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60~69)


   日期:2025/3/11 1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0)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没有法,众生连什么叫修行都不知道
了,修行成了莫名其妙的事

本次提要:

■ 开口闭口修练,却不懂佛法,不断烦恼,不离欲,连欲界都出不了,何
谈出三界?
■ 法施能使人走清净道、证阿罗汉果
■ 修行人半路迷糊了就改了道,没有证阿罗汉果的思想,也就出不了三界
■ 修行要既快又稳当,基础必须打牢,害怕打基础时的辛苦,也就没有后
面的稳当
■ 没有法,众生连什么叫修行都不知道了,修行成了莫名其妙的事
■ 没有魔子魔孙,魔王成了光杆司令,也灭不了法

开口闭口修练,却不懂佛法,不断烦恼,
不离欲,连欲界都出不了,又何谈出三界?

从前有位法师跟我说,“昨天有个青年人来看我,开口修练闭口修练,我问他,你是修皮鞋还是修沙发的?”这种人开口修练闭口修练,大都是练气功的,什么都不懂,都是盲修瞎练。

有一年我在成都昭觉寺,有个气功师跟我住一个寮房,他跟我说:“我这个功法能出三界”,我说哪三界啊?因为在高速公路上有个加油站就叫“三界”。他回答我:“不知道。”“能出三界”怎么连三界都不知道呢?可别因为吃的太油了,变成油嘴了。

还是我讲给他听,“你要出三界首先要出欲界,欲界以欲为主。我头一天叫你清早来听我讲文殊法,你第一天到,第二天就没到。等我讲完了,到房里看你睡在床上,醒都醒不过来。每天出门,带回一大堆零食。你好睡好吃,这些欲都离不开,你欲界都出不了,你怎么能出三界呢?”不论是佛门里佛门外的人,口说大话,无非是在胡弄人。

法施能使人走清净道、证阿罗汉果

法布施的作用,就使人能依照法上去修。法是清净的,依照法去修的人,就能够走上清净道,这条清净道能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一直通到彼岸,通到证阿罗汉果。

修行人半路迷糊了就改了道,
没有证阿罗汉果的思想,也就出不了三界

许多人听了法以后,确实是发心走清净道,可是他世俗习气太重了,意志也不坚定,在半路上迷糊了。很多修行人起了迷糊,不是停下来就是拐到别的路上去了。由于这么一个迷糊,这么一个改道,末法时期的修行人,都没有想证阿罗汉果到彼岸的思想了。你没有到彼岸证阿罗汉果的思想,你能了脱生死能出三界吗?

修行要既快又稳当,基础必须打牢,
害怕打基础时的辛苦,也就没有后面的稳当

要想修行修得快,好比开车,又想快又要安全,你只有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面非常平坦宽大,而修建高速公路时那可辛苦了,基础要打得很坚固。修行人如果怕打基础时的辛苦,自己业障烦恼又重,好比你修行的路还没有铺平,你能快你能稳当吗?

没有法,众生连什么叫修行都不知道了,
修行成了莫名其妙的事

我年轻时在佛门常听到两句话,“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要了生死”。如今在佛门,这两句话几乎听不到了。为什么修行人心里既没有了生死,也没有修菩萨法六度梵行的念头?可能他们连什么叫了生死,什么叫六度梵行,都想不起来了,能海上师说过:到了末法的后期,修行两个字,成为莫名其妙的事情。这就是因为没有法。

没有魔子魔孙,魔王成了光杆司令,也灭不了法

是谁把法灭掉的?说是魔王波旬,魔王波旬有这么大本事吗?是魔王波旬借了佛弟子的手,把佛法灭掉的。如果魔王波旬没有魔子魔孙,以及这么多魔的眷属伴党,他一个光杆司令有什么用啊?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有宗派观念的人,
竟然不让徒弟学戒定慧

本次提要:

■ 心里有恶,所以干坏事,佛法能净化人心,所以消灭佛法这个罪没法计
算啊
■ 把弘法的人赶走,他那里佛法就灭了
■ 善知识:请也是你,赶也是你,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 有宗派观念的人,竟然不让徒弟学戒定慧
■ 想把全家搬到极乐世界去落户的人,说了句很可笑的话:“学了文殊
法,就不能在西方碰头了”
■ 不懂佛法的人搞破坏,说去东方是蹉跎,他不知道佛同样赞叹众生皆应
往生琉璃世界

心里有恶,所以干坏事,佛法能净化人心,
所以消灭佛法这个罪没法计算啊

打一个比方,第一颗原子弹把日本的广岛全都毁灭了,留下来的人都是残废的。现在核武器可能更厉害,会把全世界毁灭。核武器威力大,它的威力怎么发生啊?还不是借用人的手啊?是人自己毁灭自己,手怎么会动啊?还不是因为心动,心里有恶,有贪瞋痴,所以干坏事。

所以将来下三恶道或者毁灭全世界,还是在于人的心。净化人心就是拯救世界,净化人心就改善了人的命运,可是没有佛法你怎么净化人心啊?比如说没有清水,没有肥皂,你衣服怎么洗得干净啊?由此可见,消灭佛法,这个罪没办法计算啊。

