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日期:2025/3/27 14: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的生命观(连载四)----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整理人:悲松 校稿人:悲贤
 
     各位大德居士,相隔已久,但是为了完成一个我曾经讲过东西的续尾,所以又来到这里,那么把佛法的生命观,把他讲圆满一点。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法师,他讲的都不是他自己的法,他讲的是佛法,这不是他发明的,是释迦牟尼发现的,觉悟了,那么法师讲法也是一个目的,跟大家一起来学,跟大家一起都能够觉悟,都能醒来,不仅仅是上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大家在那里面一个暂居之地,接下来的还是要继续修行,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啊,不成佛咱学佛干啥啊?学佛就得像佛学得一模一样,不能跟人学,这是关键的。所以就这样的话来讲,足以让大家反思,反省,改变。别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的时候,你委屈你抱怨,不用委屈不用抱怨,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否则你不会抱怨。因为我做的不够,我去不了,因为我不合格,就去不了。如果我真的按佛说的那样去做,真正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你说你的生命的质量能不是升华吗?那肯定。如果你不是学佛,而是你学人,天天看人的毛病,那你说你生命的质量能不下降吗?那也是肯定的。所以我们要来完成一个佛法生命观的看法。
 
    这种生命观的看法就告诉我们我们人轮回的生命轨迹,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在转啊转,而且通过探讨这种生命轮回的轨迹,让我们怎么样走出这种惯性,你一直在转,但是你现在明白了,我不转了,我转累了,我突然间停下来了,我走出那样转的怪圈。这是什么,这就是解脱,这就是解放,按着原来的标准,我现在解放了自己。所以说佛法的生命观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每个人你不知道生命中是如何轮转到今天的,你就没有办法去改变你的轮回,没有办法,所以我们今天重温我们原来讲过的。那我有一种感觉,我一定要弄明白,弄明白才好去下手,才好去改变。如果你一直迷迷糊糊的,很难啊,真的很难。所以法师讲法要把佛教中这样一段生命的规则告诉你。然后我们再反省自己如何下手,改变啊。
 
    当然了,我们轮回的力量特别大,特别强烈,我说的是实话,骂你一句,你不烦恼,可能吗?他就说你窝囊废。打你一巴掌,你不还手,他骂你特别熊。你想想现实生活中,他和佛法既对立,又统一,就是善于用心去转化,别人说窝囊,我熊,我没有这种感觉,那你是自在了,那你是解脱了。我想应该这样去理解,当然他更深刻,更微妙。那么我们原来讲过世俗谛和圣义对生命的看法,那么佛陀毫无疑义是醒来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他醒了,他突然间明白了,我们都在瞎胡闹。他把眼镜摘下来了,他发现这个世界什么颜色都没有,都是你一厢情愿赋予他的,于是有了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于是你觉得生活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你会觉得很好玩,很有价值,很快乐,或者我们说很痛苦,很无奈,都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你一旦把眼镜摘下来,你醒了,哦,原来没事。做梦中梦见大灰狼了,你醒了就没事了。没有什么大灰狼,根本就没有。梦见鬼抓你,没有。真的没有,有的人老是做恶梦,没关系,改变你的心态,你不执着,你不害怕,没事,真没事。
 
     我曾经告诉过别人一个故事,一个持戒的律师,当然他活在现实世界中必然受这种力量的左右。他怎么面对呢?有一天,晚上出去经行,他一不小心,脚底下踩到个东西,他就开始想,这是什么呢?突然感觉到这可能是个蛤蟆,随着这个念头升起,马上第二个念头又出来了。哎呀,这个蛤蟆是个生命啊,第三个念头又起来了,哎呀,这个生命仅仅是个蛤蟆吗?不是啊,他肚子里有很多孩子啊。麻烦了,回来睡觉也睡不安稳,一宿啊,一会蛤蟆领着一群蛤蟆来向他要命来了,一会鬼来了,抓他下地狱,这一宿弄得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恐惧啊,痛苦难堪,熬到天亮。穿上衣服,赶紧到外面看,到底踩的啥,一看原来是只茄子。
 
