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50~59)


   日期:2025/3/11 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0)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
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本次提要:

■ 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 有法施才有胜利,法施能使众生打败外道魔军,消除自己的烦恼愚痴
■ 有位姑娘满身散着花,躺在木板上随着流水飘
■ 有人说:“你们生活这么苦,这日子咋过?”因为他有贪欲,一贪着就
放不下
■ 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

 

经文: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
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

我们接着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第五》,其中有一段讲到劝请的功德。上次讲到“若人以满恒河沙数大千世界七宝,供养一切诸佛,劝请功德亦胜于彼。”如果你能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今天来说就是劝请善知识为众生说法,这个功德,要胜过以充满像恒河沙数那么多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佛的功德,为什么劝请功德这么殊胜?

有法施才有胜利,法施能使众生打败外道魔军,
消除自己的烦恼愚痴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因为法布施的功德有五种胜利。胜利就是殊胜的利益,胜、利,这两个字大家都懂,却不重视。好比军队打了胜仗,得到很多战利品,使自己更加壮大。我们要取得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也必须要跟自己的烦恼愚痴打仗,跟魔道外道打仗。打胜了能消除自己的愚痴,打败了你就完了,佛法的明灯熄掉了,众生永远在生死长夜里。如果打胜了,那当然功德无量。

有位姑娘满身散着花,躺在木板上随着流水飘

冷静想想,我们每天究竟有多少时候,在思维过去听到的法,使自己觉悟起来?时光像流水那样,就这样随它流过去了,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我年轻时看电影,有个镜头,一个姑娘精神有点不正常,躺在一块木板上,随着流水飘,满身散着花。想一想,当这块板沉下去的时候,她还不是完了。众生在人世间享受荣华富贵,嘴里哼哼小调,像流水那样随时间飘流,却一点警觉也没有,因为众生都有烦恼病。

有人说:“你们生活这么苦,这日子咋过?”
因为他有贪欲,一贪着就放不下

现在有些在家居士,说是信佛,看看他们的生活,也就是这么过日子。前两天我还听到一句话,咱们女众部有学生回去探亲,跟周围的亲戚朋友谈起来,他们说:“你们生活这么苦,每天连电视也没有看,这个日子咋过啊?”那么电视机没有发明之前,这些人日子咋过?这就是众生的贪欲,一贪着就放不下。你们再碰到这种人,就请他到这儿来,体会体会我们这个日子咋过的。

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

连过去世有善根的,在世俗里一混也醒不过来,一出国更醒不过来。出国的人都很得意啊,可能在那个圈子里造业造得更厉害,要跳出来也不大容易,真叫无有出期。有的说得挺好听,“老师,我家里不赞成我来学法,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出国去绕个圈子,就可以回来了。”回来了吗?还不是人影不见。还有的说,“我想学法,现在阻力很大。家里叫我出国,我就跟家里说我出国半年,回来学法半年。”我说:“你别想得太好,如果家里不同意呢?”“不同意我就跟他离婚,我就跑掉。”现在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世俗生活就是个泥坑,掉下去了,活,活不了,死,死不了,跳,跳不出来。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
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本次提要:

■ 世俗人发了财做点好事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恶业吧
■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痛苦都是当初想得好,即使发了财、结了婚,这
戏可没完呢
■ 有人不要佛菩萨的引导,就好比掉在泥坑里,不要岸上的人把他拉上来
■ 天人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不要入涅槃,因为佛法极其殊胜,得有请才说
■ 有些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
■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世俗人,发了财做点好事,
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恶业吧

听了法有了觉悟,多少还有点希望。可是末法时期的众生受了邪师邪说的影响,法都不要听。就好比掉在一个大泥坑里,你想自己挣扎,动一动就往下沉,只能够一动也不动。比如世间上的人遇到了苦难,就有人会鼓励他:要奋斗,重新爬起来。话是不错,没有佛法,你跳得出这个泥坑吗?即使你又发财了,还不是又迷掉了。发财的人,有几个是完全清净的?有许多发财的人想做点好事,当然是好,有的也是想以此来消除消除恶业吧。连强盗也会在庙里的功德箱里丢点钱,希望菩萨保佑他。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痛苦都是当初想得好,
即使发了财、结了婚,这戏可没完呢

掉在世俗泥坑里的人,往往越挣扎越是往下堕。有人多年前就说要到我这儿来跟我学法,但要过几年再来,因为她还想去做生意赚钱还债,可能十多年过去了,到底发财了还是赔本了?