把弘法的人赶走,他那里佛法就灭了

在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佛法消灭。过去仅仅是有人把我们赶走了,是在他那儿他把佛法消灭了,可是在我们这儿仍然有佛法。佛法只有一种办法能消灭:佛弟子乃至于所有的众生都不听佛法了,没人听了,没人学了,佛法就灭了。

善知识问:请也是你,
赶也是你,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佛法所以会消灭,是因为佛门里的人受到邪师邪说的影响,逐渐逐渐对佛法不重视了,乃至发展到用种种手段,阻止你听佛法。你要讲经说法,他搞破坏。最容易看到的,就是把你赶走,那么你讲经说法就讲不成了。有些善知识看不下去了,说:“请也是你请的,赶也是你赶的,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有宗派观念的人,竟然不让徒弟学戒定慧

还有一种是把人拖走,没人来听,你也讲不成。宗派之间观点不同,为什么不统一到释迦佛的观点里呢?执著于自己宗派的人,即使你讲的是佛经,是讲戒定慧,只要不是讲他的宗派,他就把自己的徒弟拖走。

想把全家搬到极乐世界去落户的人,说了句很可笑的
话:“学了文殊法,就不能在西方碰头了”

非但宗派中间常发生这种事,更奇怪的是,对佛菩萨的净土也有人搞破坏,巴不得这个净土一个众生也没有,这尊佛也度不了众生。我年轻时,有家居士女儿媳妇问我佛法,我一讲,她们越听越欢喜,就问我是修什么法门的,我说“我修文殊法。”“修文殊法有什么好处啊?”“修文殊法能够开智慧,开了智慧容易断烦恼。”她们也想学。我说“可以。”因为能海上师跟我讲过的:“有信心要学的,你学到的法都可以教给他。”这家的婆婆就发愁了:我媳妇女儿都学文殊法了,以后咱们在西方极乐世界不碰头了,咋办?原来她想把全家搬到西方去落户。(笑声)简直是笑话!要知道文殊法修好了,你求生净土会更稳当。

不懂佛法的人搞破坏,说去东方是蹉跎,
他不知道佛同样赞叹众生皆应往生琉璃世界

后来他家来了个出家人,跟她们说:“这法你可以修,手印不要结。”这就是搞破坏。他以为不结手印,这个法就不起作用。其实他不懂,不结手印这个法也起作用。后来有一次我到他家,碰到这个出家人,我跟他谈起最近南京来个出家人,他是修药师法门的,发愿往生琉璃净土。他就紧张了:“你没有跟他说这叫蹉跎?他往生了琉璃世界,还要再回到极乐世界,这不是绕了圈子,浪费时间吗?”我觉得这种话实在不像样,在佛门里不互相尊重,还搞破坏。我就回家拿了《药师经》和《律海十门》想去给他看,让他知道,他这些话都讲错了。结果因缘不足,没碰到,也只好算了。(笑声)

释迦佛在《药师经》里明确地说:琉璃世界种种庄严跟极乐世界等无差别,往生琉璃世界也是得不退转。怎么能说又退到极乐世界去呢?当然去旅游旅游是可以的。(众笑)他只知道在《阿弥陀经》里,释迦佛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却不知道在《药师经》里,释迦佛也劝导众生都要往生琉璃世界呀!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4日

财是有形的,法是无形的,
所以法布施的功德也无有止境

本次提要:

■ 懂佛法的人才明白,十方净土都好,随愿往生
■ 能持诵药师名号,临命终时会有八大菩萨帮助你去极乐世界
■ 一句佛号岂能代替佛法
■ 法就灭在不要法的人手里,请别到我家来宣扬外道,那些会促使法灭
的话,也别影响广大的佛弟子
■ 佛法能使这么多众生走清净道,证阿罗汉果,可知法布施的功德极大
■ 发了菩提心,让众生快快成佛的人会糊涂吗?
■ 财里没有法,修行人应以法为财
■ 学了法能断贪瞋痴,法供养第一,布施了法,财的福报会自然生起
■ 财是有形的,法是无形的,所以法布施的功德也无有止境

懂佛法的人才明白,十方净土都好,随愿往生

愚人听了可能又着急了,一会叫我往生琉璃世界,一会叫我往生极乐世界,我一个人总不能一分为二啊。你佛法学多了就明白了,净土个个好,你愿意到哪儿由你自己挑选,十方净土随愿往生嘛。

能持诵药师名号,临命终时会有
八大菩萨帮助你去极乐世界

《药师经》里又说,如果你发愿到极乐世界去听无量寿佛说法,你能听到或者持诵药师佛名号,临命终时八大菩萨乘空而来,指你道路,帮助你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么好的事你还要破坏?!所以法将来会灭掉,就是因为佛门里不懂法的佛弟子在搞破坏。

一句佛号岂能代替佛法

使人非常担忧的是,今天常听人说:“只要一句,样样不要”。“样样不要”就是什么法都不要。一句是名号可不是法!有人写了一篇稿件,《普陀山佛教》登了其中一段,题目也已经够明显了:《一句佛号岂能代替佛法?》如果佛号能代替佛法,当年释迦佛何用说四十九年法?他可没说:我已成如来,你们只要天天唸我的名号,个个都能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

