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二


   日期:2022/9/1 11: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二)

  这个训诲文,我们看了,也没有生字,非常的简单。这次讲课,我来问大家,第一个要讨论的问题:你了解到的出家地位是什么?或者说你从文字上来说明出家是什么地位?或者说,你来到普寿寺以后,对出家地位是怎么样体会的?
  “既到出家地位”:就是已经到了出家地位。我们先从事上来说,出家,一般人认为是离世俗的家,剃发染衣就是出家,我们知道,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真正的出家是受沙弥尼十戒后才是正式的出家,所以在沙弥尼的位,就有分形同沙弥尼和法同沙弥尼。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只要一落发离开俗家就算是出家人了,就到了出家的地位,这是最浅显的理解。深一点的讨论,出家有真出家,相对来说,也有不真心出家。莲池大师说: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为也。我们常常说大丈夫要志向远大,节操高尚,永不退转,这个才是大丈夫的定义。世间的将相,将是武,相是文,在朝廷里或在国家当中,文功武将,这是国家的重要大臣,国家有赖于他们,能为将为相,利国利民,这个不容易。但对出家来说,这是大丈夫的事,能为将为相,但却不一定能出家。所以真正的出家要能够发四弘四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然这比世间的将相高得多,因为他想的不只是一国之人,他所想的是所有的众生,看看宣祖告诉我们说:“真诚出家者,怖四魔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真诚出家的人,要能够降伏天、恼、阴、死魔(编者注:即四魔),这称为我们的冤家,天魔会来捣乱我们,不让我们出三界;烦恼魔一天在磨我们,不得出离;五阴炽盛魔使我们妄动;死魔在威胁我们的生命。这实在是我们的冤家,要出家就要能够降伏它们。要知道,我们所遇的世间是苦、空、无常的,我们自身有生老病死,所以我们要学《无常经》,佛来到这个世界,把解决生、老、病、死的法来告诉我们,如果不为此事,佛也不来世间。所以真正的出家,是要为了生死,如果你出家不是为了生死,那就不是真出家。既然真为了生死,才辞别六亲的至爱,在世间,父母兄弟姐妹,这是我们最亲的人,但是虽然可以欢乐在一时,但是不能永久,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是无常的,天伦之乐也是无常的。我们大乘寺,挨着榆次的常家大院,榆次老城,看看里面的大家族,曾经也有兴盛的时候,现在呢,除了冷冷落落的大院,人呢,又在哪里?所以天伦之乐是不能永久的,所以要舍暂时之痛,是为了得到永久之乐。因为我们剃发时的偈子:“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如果真是这样来出家,这是真出家。
  所以就要把世间的五欲放下,因为这也是无常的。后果导致的是沦落生死,所以必须得放下,所以出家人是要做一回大丈夫的事业,在六道中,得人生是最难的,生到人中,出家是最难的,将相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今天做到了。但要懂得,要真正出家才可以,所以要舍诸虚妄,回向于真实。怎样才能得到呢?就是要从持戒、修定、习慧当中而来,要学无量的法门,要行六度万行,真正在末法中,建立起法幢,续佛的慧命,令三宝不断,使众生获益,这才是真正的出家。这是祖师所说:“若能如是,是名真出家。”这才能做六道众生的福田,做三界圣人的因种,才能受得了信施,才能不辜负四恩(父母、师长、国家、众生的恩)啊。只有真出家才能报,那真出家的内容,就是刚才所说的。所以这就辨别出来真出家假出家。真正的出家,我们的身和心都要出家,就要按照刚才所说的去做,怀着一颗好心出家,要精进勇猛地来修道。有什么放不下?有什么看不破?
下面谈一谈中峰国师,这一篇训诲文是中峰国师所作的,是元朝时人,名本,号中峰。他是禅门下的人,到我们现在要按宗派来分,数临济宗的多,他是临济宗的人。中峰国师从小玩游戏,一定是玩做佛事的游戏,不玩其它的,是浙江杭州人。小时候就跟其它小孩不一样,年龄稍稍长大,就要求阅读经教,并且燃指燃臂供佛,求佛道的心,非常的切,昼夜精勤用功。他的师父是高峰妙禅师,中峰国师开示说:“病中做功夫,要将四大幻身撇向他方世界之外,由它病也得,活也得,死也得;有人看也得,无人看也得;香鲜也得,臭烂也得,医得健来,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得,如或便死,被宿业牵,如镬汤,炉炭里也得,如是境界中,都不动摇。”他的用功功夫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祖师,我们今天要来学习中峰国师的训诲文,目的就是要了解祖师的嘉言懿行、人格、风范,以古德为榜样,以古德之语为己语,以古德之行为己行。根本上就是以佛语为己语,以佛之行为己行。我们说佛总觉得佛太伟大了,高高在上。我们举祖师的例子,彼亦是人,自己也是人,应该举眼向上,他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呢?以此来激励自己成为一位好佛子,通俗的说,就是当了一回出家人,一定要当个像样的出家人,不要辜负自己的这一生,不要辜负无始劫来自己培植的那点善根。之所以祖师有那么高的成就,和他严格要求自己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又是如何?
  后来中峰祖师被请为国师,国师,就是那些德学兼备的人,有修有证的高僧,国师是帝王给的封号,意思是指一国民众的老师,也是帝王的老师。
  训:就是训诲,也是开导的意思。
  文:就是通题,我们学习过《劝发菩提心文》,也知道有《戒杀放生文》,但我们今天所学的是《中峰国师训诲文》,“中峰国师训诲”是别题。
  原文:既到出家地位,听我谆谆训诲。
  怎样理解出家地位?剃发染衣,只要形像上是个出家人的样子,这也可以说到了出家地位。从戒律里来讲,受了沙弥尼十戒才到了出家地位,深一点来讲,如宣祖所说,只有真诚出家者,才能到出家地位。出家不容易啊,不要把出家看轻了,出家我们平常也常讲,沙弥五德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出家的地位是高洁尊严人天师,真正到了出家地位,看我们出什么家,如果我剃发染衣出了世俗的家,那我们能不能出三界的家?这是要打个问号的。经中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所以,在受戒时魔宫会震动,因为他害怕他所管辖的范围里的子民出三界,不属他所管,如果你还在三界里,不为出离出家,刚才说了不是真出家,没有割断对人天福报的牵挂,怎么算得上真出家呢?所以,出家是容易的,但出家后的出离三界家,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怎么样才称得上真出家呢?“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识心达本源。”这才称得上出家。
  要尊重自己的出家地位,就要知道出家的功德。如果要问三世诸佛是怎样成佛的?答案:是出家成佛的。每尊佛的示现,都是如此。佛都是要示现出家相的,“八相成道度众生”。论中说:“出家之力高于须弥,深于居海,广如虚空。”出家的利益多大,为什么功德这么大?“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是舍家出家成佛者也。”要求得佛果,佛都是示现出家的。所以说出家的地位实在是不容易。《贤愚因缘经》说:“劝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在世间要想培福,什么培得最快最多?就是自己出家,或者劝人出家。法赖僧弘,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佛辛勤所证的正法,要安住持续地久住于世间,这一定是凭借僧的弘扬。那我们出家人是僧中的一分子,实在不可以小看自己。当我们真正知道出家的真实利益的时候,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作为一个出家人,责任太大了,还有什么不能忍?还有什么不能让?还有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纵然你出家之前,你有很高的名望和地位,那也不过是世间名利的事,这和出家了生死不相干的,所以要真正出家,实在要给自己一种鼓励,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这是我对出家地位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