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003年药师佛圣诞)


   日期:2025/4/28 2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8日药师佛圣诞

        (农历九月二十九,公历10月24日)前七天的第一天


末法时期,最需要药师佛加被

本次提要:
  ·末法时期,最需要药师佛加被
  ·祸都是自己闯出来的
  ·天灾也是人搞出来的
  ·求佛加被,也是靠我们心的转变
  ·人人心向善,社会环境就好了
  ·自私烦恼要改变,不能拖下去

末法时期,最需要药师佛加被

我们从今天开始到药师佛圣诞日圆满,举办七天的药师法会。现在末法时期,我们最需要药师佛的加被,药师佛就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因为末法时期苦难很重,灾难也很多,除了旱灾水灾以外,还有病灾、刀兵灾,而且随着人心的变化,这种灾难跟从前相比,复杂性、危害性更大,隐蔽性也大。所以我们除了自己的能力以外,还要求药师佛给我们加被。以前能海上师就叫我们每次念经完了都要念药师佛回向文,所以咱们已经形成这一规则,天天念《药师经》,念“药师佛回向文”,这是能海上师的慈悲,看到今天末法时代的众生,灾难祸害特别多。

祸都是自己闯出来的

天灾人祸,祸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如现在车祸就很多,一个地方每天的车祸已经多了,全国加起来,每天要死亡多少人,本来可以避免,为什么避免不了?那就是人的关系,人烦恼重,养成习惯了,素质就降低了,就产生业障,处处发生障碍。可是人还是不自觉,有时候也知道,一会儿就忘记了。如果要他改正,他也懒得改正,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天灾人祸始终没有停止过。

天灾也是人搞出来的

天灾哪里来?天灾也是人搞出来的。人心不好,正报就差了,正报一差,依报就要向恶的方面去转化了,这不是宗教色彩,也不是玄虚,这完全是科学。拿现在的天气来说,一年热一年,这就越来越会形成灾难,这个灾难从哪里来?还不是从人的贪瞋痴来?人把空气染污了,为什么会染污呢?就是贪瞋痴,工厂拼命放废气,老板为了赚钱,不考虑环境的污染。还有,核武器一试验,气候就变化了。人搞武器就是瞋心,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瞋心考虑,没有为子孙万代想一想,这就是愚痴心。其实灾难来得快,你本人也免不了。

求佛加被,也是靠我们心的转变

消灾延寿药师佛就是为我们消除灾难,延长寿命。消除灾难也好,延长寿命也好,完全靠我们心的转变。求药师佛的加被,也是靠我们心的转变,因为在求药师佛的时候,念《药师经》、念药师佛名号,这个时候你的心也已经开始转变了。一个人不可能以恶心去念佛的名号,也不可能以恶心去念《药师经》,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转向善了,才有种种灵感,就完全靠我们的心。

人人心向善,社会环境就好了

平常生活里,我们没有念药师佛,也没有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时候,乃至于社会上不信佛的人,他心一转变也有果报。心转变成恶,将来恶报;心转变成善,将来善报。拿人世间来说,善心也有,恶心也有,假如每个人心都向善,社会环境就好起来了,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问题就是难做到。

自私烦恼要改变,不能拖下去

为什么做不到?他偏向于自私烦恼,听从自私烦恼的话。我们可不能学习,也不能受影响,可是社会的环境、社会的人际关系,使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的。你即使很好,不变坏,但也已经受影响了,受了什么影响呢?你停止前进了,被社会的种种的环境,他人的种种习气,周围的气氛拖住了,这样拖下去,要到哪一年才能猛烈地来改变自己呢?这本身就是受影响。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2)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8日药师佛圣诞

        (农历九月二十九,公历10月24日)前七天的第一天


希望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世间

本次提要:
  ·半路停下来,没退步,进步也停了
  ·希望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世间
  ·打闲岔会影响我们的进步
  ·要肯定有利的一面,否定不利的一面
  ·不能被世俗观念,错误知见所影响
  ·要有修行能力,才能避免灾难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一切想得很顺利,往往会投进灾难里去

半路停下来,没退步,进步也停了

比如说,咱们想走到目的地去,可是半路里来了几个人跟你说话,你只好停下来,结果变成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半路里停下来,虽然没退步,但进步也停止了,这本身就是智慧有限。

希望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世间

在世俗法上,一切好人好事全是善法,要赞叹、奖励、发扬,人世间就会充满种种的美德,人心和社会就会好起来,乃至可以保持世界和平。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世间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世间。

打闲岔会影响我们的进步

我们佛弟子还有更高的目的,我们要达到了生死到彼岸,这条路我们要不断走上去啊,既然这样,那么世间上的一切如果能够推动我们往前走,对我们就有利。比如说你在半路上遇到的几个人,他们不打你闲岔,而是陪着你、鼓励你,帮助你加快步伐往前奔,那就好了。假如打你闲岔呢?他又不想到达彼岸,也没有想成就圣者的理想,不管这个人是好人坏人,全影响你加快前进的步伐。