     所有的故事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你应该活在当下,你不应该活在过去了。但是我们习惯了,你就是要活在过去。很多故事,你就是导演,轮回是你自己导演出来的,我们自己,不是别人,别人惹你,你上当了,别受骗了。所以你要改变是你自己,无论外界怎么诱惑我,怎么影响我,我不上当,我不受骗,你能吗?我最近经常你告诉大家的一句话,如果我改变不了现实,我就改变我自己。你能吗?你如果能,你就是解脱了,你就是自在的。如果你不能,你完了,你心随境转。如果你能境随心转,如果你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果你不能就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六祖坛经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没事找事,就是我们啊。明白这个道理就简单了,那我就没事了,没事最好了,没事最亲切了,没事就是佛法,有事就是轮回。
 
     事实上,我们需要考虑了,这是世俗谛上的事,世俗谛上的事有好有坏,有善有恶,有美有丑,世俗谛就是这样的啊。这是世俗谛啊,有长有短,我们没有否定世间存在的游戏规则,那个人好人,那个人坏人,我也承认那个人好人,那个人坏人。但是你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你是从你的角度看的,而你恰恰是坏人,你看的坏人与你有共同的关系,于是你就说他好。但我看他不好啊,但是所以的人都说你好,那我没有办法啊,我就说那好了。那所有的人都说你坏,那我也说坏了。为什么?是大家认为的,不是佛法认为的,这个规律就是世俗谛。世间的游戏规则,世间的法则,世间的真理。而这个真理是相对的,一尺对一丈而言是什么?是短。对一刻而言又是长。你能说他是绝对的吗?没有绝对的,你看你三十岁,你说老了,你对二十岁你确实老了。你对四十岁,你还年轻。你六十岁,你说你老了,你对八十岁,你又年轻了。它不是固定的,你别上当。相对而言的一个道理,这就是世俗谛。世俗谛上的观念不同。佛教和基督教也不一样。基督教说佛教拜偶像,佛教自己认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往那里一放,我们就观察他的身口意如如不动,我们这个时候心态稳定多了。我们觉得释迦牟尼都能这样,我们学他呗,现在没事,也如如不动。你的身口意和他一样,就是榜样,你的身口意和他不一样,你就是装模作样,那事实上,你不觉的是吗?你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你是真学佛者。
 
        我听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一个基督教徒拿了尊佛像,就在极乐寺山门口,当然这是个别的,我相信其他的基督教徒是很有涵养的,他拿了尊佛像,他不有本事吗?他不有能量吗?啪砸碎了。本事在哪里?是的,它是个瓷佛像,你说他本事在哪里,他什么本事都没有。佛教也不赋予他什么本事,佛教赋予他的就是他能够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建立一种能力,这就是佛像的价值所在。这就是相对的真理啊。这种相对的真理你要明白啊。我跟他看的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所以这就是佛教的世俗谛。佛教的世俗谛,它狭隘,自以为是,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他认为象是柱子,他认为象是芭蕉扇,他认为象是绳子,他认为象是堵墙,那是因为他的角度不一样,而你今天角度是不是不一样呢?你看这个人不好,是不是带着情绪化呢?你看这个人好,是不是也带着情绪化呢?你按着佛法的标准了吗?如果只有你按着佛法的标准,你才有希望。所以说这是轮回的标准,这个标准肯定是轮回的。
 
      所以佛法有更高明的办法,就是世俗谛上升华,圣义谛,也就是真理,或者叫真谛。什么叫真谛,圣义谛,就是圣人究竟圆满的佛陀,说他能够感悟的境界。他感悟的境界,所以叫圣义谛。只有佛,唯佛遇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是法华经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只有佛才能够说佛经嘛,那你凡夫,法师不能说,法师只能讲法,讲佛的法。这是法师的责任,使命。唯佛遇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以出世间法绝对是真理。那个是相对的,相对好,相对坏,相对美,相对丑,但这个是绝对的平等空性。张三李四会变,会变的是假的,假的是空的所以张三李四平等。所以你站在这样一样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你就走进了平等空性。你不从这个角度,你就错了,你就会看见他不空,你就错了。所以平等空性,大家都一样,你和我,他和我一样,都一样。我和猫一样,我和狗一样。禅宗里说,我手何是佛手?我的手和佛手有什么区别?这不是从空的角度来可能的吗?我脚何是驴脚,这不是从空的角度来看的吗?要不然你会觉得师父在骂人,如果你不开悟,你会抱怨我。如果你明白了,哦,是啊,我脚是驴脚,我手是佛手。对啊,平等空性,这是绝对真理,只有你认识到绝对真理,你才能真地的学佛。所以轮回是相对的,解脱是绝对的,所以你必须认识到空性,你不认识空性有什么办法啊,白学啊。当然你也不白学,因为你在熏习啊,在熏习空性,你没有认识,没有感悟,没关系,慢慢总有一天会感悟。至少我很知足啊。
 
