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日期:2025/3/26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的生命观(连载一)----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悲松
 
      今天我们有个佛法开示,这个开示我认为比较现实。《佛法的生命观》,也就是佛教对生命的透视。生命很无常,但是它又存在。你又不能回避。没有生命,你就没有机会学佛。尤其是没有人的生命,你更没有缘听闻佛法,解脱自在,往生净土。没有缘呀,所以说佛法的生命观,也就是佛教对生命现象的看法和透视。究竟生命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很关心。我们原来也可以说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是不够全面。所以大家今天有这个因缘聚在一起,大家共同来探讨,对自己有个定位。怎么样去改变它,怎么样作为修行的下手处,我觉得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现实。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什么叫世俗谛? 就是世间人一般的看法,正常人一般的看法,这是世俗谛。真谛,就是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也就是站在事物本来面目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如果我们仅仅说,你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你回避了一般人看问题的那种方式和方法,那是错误。因为如果你不能立足与当下,立足于现实的话,那你就无法解决人的问题。你老是站在地上说天上的话,那谁听呢?没人听。释迦牟尼佛来到世上,四十九年说法,说实话,他完全是根据人的习气,毛病,烦恼,障碍,来对其说法。事实上,他无非是最好的老师。他是针对你的问题,解决你的问题,让你从观念的狭隘走出来,然后一下豁然开朗,自在,就解脱了,解脱就证果了。然后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人们总是按着世俗的,人性的角度来学佛,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来成佛。
 
      如果你按真谛的角度学佛的话,也就是从佛性的角度学佛的话,那就应该说你就有因缘,你就有机遇,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探讨,佛的意义是开悟者,也就是醒来的人,或叫智者。大家也知道,开悟的,就如同是从睡梦中突然醒来,就像书上说的,如睡梦觉,如莲花开,突然间醒来。睡梦中,你突然醒来了,然后你才发现,你做的这个梦,都是不可靠的。要不然的话,你原来认为梦中的一切都非常可靠。至少现在的有的佛教徒,还在关心他的梦,这是一个错误。你从睡梦中醒来,如果你再相信你的梦,那么就说明你白日做梦。你就不能再做梦了。醒来了,原来是梦,梦就是假的。所以佛教讲,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哪个是实在的?不实在的,你就自在了。当你自在的时候,看别人不自在的时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佛教徒,绝对应该是自在的。那么觉悟宇宙人生真理之后,对生命直观的阐述。生命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说他不挂碍,不执着,烦恼不了他。为什么?他有定力呢,因为他有智慧。为什么他有智慧呢,是因为他学了佛。有佛法,就有办法对治自己的烦恼,情绪,生死。这就是办法,这就是佛法。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请问你有吗?你说我也有,我念佛,你念的是不是妄想佛呢?是不是分别心的佛呢?这都是个问题。
  
       当你对生命有深入的认识之后,你才发现这个佛法是怎么会用,才是最契机的,这才是最关键的。那么有世俗谛和真谛两种不同的角度,有世俗谛的认识,有真谛的认识,世俗谛就是诠释也就是解释世间的法,世俗就是世间一般人的认识,他正常,为什么他正常?因为他看到这个红的,他就说它是红的。他看到那个绿的,就是绿的,这就是正常。你正常,你必须这样。佛教徒也要正常,那是红的,你就要说那是红的。那是绿的,你就要说那是绿的。那是男厕所,你就说那是男厕所。那是女厕所,你就说那是女厕所。你就是正常。世间人就是这样的,你必须和世间人有最基本的交流,那就是说你也要认同这个游戏规则。你不认同这个游戏规则,你就不正常。像我们某些佛教徒,但是是个别的,他老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老是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他还自以为荣。那他已经业障了,实话实说。前几天半夜有居士打电话,他睡不着觉。他为什么睡不着觉?他说老有人跟他说话。我说有人跟你说话,你也不寂寞啊,挺好的啊。他说受不了了。他就自己瞎折腾,没事找事。越敏感的人,就越烦。为什么这样讲?业障太重。
 
