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夏年教授: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日期:2024/4/11 13: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在宋代,达摩对文人的影响可谓深刻,这可以通过流行的文人吟诗填词之中表现而看出来,而且这种例子非常普遍。苏轼是有名的文人、一代词宗。他的《海寺清心堂》云:“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观随浅深。两岁频为山水役,一溪长照雪霜侵。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这首诗是苏轼对老庄思想的发挥,他通过清心堂的例子,旨在说明世界的事情都是境随心转,就是一座清心堂,在不同的人的眼里也会出现不同的感受。达摩的求心之例不过在这里是一个引子而已。此诗得到了时人的注疏,如王十朋曾注曰:“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
  到了这时,以达摩的名义建立的一些景观已经非常普遍了。如贺铸的《游六合定山真如寺达摩第一道场己巳十二月赋》云:“只履西归,远何年此。布金地寒,苍桧老岁。晏白云阴,烧隔溪水。断樵穿径,雪深祖心。无处问俗,驾晚。”贺铸,字方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他晚年退居吴下,“平日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所为词章,住往传播人口”。贺铸所说的达摩初祖道场——真如寺就在过去的建康,后来的江宁,现在的南京六合地区。定山也名六合山,在六合县西南,“隋开皇三年于此山置六合镇,《舆地纪胜》即定山也。”这里是达摩与梁武帝一见不契的地方,所以被称为“达摩第一道场”也是有可能的。贺铸的这首小诗影响很大,先后被明曹学 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和嘉善曹庭栋编《宋百家诗存》收入。
  达摩及其所传的思想和风范,也是宋代文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指南,或生活态度。曾丰《丁未端月南售率诸同幕游景泰还至滴水岩下南 卒诸君赋两诗为倡随例次韵》云:“海边城北最高峰 ,岭外浮图第一宫。落叶扫空春乍至,浮云卷尽日方中。登高已幸容邹湛,向暖那应笑郝隆。收拾物华壮归色,囊中不是去年穷。拄到烟萝最上头,试询达摩问浮丘,仙人安往佛安在,木叶自沉云自浮。次不堪全汨没,公余无废小嬉游。杯盘各称家丰俭,有即莫悭无莫求。”曾丰对达摩十分欣赏,屡屡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到他。这里仍然指的是南华寺,在春日里,头顶片片浮云,登高眺望,物华丰壮,美不胜收。但是在这良辰美景中,仙人与佛还在吗?这里的达摩就代表了佛教和佛。曾丰最后强调因缘皆本具,要尊重自然,该有的就会来到,没有的怎么求也不会来的。可见达摩的思想已经成为宋代文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指南。与此类同的还有刘的《与李叔夔钱子云同游兴教寺约齐都巡》云:“古寺坏壁存菩提,又有达摩苍龙如。我来问讯若旧知,宇宙中间真蘧庐。朋侪邂逅谁亲,秋风相对一笑醵。杯行草草复徐徐,山僧野外谈古初。谓元城老当此居,浩叹不足歌继之。满庭灿灿木芙蕖,疑是莱柏邓榈。人多病俗不可医,天欲废道还从渠。儒生腹大能几围,但教盛酒勿盛书。”刘黻,字升伯,号质翁,福建乐清人。其人忠义肝胆,不仅仗义执言,而且在宋亡时,伴随宋王流离海上,故后人赞曰:“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相从,流离海上,卒之抱节以死,忠义之气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淡泊,多规抚陈子昂体,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别,下视方回诸人,如凤皇之翔千矣。”刘黻与友人游兴教寺,面对寺内的残垣断壁,发起无限感慨,古老的沧桑唤起对达摩的共鸣。达摩代表了已经逝去的时光和历史。过去的光荣并不能改变时人的俗气,儒生不过也是一些酒囊饭袋而已。
  孙觌《龟潭庵请疏》云:“一丘黄壤,永依龙象之尊。百宝青莲,普照松楸之上。某人安心得法,随处现身,来给孤树之园,面彻达摩少林之壁,栽花种竹,不妨宴坐观空,运水搬柴,自可优游卒岁。”孙觌,字仲益,晋陵人。虽然他因向金延献媚,迫害李纲,受到了史家的抨击。但是其“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声价相埒。必大为作集序,称其名章隽句晚而愈精,亦所谓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也。”官场上的倾夺并没有消唐孙觌的闲情意致,相反更使他向往那种田园的生活,只有当“面彻达摩少林之壁”时,他才能充分体会到栽花种竹、宴座观空、运水搬柴的“自可优游”的闲适生活。可见达摩的思想不仅对文人有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当时官场上的人士。特别是在争夺激烈的官场上,能够像达摩一样优悠闲适,对当官的人来说,真是一种精神与生活的享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守端禅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黄夏年教授:禅宗研究一百年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教授:惟贤法师与七塔寺 

 黄夏年教授: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黄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进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天台德韶与天台宗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 

 黄夏年教授:明州佛教与四明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