法就灭在不要法的人手里,请别到我家来宣扬
外道,那些会促使法灭的话,也别影响广大的佛弟子

所以法就灭在那些不要法的人手里。你一个人不要法,关系不大,又影响了多少人,那岂不是存心要把法灭掉?我对这些人不客气的。如果有人到我家,大讲太上老君有道理。我就不高兴了,你明明知道我全家信佛,偏到我家来讲这些,我就会跟家里人说:以后叫他讲给他自己老婆听去。(众笑)如果想借一句名号灭掉佛法,我们对他也是同样一句话:这种话讲给你老婆听去,别影响了广大佛弟子。

佛法能使这么多众生走清净道,
证阿罗汉果,可知法布施的功德极大

如今娑婆世界还有广大的众生,他们需要法去度他们。没有佛法,是出不了三界的,所以经书里常说,以充满像恒河沙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十方如来,还抵不上布施众生四句法,一个偈。当年舍利弗修外道时,一直没有开悟,自己也很苦恼。后来在路上见到马胜尊者威仪好,就问他:你的师父是谁?他讲了什么法?马胜尊者念了一首,“诸法从缘起”的偈子给他听,舍利弗一听,就带了五百个弟子去归依释迦佛,舍利弗听到了佛法很快就证了阿罗汉果。佛法能使这么多众生归依佛门,走清净道,证阿罗汉果,可知法布施的功德极大。

发了菩提心,让众生快快成佛的人会糊涂吗?

你们可能会想,诸佛菩萨讲经说法度众生,功德无量,福报极大。今天末法时期,你老师年初一讲到年三十,讲法的福报有多大?这怎么说呢?即使我的房间东西都堆满了,也没有到我享福的地步。即使我天天讲经说法修禅定,我也不一定能生天。这是由于你们请法,我只能讲法呀。假如我真的能修到快要涅槃了,你们又来请转*轮,我也只能继续流转喽,因为我发了菩提心可不能退菩提心啊!那可只能有一个心眼,让你们快快成佛!不要笑我这个老师糊涂,傻瓜。发菩提心的人会糊涂吗?

财里没有法,修行人应以法为财

财里没有法,法里有财,法就是我们修行人的财富,佛经里称之为法财。有人想不通:老师从前讲过,有一个修行人修得很好,可以说法力无边,可是没人供养,他的法里怎么没有财呢?可能这个修行人没有法布施吧?那就跟我们今天讲的不同了。我们今天是讲的要法布施啊,你布施法就有功德就有福报,你有了法不肯布施,当然没人供养你了。

学了法能断贪瞋痴。法供养第一,
布施了法,财的福报会自然生起

我知道你们今天都不贪钱,有两个原因,一个,你们学了法都在断贪瞋痴;一个,我把法学好了,将来布施法,自会有人供养,一只钵里还放不下呢。这是事实,肯布施,就有福报,什么布施福报最大?普贤菩萨说:法供养第一。所以布施法是我们修行人修布施的主流。人家看你弘法了,都来支持你,必然会产生这个“副作用”。叫“副作用”不太好听,也就是说自然会出生的作用。

财是有形的,法是无形的,
所以法布施的功德也无有止境

举个世间的例子,你去帮助一个人,哪怕你帮助他一万块,总有一天他会吃光用光;如果你布施他一个法,给他一点指导,教他这么做那么做,慢慢他也富起来了,所以法的力量远远超过财的力量。财是有形的,有形就有限;法是无形的,尤其是佛法讲空,空没有止境,所以法布施的功德,也无有止境。今天讲到这儿。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3)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唯有法上的觉悟才能消除业障,
释迦佛是要我们自己解脱自己

本次提要:

■ 钱能培福,不能消除业障,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转变业障
■ 众生所造的罪,虚空都容纳不下,有数的功德,岂能灭尽无数的业障
■ 为赚钱赶经忏,自身尚难保,能消别人的业障吗
■ 黄金就是毒蛇,愚痴的心不可能增长智慧,离开了法,就成了灭法的手段
■ 唯有法上的觉悟才能消除业障,释迦佛是要我们自己解脱自己

钱能培福,不能消除业障,
只有照佛法去修,才能转变业障

今天我们继续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第五》。这部经非常殊胜,所以经名就称“最胜”。

我们末法众生业障很重,大家都希望消除业障,问题是怎么消除?每个人所知道的就不同了。有一年我在新加坡讲法,晚上没到时间,正在休息,进来一个居士,来问我,“你们这儿有没有消除业障的?”我说“有啊,你晚上来听法。”可是她并没来听法,我才明白,她是想出点钱来消业障。像这种情况就叫末法,法已经不要了。你不照释迦佛的方法,你的业障能消除吗?如果能消除,佛也用不着说四十九年法了。社会上有句话,得人钱财,为人消灾。这种世俗观点已经进了佛门,影响很久了。钱只能做供养、培福,你能培福,当然你福气会增长,福气大了,可以把业障往后移一移,因为哪方面力量大,哪方面种子先开花嘛,可它不能消除你业障呀。

