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教育》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日期:2024/8/6 12: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今日此会为内院第一次研究会。此会规模须贯彻到底,即贯彻到佛陀众会说法之时,故不能尽效世俗学会办法。现就会名研究略为解释,以见此意。
  其一研究性质,可分二层:
  一、与寻常师弟之授受不同。诸佛以苦谛为师,师法不师人,今之研究亦依传法之接续师。师非唯以行果为标准也,有果上师,佛菩萨是;有行上师,观行有得者是;有境上师,精研法相者是。若学有师承不悖佛说,且能提出精华,资益后学,使慧命相续者,则接续师也。学依接续师,即于古人立义不应轻易改动;改动立义即非师承。有如法相家立种子义,今言法相而谓种子不可立,则失其师承也。(他宗或不赞成种子,亦有道理须研;然是他宗,即非此宗师承。)但宗义创自先哲,推阐亦留待后人,或详其所略,或厘其所杂,或疏失之纠修,或他义之资发;破弃盲从,革除儱侗,有果有因,整然不乱:此乃真所谓师承,与标宗定义之授受不同,亦与泛尔皈依之师弟有异也。
  二、与世间从多数不同。世间事从多数,期其能相安无害而已,不必求彻底也。今言学则不然。处处须得真相,即处处须以教理为断。初言教者,由无漏智等流而出,非世间见之比。吾人今日既未见道,未起无漏,念念之心杂彼烦恼,舍教而外无足凭依。儒家者言人皆本有昭灵不昧者,可为依归,此乃过信世智,与佛家根本不同,不可无辨。次言理者,由教引起,演绎而不离其宗,非徒凭直觉随意立义可以相拟。教理皆为研究探讨之所取决,故公认熟于教理者有批评之职,乃属当然之事。研究者信其人之批评,不异即信教理也。今更有一点须附及之。吾人现在研究,乃结论后之研究,推阐发挥,皆不能外于已定之结论,非由研究遂别得一新结论也。此非迷信之谈,处有漏而究无漏,其理则然耳。设不尔者,必须见道以得其教,再用因明以成其理,始得别作主张也。
  其二研究规模。
  此须从学派言之,又从资粮言之。以学派论,此间研究不可不景仰旧时天竺之那烂陀寺。此寺规模,佛灭以来允为第一,虽我国昔日关中慈恩之盛,不足方其百一也。如寺中每日讲座百余,性、相、密三,鼎足传宏,小乘、外道,无一不备,此其派别可谓繁极。今之规模,期在于此,余十年以来规画内院者,亦在于此。再由资粮言,《大论》一序具提纲要,可以参研,且不赘说。今日研究,诚当以法相为主,其余研究则皆归束于此。
  其三研究效果。
  言其大果,成佛与一切佛事无一不是。若在今时,缩小范围,且说一种,即以研得各派学说精确无错且堪传布为目的也。此当今日事杂言庞之际,尤为急要。佛谓五逆之罪破僧第一,方今庞杂之言违背教理,断人慧命,皆破僧之类也。吾人急宜于继续慧命着眼,教理各端当求精确堪于流布,更何待言!于是有研究略法四条,须知遵守。
  (一)凡学公例如因明之因喻,不待再用商量。如果别有所见,亦须种种发明,然后再立新例。
  (1)必旧例实有缺点。
  (2)必所立新例种种无缺。
  (3)必真能立量破他,不蹈似破似立之过。
  (二)虚心容顺,不可轻易违反旧说。浅人谤深语,如初犊斗虎。然谓凡人一时揣摩,能胜菩萨数十年亲证,世间宁有此理?故于旧说,须抱发明主义,不可抱违反主义。
  (三)研究须灵活超脱,不可死煞句下。佛教依义不依语,如果于义缘得纯熟,亦无不解之语。(依义即缘义作观之谓。)又以喻语为法语,是学者通病,所谓不观月而观指也,切忌。
  (四)读书宜多作零碎笔记,不可动辄作长文。
  读书宜勤手录。遇到稍有意义之处,虽一字一句之少,亦必如见深仇,眼明手快即时录下,不可一丝放松。
  读书须一条一条商榷,不可自恕自是。
  此会之研究,以上述种种为标的,为方法,必须切实做到;同人其共勉之。
  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内院第一次研究会纪录
  (选自《内学》第一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欧阳竟无居士)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附:亲教师欧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八编《人物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七编《论儒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