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夏年教授: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


   日期:2024/5/31 23: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世纪俄罗斯的佛教
       
这是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在其边疆贝尔加湖地区,生活着属于蒙古人种的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和图瓦人,这些民族都信奉藏传佛教。17世纪沙俄官员上书给沙皇的奏折和18世纪一些探险队的报告对藏传佛教已有报导。在东正教的一些教士撰写的书籍中,也对藏传佛教做过比较研究,以此来证明基督教是正教,其它教是邪教。一些沙俄政府的官员也对藏传佛教有所评论,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该地的宗教实行控制和改革。出于统治需要,18世纪时俄国政府已把藏传佛教纳入管辖之下,修建了桑格里寺,委任住持,使该寺成为俄国境内第一大藏寺,贝尔加湖以东的藏传佛教中心。以后沙俄政府又设立了宗教事务管理处,制定了僧侣管理条例。沙皇一世彼得大帝亲自下令收集藏、梵、中亚等各国文字的佛经抄本,还利用公开的外交途径或"考察队"的形式到中国各地搜集资料。1905年奥得尔捷夫,1914年奥尔布格等人先后在敦煌盗走部分汉译佛典。另一些人则在我国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窃取了许多珍贵的文献。据前苏联科学院已经公布的资料,数目达1243号,但据日本学者的统计,约为一万余号,占敦煌文书的总数四分之一。由于沙俄政府占有了这批资料,在皇家科学院内组织了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使得俄国的佛教研究与英法德等国并驾齐驱,出版了佛书文库,出现了像罗森堡、彻尔巴斯基这样的佛教大学者,俄罗斯的佛学在他的领导下,最终形成了欧洲的彼得堡学派。1919年罗森堡经过对《俱舍论》的研究,发表了《佛教哲学问题》。彻尔巴斯基(Th.Stcherbatsky)1866年出生于俄国,专攻梵语佛教,在藏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校订过大乘佛典《现观庄严论》八千颂及藏文本《俱舍论》(单品)。在因明研究方面尤有成绩,撰成二册巨著《佛家逻辑》(BuddhistLogic)不朽之著,现已译成汉文出版。1923年著有《佛教中心概念以及达摩(法)一词之意义》,汉译本、日译本名《小乘佛学》。1927年著《佛教涅槃之中心概念》,汉译本、日译本名《大乘佛学》或《佛家涅槃论》等书。1942年逝世。彻尔巴斯基的研究方法是"于语言分析和概念分析",认为"法"的观念是佛教教义的中心点,依照这一观念,可以知道佛教是一个从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佛教的特征又可以认是极端多元论的,只有构成元素才是实在者,它们的所有结合不过是涉及多元分离元素的名称而已。以后在前苏联的政治体制下,佛教的研究在思想理论取得成果不多,重要的有B·N·科尔涅夫的研究,发表过《论佛教研究》(1981年)、《佛教宇宙观:其结构及在佛教世界观中的地位》(1983)等文章。70年以后,为了与美国对伉,前苏联对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研究加强,像佛教与国家政治关系、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佛教等等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此外,对支度支那各国的佛教研究,在前苏联的佛学研究中也有自己的特色。1989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国接触增加,对藏传佛教和中国大乘佛教的研究投入增加,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是最主要的佛学研究单位,土尔卡诺夫曾经出版过关于唯识学的研究著作。此外,莫斯科大学、布尔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等也是研究佛教的主要单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守端禅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黄夏年教授:禅宗研究一百年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教授:惟贤法师与七塔寺 

 黄夏年教授: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黄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进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天台德韶与天台宗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 

 黄夏年教授:明州佛教与四明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