       当年我去讲佛法的时候,那有很多人是无法消化的,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至少几年后他改变了许多,很多人都在改变。你不知道,可是你在慢慢地改变,所以白居易说首诗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季节不一样,山里空气冷,开得慢,山下的开过了,山上的正在开。所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我们遗憾春天过去了,不知不觉春天不又来了吗?所以你不用着急,你需要熏习,需要不断的闻熏习,所以你不仅仅是向一个法师闻熏习,你需要向更多的可靠的法师闻熏习。我们不会狭隘,所以你今天跟静波法师听,然后明天你找别的法师听,我不会不同意的,肯定不会的,甚至那是可靠的法师,你听,我不仅仅同意,我也会去听,因为我也是受益者。我们也要去赞叹,随喜,法师在利他中完成自利,我们也在利他中完成了自利。
 
     必须通过绝对真理的认同。这样的话,你才能完成对生命的彻底改造,彻底解脱。这才变成了有可能,否则没有可能。当然很难,但是需要你改变,人生很难啊,但是做人再难你也要做人啊,更何况学佛。脱胎换骨,洗心革面,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就的事。别着急,慢慢来,但是你要走,你别停下来,你走总会到,停下来就没戏,就是这样。他超越于二元,他超越于好坏,美丑高低贵贱,没有生老病死相对的差别,所以你在佛法里永远无量光无量寿永远阿弥陀佛。你以为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会来接你,你就变成了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你修学的榜样。只有你自己改变了你的身口意,不再执着,不再挂碍,不再烦恼,超越生老病死。扔下的是什么?是色身,是一个变化的,是一个无常的臭皮囊。那你会觉得还会执着他吗?你会觉得他活得很老就很值钱,他活的岁数很大就了不起,我觉得不一定啊,真的不一定,所以说你不要去执着。就像长胡子就很有经验,山羊就是长胡子的,他没有经验,对生命的感悟是不同的,是绝对不同的。所以他会解脱我们轮回的困扰。
 
     我们一直怕轮回。大家一直在这里念佛,我很感动,我那里也在念佛,大家都在念佛,念佛不能白念,不能没有质量,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就告诉你念佛要有质量。别整天妄想念,胡思乱想念,成天是是非非念,那怎么可以啊。等你听完这样题目,这样内容,那你会觉得在你修学中,在你念佛中,你绝对是提高了质量。或多或少,你肯定能。不然的话,法师讲的就白讲了。
 