人所以有痛苦,都是因为当初想得好。社会上的年轻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失恋。为什么会失恋啊?你想得好,以为这个姑娘肯定嫁你。倒闭的厂家、关门的酒家,还不是当初想得好。即使你发了财、结了婚,这场戏可没有完呢,就像搓麻将的人,赢了还想赢,一直到输光他去跳河。

有人不要佛菩萨的引导,
就好比掉在泥坑里,不要岸上的人把他拉上来

掉在泥坑里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岸上的人给他一根长竹竿,叫他紧紧抓住,由岸上人把他拉上来。可是佛说的法,今天有些佛弟子竟然不要听,好比你塞一根长竹竿给他,他说我们用不着。连《药师经》里说的,念药师佛名号,会有八大菩萨引导他到极乐世界,他也不要,都是因为错见的关系而颠倒了。

天人劝请如来为众生说法,不要入涅槃,
因为佛法极其殊胜,得有请才说

当年释迦佛以极大的悲心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度娑婆世界众生。成道以后,由于天人的劝请,请如来不要涅槃,释迦佛说:我的法极其深奥,极其殊胜,很少有众生能够理解。天人又劝请:即使众生愚痴,但是能够接受佛法的众生还是有的,还是请如来住世转*轮。这并不是释迦佛缺少悲心,而是因为法是极其珍贵的,一定要有人劝请才说。比如你的亲戚请你吃饭,那和没有请,你自己跑到他家里去吃饭,两样的。人家请你,你就受人家尊敬,人家没请,你自己跑去,人家就不会尊敬你。

有些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
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

后来如来就没有进入涅槃,是为娑婆世界众生说了49年法。今天娑婆世界众生连佛法都不要了,戒定慧也不修了,不要说释迦佛很失望,十方如来也只好叹气,当年这个天人可能也会苦恼。儿子不继承爸爸的家产,宁愿跟流浪汉一起混日子,这是败子,是逆子。这些人自称佛弟子,竟然不想继承佛给他的家业。

假如爸爸问他,“我老了,你为什么不继承我的事业,偏要离家出走?”儿子说:“因为她爱我。”可把爸爸气坏了,拍桌子就训他,“从小到大,我最爱你。”

假如娑婆世界佛法灭掉了,释迦佛包括十方佛菩萨都会心里难过,尤其受苦的就是众生。佛弟子愚痴颠倒,就是魔王促使佛法灭掉的一个手段。

由于天人劝请功德,
使娑婆世界众生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

当年如来初证菩提欲入涅槃,由于天人的劝请功德,使我们娑婆世界两千多年来的众生都能听到佛法,由听法而得度的无其数。现在末法时期,你能劝善知识说法,这个功德也是大得没办法计算,而且越是紧急关头,你能抢救一下,这个功德越大。今天正是紧急关头,我常说,今天与其说弘扬佛法,不如说是抢救佛法,因为法快要灭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
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本次提要:

■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 如今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特别多,只作财供养,不肯学
法、弘法作法供养的也特别多
■ 不继承父业,只想拿了爸爸遗产去享受,这种花花公子得了病,病毒还
会传染别人
■ 你们将来能给无数苦难众生提供精神食粮,那不是宝中宝吗?

 

树立法幢,劝请善知识说法,
这都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贡献

如果你能树立法幢、弘法、广度众生,那当然好,如果你劝请善知识转*轮,这也是为佛陀教育众生的事业做了贡献。好比父亲病重垂危,所有的家属心情都紧张苦恼,常会再三哀求医生:“如果能把我爸抢救过来,我捐献百万给医院。”佛弟子对佛有感情啊,在佛法快灭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劝请善知识快转*轮,抢救一下佛陀的正法事业,而做极大的贡献呢?

如今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特别多,
只作财供养,不肯学法、弘法作法供养的也特别多

中国从古以来流传着一种风气,求上天保佑,外国人是求上帝保佑,其实上天究竟怎么回事,上帝怎么样,他们都讲不清楚。由于这样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信了佛就是求菩萨保佑,在佛门只想伸手要东西,不想做贡献的人特别多。

有的人听了我的话也许会生气:我经常供养三宝的,能说我没贡献吗?说得也对,可是如果佛门弘扬佛陀正法的事业后继无人,你去供养谁呢?我们这里年轻的佛弟子,他们放下了家庭的温暖,放下了社会上高地位、高工资来学法,学法、弘法是法供养,比财供养殊胜得多。

我说这个话并不是贬低财供养,而是希望大家也来这儿修法供养,继承佛陀的教育事业。你能继承佛法的事业才是佛真正的儿子。

不继承父业,只想拿了爸爸遗产去享受,
这种花花公子得了病,病毒还会传染别人

社会上继承爸爸企业的都是儿子,因为儿子有继承权。一听有继承权,可不能只想到继承爸爸的钱财,更应该要继承爸爸的事业。你光想继承爸爸的遗产来享受,那不是花花公子吗?花花公子吃喝嫖赌,穷了要饭也很难要得到,因为大家避开他,这个样子实在吓人,鼻子都烂掉了,从前叫开天窗,现在叫梅毒,还不是从吃喝嫖赌来的?谁靠拢他,就要被传染到梅毒。

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责任心,钱用光了到爸爸厂里去拿,厂倒闭,公司关门,跟他没关系。整天求菩萨保佑的佛弟子,你有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把佛陀的事业继承下去啊?

