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机渐道凡夫的修定方法
“倘未得坚固,则是起现妄念、为他力所转之下机渐道凡夫。尚须舍愦闹、驰散处,以勤修具足之禅定固聚。否则,纵久修习,道验不生。”
未得坚固,就是没有坚固心,不能持之以恒。前面所讲的修行方法——不修之大修,是对上根人说的,他们根基很好,能够听从大手印的说教,努力作向上的功夫,这就是能得坚固。假如不是这样的人,不能坚持努力用功,那就是未得坚固。未能坚固的人,总是懈怠因循,总有不修的借口:或是近来身体不适、伤风咳嗽,或是今日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或是环境嘈杂、太闹了……总之今天是不行了,等明天再说吧。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什么时候能够修行成就啊!这种人一定是“起现妄念,为他力所转”,跟着妄想跑,随着境界动,那他就是“下机渐道凡夫”。他的根机是下等的,适合走三大阿僧祇劫的渐修道路,今生也就是种种善根,这一世不容易成道了。
但是,未得坚固之人,并非今生连一点成道的希望都没有。“尚须舍愦闹、驰散处,以勤修具足之禅定固聚。”内不随妄念转,外不为境界动,须要有具足的定力,这种定力谓之“禅定固聚”。须要舍弃繁华热闹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会引起他心绪纷乱。须要找一个安宁、清净的地方,精勤地修习禅定功夫,以获得必须具有的定力。他如果这样坚持用功,今生还是有希望修成的。否则“纵然久习,道验不生。”在闹市里面,因无定力,心随境转,又不肯离开闹市到清净的地方去修禅定,那么,纵然是长时间地修习某个法门,也不会生起“道验”。这里所说的“道验”,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空、乐、明”。不是说要摒除“空、乐、明”,要急呼“呸”字以揭去“空、乐、明”的皮壳吗?是的。那是要你直证“见宗”,不能执着“空、乐、明”,更不能认为得到“空、乐、明”就是成道。并不说“空、乐、明”不好,好是好,好事不如无。如果对“空、乐、明”生起求取、住着之心,就不可能了彻“自性大圆满根本道”;所以我们不详细讲“空、乐、明”。可是现在我们既然提到了“道验”这个问题,就稍微讲一点渐次法:
坐禅习定,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八个阶段。所谓“道验”,就是验证修到了哪个阶段。譬如念佛,若能够把心系在佛号上,而不会驰散,这就是“粗住”,才伏住了粗妄。进一步,心贴贴地不动了,和佛号打成一片,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就是“细住”,又伏住了细妄。再进一步,心里豁然开朗,身体像云、像影一样腾空了,觉得离开了坐处,这就是“欲界定”。所谓“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饿鬼、畜生、人类,还有六层天,统属于欲界;再往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层天属于色界;更往上属于空界天,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层。
到了“欲界定”,再继续修习,如果身体世界忽然化空,这就是“未到定”,离开了欲界,还没有到色界,还不到初禅。功夫更进一步,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就到了初禅。初禅具有“八触十功德”。“八触”就是“动、痒、轻、重、冷、暖、滑、涩”。觉得身体没有了,但产生了这八种感觉。八种感觉不一定同时出现,但不外这八种。动,是动得飘飘然,超过了世间的狂欢;痒,是痒得欣欣然,超过了世间的欲乐……总之,八触都是很舒服、很快乐的感觉。离欲而生喜乐,所以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地”。“十功德”就是“空、明、定、慧、善心、柔软、喜、乐、解脱、相应”,这里面已经包括了“空、乐、明”。定者不乱、慧者不愚、喜者不忧,还有善心、柔软、解脱、相应,这都是极好的境界,所以称为“十功德”。舍弃初禅八触十功德的觉受,才能进入二禅。二禅称为“定生喜乐地”,定中生起喜乐。舍弃二禅的“喜”,才能进入三禅。三禅称为“离喜妙乐地”,产生了超越欢喜的微妙快乐。舍弃一切觉受,才能进入四禅。四禅称为“舍念清净地”。此时清净平等,“空、乐、明”等等一切觉受都没有了。
我们修的是大乘禅、圆顿禅,不是修上述渐次禅,当然不讲这一层层的功夫,但我们也没有离开这些。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境界,一概不理不睬,这些感受不久就过去了。我们是以见性为宗,不管这些事情。不管并不等于没有,这些过程还是有的,只不过是一闪而过罢了。恒河大手印是大乘佛法,把“空、乐、明”视为皮壳,必须把这皮壳揭掉,自性之相才能赤裸现前。如果是下机渐道凡夫,他的心不定,总是跟着境界跑。好色的人,看见年轻貌美的姑娘,他的心就跟着跑;贪吃的人,看到美食当前,他的心就动荡不安。他座上座下总是放野马,不要说直契“见宗”,就连“空、乐、明”也不会现前。所以说,这种人“纵久修习,道验不生”。
