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普献法师:空与不空


   日期:2025/4/28 1: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空与不空
 
六祖坛经说,学佛有两个层次:「先分别一切法,然后不作分别想」。
 
修学是有次第的,世间法是善恶分明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还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佛一定是从分别善恶、肯定因果业报开始,然后才能进入无分别的境界。
 
当你已经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往往会执着有个实实在在的善,实实在在的恶,又执着有个实实在在能行善的我,有个被我做了的善行...。这份执着是障道因缘,让你永远不能转凡成圣,顶多是世间一个老好人而已,根本无法明心见性。
 
从分别法修到某个层次的时候,你会发现能修的我和所修的善,如幻如化,没有实体。换句话说,最高境界时,心中根本没有是非、善恶、美丑,但是,他不会造恶,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到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很多信佛学佛的人,往往误以为马马虎虎就是无分别,动不动就以「不要执着」「不要有分别心」作为懈怠放逸的借口。错啦!人生不能马马虎虎!你要很认真的处理你的家庭、事业、感情,对于一切义务责任都要认真负责,有担当,清清楚楚。直到转凡成圣的那一剎那,障碍清除了,法就可以放下了。
 
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叫作诸法皆空。但是,诸法有它的形态作用,则是千差万别,是非善恶、因果业报丝毫没有差错。
 
千万不要误解佛法,以为佛法的空是断灭空——什么都没有。其实,因果业报是丝毫不会有差错的,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获,你的一举手一投足,所讲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发出的每一个念头,都功不唐捐,都一定会产生作用。

(华严经梵行品讲记p.102~104,115,11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