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悼念洗尘老法师


   日期:2023/6/16 21: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悼念洗尘老法师

蔡惠明

一、继承和发扬洗公所树立的传统

洗尘老法师(一九二O—一九九三)俗姓宋,辽宁复县人,自幼聪敏过人,以三年时间读完六年的小学课程,且考试名列前矛。由于患病,群医束手,经父母在佛前许愿愈后出家为僧,竟不药而愈。因未还愿,旧病曾多次复发,一再许愿而又痊愈,知夙业难消,遂于一九三O年于复县潮海寺从照同长老剃度出家,法名思宾,号洗尘,一九三三年考入沈阳万寿寺佛学院就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毕业时被各寺争聘,兼任龙凤,潮海、清泉三寺的住持,初露锋芒,统理大家,一切无碍。他的卓越才能,为四家所敬服。

一九四二年,洗公于长春般若寺从定西长老受具足戒,深受戒师器重。旋赴青岛湛山寺亲近棱虚长老,因抗日战争胜利后,时局仍不宁,经上海、广州,终于一九四八年到达香港,挂锡香港荃湾东普陀寺,潜修密行,生活艰苦。一九五O年与金山法师在香港楼梯台创办妙法精舍,提倡“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严持净戒,结夏安居。一时道风丕振,声誉大着,闻风来问道者,与日俱增,络绎不绝,原地人满为患,难以容纳,一九五六年改迁半山区卫城道新址。一九六O年在新界屯门蓝地创设妙法寺,建成新型道场。经过洗公多年的悉心擘划,惨淡经营,妙法寺遂成香港佛教名刹,十方信家摩肩接踵,途为之塞。

洗公热心文化教育事业。一九六一年在敏智长老的支持下,将内明书院从大屿山东涌迁至妙法寺承办,礼请敏老出任院长。一九六四年,内明学院增设英文中学部。一九六六年在蓝地区创办津贴小学,次年开办内明幼稚园。一九六八年在内明英文中学内附设大学预科。一九六九年又创办香港佛教书院。一九七一年在荔枝角道购得旧房改建为七层楼,并将香港佛教书院改名为“香港能仁书院”,迁入新校舍。一九七三年,又创办妙法寺刘金龙中学,并筹建新校舍及万佛殿。一九八O年万佛宝殿落成,他主持开光盛典,设干僧大斋供家,法会极一时之盛。

洗公是‘内明’月刊的创办人与督印人。‘内明”是香港以佛教学术性着称的刊物,它的形成也有个曲折的过程。在初创时,‘内明’与一般综合性佛刊相同,末具特色,就是在沈九成居士接编伊始,同样萧规曹随,没有创新。以后在佛教对“爱”的看法上,净土宗的“消业往生”还是“带业往生”方面曾引起辩论,还将不同观点各文汇集出版‘内弘明集’的别行本,在港台佛学界反应强烈。中国内地“拨乱反正”,重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我经香港中道学会永久会长、定居美国的罗无虚(永正)居士介绍,与沈老开始通讯,并向‘内明乙投稿。从他的来信中知道‘内明’是妙法寺洗公手创的佛学刊物,提倡各宗并弘,各抒所见。沈老有深厚的内学功底,他对原始佛教研究有独特观点,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撰述过质量很高的专论。沈老又介绍洗公的弘法、护法、热心教育的功德,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内明’本来有“佛教新闻”版;,后来因为发表一件信息引起误会而取消这一栏目,这是它向着“学术性”转变的开端。以后沈老于一九八六年、一九八八年两次来上海探亲,使我由神交得到面请教益,对妙法寺和洗公的菩萨愿行有更深的了解,肃然起敬。沈老说,港台佛教刊物如雨后春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原是佛法兴旺,万紫千红的好事。但却有个别为小团体或个人宣传的缺憾。‘内明’在洗公领导下,树立了“依法不依人”的优奥传统,避免重蹈这一覆辙,确是一件了不起移风易俗的大事。沈老在一九八八年九月从妙法寺金山法师出家,法名熙如,字复元。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在港圆寂,由余又凌居士接任‘内明’编务,没有为熙如法师出追悼专刊。这次洗公圆寂,‘内明’第二五六期也仅发表了洗尘老和尚的德相、象赞、事晷、祭文和封棺法语,举火法语,同样未出追悼专刊。可见妙法寺是坚持不为个人或小团体宣传,这一优良传统,即使开山砠师也不例外。洗公简身教与言教一致,深深感动了每个佛弟子之心,这是龙天推出,诸佛赞叹的。