“故闭关修持,以免行仪上易生习性之染污,乃能于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即道力证验之智)与后得智(或出定之后得智)相融也。”
离开愦闹、弛散处,找一个安宁、清净的地方闭关修行,可以避免“行仪”被习性所污染。“行仪”就是行持和仪规。比如我们修心中心法,座下忘了观照,心为外境所转,这就污染了行持;座上提不起咒语,心随妄念迁流,这就污染了仪规。所谓“习性”就是“习以成性”,习惯成自然了。凡夫最大的习性就是对境生心,总是着相。譬如爱财的人看到一个发财的机会,心就怦怦乱跳,晚上就睡不好觉了。当年庞居士说:“金多乱人心”钱一多,心就乱了,于是把万贯家财沉于江底。他只要明心见性,不要这障碍修道的金银财宝。这是真修道人,以至后来得大成就。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当然不能说一个也没有,但确实是很少了。
下机渐道凡夫,行仪上易生习性之污染,若能闭关修持,“乃能于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即道力验证之智)与后得智(或出定之后得智)相融也。”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相融,就是前面讲的“子母光明相会”。这就是说,下机渐道凡夫,若能闭关修持,今生也能成就。这段文在“根本定之自地道验智”后面加了括号予以注解:即道力证验智。证验就是验证,验证什么?修道人当然验证道力,这是验证道力的智慧。你用什么验证道力?除了“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还有什么!这就是明心见性的“性”啊!这就是根本智。“后得智”也有个注解:或出定之后得智。这里的“出”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了定与不定。这是妙用啊!后得智就是妙用。
“闭关修持,虽有护持,依赖于根本定体之行持。”
闭关就要有人护持。护关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外护,一种是内护。外护负责你的饮食起居,你在关房内用功,不能出去买菜,也没功夫烧饭,就要有人护持你,这是外护。内护是指导你修行的,使你不入魔障,指示你证成大道。闭关修持,虽然有人护持,但主要还是“依赖于根本定体之行持”。根本定体,就是自性。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只因无始劫来,无明妄动,对境生心,从而沦入六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还要靠自己努力修持,豁破无明,不能依赖他人。如果护关的人能够代替我们成道,那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老早就把我们度光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不那么容易,阿弥陀佛也不能把你拉了去,还要你精勤念佛,把爱根斩断,才能生西。印光大师说,生西要“娑婆印坏、净土文成”。你如果爱根不断,贪着金银财宝,恋着妻子儿女,分明是“娑婆印”未坏,那怎么能生西呢?
所以,纵然是闭关修持,也不能依赖护关的人,还是靠自己努力用功,把我们自身本具的根本智慧打开,再与后得智相融,才能成道。
“然如不知长养后得智,使与行仪相合,则徒以对治,不能克他缘,致被妄想之缘牵入凡愚障中。”
后得智,是相对于根本智来讲的。得了根本智,就是“见宗”——明心见性,此后还要在境界上磨练,以起广大妙用。后得智,就是妙用。长养后得智,就是长时间不间断地养护、保任根本智,时时在境上磨练,保护真心,以起无量妙用。行仪,就是行持(行为规范)和仪规。譬如我们修心中心法,座下时时观照,不随念转、不为境迁,就是行持;每日至少两小时坐修,座上手印不散、咒语不停,就是仪规。对治,是指前面讲过的,如YIN欲心重就修不净观;如散乱心重,就闭关专修禅定等等。
然而,如果不知道长养后得智,使之与我们的行为规范和修行仪规结合在一起,仅仅用对治的方法来修持,那将是徒劳无功的,将不能克服外在因缘的侵袭。什么缘故呢?因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徒用对治法,不仅令人心烦,而且极易着相,不但不能克服外在因素(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被内在因素(妄想)所牵缠,从而落入“凡愚障”中。凡夫的愚昧,即“贪、嗔、痴”的痴,它会障碍成道,故称“凡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