       人们在印尼海啸中,或许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动物没有死亡,人类死了十五万。事实上是这样啊。有人说动物真好啊,那你变动物啊,因为动物非常灵敏,非常敏感。有风吹草动,它马上跑了。人很迟钝,他认为没问题,但是是大问题。你说做人好,还是做动物好?我告诉你,做人好。动物很烦恼,你不是动物,你不了解动物。低级动物就是很敏感的。再敏感,它没有智慧,它逃脱不了人对它的掠夺,生命的掠夺。我看报纸,没有动物的死亡。你说动物很了不起嘛,确实了不起。了不起是了不起,但你不要学它。有的佛教徒,看见对一只大龟在念佛,甚至去礼拜,那很荒唐。你怎么办啊,将来要做龟啊?你很佩服它,你就要注意了。就是那么一回事,它很了不起,于是将来你就变成它。事实上是这样啊。
 
       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人持牛界,持狗界,持鸡界,为什么持牛界啊?它吃草,一看牛将来能升天,他就吃草了。狗升天了,它也是吃粪便。金鸡独立,它就在那里立着,天天如此。有人甚至学向日葵,太阳从东面出来,他就朝那里坐着,不要折磨自己,结果怎么样啊?轮回。所以佛告诉他,你要是学鸡,你就变成鸡,你要是学牛,你就变成牛。你要是学佛,你将来必定成佛。所以我想大家要善于发现问题,印尼海啸给我们的启迪,动物为什么没死?如果你要真的自私,你也不会死。但是你轮回,你的品味很低。就是这样,那鱼肯定都没死,海里的动物都没有死。人不行,人都死了,很少有幸存者。所以大家对生命的认识,有另一个角度的认识。你没有这种认识,你不是佛教徒的。
 
       那么,他就是通过观察宇宙人生的现象,世俗谛,这种现象是什么呢?有大有小,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高有低,有贵有贱,有各种颜色,各种肤色,各类语言,那就成了世间人的标准,这是世俗谛的一个规范。如果你违背这种规范,你不正常啊。所以你不能违背的,世俗谛就是这么看的,这样规范的。所以你打算做个正常人,首先你要遵从世俗谛的规则。你不尊重这种规则,首先你做人的资格没有了。如果你说学佛的基础是什么?是人,没有人性,佛性无法开发。如果你过多的人性,你就没有佛性。或者你没有了人性,那还有什么佛性啊。佛性是什么啊?是空性。所以我们要讲真谛,刚才那是世俗谛。作为人来讲,他必定有大有小,有善有恶,有好有坏,有赤澄黄绿青蓝紫,有释迦佛的佛像,有地藏王的佛像,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大家都觉的非常的正常,这是世俗谛的,你要记住,这是人性的。于是形成了社会的规范,伦理道德就由此而来。你是我的母亲,我是你的儿子,必须有这个伦理道德规范,为什么今天儿子要骂父母,打父母的时候,大家觉的这家伙没有人性,是啊,你不应该啊。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你凭什么?所以大家都瞧不起他,所以这是世俗谛上最基本的看法。
 
      那么这只是相对的二元,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有高就有低,有贵就有贱,二元,从来都是相对存在的。为什么说他好呢?就是因为跟旁边的比,他确实比那个人强,为什么强,他做功德,对不对?他不自私,他有修养,他有道德,他有知识,大家给他定位他确实比那个人强。但是呢,那个人衬托了他强。但是这个人尽管他好,比他强。从另一人比呢,他可能又逊色了。所以这个好坏不是绝对的,但是相对而言,肯定有个参照物。没有参照物,这个人就没办法分别,你说好,好在哪?他好,他这个人孝顺父母,他这个人好在哪?他修行,他不说是非,他不传是非,他不讲是非,这个人就好。为什么好?因为他跟那个传是非的,讲是非的人一比,他就好。所以好坏二元的,有两个东西,两个以上的东西比较而言,就是二元,我们就是活在这样的一个规范中,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的规范中。我们恰恰是这样的,你想想,谁高谁低,比呀。你说我高吗?和一米八的比,我确实很低,我和一米四的比,我就很骄傲。事实上,是不是比较呢?二元,两个以上的东西比较所产生的认识的结果,就是二元。我们认识的局限逃不出这个局限,逃脱不出这个范畴,于是这是什么?这是个圆圈,这就是轮回。你这样认识也错了。为什么?人性的,人性在这个圈里,你太计较了,太执着了,太烦恼了,你太执着说我好了,他不好了。你太执着了,因为我好,也不是绝对的,我坏,也不是绝对的。所以说,你既要恒顺这个规则,同时你又不能执着这个规则。当你随缘这个规则的时候,那你很自在了。当你执着这个规则的时候,你很痛苦。那个人不好,因为整天的生气,为什么生气?他就是不好,为什么不好?他跟我比,他确实不好。或者他跟他比,确实不好。那你为什么烦恼?谁错了?他错了,那你为什么傻啊?所以说这都是愚昧的表现,就是你必须遵守这个规则,你活在世上啊。但是你不能执着这个规则,你执着这个规则,你永远在这个圈里转,绕吧,轮回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但是如果有人过分执着这个规则,那对不起,就堕落了。向心力特别强,牢牢的画地为牢。我的家人,我的老乡,我的国家,当然你要有,如果你没有,你就不正常了。
 
