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明代的净土宗


   日期:2023/6/5 9: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明代的净土宗

蔡惠明

在明代佛教各宗中,净土宗已成为「共宗」,拥有信众,影响最大。这是因为禅丶教丶 律丶密各宗的传人对自宗的「解脱之道」缺乏信心,觉得只有净土念佛法门,仗弥陀如来本 愿力的加持,在临命终时,以「一心不乱」为内因,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为外缘。自他结合 ,内外相应,即使临终十念,亦得佛力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融会禅净思想

正如莲池大师在《净土疑辨》中指出:「净土之教,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 哉末法之要津也。」又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 」这是他融会禅净的基本思想。

弘扬净土教义

尤其重要的是,这位中国莲宗八祖着述的《阿弥陀经疏钞》,对这部仅一千八百多字的 「小经」,作了意义深长的理论发挥。可见莲池大师对弘扬净土教义是如何地不惜笔墨。 因为他本人非常笃信净土。他自承「拙承先敕」,这的「敕」是指释尊金口所宣的有关 教义。大师曾说:「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笃奉斯经,望乐国为家乡。」(见《 云栖法汇》)以净土为家乡,视弥陀为慈父,可见他对於净土之教信得多麽深切。

持名摄无不尽

他之所以如此地笃信净土教义,是因为这一教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云栖法汇》中 他还写道:「举其名号,兼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接着解释说:「举名 者,佛有无量功德,今但(阿弥陀佛)四字名号,足以赅之。以弥陀即全体一心,心包众德 :常乐我净,本觉丶始觉丶真如丶佛性丶菩提丶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专持 者,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赅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赅百行: 四谛丶六度,乃至八万四千丶沙微尘一切行门摄无不尽。」这是大师眼见其利,所以苦口婆 心,谆谆劝导我们。

袁宏道的西方合论

还有袁宏道,着《西方合论》十卷,也是明代净土宗的一部重要著作。据明甘翼尔在《 西方合论》卷首介绍:「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与兄宗道丶弟中道并有才名,时称『三袁 』。」三袁都虔诚奉佛,尤好净土,所谓「袁氏一门,向心净土」,便是这一情况的写照。 《西方合论》乃是继宋代王日休的《龙舒净土文》之後,又一部宣扬净土思想的居士之 作。明人周之夔在〈重刻《西方合论》序〉中,对《西方合论》赞颂备至,写道:「古今圣 贤,赞净土,教念佛,如隋智螵《十疑论》,宋永明《万善同归》,元天如《或问》,龙舒 《净土文》,诸书已详,而义类散见,卷帙分函,至大明云栖大师《弥陀疏钞》为集大成。 又有楚公安袁石先生(按:袁宏道自号「石头居士」故称石公。)讳宏道者所着《西方合论 》,会通异同,决释疑滞,阐发玄奥,直指归趣,佛经而祖纬之,兄举而弟扬之,诚儒家之 无著丶天亲,论部之马鸣丶龙树。念佛至此方为圆教;净土得此,方称惟心。达理之士,宜 人手一编,日披数次。」把袁宏道昆仲与无著丶天亲相提并论,将《西方合论》与马鸣丶龙 树的著作等量齐观,未免言之过高。

禅客文士念佛人

大哥袁宗道则在〈西方合论叙〉中称:「石头居士,少志参禅,根性猛利,十年之内, 洞有所入,机锋迅利,语言圆转。寻常与人论及此事,下笔千言,不踏祖师语句,直从胸臆 流出,活虎生龙,无一死语。遂亦自谓了悟,无所事事。虽世情减少,不入劳尘。然嘲风弄 月,登山玩水,流连文酒之场,沉酣骚雅之业,懒慢狂疏,未免纵意。所幸生死心切,不长 陷溺,痛念见境生心,触途成滞,於是采金口之所宣扬,菩萨之所阐明,诸大善知识之所发 挥,附以己意,千波竞起,万派横流,结其汇归,皆同一源。其论以不思议第一义为宗,以 悟为导,以十二时中持佛名号丶一心不乱丶念念相续为行持。此论甫成,而同参发心,持戒 念佛者,遂得五人,共欲流通,以解宗教之惑。」从序文所见,可见袁宏道是由禅入净的。 袁宏道本人亦在〈西方合论引〉中说:「余十年学道,堕此狂病,後因触机,薄有省发 ,遂简尘劳,归心净土,礼颂之暇,乃述古德要语,附以己见,勒成一书,命曰《西方合论 》。始於己亥万历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成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二月之间,撰成长达十 卷的《西方合论》,可说是奋笔疾书,心源爆发。

由於上述僧俗名流的大力宏扬,明代净土宗遂得到更为广大的流传。

第391期
公元2009年1月发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