要肯定有利的一面,否定不利的一面

佛教是一分为二来看人世间,一分为二就是辩证法,有肯定它的一面,有否定它的一面,就看你当时什么因缘喽。咱们每个人的进步就不能否定人世间的因缘,也就应该有所肯定。你们到文教部来也都有因缘,这个因缘在哪里?这个因缘就是在人世间,例如有人对你说几句鼓励的话,或者给你看一本从前我们编的《音声海》,你就跑来了。人世间的同学、道友,鼓励我们好好学佛法,走上一条清净的道路,这就对我们有利了。

不能被世俗观念,错误知见所影响

假如拉我们修行人去做生意、炒股票、去打牌,甚至于对一个不想成家,已经在修行的人,你鼓励他成家生孩子,那就等于给他一个无期徒刑。说到了六十岁再修行,六十岁能修得起来吗?像你们现在年轻人,我看有很多地方,拿身体、心理来说,还比不上我呢。假如你们现在不修行,到了六十岁还修得起来吗?为什么要说哄人的话呢?一种是他们的世俗观念很重,知见错误;另一种虽不能说他们居心不良,至少可以说别有企图,结果影响了我们,使我们大上当。

要有修行能力,才能避免灾难

我怎么会比你们强呢?因为我从二十二岁信佛起就很用功,还不是靠年轻时候?当然,你们现在十八、九岁,比我当年二十二岁还提前了几年,正是大好时光。如果被世俗环境、世俗感情、世俗关系拖住了,对我们到底有利还是不利啊?我们在修行路上停止了脚步,我们有能力去避免灾难吗?

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想要避免灾难,就要离开灾难。佛法讲究实际。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肯改变,算命是算不准的。你离开了灾难的地方,你灾难就没有了,你的命运不是改变了?

一切想得很顺利,往往会投进灾难里去

有人呢,他不会考虑到灾难,一切都想得很顺利,往往会投入到灾难里去;有人呢,离开了原来的环境来到这里,待不住又回去。比如有人信佛很虔诚,还把女儿送来学习,他自己回去后,不幸发生了车祸。而他女儿在这里平安无事,天天快乐。所以从现实来看,他使女儿离开了灾难的环境。假如他那时也住上一年,那也不会有这次车祸。这仅仅是个例子。前一时期的“非典”,文教部同学哪个有“非典”啊?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3)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8日药师佛圣诞

        (农历九月二十九,公历10月24日)前七天的第一天


自己转变是内因,佛菩萨加持是外因

本次提要:
  ·世俗的烦恼习气在修行人心中进行反抗
  ·问题不得解决,信心能牢固吗
  ·心里不明白,作用也就差劲了
  ·有颗善心也能重报轻受
  ·出离法能出离种种苦报
  ·不肯出离危险,就是不爱护自己
  ·佛菩萨帮你摆脱苦难,不能断你烦恼
  ·自己转变是内因,佛菩萨加持是外因
  ·烦恼会把加持力冲掉

世俗的烦恼习气在修行人心中进行反抗

简单说来,是三宝、护法在保护。保护也要你听话才起作用。妈总是保护孩子的,但孩子不听话就会受苦受难,妈也保护不了。所以,我们既要相信佛菩萨,也要相信自己,佛菩萨的保护是加持作用,而我们自己的行动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力量。佛菩萨的保护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你不听佛菩萨的话,就不能保证了。因为佛菩萨虽然全心全意在保护你,可是你内心的种种烦恼、世俗习气却在进行反抗,对佛菩萨的保护,你排斥、反抗、不要、偏不听话,那这股力量也很厉害呢!

问题不得解决,信心能牢固吗

真正信佛也要有点头脑呢,光是信信信,却什么也搞不清楚,佛教也就变成迷信了,所以现在佛门问题很多啊!很多人心里埋藏着很多疑惑,就是不敢提出来,怕一提出来,别人不但解答不了,还会看不起你、取笑你,好像你对佛菩萨还怀疑。内心的问题一直没解决,这个信啊信得不明不白,能牢固吗?信心有问题,预流支都很难进去,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吗?

