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陈海量居士:释业报


   日期:2023/4/6 1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业报

陈海量居士
明伦创刊

我们在世间上,所碰着的一切灾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从恶业招致得来的;一切福禄寿康吉庆,都是从善业所获得的。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为来世苦乐的因。所以作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识田的感召,像学上乘除一般,是一定不易的。所以戒杀放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富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也就可类推而知了。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因果的道理很是精微,虽然极其错综复杂,可是乘除消长,是决不会错乱的。倘若我们能够改过迁善,诵经念佛,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无须我们祈祷,而自然能够实现的。

不过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假使行善而仍旧穷困的,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生行善,已经减去了殃祸,而增加他的清安了。否则,还不止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来生的福泽,也已经种因在这里了。

有的人为非作恶,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的,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的福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止这般地步;可是来世的祸患沈沦,也已种因於这里了。

况且世事变幻没有一定,一时的苦乐,不足为祸福的定论,所谓:

「作恶必灭!作恶不灭,前世有馀德;德尽必灭。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前世有馀殃;殃尽必昌」。

因果律是分毫不会错误的!

印光大师说:「作恶而得到幸福的,是过去世善因栽培得深。假使不作恶,那幸福必定更大。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会立即受到冻饿的,那是因为他的遗产富厚;倘使天天这样浪用,就使他有百万家财,不到几年,也就要家破人亡,不可收拾了。」
今生的善恶,影响於今生的福祸的,这叫做花报。今生的善恶,决定来生的苦乐的,叫做果报,也叫做业命。今生花报的影响来得轻,今生所受前世已成熟的果报的业力比较强;所以有大善大恶的人,缠能转变今生的业命,因为他们的心力比他们的业力还强。一般普通的人,就不能超出业命的范围,因为他们的心力敌不过业力的坚强。世人往往略行小善散善,就痴心妄想地要获得转移业命的效果,不是很谬妄吗?所以那一般碰着逆境而退失修善心,和希求不能达到目的因而退悔的人们,都是因为他们修省改过的功夫还未能做到。这种人怎能挽回定业呢!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啊!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的人看了这首偈以後,就怀疑;既然是「所作业不亡」,为什麽祈祷感应,能转祸为福,重报轻受呢?岂非颠倒因果,错乱报应吗?

不是的。这首偈是专对业力强的人说的。转祸为福,重报轻受,那是对心力强的人说的。佛法圆融无碍,并没有颠倒的地方,我们须加以精细的分别观察,缠能把握着它的真理。

梦东大师说:「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转。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

「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

「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一切现世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

「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

「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然业乃造於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可知一切唯心造,祸福之权,都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要勤奋学佛,结果终究是吉祥的。

第31期 公元1974年4月8日发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陈海量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陈海量居士)  

 陈海量居士:怎样开源节流 

 陈海量居士:少康大师传 

 陈海量居士:戒除ZW的方法 

 学佛感应的详释:《可许则许》(陈海量居士著)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3--娱乐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2--交往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1--婚丧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9--卫生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8--居住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7--饮食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6--衣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