶子捡了回来,放进车里的黑色垃圾袋里,然后给大家鞠个躬:不好意思,耽误大家了。然后开车继续走。我们这位县长说,当时如果有个地缝,他一定会钻进去。后来他就开始在河南他主政的那个县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乱丢垃圾。2000年我带团去日本,在清水寺,有一尊宋代从中国传过去的小观音菩萨,33年对外开放一次,我们刚好就赶上了。那天下着毛毛细雨,有人撑伞,有的没撑伞,大家都在入口处排队等候参观。然后就看到几个人正从人家出口往里溜呢,我一听那口音,咱们东北人。所以有时候真的感觉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怎么就这么没有礼仪啊?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去做,道理都明白,就是不去做。
 
佛法是比较客观和中道的,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它教导我们以一种中道的行为兑现在每个个体的身心方面,将那个行兑现在每个当下:此时,此地,此人,就是你,我,他的身、心、念的具体行为,这就是佛法,所有的生命实践,在这里一并完成。应用科学的归纳,逻辑的推演来看,如果我们每一个此时、此地,此人的身、心,念全都是微笑的,和谐的,快乐的,安详的,你还担心死后去哪里的问题吗?依据事物的联系性原则,你的每一个链条全是当下的——此时,此地,此人的身、心,念——如果全是和谐,快乐,自由的,那么就根本不会去担心死后到哪里的问题了,因为你只活在当下,而那个当下一定会以一个惯性的力量,推着你继续的快乐下去,直至无穷。
 
相反,行苦行的那个行是这样运作的:此时、此地,此人,苦行让自己的身、心,念全不开心,却指望死后去到极乐天堂那可能吗?不可能的,因为它不符合因果自然惯性法则。所以苦行是被释迦牟尼彻底抛弃不用的极端之道,没有说他的对错,只是抛弃不用,因为它不能灭掉我们的痛苦。但我们现在若是看到一个僧人,春夏秋冬只穿一身衣服,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饭,便不管他有没有信仰,有没有修行,只要他在物质上行苦道,就肯定他是个好僧人;反之,就不是好僧人。这样以苦行为唯一的判别标准是大错而特错的。
 
我认为应该用以下标准评判修行人:
第一,道德。作为一个修行人,没有道德,你怎么做社会大众的良心保证呢,对吧。所以道德是第一位的,因为它是做人的基础,同样也是佛陀的五乘教法的核心。
第二,人品。有的人有道德,但没人品。这个人很固执,他以他的善,以他的道德去强制别人,压抑别人,以他的道德去惩罚别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应该为数不少吧?
第三,学问。没有学问不行。
第四,文章。有学问了还要能表达出来,能让大家接受。
第五,能力。要有做事的能力。
第六,眼界。胸怀四海,眼望天下。
第七,胸怀。没有胸怀,小家子气,小农经济似的那种胸怀不行。没有那种纵横四海,四海一家的眼界和胸怀不行。
第八,识见。只有通古达今的变通,与时俱进的胆魄,才可能让佛教在今天以一个全新的特色,去利益人心,净化社会,提升生命本质;否则得话都没用,只不过是人操控人,人操控神灵的巫术,是异形态信仰。
 
释迦牟尼从来就没有摆弄个计算器,在天堂那儿24小时开机,今天你磕了多少头,在对应你的那个计算器上就存储功德多了一点,从来没有。所以一定要靠自觉,只有你自觉了,全身心的去实践了,由此有朝一日你全明白了,就算你把佛像全部烧掉,砸掉,那也是身报佛恩。若你不明白,一天到晚只会对着佛像磕头,贴金,就算把你所有收入的百分之一万都捐了,还是烦恼一堆,跟佛法,跟佛的要求毫不相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明奘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明奘法师)  

 明奘法师:禅修开示 

 明奘法师:禅宗思想和人生智慧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开营 

 明奘法师:北大讲座:云在青天水在瓶——禅的生命意境 

 明奘法师:物本人本心本——奘师在“少林问禅”高峰禅会演讲 

 明奘法师:最优秀的人才来做和尚 

 明奘法师:禅茶一味——复星集团CEO沙龙无我禅茶会的开示 

 明奘法师:圣泉之旅·朝阳之道第二届秋令禅修营精彩开示 

 明奘法师:与新浪网友的问答 

 明奘法师:也许会引发争议的答问 

 明奘法师:企业家的心灵环保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