心里不明白,作用也就差劲了

最要紧的第一步就是信,不是盲目的信、不是迷信、不是糊里糊涂的信,要明明白白的信。所以佛菩萨虽然全力保护着我们,可是我们自己有问题,这个保护的作用就差劲了,因为被你冲掉了。

有颗善心也能重报轻受

有人就是这样怀疑,信佛信了几十年了,吃素吃到现在,怎么佛菩萨不保佑我?就没劲了,乃至退心了。所以要看看现实,这是佛菩萨的关系吗?是你自己的关系啊,你本来就有这个业报。你听话,也许能完全避免,因为你信佛,有颗善心,就能得佛菩萨的加持。由于你不完全听话,就被你的命运,被你受报的因缘拖住了,但佛菩萨加持也能使你重报轻受。

再说车祸,医院说有生命危险,等女儿去探望时,已经脱离危险期了,这个就是转变,就是重报轻受了。

出离法能出离种种苦报

因为众生实在太迷茫,总把世俗看得美好,看成是幸福的源泉,从没有想一想在这些环境里避免不了苦,避免不了危险,免不了要去受苦报。所以出离法非常重要,出离法能使你出离三恶道,当然也能出离我们现世的种种苦报。

不肯出离危险,就是不爱护自己

但是你不肯出离有啥办法?例如,吸毒的人国家挽救他,叫他到戒毒所去戒毒,他偏不肯去,你强迫,他就逃走,他自己要被这个恶劣的环境拖住。有人呢?在戒毒所戒了毒出来,你就好好做人啊,没几个月又吸毒了,那到底是国家不爱护你,还是你自己不爱护你自己呢?说起来,“这个人到戒毒所去过,现在又在吸毒,有啥用?”不是戒毒所没用,是你自己又吸毒了,搞搞清楚啊。

佛菩萨帮你摆脱苦难,不能断你烦恼

不是佛菩萨不灵,是你自己不听话啊。不懂佛法,不明白自己反作用势力很重,把佛菩萨的加持力冲掉了。佛菩萨的加持力只能帮助你避免危险,却不能断你烦恼,消你业障,烦恼业障是你自己的事情,因果在你身上,还得你自己转变。

自己转变是内因,佛菩萨加持是外因

自己转变是一个主要力量,叫内因,自力是最重要,佛菩萨保佑加持是外因,是他力,他力必须在自力基础上发生作用。有的人不信佛,去求神。信佛也好,求神也好,这是他力啊,你自己身上的因果要你自己转变。

烦恼会把加持力冲掉

有的人信佛等于在信神,佛法不懂,听法不感兴趣,求佛菩萨保佑特别起劲,往往也很难消除苦难。不是佛菩萨不给你加持,是你自己内部有反作用势力,加持不进去啊。所以,不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改变,很吃亏啊!非但你要长期受它的危害,而且还会把佛菩萨的加持冲掉、搅乱。佛菩萨大慈大悲,再辛苦也不会离开你,始终在给你作加持,可是你自己搞成这个样子,愚蠢不愚蠢,好笑不好笑?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4)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8日药师佛圣诞

        (农历九月二十九,公历10月24日)前七天的第一天

咱们以能海上师家风来培养人才

提要:

 ·咱们这个地方很安全啊

 ·有正法就有护法

 ·以能海上师家风来培养人才

 ·衣单费近千元,等于去拿工资

 ·风气下堕,佛菩萨不欢喜,护法也跑掉了

 ·文教部的成就靠自身断烦恼的力量

 ·女众的情绪大都来自气量小

 ·女中丈夫也是个大菩萨

咱们这个地方很安全啊

有些人来我们这儿,因为他在外面呆久了,用外面的眼光来看我们,觉得这样不适应,那样看不惯,或者有这种想法,那种意见,可是咱们这个地方很安全啊。大家知道,佛门现在也有不少地方不清净,不安全,也有徒弟杀师父和强行要钱的事情。

有正法就有护法

两年前小王在上海碰到一个以前跟我学法的女同学,记得在多年前我生带状疱疹时,她还常来看我,这一次路上遇到小王,希望小王也到她那个地方去,小王问:“你怎么断了一条腿,搞了个拐杖?”说是车祸。小王就说:“当年你跟傅老师学法,几年来都是平平安安,现在怎么变成那样?”她回答挺妙:“因为我学的是正法,所以魔障大。”(众笑)那么咱们同学天天在学正法,怎么一个也没灾难?难道有正法的地方没有护法保护,必须要锯掉一条腿?(众笑)这叫自圆其说。

以能海上师家风来培养人才

咱们纯粹是能海上师法流。一点不差,咱们也纯粹按能海上师当年的家风来培养人才。初来的或者来小住、访问的人,对我们规章制度总有点不适应、不习惯、不理解,要是没有这些规章制度,今天咱们内部能够这样安全吗?能够这样安定团结吗?听说有这么一个佛学院不久垮了,怎么回事啊?老师跟老师之间,老师跟学校之间矛盾闹得很厉害。一个是从五台山下来的,过惯清苦的生活,另几个是从富裕的佛学院毕业的,两者就合不来了,一个这种思想,一个那种思想,你这样看法,他那样要求。结果,习惯于计较报酬的嫌工资太少,闹情绪不干啦。老师跑了,佛学院也难办啦。