二、“港沪相通,佛教一家”

香港与中国大陆佛教同属北传大乘佛教源流。早在公元四百二十八年,即中国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佛教已传入香港,以后历代各宗派汉僧到港建寺弘法,基本上与大陆一样,奉行“教宗合、贤,行归净上,”有着相同的解行·近年来,香港舆国内佛教界之间往来舆交流频繁,对促进佛教徒之间的联系和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就上海来说,上海佛教协会曾三次组团访港,第一次在一九八五年七月,第二次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在第二次代表团赴港时曾访问过妙法寺。明阳法师在一九八七年率“中国僧伽法务团”赴美国主持旧金山万佛城水陆空大法会,后到纽约访问时,也曾拜会过洗尘法师,作了亲切的交谈。明老与我谈起洗公时,赞扬洗公继承倓虚大师的遗愿,在美国舆香港建大道场、兴办教育、广设福利,发扬佛教净化社会、改善人心的效用。“港沪相通,佛教一家,”这是一九八七年莅沪回访时,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所提出的口号。一九九二年上海佛教协会代表团第三次访港,我也有幸参加为团员,曾提出拜谒妙法寺和洗尘法师的愿望,但被告知洗尘法师在寺养疴,谢绝会客,而妙法寺在新界蓝地,距港岛市区较远,没有安排入参访日程。其中有自由活动一天,我就舆妙法寺修智法师、索闻法师电话联系,亲切交谈,皆大欢喜。后来又与余又凌居士电约面叙,岂知那天因随侍明阳和真禅两大和尚参加乡村俱乐部王太的素宴,回华商酒店迟了一步,余又凌居士已来过,他不能久等,急着去上班,真是何缘之悭啊!

我舆洗公,没有渊源,只有敬仰。深佩他的道德学问、菩萨道行。一九七一年,他在港开创中国佛教“短期出家”的先河,是一个殊胜的方便。我曾在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上海新民晚报’副刊发表‘佛教有短期出家’一文赞扬短期出家好,说:“出家要受与在家不同的两种戒法:一是沙弥十戒,就是在五戒基础上再加不着华鬟好香涂身,不歌舞伎乐亦不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拿)金银财宝等五戒。二是具足戒,即此丘二百五十戒,此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授戒须设戒坛,在三大师、七尊证监督下进行。如不遵照戒律,谓不得戒。”短文还指出:“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迄今流行成年男子一生必须出一次家的习俗,虽国王亦不例外。出家期一般为一个雨季(三个月),到期可按自己的意愿还俗或留在寺内。这些准僧人都要剃发(短期出家的女象可免剃),受持十戒,穿着海青,过早晚上殿、集体斋食、作务的生活。这种短期出家犹如培训,可以了解和体验出家人的修行和生活,净化自己的身心。”如今港台等地区“短期出家”流行,使在家信家亦能体验出家清净生活,播下菩提道种。洗公的功德不可思议。

人的一生,不过是长期生死流转昙花一现的泡沫。洗公的一生,却是“上求佛道,下化象生”的一生,他“大作梦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场,”无非是为弘扬佛法、利乐有情。他常以“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教育弟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表明他的炉火纯青的涵养、超凡脱俗的境界。学佛修行的目的,就在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不能让无明烦恼火上加油,而应“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从净化个人的身、口、意三业,进而达到家庭和社会的净化。我经历坎坷,在“逆”境中深叨体会业、惑、苦的道理,心安理得;但在“顺”境中,却有些飘飘然,不能观照“缘起性空”之理,时常卷入人际抖葛、是是非非的旋涡,随波逐流,未能自拔。今后当遵循洗公指引的方向,“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变障道因缘为助道因缘。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在悼念洗公圆寂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实践他为法忘身,“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家生得离苦”的精神,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勇猛精进,无有疲厌。

衷心祝愿洗公早日乘愿再来,普渡家生!

原载《内明》第264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