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成佛义第九


   日期:2023/9/4 7: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成佛义第九

    已辩净土,今次当说能成佛义。由纯净土,佛自在识随应变故。为令所化展转增上能成佛故。

    云何名佛。《瑜伽论•三十八》云,“於能引摄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如是佛名随德立称,更有余名:为薄伽梵、如来、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皆是如来功德名号,一一差别义繁不述。非无如是十种功德而可称说十种名号,当知建立如是名号,为令有情随念功德,能修正行兴供养故。念谓明记不忘为义,非但称诵说名为念,性无记故、但随转故、无殊胜思相应意故。由是当知佛大菩提为不思议,超过一切寻思道故,为无有量,无边功德所集成故;为无有上,生成一切声闻独觉及与如来诸功德故。是故唯佛所证菩提,最上、最尊、最胜、最妙。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於一切所知无碍无障智。复有异门谓清净智、一切智、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无余永害,遍一切种不染无明,无余永断,是名无上正等菩提。此中云何名清净智?谓由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云何名一切智?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故。界有二种:一者世界,二者有情界,事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即此有为无为无量品别名一切品,谓自相展转种类差别故、共相差别故、因果差别故、界趣差别故、善不善无记等差别故。时有三种: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即於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知故名一切智。云何名无滞智?谓暂作意时,遍於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复有异门,谓百四十不共佛法及如来无诤愿智、无碍解等是名无上正等菩提,百四十不共佛法者,谓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此略举名,义如《瑜伽•建立品》中广说其相。

    如是无上正等菩提谁能成就?如何成就?如《瑜伽论》广说次第一一应知,今略引述。谓诸菩萨要先安住菩萨种姓,乃能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发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於自他利正修行时得无杂染方便;无杂染故得无厌倦方便;无厌倦故,得诸善根增长方便;於诸善根得增长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又於如是自他利加行无杂染方便,无厌倦方便,善根增长方便,得大菩提中,将修行时,先於甚深广大正法,安立信解;立信解已访求正法;求正法已,广为他说,亦于正行自能成办;於成办时,若由此於此为此应行,即由此於此为此而行;由此於此为此行时,如令福德智慧增长所应行者,即如是行;福德智慧既增长已,於不舍离生死方便能正修行;即於此中正修行时,能行生死无杂染行;即於此中正修行时,能於自乐行无著行;即於此中正修行时,能於无量生死大苦,能正修行无厌倦行;由於生死无厌倦故,能正访求种种异论,於一切论得无所畏;善知论已,复能了知所应为说、所可宣说,应如是说;由此智故善知世间;如是菩萨善知诸论及世间已,复能如理访求正法;既访求已堪能善断一切有情一切疑惑;如是堪能断他疑惑,令自福德展转增长,福德资粮渐得圆满,令自智慧亦转增长,智慧资粮渐得圆满;二种资粮既圆满已,于谛行相菩提分法无倒修中能勤修行;于修方便能正了知,即持如是正勤所修回向大乘般涅槃果,不求声闻及独觉乘般涅槃果。既得如是方便善巧,能于一切菩萨语言听闻受持,依修力故于昔未闻所有诸法一切种相皆能辨了,于陀罗尼无碍辩才皆得圆满,为欲永断一切障故,精勤修习三解脱门。即于此中正修行时,为断自他一切颠倒增上慢故,勤修正行,如是能于一切种相正行圆满;如是正行得圆满已,于一切有情及声闻独觉皆为殊胜,所谓正行功德殊胜及可称赞功德殊胜;由得如是殊胜名故当知获得诸菩萨相,诸相所相,成就其相。能成就已正行坚固,于诸善品获得一向增上意乐。从此已上,故作意思受诸有生,于彼生处,常得值遇诸佛菩萨,及能起作一切有情诸饶益事,恒常无间蒙佛菩萨无倒教授、任持善品,领受殊胜证得分位;由领受故,于可称赞摄受殊胜证得分位,能正安处,如己舍宅;住此位已,能于后后殊胜分位一切种相觉慧升进,渐次乃至到于究竟,于其中间不生喜足,如是升进证得究竟,从此不求其余上地,已到究竟极边际故名得无上。如是次第、如是成就一切菩萨皆无超越,若有如理勤精进者,尚当经于三无数劫,何况懈废不如理者而谓速疾所能成办,定无是处。

    如是道理皆依了义,非不了义,为此了义,于出要道明了开示,无迷惑故。若诸有情求大菩提,应于如是大菩提相得如实知,成就此相可名为佛,若未成就不应名佛。又成佛前菩萨地中,一一皆有渐次诸相,谓从初地何行、何相、何状乃至十地何行、何相、何状,若已得、若未得,若已圆满、若未圆满,若有退转、若无退转,如是一一应如实知。若能成就何地诸行相状乃可名为何地菩萨,若未成就应不名彼。又于菩萨地前胜解行住,若加行位、若资粮位亦有诸行相状应知,若成就者乃可名为加行菩萨、或资粮菩萨,若未成就不应名彼,如是乃至菩萨初发心相住种姓相,一一应知,道理亦尔。由是应说若无菩萨种姓相者,知无种姓,无种姓故不能发心,此不能故,何况说彼已住胜解、已备福德智慧资粮、已起顺抉择分加行,此不能故,何况说彼已入初地,证得清净意乐乃至十地,已得大法灌顶,此不能故,何况说彼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有情不应于此一一诸相,未得言得起增上慢,亦不应依起增上慢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论说菩萨以理为依,不依补特伽罗故,以彼补特伽罗不为如来及诸菩萨诸相所相故,诸异生位烦恼具缚,非少修行,可于现法圆满菩萨地义,次第而成佛故。故《瑜伽》说:“无处无位未具资粮,于现法中证学无学,究竟解脱,无有是处,已具资粮,斯有是处;无处无位未得圣道,能证涅槃,及证声闻独觉菩提,若证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已得圣道,斯有是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韩清净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韩清净居士)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三、唯识教之训释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二、唯识教之依据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一、唯识教之希有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后序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立宗义第十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净土义第八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唯识义第七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因缘业果义第六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善巧义第五 

 韩清净居士:十义量 种性义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