       入乡要随俗,你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你就要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别的国家去,你要遵守别的国家的法律。否则你说我是中国人,我就不遵守你们国家的法律,对不起,人家会请你出去,肯定那是你不遵守了。如果你犯罪了,还要得到惩罚。没有办法嘛,游戏规则嘛。所以呢,向心力特别重,你不能离尘,你不能解脱。但是你离心力,你就是不相信这套规则,你试试,你寸步难行。你不相信这个规则,行吗?你上大街上,大小便,然后,男的跑女厕所了,我没分别心,你没分别心,试试,一会就把你弄到派出所去。你没分别心,不行啊。佛教徒,他不是说分别心,这叫随缘。这个游戏规则是这么定的,我就随缘好了。你不可以把这种规范当作定法。所以有人问他,观世音菩萨是男的,是女的?我告诉你,是因人而设定。他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他要度我们男的,他就示现男的。他度女的,他就示现女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实在的,不变的男性,女性。你不要随便给观世音菩萨定他是男的,你以为你很聪明,你就错了。观世音菩萨是女的,你又错了。为什么?如果你执着男的,女的,你就不能出离他,你就不能解脱。为什么?无论是有男相或女相,你就有烦恼相。你不执着男相,女相,你就没有烦恼相,你就解脱了。虽然我是男的,虽然我是女的,但是我不执着我的这个相,你就没有烦恼相,因为你的贪嗔痴就没法升起来。你人性的弱点就没有了,就是一种解脱。当然,这是升华到真谛,不是世俗谛。
 
      我们给佛教徒一个定位,就是你活在世俗谛上,但是你要升华,你要改变,你要改变观念,你不改变观念,你就没有希望。所以说,二元只是解决相对的问题。他学习好,我要努力,要超过他,当然了,如果是正当的途径会是怎么样了?世间人的正当途径,我努力,我学习。不正当的途径怎么样了?背后使绊子,我撵不上,怎么办啊?我弄个绊子,一下把他绊倒,然后我就撵上。这是什么啊?这是轮回,这就完了,这就堕落了。所以说我们要按规则走。按游戏规则走,这是世间,必须按世间规则走。刚才我为什么说国家宗教事物条例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他就是大家按规则走了,大家按标准来做事,现在缺少标准啊,当然这个标准,如果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那你就无法给自己定位,无法保护你自己信仰的利益,你的权限,你没有办法知道。如果你知道了,我拿这法律条文和你讲话,你能懵我吗?你懵不了。当然了,大家要形成一个知法的环境。你知法守法,知法就懂法啊,不懂法怎么守法啊?只是解决相对的问题。这个内容既是如何循规蹈矩,不做错事,相对来讲,我是个好人,就像有人说的,雷锋是菩萨,谁说的?雷锋有信愿行吗?没有。没有信愿行不是菩萨。我告诉你的是真话。当然你可以把他作为一般的方便说法的时候,你可以说,像雷锋利于他人就是菩萨行,可以。但雷锋不是,我必须告诉你。循规蹈矩,不做错事,尽做好事,那这人在世间是好人,大好人,优秀生。但是他不是菩萨,必须承认这一点。近而为善,利益社会人群,你是大好人啊,你就行善,利益他人,然后利益更多的人,对这个社会有好处。
 
