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四、禅的渐修方便与顿悟 缅怀古德禅道重光--纪念永嘉大师圆寂1284周年


   日期:2023/10/1 1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缅怀古德禅道重光--纪念永嘉大师圆寂1284周年 

当我们共聚一堂以极其尊敬的心情来纪念这片瓯越土地上共同的祖先、禅宗大德永嘉玄觉大师时,我们此时此刻的内心智光也必将在古德走过的禅悟之道上引发出深切的追思与无尚的正愿,来实践于人性的回归。尽管大道无形,真智无知,但那禅世界的灵妙之光这却永存于生命的最底层而闪现出本源的活力,真实的生命创造力也就在本来面目的原态中呈现为法尔的实相。

一千二百多年流逝于历史的长河中,然而禅道的真谛以及由之而折射出的人性妙德之光依旧润泽于我们这些寻找道之路的心念间,使得那毕竟渺茫而难以企盼的妙道有了理路与行法,于是依古德之路去做一番努力的探索就成了我们这一代的责任,觉他必也自觉,只有经过彻底洗涤而脱尽尘累的无为妙心,才能于平常处圆显为奇特的无边妙用!

永嘉大师所处的时代正是佛教文化发展到鼎盛的时期,此时通过旧、新二译,印度的佛典已基本上被东土论师所吸收与发挥,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佛教大乘八大宗派,各弘一方,可谓高僧辈出,法行天下。因为温州毗邻天台,所以受天台宗影响特别显著,大师于孩提时即出家为僧,“遍探三藏,精天台止观”,曾师从天台七祖全真大师并与八祖左溪玄朗结为同门好友,因而研学佛法、圆解教观为第一时期,此后结茅于山峦专修止观,因阅《维摩诘经》而开悟为第二时期;以天台止观悟证的成就印证于广东曹溪六祖大师的座下,而得佛祖正脉传承第三时期;回温后大弘禅道,“江浙辐凑”,影响深远,为第四时期。

天台宗的教观性修在于以了达佛祖言教圆解妙谛而导归于一心三观的圆智的觉照,从而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于是圆满实相中道的妙明真性,可谓如来禅最完备的信解修证系统。而六祖大师所传全由心性本源所自出,不假名言,不立次第,直指当人本心,当下了脱尘劳而契悟自性。因此既无固定的理论,也无行持的系统,乃是禅师灵妙的智慧直下敲打行人的心地,使之证入妙明心体的,这是祖师禅的风格。

永嘉大师的禅道正是溶天台止观禅与六祖祖师风格于一炉而创立了既有方便观修,又具直下悟证的禅法。《永嘉禅宗集》集中体现了大师的止观禅的理论与行法,而《证道歌》则为直接超入的祖师禅。这种合璧的禅法更能适合早有天台教观基础的吴越行人,这正是永嘉禅在当时弘扬传播的原因,在佛教史上值得一书的也正是这种特殊风格的禅法的微妙处。所以当译传到印度时,即受到“东土大乘论”的赞叹。

现代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又如何去修习体悟永嘉禅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纪念永嘉大师的真正目的,纪念古德是要发扬他的精神以利益当代的众生。而现代人之所以需要禅的修养,乃是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执着的功利思想与各种压抑、困惑使得人们身心憔悴,所以在极端的内在的反抗中不得不寻找回归之路,期望于人性本源的醒悟以超越系缚与不平衡。

基于这些原因我把永嘉禅的大意介绍如下,为使大家个初步的认识与入门的方法。

一、前行基础--皈依于十方先觉者与自心灵妙的觉知,进而皈依于正法而领解真理得入正行,并以清净意乐导自身的一切行为入于和合不二的圣贤之行。立基于皈依的起点再生发内在宏誓大愿,为无上的禅道的真实悟证及普遍地觉醒迷情而立身处世,不断地修正见地,超越尘俗,改变业行,善解三乘,圆融事理明彻偏圆之旨,由是依信解的资粮,而得入身心修养、净除杂染,心归一处,妙解胜义的加行。

二、正观行法--永嘉禅心行的契入即依前行为基而归于一念之心的正观,分为奢摩他、毗婆舍那、优毕叉的三个层次。

(1)奢摩他:初入时以无欲无求之心,观照于当下一念,不执取任何境界与思想,而于法尔之念上、无心而观、离观用心,邓大师所谓“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的体真空妄妙法,使人在动态的无住的观照中,不知不觉地趋入心的灵妙之体而顿脱根尘,妙悟法性。

它可以分为三个过程:①息念忘尘:以明了的觉知自然地休息忘念,不故起与接续妄念也不住在自心的串习念上,内不随念转,外不随境迁,久久便离内外的执取。②非对非知:因缘时节到来,顿脱相对的心境,顿了妄知的心念,当下体入空灵无知的状态。③无寄天然:此时如不起分别之念,即永离生理与头脑及妄境的系执,全然无寄天然自显,灵妙之体了悟无惑,即所谓“寂寂历历的灵知”直下证入。

(2)毗钵奢那:即以此灵妙之体而起智慧无着的朗照,面对一切差别境界一一透彻其相用,对无情有情的缘起因果亦一一了达洞明,于是有无双照,中道无为,进而应一切机缘而无非道场,显一切色像无非般若。妙观至此,应用无亏矣!

(3)优毕叉:智照到极处,明暗动静等一切相对皆入平等性海,虽圆显一切万法,却不离湛寂妙性,虽常寂不动,而不随缘妙显,所谓“寂照不二、同体不二、与夺不二。”一切性相均无差同宗而一体平等,此时十方圆明妙道大成,所谓不可思议之微妙化境也。

三、印证的道行--如果行人因修禅法而有所体悟,则应与道的真境相印证,否则即有偏邪之虞。如在路途上印证这即在观心十门中一一点示,若已彻证无生,圆明究竟,那么即与证道歌相印证,必有共语家里话的亲切与真实的体悟。

真正的禅道无可言表,唯有善悟与真修者才有可能跳出虚妄的世界,契证自家的宝藏。我们今天共同的发心,也正是为了把禅灯拨亮,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众生的心,使得曾经辉煌于古代的禅道也恢宏于现代社会中,通过讲说、传授、行持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达到真实的解脱境地与悟智的开花,于是已呈繁华新姿的这一方热土又将生发出无穷无尽菩提花果,精神文明、道德风气,必然地因着重现而升华社会大众的意境,海印虚舟,惠泽永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宋智明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宋智明居士)  

 宋智明居士:如何排除禅悟之障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五章 圆归如实的道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三章 依师离四病 尽化微细惑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二章 除障显理 了相非相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一章 法*二十五 善用在於人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七章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五章 香象过河 一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