众生所造的罪,虚空都容纳不下,
有数的功德,岂能灭尽无数的业障

所以这一品内容非常重要,能够纠正今天佛门在这方面的世俗知见、邪知邪见。这一品的题目就叫《灭业障品》,专门讲怎么样灭掉业障。业障力量很大的,你们看过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就会知道业障是很难消除的。有人会想,经书上不是说:念一声佛号,能消除多少多少劫业障,还有数字。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贤菩萨说过:众生的罪障如果有形相,虚空都容纳不下。那就大得没有数字,有数字能消除没数字的东西吗?既然你有数字,你只能消除这个数字范围里的业障。比如说你念哪一尊佛都起作用,假如能灭掉你十劫的罪,那么第十一劫的罪你还是消除不了。有相的东西不能消除无相的东西,要不然众生早都成佛了。

为赚钱赶经忏,自身尚难保,能消别人的业障吗

按照传统说法,如果你赶经忏、做佛事,替人消业障,你拿了这么多钱,结果你消不了他的业障,你背的这个债何年何月才还清?你自身都难保要下地狱,还能帮人家消业障吗?一个人如果能帮助别人消业障,那他为什么消不了自己的业障呢?现在国家也不主张拜金主义,难道佛门里能存在拜金主义吗?

黄金就是毒蛇,愚痴的心不可能增长智慧,
离开了法,就成了灭法的手段

释迦佛说黄金就是毒蛇,你心不清净,什么都不清净。心里愚痴,你不可能在没有消除愚痴的情况下,智慧增长成圆满。离开了法上的修行,去搞所谓的消业障,这就成了灭法的手段。

唯有法上的觉悟才能消除业障,
释迦佛是要我们自己解脱自己

唯有在法的觉悟上才能消除业障,释迦佛是叫我们从法觉悟去转变自己,来消除自己的业障。能海上师说,消业实际上是转业。因为你学了法转变了,业障也就转变了。

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用不着讲法听法,只要唸唸佛号,就送你个金刚宝座。释迦佛始终是要我们自己解脱自己,要我们自己从转变中,从凡夫转为圣人,乃至于行菩萨道成佛。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劝请如来转*轮或劝请善知识说法,
功德极大,以这样的功德,就能灭除业障

本次提要:

■ 从修行中来转变自己的业障,以发菩提心的力量为最大,菩提心能消除
一切消除不了的业障
■ 只有觉悟的众生才需要法,愚痴颠倒的佛弟子,还在劝别人也不要法,
人为地把佛教推向了末法后期
■ 劝请如来转*轮或劝请善知识说法,功德极大,以这样的功德,就能
灭除业障
■ 领头人的作用最大,所以劝请善知识说法的功德也大
■ 我们都是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不劝请,难道要等哑巴来劝请吗
■ 说“包治”的人治不好还退钱,马路和尚赶经忏,他超度不了肯退钱吗

从修行中来转变自己的业障,以发菩提心的力量为最大,
菩提心能消除一切消除不了的业障

在《入菩萨行论》里说得很明白,有许多业障消除不了,只有发菩提心能使它转变,没有菩提心,你也不可能成佛。当然你业障都消除不了,过去的罪都忏悔不清净,你哪能成佛呢?

发菩提心就是要广度众生,没有法你能度得了众生吗?如果也能度众生,那佛何必说要以法度众生呢?

只有觉悟的众生才需要法,愚痴颠倒的佛弟子,
还在劝别人也不要法,人为地把佛教推向了末法后期

谁需要法?只有觉悟的众生才需要法,愚痴颠倒的众生他会要佛法吗?比如那些愚痴颠倒的世俗人,不要佛法。佛门里愚痴颠倒的佛弟子,他们自己不要倒也罢了,他还希望别人也不要。他们只抓一句,所以把还在末法初期的佛教,人为地推向末法后期。

劝请如来转*轮或劝请善知识说法,功德极大,
以这样的功德,就能灭除业障

一个觉悟的众生自己需要佛法,他知道一切众生也都需要佛法,如今如来已经涅槃了,那就要请善知识转*轮,如果我们不请善知识转*轮,正法怎么弘扬出去?你本人,包括你所关心的这么多的众生怎么得度?因为发菩提心劝请转*轮的功德能灭业障,所以这一段内容才会放在《灭业障品》里边。

领头人的作用最大,所以能劝请善知识说法的功德也大

转变业障要依靠法,普贤菩萨说过,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你劝请如来或者善知识讲法,这个功德了不起啊。世间上都说,领头人功德最大,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大家都动起来了,那这个功德还是从头一个人开始的。同样道理,善知识给成千上万人讲法,使正法弘扬出去,能使多少众生得到利益啊?这么大的功德,起源于你的劝请,你这个劝请功德当然大了。

我们都是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的人不劝请,
难道要等哑巴来劝请吗

有时候众生刚进佛门,还不知道应该劝请,你已经懂了,当然应该由你来劝请。佛经里经常看到某位菩萨劝请如来说法,菩萨总是要领个头啊,你知道要劝请,你不劝请,难道要不知道劝请的人来劝请啊?好比能说话的不开口,难道要等哑巴开口啊?我们都是发菩提心的人,我们走的道路是菩提大道,我们都是学的菩萨行,我们不劝请,还要等谁来劝请啊?