衣单费近千元,等于去拿工资

听说有的寺庙,出家人去得多,是不是领导得好?修行修得好?其实不是,是每月衣单费七、八百块,就等于世俗人的一个月工资,这是去拿钱的。

风气下堕,佛菩萨不欢喜,护法也跑掉了

真正修行的地方在断烦恼,修行风气就会往上升;如果不是修行人也不断烦恼,肯定下堕。别说你自身障碍多,自身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连佛菩萨也不喜欢,护法也跑掉了。

文教部的成就靠自身断烦恼的力量

今天文教部这么多同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主要靠自身力量,也得到佛菩萨的加被。我们天天讲法,遵守规章制度,有错纠正,有烦恼呢?烦恼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因为无始以来养成习气了。按照我们的规章制度来做,修行肯定快。规章制度里有一条,“同学之间不得有对立情绪,不能讲烦恼话,说话不带情绪”,可是这一条就没有做好。同学跟同学之间就要在态度、语言、心态上做到没有对立情绪,这个情绪是指烦恼的情绪。凡事对事不对人,事情要解决,大家商量,开会研究,对人不要起烦恼,这就是咱们修行人的“对事不对人”。

女众的情绪大都来自气量小

尤其是女众,很多情绪都是来自气量小。那一天女众的演讲会,男同学听得哈哈笑,笑什么呀?听说你们女众举出来的烦恼例子,都是芝麻绿豆小事情,男众不理解,所以哈哈笑,这么一点事情也会起烦恼。那么年纪比较大一点的呢,为了晒件衣服,收一条裤子也会闹个不停(众笑)。

女中丈夫也是个大菩萨

你们女众都想转男身,女身的习气不改变,即使真的转为男身了,你这个男身也不像样,心里也是小鸡肚肠,你这个男身也不叫超,也不叫优,也不是中,也不是可,叫“劣等男身”。你们假如能够改掉自己的习气,那就是女中丈夫。女中丈夫就是女身也没关系,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嘛,还是个大菩萨呢。龙女成佛一刹那就转男身。

消灾延寿来自慈悲喜舍

提要:

 ·大家都没有灾难,大家都在延寿

 ·消灾延寿来自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大家都没有灾难,大家都在延寿

所以,咱们文教部已经在安定团结上、规章制度上、建设人间佛教上、希望成为一片净土上有所成就,将来会有更大的成就。

今天是药师佛法会头一天,按照我们已有的好的方向去发展,肯定会达到消灾延寿。这几年来,同学们没有灾难。延寿呢?我不是延寿了吗?两年前的大病,要不是延寿我早死了。同学们天天法喜充满,也都在延寿啊!

消灾延寿来自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消灾延寿哪里来?今天因为时间关系稍微给你们提两句。《药师经》上说:“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消灾延寿就从这里来。你们把这几句好好去思维一下,如果能往这个方面去修,你肯定也能达到消灾延寿,再加上药师佛的加持,也肯定会快快成就。今天讲到这儿。

(未完待续)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5)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9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二天

以清净心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

提要:

 ·以清净心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

 ·强调一滴加以执着,就逐渐离开佛经教导

 ·读经要思惟其义,法义通达才能一切皆遂

 ·执着世俗观念佛法就难进得去

 ·修行的力量要深入到烦恼习气中去

 ·执着就是不清净

 ·对法不深入,始终在表面用功

以清净心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

《药师经》里有这么一段经文:“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这一段经文说明,我们怎样才能够从修行中得加持,头几句就说明只有清净才能在修行中成就,在修行中得加持。受八戒就是为了清净,居士受八戒就等于向出家人学习一天,出家人都是以清净为体,居士不要求天天受八戒,但是在受八戒这一天应该要清净。所以“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这是身清净。“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慈悲喜舍”心,这都是心清净。“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唸佛也好,唸经也好,要念如来的本愿功德,唸《药师经》就要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

强调一滴加以执着,就逐渐离开佛经教导

唸阿弥陀佛,也要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为什么现在修行不大起作用了?就是离开了经文,唸阿弥陀佛的人心里想的不是阿弥陀佛的功德,而且连阿弥陀佛种种功德他也不知道,所想的就是自己要快快往生。所以如今强调自己的一点一滴,加以执着,逐渐就离开了佛经上对我们的教导。

读经要思惟其义,法义通达才能一切皆遂

还有,读经的人应该要“思惟其义,演说开示”,这样你的思惟能够更加通达,印象更加深刻,才能“随所乐求,一切皆遂”。

“应生无垢浊心”,无垢浊心就是清净,有垢浊心就不清净,佛弟子应该走清净的道路,现在的佛弟子对清净了解得不多,尤其对心清净了解更有限,而且了解的范围往往离不开时代和环境对你的影响,你就会以这个为标准。封建时代有封建思想说法,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思想说法。如果没有好好去深入佛法,或者自己没有实际的改变,那么在某一个时候受了影响,一直保持下去,就会按照世俗上的观点,来衡量清净不清净,一直保持到现在。

