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证法师:佛说戒消灾经(明证顺意)


   日期:2023/8/23 22: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戒消灾经(明证顺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县界无酿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远贾贩。临行父母语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饮酒犯佛重戒。受教而行往到他国。

阿难听佛这样说:当时佛在舍卫国,那时舍卫国有一个县,都奉行佛的五戒十善,全县界内无人酿酒。其中有一位望族之子想远行去做生意,临行前,父母对他说:“你要勤持五戒,奉行十善;千万谨慎,不要喝酒,犯佛重戒。”此人谨记父母教导,就到别国去了。

见故同学亲友。相得欢喜。将归,出蒲萄酒欲共饮之。辞曰。吾国土奉佛五戒。无敢犯者。饮酒后生为人愚痴。不值见佛。且辞亲行。父母相诫以酒蒸。仍违教犯戒罪莫大也。知识区区别久会同。心虽悦喜。不宜使吾犯戒违亲教也。主人言。吾与卿同师恩。则兄弟。吾亲则是子亲。父母相钦岂可违之。若吾在卿家。必顺子亲。事不获已。乃听饮之。醉卧三日。醒悟心悔怖惧。事讫还家具首于亲。父母报言。汝违吾教加复犯戒。乱法之渐非孝子也。无得说之为国作先。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国。无宜留此。

见到往日的同学和亲友,互相都很高兴。他要回家时,大家拿出葡萄酒要和他一起喝酒道别。

他拒绝说:“我国奉佛五戒,无人敢犯;喝酒的人下世纵然为人,也会愚痴,见不到佛。我向父母辞行时,他们特别告诫我不可以喝酒,如果喝酒,既违背了父母的教诲,也违犯了佛戒,罪就太大了。我们久别重逢,心虽喜悦,但不应该让我犯戒,违背双亲的教导。”

主人说:“我与你同蒙师恩,情同兄弟,我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父母的意思,怎么可以违背呢?如果我在你家,必会随顺你的父母。”不得已,就喝了酒,醉卧三日。醒后心中后悔恐惧。办完事回家,就对双亲都讲了。

父母说:“你违背了我们的教导,又犯了佛戒,是乱法的开端,不是孝子啊!这件事不能说出去,以免成为本国犯戒的先例。”便把他做生意所得的钱财交给他,将他逐出国外,不留他再住了。

子以犯戒为亲所逐。乃到他国住客舍家。主人所事三鬼神。能作人现对面饮食。与人语言。主人事之积年疲劳。居财空尽而家疾病。死丧不绝。患厌此鬼。私共论之。

他因犯戒被父母驱逐,就到他国住了一家旅店。主人奉事了三位鬼神。这三位鬼神能现人相,与人对面饮食,和人说话。主人奉事多年,劳心费力,财产耗空,而且家里疾病、死亡一再发生;因此讨厌了这些鬼,私下商量怎么办。

鬼知人意而患苦之。鬼自相共议。此人财产空讫。正为吾耳。未曾有益。令相厌患。宜求珍宝以施与之。令其心悦。便行盗他方国王库藏好宝。积置园中。报言。汝事吾历年勤苦甚久。今欲福汝使得饶富。此乃快乎。主人言。受大神恩。鬼曰。汝园中有金银。可往取之。方有大福令得汝愿。主人欣然。入园见物奇异负摙归舍。辞谢受恩。明日欲设饮食。愿屈顾下。

鬼知人意,也知道是自己让主人吃了苦,就互相商议:“这个人耗尽了财产,正是为了我们,确实未曾得到什么利益,所以开始讨厌我们了。我们应该求取奇珍异宝来送给他,使他高兴。”于是便盗窃了别国国王库藏的宝物,并将宝物藏在店主园中,对店主说:“你奉事我们多年,辛苦太久了,现在要降福于你了,使你富饶,这是乐事啊!”主人说:“感谢诸神大恩!”鬼神们说:“你园中有金银财宝,可去将其取来,就会得福,令你满愿。”主人很高兴,入园果见各种珍奇宝物,就背回家里。店主拜谢神恩道:“我明天将设宴,愿你们屈驾光临。”

施设肴馔皆办。鬼神来诣门。见舍卫国人在主人舍。便奔走而去。主人追呼。请还。今设微供皆已办具。大神既已顾下委去何为。神曰。卿舍尊客。吾焉得前。重复惊走。

次日美味佳肴都办好了,鬼神们即来登门,看到舍卫国人在主人家,便奔跑而去。主人追赶呼唤:“请回来呀!现在供品虽微,都已办齐。大神既然来了,离开干什么呢?”神答:“您家有贵客,我们怎能靠近?”说完,又惊慌奔去。