释迦佛度众生是希望众生止恶修善,功德不断增长。他经常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有多大功德,鼓励我们去做。释迦佛讲法是给我们做指导,你要依教奉行,路不走错,佛叫你做的事情,你确实做到了,那佛才给你打包票。

说“包治”的人治不好还退钱,
马路和尚赶经忏,他超度不了肯退钱吗

我过去是个体医生,经常到上海卫生协会去开会,学习,就提到马路上贴广告叫“包治”,如果治不好呢?说治不好退钱。治不好退钱,那还是没治好啊,怎么叫包治?你包治么要把我病治好啊。包治治不好也是欺骗的手段。

再联系到做佛事,其实佛陀的事业才叫佛事,佛陀的事业是对众生的教育!像我们今天干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佛事,为了赚钱而去赶经忏,能叫佛事吗?你唱唸的东西,要人家听得懂能理解,才起教育作用,活人都听不懂,鬼能听得懂吗?别人付了钱,如果你超度不出来,会退他钱吗?度众生是以法度众生,请如来或善知识转*轮,正法弘扬出去,能使多少众生得到利益呀。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5)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本次提要:

■ 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 经云: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佛,还比不上你受持读诵为人
解说四句法
■ 修行经验无法用文字照抄,所以善知识比《佛学大辞典》更重要
■ 色身会流转生死,法身没有生老病死
■ 佛弟子不学佛法,去学儒教道教,这是大方向错误,迷在有漏法的人
怎能成就无漏法
■ 一辈子为自己色身打主意,岂不太渺小了?长寿虽比短命好,可惜
长寿的人仍要死

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今天继续讲下去。“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经云: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佛,
还比不上你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四句法

我们今天是讲第三种功德。你劝请如来或者善知识转*轮,法的功德极大,所以你劝请的功德也大。拿法施跟财施作个比较,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只能打打比喻,佛经上常有这种的比喻,《金刚经》里就有,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佛,还比不上你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四句法。

修行经验无法用文字照抄,
所以善知识比《佛学大辞典》更重要

这一句文字很好懂,但是你懂得文字,不一定能了解如来的真实义。知识分子就常犯依文解义的错误,他学佛修行,他依靠的不是善知识,而是佛学大辞典。佛法广博渊深,犹如大海犹如虚空,你一本佛学大辞典能搁得下吗?法相名词可以照经书里抄,修行经验你怎么抄啊?所以善知识比佛学大辞典重要,因为善知识有修行经验,这包括他的理解,也包括他的实践。

色身会流转生死,法身没有生老病死

首先跟你们讲讲色与法。色,色身;法,法身,你滋养色身跟成就法身的功德,是不能比的。色身要流转生死,法身没有生老病死。拿财跟法来说,无论你有多少财,能够买得到不死吗?佛法就能使你不死,哪个财能比得上?

佛弟子不学佛法,去学儒教道教,这是大
方向错误,迷在有漏法的人怎能成就无漏法

先讲色身。色身要正确对待,无论你学什么世间法,包括一切宗教,包括我们中国的儒教道教,全都是有漏法。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就是在有漏法里受苦受难,今天进了佛门,不学佛法去学儒教道教,这是大方向错误。或许你认为可以取长补短,那不是贬低了三宝?难道佛不够圆满,还要你拿儒教道教来补充?佛可没有同意这么做啊!即使世间上的学问也有好的地方,但这是有漏法!迷在有漏法里,怎么成就无漏法呢?

一辈子为自己色身打主意,岂不太渺小了?
长寿虽比短命好,可惜长寿的人仍要死

一切世间法、一切外道,他们所有的研究、实践都离不开自己身体。当然健康总比生病好,长寿总比短命好,这也是他们容易使人接受的地方。你既然信了佛,佛教的成就能达到彻底究竟,你应该要往高的方面走啊。你一辈子只打自己色身的主意,岂不太渺小了?人们常说,“长命百岁”,可是人们没有告诉你:你到一百岁还是要死的。只有佛说出了真实话,因为佛两面都说。两面都说清楚就叫全面,就叫圆满,必须两面都去认识清楚,你才能圆满。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娑婆世界众生获得人身是了不起的殊胜,
佛弟子得利用色身去成就修行功德

本次提要:

■ 很多人长期存在着抓片面的风气,把戒定慧分开了,即使有成就也是
片面的成就
■ 有人更把片面缩成一句,即使在一点一句一法上有成就,能和度众生
了脱生死、证果成道比吗
■ 娑婆世界众生获得人身是了不起的殊胜,佛弟子得利用色身去成就修行
功德
■ 不重视人身的人,认为死了就是圆寂,就是往生,反正再尖端的科学也
无法调查他到底证到了没有