执着世俗观念佛法就难进得去

世俗的观点实际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可是佛弟子把这些观点带进佛门后,变化就很少。时代有时代善恶的标准,佛教也有清净不清净的标准,我们是按照佛法的标准。如果我们对以前的观念执着牢固的话,佛法就很难起作用,即使你在听法,心里没有转变,等于没起作用,或是表面起作用,形象上起作用,心里没有改变。

修行的力量要深入到烦恼习气中去

拿垢浊来说,我们修行的力量要深入到烦恼习气中去,你不深入研究,不去了解,怎能去得掉烦恼呢?

执着就是不清净

更难去掉的是众生的执着习气。执着就是不清净,善法尚且不能执着,何况恶法呢?《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执着没有全部扫干净,怎么得到般若波罗密呢?怎么到彼岸呢?

对法不深入,始终在表面用功

所以如果对法不深入,不去体会,不去悟到的话,始终在表面用功,仅仅是个表面样子。哪怕你深入一分,可没有深入两分,哪怕你自己认为做得很好,可没有究竟,佛法是非常广博渊深的。 (未完待续)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6)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9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二天

外道因执着不能出生死

提要:

 ·执着习气就成垢

 ·消除烦恼习气的执着,唯有依靠法

 ·深浅都是法,作用可不同

 ·成佛要放下染污,亦不执清净

 ·不管苦难众生,菩提悲心难圆满

 ·外道因执着不能出生

 ·众生做好事也执着

 ·垢浊成灾,哪一处不是苦难

 ·灾难都起源于心

执着习气就成垢

染污已经是执着了,拿生活中的启发来说,难以洗掉的就称垢。一般眼前飘上去的肮脏,那还不算垢,垢是牢固地靠着你,这是指我们的习气。

习气怎么会形成的呢?习气的形成是因为长时期一再重复,一再保留,怎么会一再重复,一再保留呢?那就是执着关系。

消除烦恼习气的执着,唯有依靠法

要消除烦恼、消除习气、消除执着,就得依靠法,只有法才能使我们觉悟,法才能使我们理解一切,悟到一切,明白一切。当你的执着对法有了抵触,如果你想保留这个执着,而不要法,那你什么时候才会明白这是不对的?更何况去掉这种执着呢?

深浅都是法,作用可不同

说通俗一点,有了法一切好办,没有法一切难办,所以我们学法的人不能学了第一步就满足,不学第二步了,学了第二步就不学第三步了,这非但不能彻底究竟,就是求解脱也不大可能。一年级的课本也是法,两年级的课本也是法,同样是法,作用可不同。

成佛要放下染污,亦不执清净

修行人最最可怕的就是“执着”,外道跟佛教的区别也就是这两个字,外道执着,佛教叫你放下执着,如果你执着,再加上知见不正,那跟外道有什么区别?知见正,要放下时还得放下,一切都不能执着。如果释迦菩萨执着自己的清净,他怎么会发愿来到最肮脏的娑婆世界呢?如果他对自己修菩萨道时的种种功德,种种成就执着的话,怎么会到娑婆世界来成佛度众生?可能要找一个最清净的地方去成佛度众生吧?为什么不到极乐净土去成佛?而偏偏要到娑婆世界来成佛,难道释迦佛这样做错了吗?

不管苦难众生,菩提悲心难圆满

修行人一执着,就很难圆满他的慈悲心、菩提心,很难圆满他的度众生事业。修行就是修心清净,不管东方人、北方人、南方人,也不管四川人喜欢吃辣,山东人喜欢吃大蒜,广东人喜欢吃什么,你去管那些干什么?海阔天空,你发菩提心由你去闯,一执着你闯得出来吗?我四川不去,因为我不吃辣,我山东不去,因为山东人吃大蒜,那你只有到极乐世界去。那么极乐世界以外的众生咋办呢?说我管得了吗?那你能圆满吗?地藏菩萨连地狱都要去。

外道因执着不能出生死

外道因执着,始终不能出生死,佛教修行要放下执着才能出生死。我们在世俗里所染污到的种种烦恼,可能很牢固了,即使今天在修行的路上,哪怕我们文教部的环境很好,同学们觉悟也很高,但是每个人的习气还是有所保留,很难去掉,有的人虽然觉悟到这些习气不好,可是又觉得改不改没关系,还有的人呢对自己的习气还强调理由,这就是执着,你再也修不好了,因为你不肯放下。

众生做好事也执着

众生的执着,到处都看得见。比如劳动是好事,有时候参加劳动还执着,叫他去扫地,他说“扫地有灰,我不扫地,我擦桌子,”有的还要挑自己喜欢干的,这也是执着。只要是做好事,又何必执着?