     法师讲的是佛法,我一直强调的。那么只有通过觉悟真理,你才能解决生死的困扰,你才会解决生死对你强有力的束缚。生死的力量太大了,我跟你说,轻易你是证悟不了的,为什么让你念到一心不乱,因为你把生死已经没有那个观念了,中间界限没有了,突然你就走出这样一个圈了。否则你还有我要上西方,从东方到西方还不能完成。因为你要打成一片才能,不信你试试,当你念佛念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你做梦的时候也在念佛号,那个时候你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你别骄傲,继续努力。所以质量不一样。同其他教比较起来优势是佛教拥有圣义谛,其他宗教没有圣义谛。只是比较,人很苦,很苦怎么办,升天吧,你要胡来,下地狱吧,佛教的轮回观是圆圈式的,但是其他教都是直线式的,要么升天,要么做人,要么下地狱。佛教说要么你可能是人,要么可能是天人,可能成阿修罗,可能成地狱,可能成饿鬼,可能成为众生,只是可能性。看你怎么去耕耘啊,你怎么耕耘,就怎么收获。不是固定的,你今天正在播种,你今天播种决定你未来如何收获,所以你千万别再胡来了。因为你输不起,你在浪费生命,你不知道将来到哪里去,所以你千万在别人惹你生气,惹你烦恼的时候,惹你贪的时候,犯傻的时候,你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的上当。因为你今天上当了,将来后悔来不及。这就是理性,这就是智慧,看明白了,我不上当,看不明白,天天纠缠着。那你已经习惯了,你不纠缠,你就不平衡嘛。然后说你佛教徒,你应该如何如何。他说我不还没成佛呢吗?所以你现在认认真真的和别人计较了。你怪谁啊,怪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们自己才是轮回中最大的障碍。我们自己才是学佛中最大的敌人,绝对不是别人,你不要老抱怨别人,你要感谢别人。
 
     《华严经》善才童子五十三参里说的很清楚,跟外道去学,学什么?反省自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那种承受能力,那种不畏左右的心里状态,那就是参。否则的话,眼花缭乱,早就失去方向了。那能行吗?所以你要明白,你不明白,少走很多弯路。我觉得我这是受益者,我越听讲这些课越明白,我越明白就觉得很不好意,我觉得我自己很不好意思,我起码要做的好一点,我坐在这里,才理直气壮地告诉你。如果我瞎来,我胡闹,我怎么告诉你啊,你会觉得我在糊弄你。你自己都胡闹,你还告诉我,你信吗?你也不信。所以我告诉你佛亲自醒悟的亲自证悟的佛法。所以他是绝对真理,所以外道,其他宗教,他所没有的就是真理,就是圣义谛。你想想轮回谁有?佛教专有的。不仅仅有世俗谛,还有真谛,而这个真谛恰恰是建立在我们通过对世俗相对真理的那种透视,那种研究,那种感悟,一下子你明白了,而不离开这个。
 
      所以生命的轨迹是什么?那么我们总结第二点,生命轮转的因果关系,世俗谛和圣义谛。第二个讲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人的轮回是靠业,是业的力量完成的。所以好多人说业障深重,什么是业障,就是一种习惯,一种惯性,使你不烦恼不行,使你不生气,不行,使你不贪,不行,那种力量就是一种业。你改变了这种力量,你就改变了你的业。你不要希望通过烧大宝,通过别人,你要通过你自己来完成。通过佛法,通过善知识给你讲,你来完成。这是你要完成你自己业力的改变,这种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特别刚强,我就不信,我就不信,他很坚强啊。那你不信拉到吧。不信也不能勉强你信啊。慢慢他就不一样了,刚开始非常坚强,慢慢的就脆弱了,为什么?你不会英雄啊,你会慢慢地无常,慢慢你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你底气不足了,因为什么?你面对的现象越来越不可靠了,即使这样啊。所以说完全是为了回报曾经的种子行,为什么轮回啊,这种完全回报,你曾经播了种子,你今天收获,你认不认帐,不认帐行吗?就像我们家里说儿子不孝心啊,孙子不好啊,你认不认帐,你不认帐不行。你曾经播种了,你就是跟他有缘,如果你不认帐,你就受更加的伤害。所以要认帐,你自己的这种业,因缘就在于此。怎么改变,心态改变,你心态不改变,你怎么改变啊?
 