很多人长期存在着抓片面的风气,
把戒定慧分开了,即使有成就也是片面的成就

可惜佛门里面长期以来世俗风气、世俗知见顽固不化,往往脱离全面,搞片面。你搞片面,即使有成就,也只是片面的成就,不是全面的成就。就好比戒定慧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整体里的三个部份,你抓了一点,除非你是特别的利根,能从一点圆满三点,如果你没有这个本事,你就是搞片面。

比如你持戒持得特别好,也可以成就,这是戒成就,不是戒定慧的成就。有些人持戒好,他也不一定在修禅定。有人想学禅定,法师就告诉他,你要学禅定,我介绍你到傅老师那儿去学。

一天到晚打坐,没有戒没有慧,你最多是定成就,不可能戒定慧成就,这种没有戒的定是邪定。

你光研究法相理论,可以慧成就,这是闻思修的慧,而不是从禅定中开发的根本智。也就是说这是你从法上学来的,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既没有持过戒,也没有修过定,即使讲经说法讲得很好,有个大善知识的头衔,也不像是个修行人。不持戒,不修定,能叫修行人吗?现在还有人想考佛学硕士博士,准备出国。修行人只有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你即使得到一个佛门博士的学位,可你不修行,你也只是个理论家,不是个实践家,了不脱生死,也成不了佛。当然你名有了,跟下来也有了利,可是名和利不是修行人应有的收获。学的是片面,将来成就也是片面。这就是中国佛门里长期以来存在的现象。

有人更把片面缩成一句,即使在一点一句一法上有成就,
能和度众生了脱生死、证果成道比吗

如今更有人认为一句半语就能达到彻底究竟。佛门已经在搞片面了,他还要缩小到一句。释迦佛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而且释迦佛还特别批判末法时期的这种观点,可是很多人偏偏不肯放弃这种片面。我从前在四川的时候,遇到一位出家人,品行很好,受很多人的敬仰。他有个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晚上狗熊把农田里的萝卜、玉米吃掉很多,据说这位师父在地里走了一圈,口里念念有词,从此狗熊野猪就不来了。我可没有这个本事,可是回过来看,那么点成就能和度众生了生脱死、证果成道比吗?我们这里没有野兽,我何必去求这个本事?众生是需要佛法来度化,所以我一辈子就是学法,所谓法就是戒定慧。

娑婆世界众生获得人身是了不起的殊胜,
佛弟子得利用色身去成就修行功德

那么修行人需不需要这个色身?不要色身你咋修行啊?从前有句话,身体是革命的资本。我们今天做了人,不要太轻视我们今天得到的人身,也不要说做人苦。要知道,做狗更苦哩。这里养的两只狗,头颈里都系了铁链条,够苦的,人头颈里可没有铁链条。

再说没有人身,你咋修行?说天上也可以修行,天上修行能比得上人间吗?要知道越是快乐的地方,修行越是慢。《佛说无量寿经》里提到,娑婆世界众生修行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一百年。由此可见,我们作为娑婆世界众生,获得了人身是了不起的殊胜。厌恶蔑视我们的人身,最好二十几岁就跑到火葬场去烧掉,这是邪教的观点,不是释迦佛的观点。佛弟子还得利用色身去成就修行功德。

不重视人身的人,认为死了就是圆寂,就是往生,
反正再尖端的科学也无法调查他到底证到了没有

佛说人身难得。而长期以来中国佛门的风气,对人身很不重视,好像他们已经有大成就了,要走就走。死了就说是圆寂了、往生了,反正再尖端的科学也没办法去调查他到底证到了没有。口里说得微妙,不是真正的微妙。口里说大话,最多说到后来你嘴巴会大一点。现在说大话的人很普遍啊。说句笑话,好像今天的人都比古代人嘴巴大了一点,是不是大话说得太多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7)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要正确看待已得的人身,即使你证果了,
释迦佛还希望你发菩提心度众生

本次提要:

■ 佛希望佛弟子能健康长寿,那些轻视人身、口说大话的人,犹如鸿毛
飘到半空里去了
■ 要正确看待已得的人身,即使你证果了,释迦佛还希望你发菩提心度众生
■ 佛弟子损坏自己的身体是犯戒的行为

佛希望佛弟子能健康长寿,那些轻视人身、
口说大话的人,犹如鸿毛飘到半空里去了

释迦佛可没有说人身不重要,佛还叫我们求长寿,特地讲了一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希望佛弟子能消灾延寿。当年舍利弗目犍连因为不忍心看到佛涅槃,所以请求如来允许他们先入涅槃,释迦佛就同意了。因为他们是阿罗汉,根本不可能流转生死了。你还是凡夫,与其死了流转生死,还不如活着多修几年,临终时把握还大一点。有一句话:有些人死了,轻如鸿毛;有些人死了,重于泰山。你这么轻视人身,急着想去死,我看是轻于鸿毛吧?因为说大话的人,心都是像鸿毛那样,轻飘飘的,风一吹就飘到半空里去了。

