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法的下手处(供灯法会的开示)


   日期:2023/11/24 8: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的下手处
---XC法师在供灯法会的开示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一百多部著作里面最典型的一部论,是指导大家修行,特别是指导出家人修行的重要论著。我们能够遇到这么好的法门、学到这么纯正的佛法,非常难得。可是,要读懂这部论不容易,依论去实践就更加难了。学不了,就只能把文字搞一搞,注解看一看,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那么,应该怎样下手,才能把《广论》学好,把佛法学好呢?以下略举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观功念恩,学说好话

    我们一开始就修六度万行,恐怕不太容易。所以,应该先从学说好话开始。有一本著名的书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是一个日本科学家写的。书中介绍了这位科学家关于水的实验:如果唱歌给水听,水的晶体就变得很漂亮,若骂水的话,水结晶后的图案就很难看。可见,不仅人喜欢听好话,连水也喜欢听好话。用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业的力量。业决定一切,而造业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所以,学说好话不是口头上随便讲讲,要真正从内心下功夫,从观功念恩做起,培养良好的心态。如果动不动就对人、对事、对物发脾气,这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就是自己的心态有毛病,内心的烦恼在作祟。因此,学习佛法先要学习对所有众生都看得习惯,学习存好心,学习说好话。

 二、遵循伦理,多结善缘

    儒家讲究伦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都有一定的伦理关系。比如,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当哥哥的对弟弟友爱,当弟弟的对哥哥恭顺、听话。佛教的伦理观比儒家更高尚。《梵网经·菩萨戒本》讲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我们也常常讲“如母有情”,这是把所有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象孝顺自己父母一样孝顺所有众生,慈悲心就很容易生起,也就容易和别人结善缘。所以,修行修得好的人跟什么人都能够接触,所有人都会喜欢他!日常老和尚来广化寺三次,大家都很喜欢听他讲法,为什么呢?因为他很慈悲,和大家的缘很好。如果换成我们,因为思想上还有很多的成见,不能把众生当成父母,内心里还有很多的障碍,没有广结善缘,所以口才再好,讲得再多,大家也不一定会喜欢听。“未成道业,先结人缘”,我们要学会孝顺众生,多结善缘。

三、统一宗旨,融入团体

    一个团体有没有力量,关键不在于人数有多少,而是有没有团队精神;一个人是否会有很好的成就,关键不在于个人能力有多强,而是有没有团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团体就容易垮掉;缺乏团体意识,个人就容易懒散。同样的道理,要建设清净和合的僧团,就要确立弘法利生的团体宗旨;要成为一个好的修行人,个人的人生宗旨要和僧团的团体宗旨相一致,融入团体的生活,依靠团体的力量破除烦恼、修改习气。古来的祖师、大德都非常重视上殿、过堂、出坡、听经等集体的学修生活,从中陶炼出无我的精神,培养成坚韧的意志和自律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真正成为人天师表、勇猛丈夫。否则的话,不随大众共修,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些什么、为什么而忙,过着没有宗旨、没有纪律、散乱放逸的生活,纯粹是在浪费生命!所以,常住的清众也好,执事、法师也好,都要多多警惕,多多努力。

    从明年开始我们会有所调整,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会有更多的用功时间。因此,特别提出以上三点,作为学习佛法的下手处,希望大家共同策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