     一个出家人,到处参访,他师父告诉他,你带着一枚苦瓜。他带苦瓜干什么?说你要去那么多的名山,明刹啊,包括圣水啊,你拿那个苦瓜去洗,然后你供在佛前,然后你让这个苦瓜去改变一下,然后弟子就拿了个苦瓜上圣水里去洗啊,大悲水啊,什么水啊,去洗,洗完后,然后拿到供桌上供佛,然后拿着绕来绕去,终于回家了。有一天回家之后,他的师父告诉他,你把它煮了,当晚餐来吃,一吃苦瓜还是苦的。为什么苦瓜是苦的,苦瓜的苦是它基因所在,它应该是苦的,它不应该经过那么多的圣水,或者那么多的供养,佛法僧三宝最终而改变。不会改变,这就是业力。要想改变,他认为做苦瓜很好,就改变了。现在我们不认为我们做这个身份很好。你现在的因缘很好,你认了,改变了。你不认,改变不了。你就很苦,不平衡,你看到别人得意了,你难受,你不平衡。别人有别人的因缘,你有你的因缘,苦瓜有苦瓜的因缘啊。那就好好做你的人吧,通过苦瓜的例子,这就是业。如果你改变业,不再抱怨了,不再烦恼了,我觉得这就是种改变。否则你会永远抱怨下去,你的心态改变了,那么这个业就在改变。是重复演变的过程,播种了,现行了,现行了,又播种,播种着,又现行,一个重复演变,没有完了的一个过程。这个轮回恰恰是这样完成的。
 
     业决定了我们的一生,业决定了我们的生死,那么有几点是需要知道的。业播种了,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我们曾经说过,一个老和尚带着弟子跑到了死了人的家,开了棺材问他的弟子,生耶?死耶?他弟子说,不可道也。因为我们看问题是狭隘的,要么就是生,要么就是死。事实上生本身就在死,死本身就在生。你说生死是固定的吗?不是的。你若不执着生死,你就走出生死。你如果执着生死,你就在生死中。但是我们永远走不出这样的困惑。一个怪圈,我们认为这个人咽气了,他就死了,哭啊,甚至给他念佛也是带着眼泪念的。情绪化在念。要么这个生啊,欢天喜地,都是过程,都是短暂的。都会无常的,生命,只要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所以佛教完成的你不执着生,你也不执着死,最终你才会完成对生命的改变。这其实就是佛法真谛上的层面。不然你无法改变啊。所以我们总结第一点,就是因果论,也就是因缘论,你说我播种的种子,花生米放在地里,花生米是很重要的,它是因,它是主要的,这种轮回的主动力,其他的外缘,比如光,水分,养料,人工都是外缘。内缘没有外缘不行,但是你外缘再好,没这个种子,行吗?是一个合作的关系。不是固定的,你现在想要改变它,你要琢磨,要尽量地减少外面的恶缘,减少外界对你的诱惑和污染,除非你有定力,如果你没有定力,你就要择友要刹。在这里念经没关系,念佛,大众群修齐圣进,大家都在一起念佛,没有撤这撤那,当然也可能会有,但更多时候,大家都在念佛。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其中问题就出现了。有个居士爱招人到家里念经念佛,招来之后,念念居士就站起来了,看着那个居士围着他绕了两圈,就毛了。问你干什么?他说我看见一个问题,问什么问题?你身上有一个人,而且上半身没了----立刻就懵了。有多少抵抗力啊,没有抵抗力,立刻就躺下了,立刻就懵了,好几天起不来了。那这个时候法师的力量就很大了,告诉他,没事,你坚强点,通过佛法的分析,马上改变了。马上又重新站起来了。你不觉得当你免疫力还不够的时候,你是不是要避免一些缘对你的影响?你今天是不是要考虑呢?如果你免疫力够,没关系,他爱说啥说啥。
 
     前些天四月二十八的时候,有个香港的佛教徒,我在那查岗位的时候,上联一哭一笑,一喜一悲,家中戴孝,要死人了,而且直瞪眼发傻发愣,然后说这个怎么办啊。我说拿过来,当然是有抵抗力,面对面,没关系,我说你愿意把他给我结缘吗?那你怎么办啊。我说你别管我怎么办,你愿不愿意给我,他就跟你没关系了,是不是?那我愿意啊,他很愿意。给我吧。那你怎么办啊,我说怎么办,我告诉你,我把它撕了,扔了。我说是张纸条啊,它什么事都没有啊。那你说怎么办啊,他也傻了,你不觉得是吗,他是啊,他走了。我觉得我很欣慰,因为我希望每个人都做这样有抵抗力的人,作个坚强的人。为什么坚强?我们往往被没有什么事,就像那个人,那个法师,折腾一宿,第二天一看,原来是茄子。那你说是不是这样?很简单,所以你现在生命的质量之所以不行,就是因为你跟垃圾在一起。所以你需要去改变,你别不服气,我曾经也脆弱过,别人说死扬言,我心里一天都沮丧。别人说我好,我一天都高兴,我也脆弱过,曾经跟你一样过。我今天为什么坚强,是因为佛法改变了我,我希望,我也相信佛法能改变你。一定能,不能的话,咱们就不是学佛的了。所以这就是佛教的因果论。
 