垢浊成灾,哪一处不是苦难

“无垢浊心”,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灾难很多,风灾、火灾、水灾、病灾、刀兵灾。起了风灾挺可怕,龙卷风一来什么都卷光了,水灾呢?整个都是像海洋那样,使你一无所有,火灾烧光,病灾死光,刀兵灾杀光,哪一样不是苦难?

灾难都起源于心

一切灾难都起源于众生的心,由于心而影响了环境,影响了环境,环境就起变化,对众生引起苦难的变化就叫灾难。风是动相,火是暖性,水是湿性,刀兵灾是瞋性。

(未完待续)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7)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9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二天

唯爱自己不是修行人的素质

提要:

 ·心动成风灾,世世未停止

 ·痛苦都靠感情来完成

 ·修行人强调世俗感情,这还是理由吗

 ·个人事忙个不停,菩萨法就修不起来了

 ·对每个人都有感情,必须对自己没感情

 ·唯爱自己不是修行人的素质

 ·要把事做好,不必对人计较

 ·不正当感情一执着,痛苦没完没了

 ·煖大发热,过热生火,火烧成灾,自己要掌握好

心动成风灾,世世未停止

风是动相,一动就起风,动得厉害成风灾,所以要修定,别让心动得太厉害了,心动得厉害,你动他也动,大家动,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风气恶劣就形成灾难,这就是风灾。人世间心的风灾可比宇宙的风灾还要厉害,宇宙的风灾还会停止,人心的风灾一代一代传下去,世世无有休息,每个众生的心都在动,究竟动的是什么?一动烦恼就会造成对自己危害,对别人危害,有一种风《普门品》上称为黑风,黑风把船舫吹到罗刹鬼国,结果众生全给罗刹鬼吃掉。

痛苦都靠感情来完成

水是湿性,说起来女性慈悲心比较大,眼泪也比较多,这就是湿性,为什么眼泪多?重感情,重感情的人慈悲没有智慧,常滥慈悲,像潮湿的东西碰到别的东西就粘上了,其实水灾还不是来自众生的心?软绵绵,强调感情,没有智慧,“感情胜过理智”的人肯定受苦受难,林黛玉不是很早死了吗?从报上看到,很多人悲惨的死亡,还不是因为感情?感情可以给人温暖,可以给人活力,可以鼓动一个人,要是掌握不好,感情就是害人的东西,痛苦都是靠感情来完成。

修行人强调世俗感情,这还是理由吗

我是因为度众生方便所以说话不执着一面,我说话常随机应变,本来就是法无定法。有的居士来跟我诉苦,有来小住的同学也跟我诉说,我对你感情上的苦恼总是安慰你,不管在家庭方面,人事方面感情的矛盾,我都表示同情。我同情你,是站在你的立场上说,有时候说这不是理由,是站在修行的立场上说,修行强调感情,这还是理由吗?

个人事忙个不停,菩萨法就修不起来了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保留世俗的感情,就会使你对清净道、清净彼岸的感情投不进去了,因为有矛盾有冲突,被世俗感情拖了后腿。你如果是走上菩萨道,一切为众生,这种私人感情的矛盾,使你菩萨道也修不起来,你个人的事情忙个不停,整天在个人矛盾里团团转,你还能管别人吗?菩萨法就修不起来了。

对每个人都有感情,必须对自己没感情

前两天女众部有位老师跟我说:“你心里怎么能够装得下那么多人?你对每个人都是很有感情”,要问这个道理,就只有一句话:是我对自己没感情。

唯爱自己不是修行人的素质

对自己感情不要太浓厚了,不要太专一了,唯爱自己这不是修行人的素质,菩萨是唯爱众生,你能够跳出对自己的感情,就等于跳出自己的痛苦,因为我们今天都在受苦受难,受苦受难就是在自己的感情里受苦受难,跳出来了,天地就广大了,跳出来了,就好比乌云被吹散了。

要把事做好,不必对人计较

我常说“对事不对人”,从前指的是我只要把事情做好,不必对人计较,那么现在又怎么说呢?你有病就把病治好,或者锻炼,或者转变心理,这叫对事。

不正当感情一执着,痛苦没完没了

怎么叫不对人?不必整天为自己忧愁,我在生病,我怎么苦,我没希望了,我……,只要把事情干好,老去想“我”干什么呀?同学之间也是如此,只要把事情干好,老去想别人的烦恼,别人的错误,别人……,想这些干什么呢?只要能够做一点帮助别人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恰当的感情如果一执着了就放不下了,你的痛苦就会没完没了。

