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真实菩萨


   日期:2025/4/20 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宝积经8-1:四非真实菩萨
 
主 题:宝积经第8-1集
 
主讲人:普献法师
 
 
接着我们讲到辨明菩萨的行相里边,有真实菩萨或者非真实的菩萨。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谓为四?贪求利养,而不求法。贪求名称,不求福德。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乐聚徒众,不乐远离。迦叶!是为四非菩萨而似菩萨。】
 
这个地方让我们了解到,有些人穿著修道的衣服,看起来是像修道的人,可是徒有外表而不是真正的修道的人。那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贪求利养,而不求法」。也就是说穿著修道的衣服,世间人误以为他是修道,值得尊敬,所以有种种的供养;这个就很麻烦了。甚至有些学者也是研究了佛法,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而不去求法的实践,这是一个佛学者而不是学佛者。
 
我们再看社会上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在市场、在火车站、在人多的地方,常常有这个穿出家衣服,甚至穿红祖衣站在那边,一副修道的样子。你问他:做什么呢?他说:他要建寺庙、他要做什么善事。一般信徒都很善良,这些人就是利用别人善良的心,来骗取财物满足自己的私利。
 
这个就是「贪求利养,而不求法」。外表看是修道者的样子,事实上是为了名利。因为不花本钱,用不着什么技术,把修道的衣服这么一穿,外边善良的人就被蒙骗了。
 
第二种「贪求名称,不求福德」。有些人没有办法跟人家共住,又想偷懒,那怎么办呢?就到阿兰若;阿兰若就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一个人去深山海角苦修,苦修的结果,慢慢就有名望了,一传十、十传百,人家就说某某人在深山里面苦修,所以感动许多人来供养。这个是贪求名称而不求福德,跟菩萨道刚刚好是背道而驰。行菩萨道的人不会去执着孤僻的索隐行怪,一个人独修。这个对佛法来讲不是好现象。
 
第三种「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有一种人来出家修道,目的是做什么呢?目的是自我生死的解脱,烦恼的解脱,而不知道说如何来引导众生走向善的光明。只重视自己的生死烦恼,而不去重视众生的生死烦恼,这个以行菩萨道的人来讲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众生毕竟都是我们多生多劫来的父母兄弟姊妹,何况众生这么虔诚来供养修道的人。
 
一个修道者必须为众生来设法引导他智慧提升、福德提升,不能单单为了个人的生死,急急忙忙的了了生死,断了烦恼,众生的生死随他去生死,这个是说不过去的。所以看起来是一副修道的样子,但是跟菩萨道却是不相应。
 
所以「贪求自乐,不救众生以灭苦法」就是说,对众生的生死烦恼、痛苦无动于衷,这跟菩提心是不相应的。
 
第四种「乐聚徒众,不乐远离」。有些修道者喜欢多收门徒,越多徒子徒孙的,非常兴旺,像世间的那种贪恋执着。所以一个修道者如果广聚门徒,以为这样就是广度众生的话,也不见得。
 
真正的是说,这些徒弟们来跟你出家,是修远离烦恼、远离生死,而不是增长我们有这么多的徒子徒孙围绕在身旁,不是这样子的。一个修道者是真正的为了众生的解脱而起大悲心,来说法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名利,这个是相差很大的。
 
所以我们讲到这四类:第一类就是没有按照佛法去修;第二个是孤僻在一个阿兰若地方,跟世间无关了;第三种是大兴土木,建寺庙;第四种是广聚门徒。这样有的时候就会变成相似菩萨。看起来是修道者,在建寺度众,而真实是生死无关、烦恼无关,不重法而重世俗的这些建设,聚集一些徒众,这样子就是丧失了真实菩萨的意义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