从前我在四川碰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出家人,人比较聪明,所以居士们非常喜欢他,对他经常顶礼、供养。结果这个年轻小和尚被宠得非常傲慢。也不知道他干了什么事情,后来跑到上海,公安局电话打到上海去查他。有一次他跟一个女居士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还不走?就是因为你忏悔没有清净,等你忏悔清净了,我就要走了。”吓得女居士天天磕大头。这么说大话!也不知道他怎么个走法?是烧身自焚,还是从上海走到南京?一个人心浮上去了,出现了傲慢自大,已经得到魔加持了。傲慢自大能成就吗?嘴上说说成就的话,可不是真正的成就。

要正确看待已得的人身,即使你证果了,
释迦佛还希望你发菩提心度众生

当年释迦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证了阿罗汉,释迦佛也没有叫他们马上涅槃。你即使证了阿罗汉果,释迦佛还是希望你能留在人间弘法度众生,圆满自己菩提心的功德。释迦佛后来讲菩萨法,就是劝导阿罗汉回小向大。

有些人临终时比较安详,这是好的,难免也有人表现出一些装模作样的姿态来。我听说以前某地,有一时期修行人临终,往往会表现一下给别人看看。当然他没有证阿罗汉果,不可能飞到半空里,用三昧真火把自己化掉。他是临终时做个姿势给人们看看,比如这只手一举,表示他有什么境界。后来被大和尚知道了,训了一顿:要走就好好地走,别装模作样。(众笑)

你们真的成就了,想走,我老师也不留你,留也留不住啊。你真的能够生死自在了,把全身毛孔闭塞,说走就走了。我可没有本事再给你每个毛孔通通气,把你留下来。如果你没有成就,希望你重视一下自己的身体,能在娑婆世界多修行几年,也对自己利益无穷啊。娑婆世界修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一百年,你走得这么快干什么呢?如果你肯弘弘法,度度众生,真是功德无量。即使你不会讲法,你劝请善知识讲法,也功德无量啊。所以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人身要正确看待。

在佛门里,前一辈人所犯的错误,年轻一代不必继承。我们只继承正确的,而不应继承错误的。每一个当师的,包括你今天的师,包括古时候的祖师,他们的观点和做法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为他们都没有证到阿罗汉。阿罗汉也有错,不肯回小向大就是错,你能全盘照搬吗?

佛弟子损坏自己的身体是犯戒的行为

比如说传说中从前有个祖师,一位修行人要拜他为师,当师的不想接受,他就拿起刀,把自己胳膊砍断。人们传说,祖师看到他道心这么坚固,感动了,就收他做徒弟。可是中国人有一个风气,以为说好话赞叹人总有功德,其实好话说错了也是错。

我想:如果有人拿了大刀,要到我这儿来学法,我一害怕就不敢收。他就要把自己手臂砍掉,吓得我只好收,因为再不收,怕他把刀砍到我头上来了。(众笑)这种做法,佛弟子学不得!对每个众生都要慈悲,你为什么对自己不慈悲?何况一个出家人,砍掉了手臂烧掉了手指,你能代表如来形象吗?这在佛法里是不许可的。戒律里规定,佛弟子损坏自己的五蕴,也就是损坏自己身体,这是犯戒的,佛弟子身体不能有任何的破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8)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
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本次提要:

■ 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流传着燃指供佛,受戒烫香洞,佛菩萨看到众生
受苦,也会掉眼泪
■ 菩萨应有平等心,女众即使是瞎子聋子,男众也应该平等看待
■ 佛弟子是人中间的宝中宝,没有自尊心,怎能行菩萨道
■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
大众一切无碍
■ 如果修行人对肮脏从不扫除,对臭气从不在乎,佛门还能清净吗?

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流传着燃指供佛,受戒烫香洞,
佛菩萨看到众生受苦,也会掉眼泪

从前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当家和尚告诉我,有的小和尚是父母送来出家的,因为家里生活困难,叫他们当和尚赚了钱回去娶媳妇。而且还一定要烫香洞,说不烫香洞,人家会说他是假和尚,烫了香洞才是真和尚。这就是中国佛教的情况。那么释迦佛没烫香洞,到底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了?我这么说,烫了香洞的出家人也别怄我的气,这不是你的错,究竟是从哪个时代开始烫的香洞,我也搞不清楚,至少你受戒的功德是了不起的。

我是24岁上五台山出家,没有出成。即使出成了,心里也难免有点紧张,出家了要受戒,也不好意思问哪个地方受戒不烫香洞。我最怕疼啊,我妈在旁边看我疼得难受,肯定要掉眼泪。可想而知,释迦佛看到你这么受苦受难,心里也不好受吧?

出家要求肢体圆满,肢体不圆满不许可出家,怎么可以出家以后去破坏自己身体呢?这种所谓的“道心坚固”,是不是受了道教的影响?

菩萨应有平等心,女众即使是瞎子,
聋子,男众也应该平等看待

当年释迦佛在印度推翻阶级,近百年来,佛门里出现了不应该有的不平等现象。比如说男众对女众始终是看不起,包括你们今天在我这儿学的,应该称为在家菩萨,我看你这个心态就不像菩萨,菩萨应该有平等心,可女众同学经常向我反映:几年了,男众始终把女众同学看成应该在男众的下面。女众即使是瞎子,聋子,你也应该平等看待。

佛弟子是人中间的宝中宝,
没有自尊心,怎能行菩萨道

我们佛弟子是人中的宝中宝,对别人要尊重,对自己也应该要尊重,对自己身体不尊重的人,岂不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你菩萨的自尊心怎么培养得出来?没有自尊,你怎么行菩萨道啊?