     你别怪自己轮回,是因为你自己的抵抗力不够,所以你有了种子,你拼命给他加缘,你自己能不长大吗?好事也是因果论。无论好坏,他们都会无常,所以有句话,好事不如无事。什么叫没事心里不挂碍。有人说好事不如无事,那我啥也不干了,家里躺着,越躺越发傻,越躺越烦恼,那还是有事。心里没事才是没没事,我告诉你真话,别犯傻,极端,误解。当年一位禅师在桥上躺着,过来了个守卫,抬着轿子过来了,前面有个和尚在那躺着,这守卫也很奇怪,就下来了,大师,你在干什么?他说没事。没事你干什么?躺躺,我就躺躺嘛,我啥事也没有。别人就事多了,别人就折腾了,胡思乱想,其实法师就躺躺嘛,就跟当年释迦牟尼 拿着一朵花,示现大众优钵罗花,大家在那看,谁也不明白,迦叶尊者一看就笑了。为啥,它不就是朵花吗?它很平常的事啊,这朵花就代表空性。如果这朵花代表空性,如果这朵花代表空性,那么宇宙万物不都是空吗?不一下就解脱了吗?可你现在不能,因为你看着,这咋回事?这不就传法吗?禅宗传法不就这么来的吗?“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于是第一代祖师。传到我们中国,我们现在所有的汉传的出家弟子全是禅宗传人。请你记住,谁说汉传佛教没有传法?有,你忘了,我们忘了,我们没负责,负责一样是最好的。谁说没有传法,有啊。就是没有珍惜,只是弄个法卷,那有啥意义啊。没啥意义,那法卷可以复印一百份。但是心里感受没有,那有什么用,身外之物,所以这是佛教的因果论。
 
     第二,佛教的轮回论。佛教圆圈式的生命观,我刚才说了,你可能成为天人,升天,你可能变成人,你可能变成阿修罗,你可能下地狱,你可能变成恶鬼,你可能变成畜生。几种可能性,不是绝对性。你今天杀过生啊,害过命啊,整天狼狈不堪地活着,整天提心吊胆的,那是可能性,你现在还可以改变啊。如果你不学佛,你就按着那个规律去转了。杀生害命你就偿吧。你现在学佛了,你就可以转化了,改变了。你老是烧大宝还债,那才叫瞎胡闹。因为你是佛教徒,我就告诉你实话,如果你不是佛教徒,你爱烧啥烧啥,烧啥跟我有啥关系,那没有关系嘛。咱们一家人,我不能告诉你两家话啊,所以别再还了。是你改变你的心啊,这是关键。如果你不改变,你就非常危险。别再舍本逐末了。没有始,没有终,这个圆圈啊,没有一个开始,没有一个结束,任何一点都可以是开始,任何一点都可以是结束。
 
     就像我们今天从出生那一点开始,从死那一点开始是结束。这是我们定的,没有一个结束。我们可以从这点开始,到那一点结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所以学佛永远不晚。有人说我年龄大了,年龄大了,你很幸运啊,你闻到佛法了,你年龄大也没有关系啊。年龄小,还有别的事,也没关系,慢慢来,熏习一下,将来对你的生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肯定是良性的。所以可以任何一点是开始,任何一点是结束。那么其他的宗教是直线式的,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可以升天,可以做人,可以下地狱,没有办法,只能是这样的。佛教是圆圈,可能是这样,可能是那样,也可能是,可能不是固定的。不是你必须这样那样,没有必须。你可能,仅仅是可能。但是如果变成必然的话,就需要你的努力,需要你增加你的因缘,首先你的种子要发生改变,这是重要的。任何一种形式称之为有,也就是存在,存在什么,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各种各样的感受。而且这种存在,在十二因缘里就是有。这种有是什么?是不断在变化。我告诉你,你说这种东西有,它存在了,但是有是在变化的,所以你必须看到它的变化性,如果你不看到它的变化性,那是没有用的。那你学佛还不能受益,所以在英文里叫becoming,是变化,不断地变化,不是在这变化,在那不变化。一直在变化,你也变化,我也变化,都在变化。现在不是刚才的,未来不是现在的,所以你为什么还活在过去呢?那就说明你很傻,你很笨。那么你需要改变,改变起来很难,所以你必须明白这种存在,有,它本身就是一种变化。你承认变化了,你就有希望了,你不承认就没希望。所以说变化是你要一直牢记的。
 
