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温金玉教授: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综述


   日期:2023/7/8 22: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综述

——群贤齐聚龙翔地  众口共议舍利塔

温金玉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清风送爽,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宗教文化出版社、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于9月20日至21日在辽宁省朝阳市燕都国际酒店隆重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庞贵林、张爽、张剑等有关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等国内着名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释觉醒,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活佛丹迥·冉纳班杂,香港菩提学会副会长、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大和尚等宗教界着名人士。此外,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浙江、江苏、内蒙古、吉林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姚卫群、麻天祥、魏道儒、温玉成、王亚荣、洪修平、孙亦平、黄夏年、吕有样、邓子美、王荣国、邱高兴、李四龙、刘元春、徐文明、温金玉、张文良、释圆慈、尕藏加、凌海成、卢浔、王小明、桑吉、释觉多、安虎生、朴书延、金永日、吴知娟、高荣燮、孟昭凯、冯巧英、吉田睿礼、松森秀幸、李辉、李勇、吕真观、张世辉、郎成刚、汪海波、宋文辉、董高、王志华、刘大志、张云峰等;宗教文化出版社戴晨京总编、中国宗教杂志社胡绍皆副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王志宏、霍克功等出席论坛。朝阳市领导陈铁新、姚惠钧、温成江、高炜、石晶莹、王汝江等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20日上午8点整,论坛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戴晨京博士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张琳宣读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发来的贺信,并展示了一诚会长为本次论坛的题字“佛光普照”。朝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炜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首届朝阳佛教文化研讨会取得了可喜成果,对进一步理清佛教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佛教文化资源,打造朝阳文化产业品牌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又是一次高层次、宽领域的佛教文化活动。今年是北塔两佛舍利盛世再现20周年,本次论坛以“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为主题,更加具有特殊意义,必将成为全方位展示朝阳文化的绝佳平台,成为朝阳市佛教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致辞说,佛教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融合,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文化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佛教文化在弘扬社会正气,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朝阳佛教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特色和历史价值,其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弘扬历史文化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原则,要与打造品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要精心策划,突出特色;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国家宗教事务局对朝阳市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探索,非常关注也将予以大力支持。在开幕式上,觉醒法师、宽运法师也分别讲话。

举办此次论坛,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挖掘、研究和整合朝阳市佛教文化资源,展示朝阳佛教文化精髓,丰富朝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推动朝阳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朝阳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论坛以“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为主题,围绕朝阳北塔舍利的发现与研究、舍利崇奉的意义和经典依据、隋唐以来中国佛舍利崇奉情况和影响、朝阳佛教历史、辽代佛教文化研究、佛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等重大课题进行深入考察和探讨,对如何开发朝阳佛教文化产业进行科学论证。

会议共收到论文49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探讨辽代佛教历史的有15篇,研究舍利文化的11篇,研究佛塔特别是朝阳辽塔的18篇,探讨佛教与社会关系的5篇。

具体来说:

一、在有关辽代佛教历史研究中,涉及面较广:如有研究三燕佛教史和三燕高僧的;有研究佛教核心理念与辽代民族关系的;有研究辽代佛教特点的。有学者提出显密圆融是辽代佛教的重要特点,也有学者认为华严宗是辽代佛教最具影响的宗派。有学者认为朝阳北塔天宫发现的题记,表明兴宗执政的重熙年间朝阳供佛舍利之风的盛行,是整个契丹王朝兴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的学者考察了辽金时期佛教政策与律宗的发展情况,提出“辽金佛教文化圈”的概念。有的学者考察了辽代佛教与西夏、高丽、日本佛教的关系。关于高丽僧人义天来华登陆的地点问题,有学者指出是在明州。有的学者对现存辽金佛教建筑作了研究。有日本学者介绍了日本学界研究辽代佛教的情况。

二、在有关舍利文化研究中,麻天祥教授指出舍利所包含的历史与象征意义。他认为舍利崇拜并非指“事物本身的真实”,而是代表了“参与对象的意义真实”。舍利所具有的是超越其自身的神圣意义。  吕有祥教授肯定舍利是修行圆满的物化表征,这是舍利信仰的根本意义所在。姚卫群教授则将舍利与佛塔、佛教思想联系起来,指出供奉藏有经典的佛塔,其实就是“法舍利”崇拜。李四龙教授对隋代仁寿年间舍利感应作了分析,总结了舍利感应的三种方式。

三、有关佛塔的研究论文中,菅野博史教授以宝塔出现与二佛并坐的意义为中心对《法华经·见宝塔品》进行了解释。张文良教授探讨了佛塔与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王亚荣研究员则通过关中佛塔的解析,探讨了中国汉地佛塔的定义与社会功能。  肖景教文化的影响面,使朝阳佛教文化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二)主题鲜明,成果丰硕。论坛以“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为主题,专家们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发表了精辟深邃的演讲和见解,议题集中,富于对话性,许多观点对朝阳市今后佛教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广度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楼宇烈教授为本次论坛做总结时说,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许多达到了国际学术研究前端水平,让与会者享受了丰盛的精神盛宴。与上界研讨会相比,本次研讨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所推进,提出了辽金佛教文化、舍利信仰、民族融合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等几个专题,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辽金佛教方面是整个学术界的薄弱环节,此次以朝阳地区佛教文化为突破口,对辽金佛教文化研究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三)研讨与考察相印证,会场与田野相结合。此次论坛不仅是文本的论辩,更是将参会者直接投入丰厚广博的朝阳文化背景中。与会学者通过研讨、交流和实地考察,真切感受着朝阳这一座历史名城的文化魅力,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有“人类文明曙光”的牛河梁红山文化,有“三燕故都”独特的三燕文化,更有丰富的佛教文化。与会者表示,要发挥好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愿为宣传朝阳、发展朝阳尽心尽力。

论坛闭幕式由朝阳市政协副主席王汝江主持,宗教文化出版社戴晨京总编作论坛总结发言,朝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军致闭幕词。经过两天富有成效的研讨,“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圆满结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温金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温金玉教授)  

 温金玉教授:永明延寿禅戒思想研究(提纲) 

 温金玉教授:云门家风 

 温金玉教授:天衣义怀禅法略述 

 温金玉教授: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以汉传佛教为中心 

 温金玉教授:杨岐宗理 

 温金玉教授:道安与僧制建设 

 温金玉教授:莫将少林辜负——关于文化定位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弘一法师弘律因缘探究 

 温金玉教授:影落峨眉第一峰 —— 悼一代名尼隆莲法师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马祖道一丛林建设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