      为什么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优秀的人物进入了历史的记载,为什么?因为他们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大家要给他个定位,这种定位让更多的人来效仿他,来向他看齐。当然也有些坏蛋,他觉得非常鄙视这些人,引以为戒,不能做这样的坏人。就像我到了杭州,到了岳王庙啊,看到那个秦桧,他的夫人,还有两个奸臣,大家对他们吐唾沫,为什么?为什么觉的是种耻辱?当我们有这样的分别心的时候,我们就决定不能做这样的人,这是肯定的。所以说,这就是世间的道德,规范。那么这是解决社会一般问题,如果说要解决绝对问题了,解决生死问题的,出世间的问题,那这个不行,你必须清楚这个标准就不行了。那么这个内容即是解决生死的问题,必须靠真谛,世俗谛不行,你不要相信他。说实在的,有人说舍了多少钱,如果你没有佛法的观念,没有智慧在里面,那你舍钱也是轮回的,我告诉你实话。金刚经告诉你,三轮体空布施,你说还是有我相,还是能施,所施,中间我还是要界别,但是你的界别和你没有学佛前,那已经变了。就像昨天有件事情,有个居士弄了几万元,然后刚开始说,要舍给居士林,后来说要舍给中国红十字会,最后我们打电话聊了一下,你一定要捐给慈善会,或者红十字会,那我们给你介绍到慈善会,那么慈善会的人到我们这里来了,要采访我,我说你不要采访我,功德不是我做的。我说他们居士要接受采访,那可以。但是我们必须征求人家的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说我们不接受采访,我说我尊重你的意见。佛教徒嘛,他不是为了要出名,他才去布施的。是这里面就有了不执着,我说因为我有缘我才做的啊。能施,所施,有了这种的机会,中间有了钱,我们花的钱都是人民币。这三者是个缘起的过程,由缘而起,由缘而起的东西又会由缘而散,那么缘聚缘散,你执着它干什么?我有因缘我就做,我活着,正好让我赶上了,我就做了。我觉得让我很感动,当然人家说着急,尽快把钱送到受难者手里,我觉得那可以啊,不一定都要放在佛教协会。当然了,我们是有组织的人,咱们放在佛教协会,没有组织的人,他不愿意放在这里,没关系。他甚至向我提出个要求,极乐寺能不能给这些捐款的人念念经啊,我说可以啊,你把人名拿来,我们搞法会的时候,可以给他挂个牌,这没有问题,我随喜这种功德。所以说,这种规则就感受到了有佛教徒的色彩。尽管他没有达到高度的自在,但这里面有了佛法了,已经不是单纯的世间法。单纯的世间法会怎么样啊?他觉的,我捐款了,我应该出名,我应该让别人知道。请记住,无名英雄来自于佛教的,社会上也有,受佛教的影响,他说我不要名,不执着名,他是受佛教影响的。
 
      如果我们佛教徒,我们自己家里的财宝还不知道,那是一种缺陷,这是不应该的。所以说,这是我们绝对真理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真谛。你今天修行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是在真谛上下功夫,如果你在真谛上下功夫,你俗谛上念佛,在转化世间法的时候,那我告诉你,你念佛的质量不一样。如果你仅仅的单纯地停留在世间法上,那你念佛的质量跟不上去。没有办法,我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实话。所以说我们对佛教生命的观察透视,无非是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迹是不可靠的。它是可变的,它既是可变的,你就不要去执着它。他不执着它,你念佛的质量,你对往生的这种功德的积累,我觉得都有它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你不知道,你就很难把握自己当下学佛的因缘。往生生命的方向,因为人的生命是非常复杂的。个人和个人不一样的,你看看左右,你看看大家,都是人,但难易不一样,相貌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因缘不一样,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是人,都是佛教徒,这个可以通过共同的修学,来达成生命的统一。但这个统一是非常艰难的,确实如此。那么这个内容即是解决生死的问题,必须靠真谛,没有真谛,你怎么能够修学呢?没有真谛,你就会执着世俗谛,执着这个游戏规则,你走不出来。
 
      现在很多佛教徒,他是好人,是大好人,但他就是执着。我迈哪条腿啊?这个佛珠是不是隔这个不行啊?我念这个,是不是隔开一个?或者是我在家里能不能念楞严咒啊?我在家里能不能念地藏经啊?他局限在这里,他活得非常痛苦,这是很滑稽的。当然你不明白,你就会觉得他非常重要,你明白了,就觉得这什么事都不是个事。不是个事啊,你明白了,当然自在啊。你不明白,你就整天想这件事,就是障碍。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当你听到佛法后,马上解决,马上突破,马上你的路宽敞了。能一样吗?不一样的。所以大家要对真谛升起信心。不回避世俗谛,但在世俗谛上要感受真谛,就像龙树菩萨告诉我们的,"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第一是什么?就是真谛。你不依靠这个世俗谛,你怎么能感受到它无常,它怎么能感受到游戏规则呢?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就是你不能得到真谛的话,你怎么能得到解脱呢?你怎么能上西方极乐世界呢?
 