    变化,变化,不断地变化。无常,无常,其实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应该明白,只是它不断的在变化,于是我们在英文里翻译成becoming.就是变化的意思。有变化,有转变的意思,我们的身心都在不停的变化,你的身体在变化,你的心态在变化,你的心在动,你的血液在流动,请问你变没变啊?变了,如果你承认你变了,你就没有理由烦恼了,你就没有理由再去挂碍,再去执着了。所以你要清醒了,这是什么?这是轮回,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因为它变化才延续,不变化,怎么样?人永远三岁,人永远六十,但是我没有发现人永远,没有。所以一直在变化,你知道变化,轮回就是按着这个轨迹走的,同时你也没有理由去执着它了。如果你不执着它,本身就是改变,不计较,不计较就好。计较就是烦恼。就是这样啊,没事就是极乐世界,有事,有事就是六道轮回。说的简单明了,你信,你就得解脱,佛法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它也符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果你不执着,涅槃寂静。符合三法印,它就是佛法了。
   
     第三点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四个阶段。我们是在回顾,因为很久没和大家说了。本来应该直接把它讲完,要不然我从头就开始说了四个阶段。如果从第三个开始说,你前面的不知道,所以回味一下。生命存在的现象有可以分为两种,刚才说了,生命存在的现象就是有,这种有不是固定的,它是个过程,是个现象,但是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身有与心有。身体存在,拍拍身体有没有?有。你说没有,众生更茫然了。有没有,有,但是它是假的。心,有没有,有,它有分别,有喜怒哀乐的感受,受各种各样的感想,有没有?有。生命是身心一直合作的过程,也就是你的心和你的身体,精神和物质,一直在合作着,而且这种合作是一直在改变的过程。一直在改变,你愿意不愿意这种现象?你说我不愿意,它也在改变,你说我愿意,它也在改变,它不是因为你同意不同意,没有经过你同意不同意。就像我们说个例子,说你来到这个世界,有人征求你意见吗?没有。你要离开这个世界,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吗?没有。不得不来,不得不走,你想不走,不行。你想不来,不行。因为业力牵引,只有你业力现前了,你后悔了,那个时候没办法了,认也改变了,不认更加烦恼。就像那手铐越锃越紧,越紧越锃,最后呲牙咧嘴,痛苦难堪。别锃了,没事。所以本身也是一种解脱。
 
     活着是身和心在一起的现象,死也是身和心分离的现象。合作的现象,分离的现象,身体和心里状态分开了。现象生命的生老病死的变化过程则可以是有情轮回,可以把它分为有情轮回的四种阶段。这个变化过程,从有情生命结合到一起,身心结合到一起,到离刹这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生有阶段。什么是生有阶段?身心结合的现象。什么结合的现象啊?也就是心进入了身体,。。。。什么是界罗兰啊?就是身和心结合的状态,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和阿赖耶识结合的一刹那。没有缘,你是不能遇到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亲和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就是心,父精母血就是身。所以你要知道这种状态,这就是生有。这种存在的现象生命由此完成了。没有这个缘,你就不可能完成,你有父亲,没母亲,你试试,有母亲,没父亲,你试试,有父母亲,没有阿赖耶识也不行。所以生命具足的缘起需要父母亲,需要阿赖耶识,也就是身体的,精神和物质的,这三种状态的合和。所以才是生有的一种状态。不然的话,你说生命从哪里来,不是单纯地从父亲,单纯地从母亲,还有你的阿赖耶识种子,你要知道那就是藏识,那就是你曾经的播种,那个就是你生命中的基因。就是从那来的。
 