你们将来能给无数苦难众生
提供精神食粮,那不是宝中宝吗?

你们这些学生还在培养中,难免有缺点,假如哪一天录音里我的声音哑了,肯定是训话训哑的。可另一面呢?你们是宝中宝啊,从前有句话,粮食是宝中宝。你们将来能给数不清的苦难众生提供精神食粮,那不是宝中宝吗?

我对待你们也是当作宝中宝。举个例子,福鼎有个老同学,长期以来同学之间没有给她解决问题,我一只电话就解决问题。我干脆得很,拿起电话机就叫田平听电话:“你明天12点之前必须坐上到苏州的车,住到胡家去,第二天到冯医生那里去看病。”接着叫另外一个听电话:“你明天陪田平上车,一路上照顾好,到胡家里要吃好,第二天陪她看病,一切照顾由你负责。”第三个电话,“你明天做好联系车辆的准备。”几句话就解决问题了,现在她病好多了,饭也能吃,睡也能睡。为什么这么做?宝中宝啊。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3)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没有佛法,魔道外道都辨不清楚,
受了坏影响,反过来成了佛门的破坏力量

本次提要:

■ 没有佛法,魔道外道都辨不清楚,受了坏影响,反过来成了佛门的破坏
力量
■ 胜必有利,利在佛弟子心中有佛,能弘扬释迦佛的正法,佛门应是培养
人才的高等学府
■ 佛弟子心中要有佛,要有法,要有清净的僧团。要使僧团清净,这就要
靠法的力量
■ 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 金钱买不到感情,有钱人很痛苦,真想自杀

 

没有佛法,魔道外道都辨不清楚,
受了坏影响,反过来成了佛门的破坏力量

要取得胜利,你没有法行吗?没有法就没有武器,而佛法是降伏魔道外道最殊胜的武器。佛门没有法,即使香客再多,也是乌合之众,大都连魔道外道都辨别不清楚,大批大批的受了影响,反过来变成破坏佛门的力量。

胜必有利,利在佛弟子心中有佛,能弘扬
释迦佛的正法,佛门应是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

“胜利”,如果咱们弘扬释迦佛的正法,打败了魔道外道,这个胜利的利在哪里呢?就在三宝上,能使每个佛弟子心中有佛。现在有谁还在想释迦佛?当然你心中有阿弥陀佛、有药师佛,乃至有五方佛十方佛都很好,可你心里没有释迦佛就不好,为什么对释迦佛没感情?为什么对释迦佛教育众生的事业不负起责任?尤其是比丘比丘尼,责任就是内护正法,人人不学佛法、不弘法,娑婆世界的佛教咋办?作为释迦佛的弟子,不学法、不弘法,究竟在干了些什么?

假如有人来求我,“这儿空气好,环境好,我在你这儿疗养三年好不好啊?”他看错地方了,佛门是弘扬佛法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你可以到疗养院去疗养好了再来。

佛弟子心中要有佛,要有法,要有清净的
僧团。要使僧团清净,这就要靠法的力量

你们昨天开了领导小组会,我指导你们,趁冬天的时候,身体补一补,至少稀粥里放点红枣、桂圆、莲心,你们将来要准备和魔道外道打仗的。假如听法没到半小时打瞌睡了,坐禅腰酸背疼,那么看见外道魔道,还不是弯腰哈背,这样行吗?

身体固然重要,法更重要啊,国家为了保卫自己,都在强化军队。佛门要使正法久住,必须得战胜魔道、邪道,靠的是有法的佛弟子,并不是靠佛法不懂,什么都搞错的人。

前两年我们看到出丧的队伍特别新颖,排在最前面的是四个人抬的阿弥陀佛画像,竟然把阿弥陀佛请来参加丧礼!后面跟的几个可能是假和尚吧?再后面是军乐队,吹的就是“潇洒走一回”。佛门里要正法久住能靠他们吗?