自卑的人挑不起重担,傲慢就成了愚痴。
不能平衡心态,又怎能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我进佛门五十年了,我在家时间很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寺院里。这五十年佛门风气的演变,我是很清楚的,存在或者说发展了两种现象:一种很自卑,那你还能干大事吗?一种很傲慢,看不起别人,形成了两个极端。也有种人,既是自卑,又是傲慢,他是对某些人非常自卑;对某些人非常傲慢;对于佛门的事情尤其是发菩提心的事业不敢承担,自甘卑下;可是对某些事情,明明是愚痴的,片面的,他抓到了,却傲慢得很。可能在心理学上,也称为变态心理吧?你自己都不能平衡自己心态,你怎么在僧团里边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啊?因为你没有平衡的能力嘛。

如果修行人对肮脏从不扫除,
对臭气从不在乎,佛门还能清净吗?

我在年轻时进佛门,就经常听到称自己的身子是“色壳子”,“臭皮囊”。这种话是不错的,可是被他用错了地方,这是叫你不要执著,不要贪爱。可是他理解错了:既然是色壳子、臭皮囊,丢掉更好。释迦佛讲究卫生,有些出家人几年都不洗澡,既然是臭皮囊,洗也洗不干净,洗它干什么?再发展下去,对佛门的歪风邪气,肮脏的臭气,从来不想扫除,这就形成了修行人对臭不在乎的风气,这样佛门还能清净吗?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69)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1月17日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
这就是法身

本次提要:

■ 修行靠身体,但爱执身体也会败坏身体
■ 修行人身体只能利用来修行,不能利用来享受
■ 人生短促,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不修行,生命时光全在浪费
■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这就是法身
■ 法身以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无相,故不虚妄,法身无执,故清净无染

修行靠身体,但爱执身体也会败坏身体

社会上人赚钱靠本钱,我们修行靠身体,一切糟塌自己身体的事情都不能做。社会上的人为什么长命不了?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糟塌自己身体:喝酒吃肉、抽烟、吃海鲜、搓麻将、搞男女。今天你进了佛门,懂得这些事的危害,已经不再做了,你还应该提高水平。佛门有佛门的标准和要求,你贪爱身体也会败坏你的身体,很多时候身体败坏就是来自于营养过度。你执著于你的身体,始终放不下,天天忧愁苦恼,难道不会败坏你的身体?

举个例子,这儿的女孩子一律不化妆,因为化妆会败坏身体,蛮好的脸化妆到后来,会长出来一点一点的黑斑,因为化妆品里有毒素。而且还会经常听到这种话:“化妆的时候蛮像一个人,洗了脸简直不像人了。”(众笑)你一听就气坏了,怄气岂不是败坏你身体?你即使骗到一个男孩子做了你的老公,你要受报一辈子:你化了妆,男孩子没话说;洗了脸,男孩子就讨厌了:这么丑了。这些不过是对你们作个启发。

修行人身体只能利用来修行,
不能利用来享受

你如此执著身体,如此地贪爱身体,难道你还要永远生死流转?身体对我们修行人来说,只能利用来修行,不能利用来享受。你要想证初果,根据《金刚经》里所说,首先要修不入色声香味触,你能掉进去吗?

人生短促,不发菩提心,
不度众生,不修行,生命时光全在浪费

出家人不照镜子,免得对自己身体贪爱。福鼎清净寺的盥洗间里放有一面镜子,我一看,才知道你们说我越来越年轻了,越来越什么了,这是你们给我的安慰鼓励,老得这个样子,还说我年轻?(众笑)也好啊,哄哄我,让我心里高兴高兴,哄得我身体健康你们也有功德,至少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心里要明白,老的后面就是死。人生这么短促,如果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不好好修行,生命时光全是在浪费。

修行就是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
这就是法身

我们这个身子存在着生老病死,修行就是要换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身子,那就是法身,法身,这个身是假名,跟我们皮肉的色身不一样。色身有形相,有相皆虚妄,法身离一切虚妄之相。所以法身无相。可是不用一个身字,众生不好理解,用了身字,你不听法,又容易理解错,好像法身还有一个身体。

法身以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无相,
故不虚妄,法身无执,故清净无染

法身是以正法为体,从法出生。法身是永恒的,没有生老病死,当然也就没有生死流转。这个法是指释迦佛讲的法,而不是有漏法、世俗法、烦恼法。释迦佛讲的法极其清净。什么东西最最清净?一切有相皆不清净。比如人有人相,人清净吗?你一天洗澡三次也洗不干净。狗有狗相,树有树相,桌子有桌子相,凳子有凳子相,包括你们用的坐垫,有坐垫相,清净吗?你们不是经常在擦洗吗?执著于有相,你始终清净不了。学了法,应该要往上提高,而不要去执著法。法本来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因为法无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