      所以你不要简单的认为,就是父亲母亲,还有你原来的种子。你忽略了这一点,人是上帝造的,我们这不相信,但我们也不否定别人相信。因为我们是在佛教的圈子里探讨佛教的生命观。那就是按着我们的标准来探讨。那么这是第一点,生有,生有完成了。父亲,母亲,阿赖耶识,经书上讲像浆糊的状态,乳酪的一种状态,完成了,这是生有。接下来的是本有。本有的意思是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合和阶段是生有,此后这个身体受始终业习的激荡,它需要长大,一点点长大了。所以你看十二因缘里说,无名,轮回的根是无名,贪嗔痴见慢疑,见十二惑,形,就是界罗兰形成的那个阶段,就是形,造作,就是我们生前造作的,然后识,就识阿赖耶识,也就是界罗兰行识,界罗兰完成生有的阶段。明色,就是一点点的,识乳状的,六根还没有出具的状态。所以叫明色,受液体所激荡,人形就是这样的,其他有情众生是另一个形状。我们的状态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的状态即使都是人,也有千差万别的关系,是不同的。所以说在母胎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地改变。而在母腹当中的胎儿,也会受到母亲的习气啊,饮食啊,生活习惯的影响,真的影响。我在北京的时候,前几天听到,说这个年轻的时候跟着夫人结婚之后,他老爱看妖魔鬼怪的书,最后孩子就不正常。据说古人妇女怀孕了,在屋里挂张非常漂亮的好画,天天看着她,心情很舒畅。如果你天天烦烦恼恼,那这个孩子将来业力很重。天天高高兴兴的,这个孩子将来运气也很好。你吃的东西也影响他,你喜欢吃辣的啊,酸的啊,也影响他的个性。这就是胎教。因为一个生命需要很多缘来完成的。而这个很多缘都会来影响。
 
     我们知道吃肉的动物,狼啊,狮子,老虎啊,脾气非常不好。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啊,是这样啊。你看吃杂食的,那个熊啊,相对来讲比较温顺。但是它的寿命随之延长。草食动物对人类没有威胁,没有致命的威胁。所以饮食啊,决定了你的性格,同时潜移默化地决定了你的性格。你不是好斗啊,脾气不是很躁啊,虽然你表面上看起来很躁,如果你吃了肉了,整天喝酒,恐怕你会更躁。相对它是温和的。它不是绝对的。所以说它影响你,它只能是影响你一部分,不是绝对。条件它影响你。但不是绝对主宰你。因为你还有种子呢。在母胎中,界罗兰,也就是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形成了一段之后,直到出生,甚至临终灭亡的那一刹那,也就是这一段时间,父经母血阿赖耶识形成那一段,到生命的终结,这一段时间叫本有。生有就是那一刹那完成了,但是这个本有却是很长的时间。所以本有应该是现在有的情况,现在就是本有。修行不够,就是在母亲身内的胎儿也会受到母亲的影响,身心相互影响,身体会影响心态,心态也会影响身体,所以精神影响物质,物质也影响精神。你吃的好点,影响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强壮了,你的身体会好。你的精神不好,委靡不振,身体也随之,互相影响。如果有信仰的人,他会活的很自信,活的很坚强。没有信仰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抱怨牢骚,没有用啊。越抱怨啊,越恶性循环,越恶性循环,你的身体越完。确实是这样的。修行不够,也会执着外境。外在的冷热疾病,乃至身体变老啊,你都会特别敏感,特别在意。照照镜子,三十了,有皱纹了,四十岁了,皱纹更深了。五十岁了,脸上的斑点都会出现,没有办法,然后情绪会很沮丧忧虑,那他会影响你更加的衰老,没有办法啊。所以真正有信仰的人,能够解脱,无所谓了,已经很不幸了。所以你修行够了,就不会执着外境,修行不够,你就会执着外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静波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静波法师)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