煖大发热,过热生火,火烧成灾,自己要掌握好

火是煖性,火没有管理好,会造成火灾。拿修禅定来说,修禅定发暖是好事情,但是“到脐不到心”,暖不能往上升,如果是微微的暖遍布全身还没关系,暖得太厉害了,这就叫热了,热生火了,这就不对了。自己要掌握好。

(未完待续)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8)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9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二天

贪爱的火星点燃了地狱火坑

提要:

 ·贪爱的火星点燃了地狱火坑

 ·不足就不圆满,超过会闯祸

 ·冷冰冰的人往往火气特别大

 ·温暖非罪恶,坏在贪瞋痴

 ·没有一个硬梆梆的冷菩萨

 ·温水里泡大的孩子离不开享受爱

 ·母鸟教小鸟高飞,父母无不“望子成龙”

 ·享受温暖是最没出息的

 ·有成就的人,无非是起早摸黑

贪爱的火星点燃了地狱火坑

从病来说,身体虚又有内热,叫“虚火”,虚火就是病。人世间也有快乐,当别人给我们温暖时,就是一种快乐,尤其是在孤独的时候、心寒冷的时候,有人给我们一点温暖,可真舒服啊。舒服就可以了,你不要再来一点,再暖一点,发热了,起火了,火烧起来了可厉害,会烧掉你法身慧命,最后掉到地狱里去烧。所以对人间的温暖不要贪爱,不要追求,可是人们偏偏会贪爱追求,因为被舒服迷惑了。

不足就不圆满,超过会闯祸

凡事要恰到好处,般若智慧就是恰到好处,不足就没有圆满,超过了就要闯祸。孩子在心理上靠母亲的爱成长,如果母亲的爱太过分了,小孩子贪母爱养成了习惯,就会变成娇生惯养、任性放纵,宠爱得像火烧那样,就无法无天,也是同样道理。

冷冰冰的人往往火气特别大

作为修行人,要避免两个不好的倾向,一个倾向,冷冰冰的,冷冰冰修行修不好的。你别看有的人冷冰冰,他一冒火,火气特别大,这也叫“虚火”,我是反对的。

温暖非罪恶,坏在贪瞋痴

修行人,老年人要修得年轻,年轻人要更年轻,我们保持童年的天真、纯洁,同情和温暖有什么不好?如果这个不好的话,那么妈给你的母爱也不好了?妈给你输送温暖,妈把你培养成才,这有什么不好呢?坏就坏在贪瞋痴,坏在一直贪妈的母爱,整天纠缠着妈,像一只猫那样,在妈的脚边绕来绕去,撒娇似的叫,妈连走一步路都困难,是这个不好呀。佛法是辩证法啊。

没有一个硬梆梆的冷菩萨

冷冰冰那条路是错的,有人说:“冷冰冰,像个冷血动物,是个冷血鬼”,冷冰冰的人的脾气全是硬梆梆的,有什么好结果?硬梆梆的人别人靠不近你呀,你去靠近别人,一股冷气也把别人吓坏了,赶快逃走,你还怎么行菩萨道呢?没听说过有个冷菩萨,这可不是冷静的冷,而是硬梆梆冷冰冰的冷。

温水里泡大的孩子离不开享受爱

还有一种倾向,修行人还在贪求世俗的温暖,从小享受惯父母的爱,长大后想念父母没错,去探望父母也没错,要报父母的恩更加没错,可能其中也有放不下已经形成的享受父母爱的这种习气吧?

母鸟教小鸟高飞,父母无不“望子成龙”

子女离开父母,父母心里也难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实际上,父母都希望子女离开自己,连母鸟都要叫小鸟飞出去,父母哪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啊,所谓“望子成龙”,可是想家的人总是思念着回家。

享受温暖是最没出息的

贪图家的温暖,是因为在家里享受温暖,养成习气了,有句老话:“出门一里,不如家里,”像这样的人还能四海为家吗?从前有个教师跟我讲过:“哪怕这把椅子破破烂烂,我坐在自己家的椅子上也舒服得很。”那还能出生死吗?人间尚且这样贪图温暖,到了天上更享福了,越高越不想出离了,还能出三界吗?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享受温暖的是最没有出息的。

有成就的人,无非是起早摸黑

社会上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是起早摸黑,开头创业多么艰难,你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温暖,这么一个懒汉能创业吗?贪图被窝温暖的人,想躺十分钟,结果躺了一个小时还不止,如果在被窝里打妄想呢?那可能两个小时还不止,妄想打不完,温暖也始终在给你舒服,最后想想实在不像话,总算懒洋洋地爬起来。假如一结婚呢,拖得更厉害了,你想起来他还不让你起来,这样还能修行吗?对发心修行的人来说,为什么偏偏还要保留这个贪图温暖的习气呢。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9)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19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二天