佛弟子心里要有佛,要有法,要有清净的僧团。要使僧团清净,这就要靠法的力量。

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法施有五种胜利,“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你能布施,你就培了福,你的福气就会增长。从前我因为弘法关系接触面比较广,我奔东走西,难免别人会给我点车费,我不拿,他们把车费丢下就跑掉了,有人因此就说我闲话。

有一年清定上师还在他家乡,我把这个苦恼讲给他听,清定上师说“你为弘法而奔波,旅费怎么不可以拿?你拿了又去还给人家,你这么做对人家有什么好处?”我才明白过来,因为他是培福呀,你还给他,他培福培不成了。

我们救济众生苦难,也要包括财施,但那是指他需要的时候,比如说没米给米,没钱看病,你给他一点医疗费。人家生活不困难,你送钱干什么?还不是送礼、拍马屁?佛弟子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他并没有通过劳动,白白收了你的钱,那不是消他的福气?这并非真正在利他。

金钱买不到感情,有钱人很痛苦,真想自杀

送钱的人,目的是想得到一点快乐,增加一点友谊,谁知道世间上因为送钱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会把你气死。佛说得对,黄金就是毒蛇。你没有必要去乱送钱,还不是想显示自己气派大,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年杭州有个企业家禅定营,来我们文殊院学禅定体验修行生活。有个企业家就说“我富了以后真想自杀啊,”他说“人总需要感情生活,我有了钱,亲戚朋友,这家也送钱,那家也送钱,希望他们给我点感情吧。谁知道送了钱反而被人家说闲话,我痛苦得真想自杀。”好话没听到,争多嫌少、妒忌讽刺的闲话倒听到不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法施功德无量,不造恶不下三恶道,
戒定慧圆满,不再愚痴颠倒

本次提要:

■ 没钱时全家挺安定,有钱了反而常吵架
■ 法施功德无量,不造恶不下三恶道,戒定慧圆满,不再愚痴颠倒
■ 胆小求稳当也会发愁,因为世间上一切皆无常
■ 片刻禅定的功德,福报胜过造七级浮屠
■ 由于法的功德使我们虽在人间,实在天上,再加把劲,就超三界
■ 三乘实是一乘,即佛乘,人天乘是给出离乘打基础的,出离乘是给菩萨
乘打基础的
■ 只利己不利人,叫利己主义,大乘排斥小乘,小乘谤大乘,四谛法不修,
菩萨法又不干,不知是什么乘

 

没钱时全家挺安定,有钱了反而常吵架

十年动乱后,有位资本家的家属对我诉苦:“没钱的时候家里挺安定的,现在钱发还了,家里天天吵架,我在家里实在呆不住。给儿子买辆自行车,女儿也闹着要。给女儿买双鞋,儿子也要买皮鞋。”人们只知道穷人苦,不知道有钱人更苦。

法施功德无量,不造恶不下三恶道,戒定慧圆满,不再愚痴颠倒

法施呢,兼利自他。你给众生供养法、布施法你功德无量,因为你是菩提心功德,弘法的人能使正法久住,这个功德还能算得清吗?每个众生听到你的法,这是你的功德。以后他又给别人讲,当然他也有功德,可是这个功德里也有你一份啊。

利他呢,那个利益更不得了,你讲法给他听,他听了法不造恶业,首先可以不下三恶道,还能出离生死。尤其我们法流,弘法必须要戒定慧圆满,戒使人清净,修禅定能增长福气,慧能使你不再愚痴颠倒。

胆小求稳当也会发愁,因为世间上一切皆无常

从前我也有点想错了,因为我胆小,做事情稳稳当当。从前我想办个禅定学校,所有开支全部由我来供养。我打算把本金存银行,利息拿来维持学生生活。后来银行利息降低了,我可发愁了,所以世间上一切皆无常。

片刻禅定的功德,福报胜过造七级浮屠

后来我才明白,弘法、修禅定都会增长自己的福气。我们现在非但柴米不愁,昨天又有居士供养的衣服寄来了。佛经上说片刻的禅定,所得的福报胜过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佛塔,修禅定的功德有这么大。

由于法的功德使我们虽在人间,实在天上,再加把劲,就超三界

能得到这么大的福报,这就是法的功德。戒定慧都是法,你给众生法,众生在法上得到利益了,最后能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你们现在尚未证阿罗汉果,虽在人间,实在已经到了天上,因为凡是修禅入定的人,死了都升色界天,色界天的人都修禅定;没入定就在欲界天;你能够修到四空定,就升无色界天;再加把劲证阿罗汉果,就超三界。

三乘实是一乘,即佛乘,人天乘是给出离乘
打基础的,出离乘是给菩萨乘打基础的

佛法说是三乘,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实际上只有一乘,三乘是分别而说。比如走楼梯,楼梯九级,实际上是一个楼梯,九级是九个步骤。释迦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每个众生都成佛,分成三步走罢了。

所以佛法只有一乘,就是佛乘。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多的佛弟子证了阿罗汉果,生死问题解决了,佛还要讲大乘佛法呢?所以释迦佛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修菩萨乘直到成佛。人天乘是给出离乘打基础的,出离乘是给菩萨乘打基础的。