      我们现在念佛人不得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不就是在这个世俗谛上走不出来吗?挂碍,执着,计较,烦恼,情绪影响,所以怎么办呢?升华不了,转化不了,所以现在就是面对这样的问题来用真谛解决。这就是真谛存在的价值。没有真谛,我可以告诉大家,大家是好人,因为你只有世俗谛啊。你看我们大忏悔文里说,"二谛融通三昧印",二谛是什么?真谛就是世俗谛,世俗谛就是真谛,两者融合到一起,你自在了,你大自在了。你面对现实,你负责,你自在,平等。于是你自在了,于是你的心改变了,于是你往生怎么样啊,就有份了。要不然的话,怎么行呢?所以我们今天对生命的认识透视,显得特别重要。要不然,我们研究这个干什么?它对我们往生有非常好的助缘。
 
     真谛是无为法,是平等空性,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二谛融通三昧印,真的和假的,也就是说世俗谛和真谛,两者是一个,是平等的。三昧是什么?就是等持,平等的,是不二法门。这个时候,假使你走进了真谛,你证悟了真谛,就没有了生,同时也就没有了死。没有生没有死,涅槃了,往生了,就是这样的。同时也就没有了美,没有了丑,没有了善,也没有了恶,没有了高,没有了低,没有了贵,没有了贱,没有了好,没有了坏。所以有人很茫然,说法师,真谛不行啊,没有好坏怎么行啊?你还要做好人,但你不能执着自己是好人,你不就突破了吗?你老骄傲,你看我是好人,你是好人,没有错,你是好人,你轮回啊。你不能解脱啊。所以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望,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去诵几遍,恒顺众生,第九,恒顺众生,众生说那是红的,我就说红的,众生说那是绿的,我就说是绿的。对我而言,那既不是红的,也不是绿的,那是元体。它可以是红的,也可以是绿的,可以是别的颜色,都无所谓。但是它说对,你就说对,它说不对,你可以说不对,所以你多自在啊。你作为一个佛教徒,你在家里大家都欢迎你,都看着你高兴,因为你跟大家结缘啊。大家说好,你不反对啊。大家说坏,你不反对啊。不然的话,你老反对,那能行吗?你说要度别人,别人不让你度,你怎么办啊?你就放生吧。你放生放到一定程度,它还会回来的,因为它会被影响。他不会是铁板一块,即使是铁,在1500度高温下,它也会熔化啊。并不是固定的啊,人都是可变的啊,所以你不要着急,你还是改变改变我们自己,这个太重要了。没有了种种相的差别,你不会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些东西已经没有了。这个好像更圆满,那个不行。有没有相的差别,有,但那都是假的。不执着,不就没有了吗?有没有啊?有啊。但是你要执着那个假的,你就完了,你就是向心力重啊,向心力就是围着这个圈转啊,没完没了。如果是假的,你不再执着,你就出来了,你的离心力增加了,你马上就转化,它不一样啊。那么反之,如果我们不这么认为而世俗谛认为,则有生老病死的变化。
 
      你看看我们佛教徒,有很多人在乎自己老,在乎自己死,非常在乎。不要在乎,死是换成另一种形式存在,有什么可怕的?佛教徒怕死,不是佛教徒。你看那谭嗣同,在菜市口,本来他可以跑掉,但是他就是没跑,我就是要死,他要想唤起国民去改革,对中国进行改革,拯救中国。所以他有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我自横刀仰天笑,”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仰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生也是昆仑,死也是昆仑,我平等,我把生死看的完全一样,还怕死吗?那么我们也是佛教徒,相比这种境界,我们差的何其遥远啊!
 
     在历史上,中国的佛教史上,中国三论宗的第二代祖师,僧肇大师,他临死的时候,有这样一首诗,他说:“四大元无主”,四大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这个身体嘛。“五蕴本来空”啊。五蕴也是这个身体啊,“将头临白刃”,我把脑袋啊,面对刀,白刃就是刀,刽子手的刀嘛。“犹似斩春风”啊,就像斩春风一样。自在啊,你行吗?你不行,我们需要训练,需要锻炼,你没有这种锻炼的过程,你想要上西方,那是打妄想。没有足够的定力,没有出离心,没有办法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静波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静波法师)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