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能行四法,必得是经。


   日期:2022/12/8 10: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能行四法,必得是经。

法华尊经,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纯圆独妙。如来一期大化,举凡出世之本怀,设化之轨辙,咸于此经明白显示。凡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故称经中之王焉。此经以文殊启其始,非文殊大智,无以启其教。普贤结其终,非普贤大行,无以导其行。智如目,行如足,目足并运,直抵宝所。如何修学妙法华经?《普贤劝发品》中,普贤菩萨大悲心代众生请问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是法华经?如来答以“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得是经者,即得此经之体一乘实相也。云何修行得此实相?即开示悟入人人本具之佛知见也。

一者为诸佛护念者,即念念般若观照存怀,心与佛合,心与道合,从而得到诸佛之法身护念也。《法华大成》云:“为佛护念者,道契佛心也。《法华会义》云:“佛于众生,虽复大慈平等普度,而诸众生迷背法性,如覆盆之下,自隔日光。若能远恶从善,反迷还正,开众生知见,显佛知见者,则称可圣心,是为诸佛护念”。又云“佛护念者,是开佛知见。”《法华指掌疏》则说得更为具体:“谓行人于六根门头开佛知见,前后际断,唯有者(这)个独存,名为入理法界,至此上契佛心,亲承觉胤,故云诸佛护念。”盖诸佛护念者,开佛知见也。若约位次,是十住位。《指掌疏》云:“十住,住于佛家,故为诸佛护念”。

二者植众德本者,既已开佛知见,了知法法头头,无非诸法实相,以此中道般若妙慧为指引,庄严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广行四摄、六度等福慧事业,是名植众德本。故《法华大成》云:“植众德本者,福慧两办也。”《法华会义》云:“若佛知见开,则般若照明,是植众德本。”又云:“植众德本,是示佛知见。”《指掌疏》云:“此为入事法界,至此随喜化城,庄严幻果,故云植众德本。”可见植众德本,是在般若观照前提下,植众福德,苟无般若观照,何名德本。此即示佛知见也。若约位次,是十行位。《指掌疏》云:“十行广修福慧,故得植众德本。”

三者入正定聚者,何谓正定聚?即空有二边俱不著之中道实相境,实相,即诸佛法身真体。故《法华大成》云:“入正定聚者,体佛妙体也。”如何入正定聚?《法华会义》云:“亦即不乱、不味、不取、不舍,是为入正定聚。”又云:“入正定聚,是入佛知见。”《指掌疏》则说得更为明白:“此为入理事无碍法界,至此不堕有为,不堕无为,故云入正定聚。”此为悟佛知见。若约位次,是十回向位。《指掌疏》云:“十回向,大愿摄持,不堕二边,名为入正定聚。”

四者发救一切众生心者,若已悟入佛知见,证知自他不二,物我一体,自然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大兴普门事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故《法华大成》云:“发救一切众生心者,行佛妙行也。”《法华会义》云:如观世音“上合十方诸佛慈力,下同九界众生悲仰,是为发救众生之心。”又云:“发救众生心,是悟佛知见。”《指掌疏》则说:“此为入事事无碍法界,至此愍物兴悲,繁兴大用,故云发救一切众生之心。”若约位次,是十地位。故《指掌疏》云:“十地,大用现前,应化无碍,故能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此之四法,有自行化他两层深意。云何能得是经,是就自行而言,具如上说。云何能说是经,是就化他而言,即前《安乐行品》所说,如来灭后,云何能说此经,必须具足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法华会义》云:“诸佛护念,即身安乐行。何则?既为诸佛所护念,自然身安乐故。”“植众德本,即口安乐行。何则?既为有缘众生,讲说法华,又能作种种饶益众生之事,自然信汝所说,不生讥谤,即口安乐行。”“入正定聚,即意安乐行。何则?既行住坐卧,不著空有二边,入归于中道之正之正定聚,不复起迷理无明,自然意安乐矣。”“发救生心,即誓愿安乐行。何则?既发度生之心,则为愿力摄持、指引,自然所行必遂,安乐自在。”又:云何能说此法华经?《法师品》所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法华经,应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法华会义》释云:“诸佛护念,入正定聚,即著如来衣。植众德本,即坐如来座。发救众生心,即入如来室。”

《法华会义》云:“能行四法,必解经体,故云必得是经。”盖此四法,乃千圣同遵,万古不易,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南针。故末后经赞云:“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张秉全居士:理具和事造 

 张秉全居士:生与无生,两冥之道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