只利己不利人,叫利己主义,大乘排斥小乘,
小乘谤大乘,四谛法不修,菩萨法又不干,不知是什么乘

中国一向是大乘佛教,那么有没有做到自他二利呀?只利自己不利别人,这叫利己主义。大乘也不应该排斥小乘,要明白法无高下,心有大小。不肯度众生,你这个心就是小,叫小乘。可小乘四谛法你不修,大乘你又不干,那你究竟是什么乘?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5)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发菩提心,修菩萨法,
虽出三界而不离三界

本次提要:

■ 嫌人多事多,喜人少清静,你不发大心哪来大成就
■ 念珠从不说话,我把学生当念珠,偏偏我手里的念珠个个会说话
■ 自他二利才是菩萨法,光利己世间上也行不通,哪有不度众生的佛弟子
■ 哪可以关起门来行菩萨道?佛弟子闭关也得有个时间性,外道乱搞。修
成一堆白骨
■ 发菩提心,修菩萨法,虽出三界而不离三界

嫌人多事多,喜人少清静,
你不发大心哪来大成就

有人到我们这儿来,往往有点看不惯,因为他有他受的影响,他有他的习惯。关起门来多安静啊,房里只有他一个人,别人也不会影响他,他也不会影响别人,好像挺舒服似的。来到我们这儿,这么多人一起学修,就不习惯了。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有一两天,乃至一星期感到不适应,这是常情,我也是如此,住到后来就适应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们湖北的同学,全体来到开化的时候,有几个人就不喜欢这儿,总是嫌人太多了。大乘佛法度众生哪能嫌众生多?心量要越大越好嘛。你对每个同学都欢喜,来一个大欢喜不好吗?这一方面是他本人的习气还没有转过来,一方面也是过去受外界风言风语的影响,总觉得修行要清静,人越少越清静。这种心态如果不扭转过来,即使你将来有成就,也不过是小成就,因为你没有发大心,哪来大成就?

念珠从不说话,我把学生当念珠,
偏偏我手里的念珠个个会说话

大乘佛法就不能离开众生。尤其咱们这儿,天天教禅定、讲法、讨论,要培养出人才来,能够一点声音也没有吗?做弘法度众生的工作总要说说话,可是有些人就是看不惯,他喜欢拨念珠,因为念珠从来不说话。我喜欢拿你们学生当“念珠”,偏偏我手里的念珠个个会说话。

自他二利才是菩萨法,光利己世间上
也行不通,哪有不度众生的佛弟子

要自他二利才是菩萨法,能自他二利,无论到哪里都走得通。光利己,世间上也行不通啊。妈煮饭,难道只给她自己一个人吃,不给你吃啊?世间上也讲自他二利,老板赚了钱,他不给工人发工资,工厂不要关门了?

我从前进佛门常听到这句话:小乘人不度众生,是自了汉。后来才明白:小乘人也度众生,哪有不度众生的佛弟子?不过他心量小,度得不多罢了。1949年涅槃的泰国的阿迦曼尊者,是世界上公认的一个现代阿罗汉,他自己承认:可能是由于我过去世的习气关系,我想发菩提心,怎么也发不出来。可是他连晚上都在讲法。据说天人请他讲法,往往是半夜三更来的。他周围常有一批人请他讲法作指导,这在阿迦曼传记里有记载的。

哪可以关起门来行菩萨道?佛弟子闭关
也得有个时间性,外道乱搞,修成一堆白骨

哪有关起门来行菩萨道的?佛弟子闭关也得有个时间性,除非是外道。解放前,我外婆常到上海一个外道的地方去,请一个赵先生到我家来看病。他要一杯水,点三支香,嘴里唸唸有词,把香灰吹进水去,称为仙水。不吸一支烟,不喝一杯水,不要一个钱,忙完就走了。后来我妈问外婆,“赵先生现在怎么样了?”外婆说,“他闭关喽。”后来再问,“他看到南天门了。”后来再问,“里边没动静了,开门进去,一堆白骨。”关起门来修,何必一定要修到一堆白骨呢?外道就是这样乱搞。

发菩提心,修菩萨法,虽出三界而不离三界

我年轻时听老法师讲经,经常说东南亚国家佛教是小乘,可怜,我们应该发心把大乘佛法输送过去。可是东南亚国家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是信佛的,你能说他们不度众生吗?仅仅是因为有小乘心的人证了阿罗汉果,叫他们再留在人世间度众生,不要出离三界,他们喜静怕烦,不愿发大心而已。菩萨呢?他有能力出三界,可他不离开三界,因为他发了菩提心,他不出三界是为了继续度众生,这才是菩萨。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1日

修菩萨法的人要培养好自尊心,
每个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佛教靠我,佛教大有希望

本次提要:

■ 离开三界也是好事,但娑婆世界都是你亲人,爱教的人就离不开佛陀的
教育事业
■ 我们是继承释迦佛的事业,而不是继承有人在佛门里所犯的种种错误
■ 修菩萨法的人要培养好自尊心,每个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佛教靠我,佛教
大有希望

离开三界也是好事,但娑婆世界都是你亲人,
爱教的人就离不开佛陀的教育事业

当然你要离开三界,也是件好事,只要不下三恶道都好,可是跟菩萨的精神比差得远了。菩萨三界都不离开,哪能离开娑婆世界众生?娑婆世界众生都是你亲人,我常说,我是喝中国的水,吃中国的饭长大的。爱国的人就有一颗中国心,爱教的人就离不开佛陀的教育事业。所以不肯自他二利,说实在话,只有极端自私的人才会这么做。既不是小乘也不是大乘,也不知道他是哪一乘。

我们是继承释迦佛的事业,
而不是继承有人在佛门里所犯的种种错误

自他二利是佛说的,我是按照经文讲的,只自利不利他,这是狭隘自私的人搞出来的。佛教传到中国来,成了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一的不纯粹的佛教。不论是古德、祖师,讲的话如果离开了法,他就错了。我们不否定他们的功德,可是我们也要依法指出他们的错误。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为了正法久住。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错误,年轻一代不必继承。我们是继承释迦佛的事业,而不是继承有人在佛门里所犯的种种错误。

劝请善知识转*轮,这是佛说的。千万不要受反面的影响,有人长期以来主张不讲经不学法,标榜自己一门深入。不懂法那是盲修瞎练!释迦佛叫佛弟子要多闻,要解经文,有人却劝佛弟子不要多听法,又说念经不必求懂,所以现代中国佛门里的错误比历史上还要多,还要严重。

修菩萨法的人要培养好自尊心,每个
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佛教靠我,佛教大有希望

你们到外面走一走就泄气了,好像佛门没有希望了。有个办法可以使佛法振兴起来,就是修菩萨法的人,必须要有一个高尚的素质:要自尊,不要小看自己。你们天天唱的《佛教靠我》挺好。希望你们培养好自尊心,每个佛弟子都能认识到佛教靠我,佛教大有希望。

中国佛门历史上常出现一种愚蠢的、虚伪的、没有好处的谦虚,千万不能学:这些人可能认为佛教靠我,那我也太傲慢了吧,应该靠你呀;那么你也这样认为,应该靠他呀;他也学会了,应该靠你呀,结果一个人也靠不住,佛教就垮了。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颗菩提心:佛教靠我,那就行了。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7)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


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本次提要:

■ 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 众生贪名利的习气非常顽固,所以难出生死轮回
■ 每个法门都能成就,但不愿照佛法去修的人就不会有成就,善知识说法,
总希望他们能转过来
■ 既没有觉悟,又不讲经说法,住的也是假和尚,三宝就不存在了
■ 修行是修自己,舍利子是真是假我都不感兴趣

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昨天讲到法施跟财施,法施极其殊胜,因为它有五种胜利,第一“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在这一点上我们还要深一步的理解。财施的利益,还得看对接受你财施的人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如果只解决了他自身的困难,那你这个财施,在他身上就发挥不出利他的作用。当然你布施能获得福报,他接受了你的布施,他的福报反会降低,因为我们的生活要有正当的来源,作为居士要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这个来源就清净。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一直批判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我们佛教也是主张来源要清净,尤其是在佛门里。

众生贪名利的习气非常顽固,所以难出生死轮回

从前儒教宣扬功名和富贵,放不下名利,所以一向反对佛教,为什么汉地信佛教的人反而有儒教思想?还认为儒教、道教、佛教是一家呢?因为他们虽然进了佛门,对儒教仍然有感情,他认为儒教有好的一面,就舍不得放下。就好比进了佛门洗澡没有洗干净,当然他本人也不愿意洗干净。如今有些人进了佛门,还在佛门里边搞名搞利,也是因为他不愿意用佛法把自己洗干净,还认为名利对他有好处,所以他就在佛门里继续搞他的名和利。众生这种不愿意彻底干净的习气是非常顽固的,所以众生很难跳出生死流转。

每个法门都能成就,但不愿照佛法去修的人就
不会有成就,善知识说法,总希望他们能转过来

我们说法教育众生,目的是为了净化人心,众生觉得也好,也对,也愿意接受,但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洗得干干净净的。所以说每个法门都能成就,可是每个法门里的人就不一定都会有成就,因为他不愿意照佛的教导去修。那只好放松一点,比如说,一个人喝酒,你劝他要戒酒,他不愿意,你逼着他戒酒,他说“我宁愿死。”为了别让他找死,就让他喝一点吧。好比粪缸里的蛆,你好心把它放在清水里,可是它活不下去。这些进了佛门还保留儒教道教思想的人,总希望他能在接受佛陀的教育中慢慢转变过来。所以有慈悲心的善知识,天天在为众生讲经说法,目的是为了以法度众生啊。

