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


   日期:2024/9/1 1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社会变迁与都市佛教的前景——以上海佛教为例

(提交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演讲提要,2010.9.10)

王雷泉

(复旦大学宗教学系主任)

“都市佛教”古已有之,释迦牟尼成道在山林,弘化在城镇。在政教关系和谐的年代,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形成良性对流,典型如佛陀时代的灵鹫山与王舍城、中国盛唐时代的终南山与长安。禅宗走入山林,是应对统治者灭佛的自我保存举措,并非佛教发展通例。可见,佛陀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具有深刻的历史智慧。政商这两股力量运用得好,是佛教发展的强有力助缘,否则只是加速佛教的腐败和衰落而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佛教”,兴起于辛亥革命之后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打破了古代宗法性村社自治的社会结构,培育起现代市民社会结构。强势的西方文化介入,使佛教面对基督教、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在思想、组织和活动方式等方面产生变革。百年来,上海是“都市佛教”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华佛教总会、世界居士林、上海佛学书局、佛学电台、上海佛教青年会乃至“佛化婚礼”等传播方式。上海的地理位置,交集着印度、中国、日本、欧美四波佛学。

 宗教必须建立在社会之中,而破碎的社会有赖健康的宗教加以整合。僧侣与乡绅集团作为价值规范和民众教化的主导力量,维系着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当今“都市佛教”的发展,如何在宗教、学术与政治的三极关系中,真正成为社会的良心系统。关键是如何在神圣化与世俗化之间取得平衡。“都市佛教”要有神圣的山林气,而不要有庸俗的市井气。需要的是中道智慧,转世俗而不被世俗所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  

 王雷泉教授: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王雷泉教授: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神圣化与世俗化(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的基本目标 

 王雷泉教授: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王雷泉教授:赵州吃茶记 

 王雷泉教授: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王雷泉教授: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