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张秉全居士:论“阿鞞跋致”


   日期:2022/12/13 1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论“阿鞞跋致”

梵语阿鞞跋致,亦名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转。不退之义有三:一位不退,断见思惑。不退转于凡地。《妙宗钞》说,别教菩萨从初住位中断见惑,二至七住位中断思惑,则永不退失超凡之位。二行不退,断尘沙惑。不退转于度生之行。《妙宗钞》说:别教菩萨从八住已去至十行中,伏断尘沙惑,则永不退失菩萨之行。三念不退,破无明惑。永不退转于中道正念。所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是也。《妙宗钞》说,别教菩萨从初地已去破无明惑,则永不失于中道正念。此约别教而言。若则圆教,初信断见惑,二至七信断思惑,证位不退。八信至十信,断尘沙惑,证行不退。初住已去,破无明惑,证念不退。这是据通途教道来论判的。

一切众生宿世之中,何尝未遇佛法,必然也进行过修学,冀脱生死之苦。之所以尚在三界中,轮回难脱者,殆由于见思二惑,非一生能断,再经受生,难免忘失。由阿赖耶识是无记之故,顿忘前修,从悟入悟者万中无有一个二个,从悟入迷者则十居其九。往往今生修行佛法甚好,未断惑业,即便下世,迷本所修,来世享受人天福报,在享福中又造新业,因业招报,第三世又招堕落苦报。所以有漏人天福报,称第三世佛冤者,即是此种情况也。佛大慈大悲,深悯众生自力断惑了生死之难,于是开一特别法门,可以不断惑业,顿脱三界樊笼,即是净土念佛法门是也,净业行人只要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即可仗弥陀弘誓摄受之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圆证三不退。只此一生,即证阿鞞。生死自了。藕益大师《弥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或者疑曰:既然念佛之人,是带业往生的,则不断见思惑可知。如是,则连位不退尚无资格,更何况能圆证三不退耶!。答:经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念佛往生之者,仗弥陀愿力摄持,与佛同寿,故得不历异生,圆证三种不退。此唯约不须再经受生而说,非初始往生时即实证三不退也。是故纵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者,若从尚未断惑而言,诚然是凡夫,非是入同生性之菩萨。(以无明未破故)若从不历异生,只此一生,决可证自位不退至行不退至念不退来说,则亦得称为圆证三不退也。故极乐行人之阶位,很难以通途教道衡量、论判,所谓“教网所不能收,刹海所不能例”是也。《要解》说:“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指不能以通途教道来衡量)一切俱是(指也不违背通途教道证果历程)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若明白了极乐净土这种特别、殊胜之处,则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万牛莫挽,任何法门亦不会引转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张秉全居士)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张秉全居士:理具和事造 

 张秉全居士:生与无生,两冥之道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张秉全居士:略论一句弥陀,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张秉全居士: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张秉全居士:尽信书,不如无书 

 张秉全居士:真念佛人,用不得禅门知识开示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张秉全居士:依一实境界起修,速得疾入菩萨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