既没有觉悟,又不讲经说法,
住的都是假和尚,三宝就不存在了

再回过来讲,财施假如是来供养三宝,性质就不同了。我说的三宝,是佛说的真正的三宝,而不是像现在有些说是三宝的地方,实际上只有佛像而没有觉悟;又不讲经说法,也就没有法宝,或者宣扬的都是不清净的世俗邪见;住在里面的也是假和尚。在这种地方里,三宝就不存在了,既然称宝,总要有个标准,世间上对于宝都要经过鉴别,真货可值一百万,假货只值两毛钱。

修行是修自己,舍利子是真是假我都不感兴趣

例如现在冒出来很多舍利子,我在福鼎的时候,听一位法师说,“哪来这么多舍利子啊?到底是真的还是玻璃做的?”没有舍利子不一定修行没修好,有舍利子的人也不见得修得好。据说经常端坐的人,也会有舍利子的。修行是修自己,又不是修别人的舍利子,是真的假的,我都不感兴趣。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财施之福不出欲界,欲界天虽比人
间享乐,然苦仍然与人间相同

本次提要:

■ 如果财施能起到法施的利益,这也能达到自他二利的殊胜
■ 财施既能悲悯众生,又能为自己放下包袱,确有亿万富翁愿作穷人
■ 皇帝也有愿当和尚的,修行人看世俗生活,这种日子咋过啊
■ 财施之福不出欲界,欲界天虽比人间享乐,然苦仍然与人间相同
■ 修禅定竟然能使空调不发生作用,可惜却不能使恶人停止造恶
■ 修禅定的人现在虽在人间,感受已经跟普通人大不相同了

如果财施能起到法施的利益,
这也能达到自他二利的殊胜

如果是以财物供养三宝,那性质就两样了。因为在三宝的地方,你供养的财,是用在修行成就、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上,这个功德也有你一份,因为是你供养的财。所以你自己的福报也由此增长,这是自利。可是供养三宝的钱都是用在弘扬佛法上,是在为教育众生而进行法施,听了法的人就会觉悟,就会止恶修善,他的功德福报就会增长,这样的财施也能兼利自他,区别就看你布施供养的钱起了什么作用。

财施既能悲悯众生,又能为自己放下包袱,
确有亿万富翁愿作穷人

今天要讲的是法施的第二个胜利,“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听说国外确实有人把财富全部布施了,因为他感到财富实是一种包袱,宁愿不做亿万富翁,去做一个穷教师,也不坐汽车,买一辆自行车,每天上班下班,他觉得很快乐。

你们也可以试试,如果你天天吃肉,吃了三个月,你再去吃吃红烧萝卜,会觉得红烧萝卜真好吃啊。亿万富翁的生活总是老一套,实在过得厌了,没劲了,所以他要做穷人,穷人自在啊。

皇帝也有愿当和尚的,
修行人看世俗生活,这种日子咋过啊

就好像中国皇帝,在皇宫里生活实在厌了。皇宫有皇宫的礼节,清早一起来都要来向皇上请安,太子也来请安,公主也来请安,每个人来请安,也够烦的了,所以他要出家当和尚。社会上人以为我们生活苦,天天没电视看,这个日子咋过啊?我们看他们的生活,天天看电视,这个日子咋过啊?

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欲界天虽比人间享乐,然苦仍然与人间相同

即使你把亿万财富全都布施供养,你这个福气大得人间已经装不下你的福报了,所以要生天,也最多生欲界天,所以说财施不出欲界。你做人是欲界人,靠布施的福报死了生欲界天,也在欲界。欲界天是最最低级的天,在人间要受的种种苦,生到欲界天上还是这些苦,不同的仅仅是人间吃好东西一小碗,天上吃好东西一个大碗,福气再好一点吃到吐出来,仅仅如此而已。

修禅定竟然能使空调不发生作用,
可惜却不能使恶人停止造恶

修禅定的人能生色界天,人间的一切作用都会在他身上停止。我讲件事情给你们听,这是别人讲给我听的,我再讲给你们听,信不信由你,也算是个启发。那一年上海有个五星级宾馆请我去开禅定班,我们修禅定时,出现一件怪事,开着的空调竟然不起作用了,并没有人去关它。等我们禅定修完了,空调又冒出冷气了。内部工作人员非常奇怪,有个人把这件事情讲给一个好话说尽,坏事干尽的人听,这个人大吃一惊,“真有这种事啊?”可是人不是空调,否则这个人听到了就会停止干坏事。

