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金刚錍论》提要


   日期:2024/9/18 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刚錍论》提要

 王雷泉

    《金刚錍论》,又称《金刚錍》、《金碑论》,一卷。唐代湛然著。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等。

    湛然(七一一——七八二),俗姓戚,常州荆溪(江苏宜兴)人,又称妙乐大师、记主法师。家世业儒,而独好佛法。十七岁从金华方岩(又作芳岩)受天台止观,二十岁入左溪玄朗门下,尽得其学,三十七岁时才正式出家受戒。当时,禅宗盛行,华严宗势力亦超于天台宗之上。玄朗去世后,湛然以孟子辟杨墨而光大孔学的气慨,决心破斥华严、唯识、禅宗等他宗对天台圆教的混滥,在东南地区弘扬天台止观学说,为唐代天台宗中兴的代表人物,尊为“九祖荆溪尊者”。北宋开宝年中,吴越王钱氏追谥为“圆通尊者”。生平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法华经玄义释签》十卷、《法华经文句疏记》十卷、《止观辅行传弘诀》十卷、《摩诃止观搜要记》十卷、《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意》一卷、《法华三昧补助仪》一卷、《始终心要》一卷、《十不二门》一卷等。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六、南宋士衡《天台九祖传》等。

    金刚錍系治疗盲人眼膜之器具,引申为开启众生迷惑之心眼。《金刚錍》全文不足一万字,文前自述学佛以来,未尝不以佛性义经怀,苦思“凡圣一如色香泯净,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之天台宗要义,忽于梦醒中得出“无情有性”的结论。乃“假梦寄客,立以宾主”,以自设问答的方式,阐述这一思想。

    “无情有性”说的佛学基础是智顗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性具善恶”说,其中“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已内具色心不二的思想。湛然又吸收《大乘起信论》真如不变随缘的思想,提出:“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真如、法性、佛性、理性、法界、实际、实相等,皆为同一程度的概念,都具有绝对普遍的含义,而贯彻于一切有情与无情界。“故真如随缘即佛性随缘,佛之一字即法佛也。故法佛与真如体一名异。”

    复以佛性、众生、无情、佛土等因果、常无常、共别、大小、权实、色非色等关系,设四十六问,一一问难,以使人洞见“法界生佛依正,一念具足一尘不亏。”然后借客觉悟之言,说明“众生但理,诸佛得事。众生唯有迷中之事理,诸佛具有悟中之事理。”众生因迷情所起,才有有情、非情之分,如依佛所悟之法性,即有情、非情,本来是不二不二的理体。本来性因迷而变,如能明性即可改迷。故其根本原理在性,是以真如与万法,不变与随缘,两者同是实相,唯相转变而成万法,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强调事理、色心,本具三千的法理,不能分为“能所”、“上下”的差别,使一念三千的“性具”说,扩展为草木等无情物也能成佛。

    本论受华严宗“真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影响,以《法华经》的一切有情、无情皆成佛之说与《大乘起信论》之唯识思想为根本,论及佛性之真义,谓不仅一切有情具有佛性,即连草木亦有佛性。并以《涅槃经》“佛性如空”之立场,对“瓦石非佛性”之说加以反驳。又依据天台之教理,谓法、报、应三身皆具足佛性。此种“非情有性说”虽不见于智顗之著述,但智顗有“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及“色心不二”的思想,湛然将此加以发展而别创之思想,其后成为宋代天台宗教义之特色。

    主要注释书有唐代明曠《金刚錍私记》一卷、宋代仁岳《金刚錍科》一卷、智圆《金刚錍科》一卷和《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可观《金刚錍论义》一卷、善月《金刚錍论义解》三卷(今存中卷)、时举《金刚錍论释文》三卷等。日本对此论注疏达二十五家(据《大正新修大藏经勘同目录》),主要有:最澄《金刚錍注》、义空《金刚錍折重钞》、智现《金刚錍流源记》、主海《金刚錍发研》、惠庆《金刚錍悬谈》、僧默《金刚錍讲翼》等。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王雷泉教授)  

 王雷泉教授: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 

 王雷泉教授:超克自卑与我慢——六即成佛的实践意义(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神圣化与世俗化(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禅的基本目标 

 王雷泉教授: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哲学与环境生态 

 王雷泉教授:赵州吃茶记 

 王雷泉教授: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王雷泉教授:崇尚真实 呼唤真实——怀念正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