主人还归坐自思惟。吾舍之中无有异人。正有此人耳。即出语言。恭设所有。极相娱乐。饮食已竟。因问之曰。卿有何功德于世有此。吾所事神。畏子而走。客具说佛功德五戒十善。实犯酒戒为亲所逐。尚余四戒故为天神所营护。卿神不敢当之。主人言。吾虽事此神久厌之。今欲奉持佛五戒。因从客受三自归五戒十善。一心精进不敢懈怠。问佛所在。可得见不。客曰。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往立可见。

主人回来坐自思维:“我家中并没有特殊人啊,只有此人而已。”于是便邀舍卫国人一起共进饮食,尽情娱乐。饮食后,主人问道:“您有什么功德,使我供奉的鬼神,因为怕你而跑了?”于是舍卫国人便述说受持佛三归、五戒、十善的功德,还说:“我实因犯了酒戒,被双亲逐出,还有四戒未犯,所以被天神卫护,您的神不敢抵挡。”主人说:“我虽供奉此神,但厌之已久,现在也想奉持佛的五戒。” 于是店主便由舍卫国人受了三自皈、五戒、十善,一心精进,不敢懈怠。店主问:“佛陀在哪里,能见到吗?”舍卫国人答:“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去了就可见到。”

主人一心到彼。经历一亭中。有一女人端正。是啖人鬼妇也。男子行路迥远。时日逼暮。从女人寄止一宿。女即报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男子问曰。用何等故。将有意乎。女人报曰。吾已语卿。用复问为。男子自念。前舍卫国人完佛四戒。我神尚为畏之乃尔。我已受三自归五戒十善。心不懈怠何畏惧乎。遂自留宿。啖人鬼见护戒威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归。

主人一心到舍卫国,途经一亭,有一女人端庄美丽,是吃人鬼的妻子。店主走了远路,看天色已晚,便求女人让他寄宿一晚。女人说道:“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应该赶快往前走。”店主问:“为什么?有什么意思吗?”女人答道:“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还问什么?”店主自忖:“前面舍卫国人才持佛四戒,我所供神就被吓跑了;我已经受了三自皈、五戒、十善,心无懈怠,怕什么呢?”于是就留宿了。吃人鬼回来见到护戒威神在四周徘徊,只得离亭四十里,一夜未归。

明日男子进路。见鬼所啖人骸骨狼藉。衣毛为起。心怖而悔。退自思惟。我在本国家居衣食极快足用。空为此人所化。言佛在舍卫国。本睹奇妙。反见骸骨纵横。恶意更生。自念不如还。彼女人将归本土。共居如故。不亦乐乎。即时回还还至亭所。因从女人复求留宿。

次日店主继续上路,见到鬼吃剩的死人骨头遍野狼籍,毛骨耸然,心生恐惧而起悔心,停下来想:“我在本国,衣食丰足,快活逍遥,凭空听信舍卫国人的教化,说佛在舍卫国;本来要去看佛,一睹奇妙,不想反见骸骨纵横。”于是起了恶念,自想:“还不如返回,并把那女人带回本国,俩人一起过往日的生活,不也很快乐嘛!”即时回转,又到前所宿亭,求那女人让他再留宿一晚。

女人谓男子。何复还耶。答曰。行计不成故回还耳。复寄一宿。女言。卿死矣。吾夫是啖人鬼。方来不久。卿急去。此男子不信。遂止不去。心更迷惑YIN意复生。不复信佛三自归之德五戒十善之心。天神即去无复护之。

女人问店主:“为什么又回来了?”店主答道:“我想我走不成了,所以就回来了,只好再寄住一宿!”女人说:“你死定了!我丈夫是吃人鬼,刚回来不久,你赶快走吧!”店主不信,于是止住不走,心更迷恋,YIN念复生,也不再信佛的三自皈、五戒、十善。护戒天神便离去了,不再守护他。

鬼得来还。女人恐鬼食此男子。哀愍藏之瓮中。鬼闻人气。谓妇言。尔得肉耶。吾欲啖之。妇言我不行。何从得肉。妇问鬼。卿昨夜何以不归。鬼言。坐汝所为。而舍尊客宿。令吾见逐。瓮中男子逾益恐怖。不复识三自归意。妇言。卿何以不得肉乎。鬼言。正为汝舍佛弟子。天神逐我出四十里外。露宿震怖。于今不安故不得肉。

吃人鬼于是就能回来了。女人怕鬼吃此男子,便生哀悯,把他藏到了瓮中。鬼闻到人气,问妇人:“你搞到肉啦,我想吃啊!”妇人说:“我没出行,哪能搞到肉呢?”妇人反问鬼:“你昨夜为何未归?”鬼说:“都是因为你的所为,留宿了贵客,使我被驱逐。”瓮中男子越来越恐怖,更加不能忆念三自皈的功德。妇人又问:“你为什么没有得到肉呢?”鬼说:“正因为你留宿了佛弟子,天神把我赶出了四十里之外,我露宿荒野,整夜惊怖,现在心里还不安宁,所以没有找到肉。”