修禅定的人现在虽在人间,
感受已经跟普通人大不相同了

你们修禅定的人现在虽在人间,你们的感受已经跟普通人大不相同了。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修禅定的人修到初禅,就升初禅天,修到四禅就升四禅天,这是色界天。如果你后面再修四空定,生无色界天。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法施能令众生出三界,因法施能令
众生断烦恼,出生死轮回

本次提要:

■ 无色界天人没有粗的物质,身体已化成光体,其实人间的修行人也会化
成光
■ 法施能令众生出三界,因法施能令众生断烦恼,出生死轮回
■ 听了佛法,有人就转变了。说酒肉穿肠过的人如果不转变,毁坏了佛教
的声誉,也形成了以身谤法的罪过。
■ 职业和尚出家不修行,是以出家为谋生的手段,赶经忏赚钱,败坏了出
家人形象

无色界天人没有粗的物质,身体已
化成光体,其实人间的修行人也会化成光

无色界到底怎么样?从文字上讲讲,没有粗的物质了,只留下微细微细的物质,眼睛看不见,到底是什么?我从前看过小说,说修道的人能做到只见一道光,他就到了。说“真的还是假的?”我不知道,因为他没到我这儿来过。

有人不信人会化光,其实很容易理解,你这只手对着日光灯一照,你看看里边有红颜色、黄颜色、白颜色、绿颜色、蓝颜色。身体本来就有五种颜色,修到成功的时候,就化成五种光,遍虚空都能到达。

有一次我路过民间盖的新房子,门口写了“紫气东来”四个字,这是道教的话。这个气到底是不是光我不知道,总是气比光低级,气功是修气,我们修的是光。佛教里没有紫气,佛教里只有五色光。如果说“我们佛教也来一个紫色,不是更好吗?”那岂不是多此一举?红色跟青色合在一起,不是紫色吗?你学了佛教的禅定,样样都有了,你还要去跟道教学干什么?

法施能令众生出三界,
因法施能令众生断烦恼,出生死轮回

法施能令众生出三界,三界里都有生死。为什么有生死?为什么有流转?因为有烦恼。你以财布施众生只能救济贫穷,能使他没烦恼吗?有人说:有了钱,烦恼就少喽。其实有了钱烦恼更多。没钱的人也做不了什么大生意,他要维持生活,就在弄堂口卖卖茶叶蛋,一个月也能赚几百元。有了钱可更苦了,这种人我也见过。从前出门我坐船,一般都是坐五等舱。就看到睡在我隔壁的,床上大包小包全是货物,头枕在包裹上,两只脚翘在包裹上,两边放的包裹,再用两只手把包裹抓住,生怕小偷来偷,就这么样睡觉的。(众笑)现在有钱人有几个在享受啊?他虽然吃得好穿得好,钱就是这么来的啦。

听了佛法,有人就转变了。说酒肉穿肠过的人如果不转变,
毁坏了佛教的声誉,也形成了以身谤法的罪过。

听了佛法,有的人醒过来了,有的人还是醒不过来。十年动乱后有一次我坐船,我正拿了一本很大的线装佛经在看,有人问我:“老先生,你看啥书啊?”我说“这是佛经。”“佛经很深奥,老先生你讲一点给我听听吧。”你请我讲我就讲。讲到后来,有人说,“我这次回去本来要开卡车,拖一百头羊到屠宰场去杀,听你这么一讲,我不拖羊了。”(众笑)他怕背因果啊。

还有一个人坐在上层铺上,一面喝酒吃肉,一面说:酒肉穿肠过。我说:“你刚才还说,你要发心出家修行,你现在怎么喝酒吃肉了?”酒肉穿肠过,这种道理是不存在的,如果是个死人,酒肉在你肠里,也不能穿肠过,因为死人一切生理机能都停止活动了。如果是活人,肯定消化掉了,怎么叫穿肠过呢?难道大便出来是块肉啊?(笑声)

佛门里干坏事的人,全会说些漂亮的词句来掩饰自己,导致社会上人说闲话,降低佛教的威信,这是以身谤法,毁坏了佛教的声誉,也形成了你的罪过。

职业和尚出家不修行,是以出家为谋生的
手段,赶经忏赚钱,败坏了出家人形象

前一个时期,还听到有人说,“现在都是职业和尚。”出家不是为了修行,而成了谋生的职业,这就叫职业和尚。出家人都有衣单费,因为出家人到寺院吃饭都不要钱的,但不一定会发给你衣服,就发一点衣单费给你。有些地方,衣单费几年前已经提高到八百元,这叫衣单费吗?再加上做超度赶经忏的钱,那可更多啦。有人说:“他们也很辛苦啊。”辛苦什么?辛苦唱唸!那些出钱做佛事的居士,也很精明,以为唱得越响越灵,所以他们也只得整天拉开喉咙哇啦哇啦唱。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出三界了生死,修行是断烦恼、改习气,可不是为了赚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