妇闻默喜。因问其夫。佛戒云何悉所奉持。鬼言。我大饥极急。以肉来不须问此。此是无上正真之戒。非吾所敢说也。妇言。为说之。我当与卿肉。鬼类贪残欲食无止。妇迫问之。因便为说三自归五重戒。一曰慈仁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YIN。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鬼初说一戒时。妇辄受之。五戒心执口诵。男子于瓮中。识五戒随受之。天帝释知此二人心自归佛。即选善神五十人拥护两人。鬼遂走去。

妇人听了,心中暗喜。因此问他的丈夫:“什么是佛戒?如何全部奉持?”鬼说:“我饿极了,拿肉来,不要问这些;佛戒是无上戒,真正的戒,不是我敢说的。”妇人说:“你为我说,我就给你肉。”鬼类的贪欲没有休止,经不起妇人的追问,便为她说了三自皈和五重戒:“一曰仁慈不杀,二曰清信不盗,三曰守贞不YIN,四曰口无妄言,五曰孝顺不醉。”鬼刚说第一戒时,妇人就受了,五戒都口念心受。店主在瓮中也想起了五戒,随闻而受。天帝释提桓因知此二人心里已经自皈依佛,便选了五十位善神保护他们俩。吃人鬼又逃走了。

到明日妇问男子。怖乎。答曰大怖。蒙仁者恩。心悟识佛。妇言。男子。昨何以回还。答曰。吾见新久死人骸骨纵横。恐畏故屈还耳。妇言。骨是吾所弃者也。吾本良家之女。为鬼所掠取。吾作妻悲穷无诉。今蒙仁恩得闻佛戒得离此鬼。妇言贤者。今欲到何所。男子报言。吾欲到舍卫国见佛。妇曰。善哉。吾置本国及父母随贤者见佛。便俱前行。逢四百九十八人。因相问讯。诸贤者从何所来欲到何所。答曰。吾等从佛所来。问言卿等已得见佛。何为复去。报言。佛日说经。意中罔罔故尚不解。今还本国。两贤者具说本末。以鬼畏戒高行之人。意乃开解。俱还见佛。

到了第二天,妇人问店主:“怕吗?”答道:“太可怕了!承蒙仁者恩德,使我又想起了佛。”妇人又问:“昨天你为什么返回?”答道:“我见新死的人骨遍地都是,害怕了,所以就返回了。”妇人说:“尸骨都是我丢弃的。我本良家之女,被鬼抢来做了他的妻子,悲愤万分却无处诉说;现在承蒙你的恩德,听到佛戒,才离此鬼。”妇人又问:“贤者,你要到哪里去?”男子答道:“我要到舍卫国去见佛。”妇人道:“太好了!我回国见过父母,就随你去见佛。”于是,便一起向前走。遇到四百九十八个人,互相问讯后说:“诸位贤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答道:“我们从佛陀那里来!”又问:“你们已经见了佛,为什么又离开?”答道:“佛每天讲经说法,但我们懵懂不解,因此回国。”这两位贤者就将自己的经历讲给这四百九十八人。这四百九十八人因为知道了鬼怕持戒高行之人,心开意解,便与他们一同回来见佛。

佛遥见之则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难长跪。佛不妄笑。将有所说。佛语阿难。汝见是四百九十八人还不。对曰见之。佛言。此四百九十八人。今得其本师。来见佛者皆当得道。五百人至佛所。前为佛作礼。一心听经心开意解。皆作沙门。得阿罗汉道。

佛远远见到他们就笑了,口出五色神光。阿难长跪,知佛从不无故而笑,一定要说法了。佛问阿难:“你见那四百九十八人回来了吗?”阿难答道:“看见了!”佛说:“这四百九十八人,现在遇到他们的本师了;来见佛的都会得道。”五百人到了佛在之处,近前向佛顶礼;一心听经,心开意解,都出家成了沙门,证得了阿罗汉果。

佛言。犯酒戒者。则是客舍主人。与此女人。累世兄弟也。然此二人。是四百九十八人前世之师也。世人求道。要当得其本师及其善友尔乃解耳。佛说经竟。诸比丘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佛说:“犯酒戒的舍卫国人,累世都是旅店主人和这个女人的兄弟;然此二人又是这四百九十八人前世的老师。世人求道,重要的是能遇到他的本师及其善友,如此才能心开意解。佛说完这部经,诸比丘皆大欢喜,近前向佛顶礼而去。

佛说戒消灾经一卷

【明证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匈牙利虚云禅院重新顺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