把笑送给别人,还是要别人送你笑

提要:

 ·繁华的城市环境,容易勾起贪爱习气

 ·菩萨要在输送众生温暖中,来改变自己的贪爱习气

 ·爱火遭祸,瞋火烧人又烧己

 ·对修行人宠爱,就是放纵他的任性

 ·把笑送别人,还是要别人送你笑,就看你修行水平了

 ·讲法开导无非让你们觉悟起来

繁华的城市环境,容易勾起贪爱习气

还有的人贪爱繁华的城市环境,东看看,西望望,心里也高兴。以前上海淮海路改成商业街,装修得美极了,有人总喜欢到超市里去逛一逛说:“没钱买,看看也舒服。”这都是习气啊。

菩萨要在输送众生温暖中来改变自己的贪爱习气

温暖对我们有利也有害,你执着温暖,贪图温暖就有害。说到底咱们是个修行人,菩萨只求输送给众生温暖,菩萨自己可不会去贪图温暖,我们在学菩萨行的时候,要在输送众生温暖中来改变自己的贪图温暖,所以修出离道,修菩萨法,都有一些规则和通道,这些规则和通道很细致很微妙啊,如果你不好好去体会,去研究,去转变,你在修行路上进步当然是很慢很慢的。

爱火遭祸,瞋火烧人又烧己

火是暖性,我们要取火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可不要被火烧了。世间上的人所起的种种灾祸,祸从哪里来?祸就是贪图温暖起了火了呀,要么烧别人,要么烧自己,一发展到起瞋恨心的火了,那烧起来可厉害了,“一念瞋恚意,焚烧功德林”。

对修行人宠爱,就是放纵他的任性

所以,修行人要有理智,当别人有一点使你不高兴了,你要想一想,我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我贪图不到温暖啊?最好大家都对我慈悲,今天慈悲,明天慈悲,永远慈悲,对我宠爱,让我任性放纵,别让我失去温暖了,这条路子对不对啊?

把笑送别人,还是要别人送你笑,就看你修行水平了

有一种人对人家态度很计较,“别怪我火气大,你看他什么态度?”你想要别人对你态度好,脸上笑嘻嘻,说起话来很温暖,这就是贪图温暖。另一种人呢?他从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却反而给别人输送温暖,这个人就对了,这个人就从贪图自身温暖中跳出来了,而且发了大心,把温暖输送给别人,所以,计较不计较就看你修行的水平了,就看你修行的素质了。

讲法开导无非让你们觉悟起来

讲法开导无非让你们觉悟起来,悟了修行就快,不悟始终是迷迷茫茫,修行也有点像假装,当然,这个假装是形容词,并不是说他故意弄虚作假,而是指他还没有觉悟到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修到里边去,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这些他都没有觉悟,所以,在我所经历的年代里,我总觉得信佛的修行人,大都离开了科学,离开了实际,离开了辩证法,喜欢按自己想的一套去做,而对真正的佛的教导却很难了解如来的真实义。今天讲到这儿。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0)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忆过去苦,看未来充满希望

提要:

 ·要读诵、思维、演说佛的功德

 ·法会要庄严,大家要欢喜

 ·乐求易相应,烦恼心难相应

 ·父母一欢喜,不求也给你

 ·苦恼着脸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佛菩萨哪会喜欢你哭的

 ·你欢喜佛菩萨也欢喜,功德可大呢

 ·忆过去苦,看未来充满希望

要读诵、思维、演说佛的功德

《药师经》上说,“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我们心里有所求,如果能够读《药师经》,思惟《药师经》所说的法义,还能够演说讲解《药师经》,就能“随所乐求,一切皆随遂”,这次药师法会,我们每天早晨讲开示,心里总要念念不忘药师佛的本愿功德。药师佛有十二大愿,释迦佛十分赞叹药师佛的种种功德,说是一劫二劫三劫四劫都说不尽药师佛的功德,为什么说不尽?因为佛的功德圆满,圆满的功德就没办法说尽,就像虚空那样,没有办法去衡量虚空有多大,佛的功德也无法衡量。

法会要庄严,大家要欢喜

我们这次药师法会,大家都欢欢喜喜,布置的坛场也非常庄严,更庄严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恭敬心、欢喜心。昨天晚上大家一齐诵《药师经》,诵药师佛名号啊,我看很多人都在发欢喜心。

乐求易相应,烦恼心难相应

如果你有恭敬心,有欢喜心,就能跟佛菩萨相感应。烦恼心很难感应,所以若有所求,必须乐求,乐就是欢喜心,要欢欢喜喜地求。我们凡夫经常像小孩那样,小孩向父母求一点东西,想了个办法:脸上苦恼,乃至哭得眼泪都掉下来,这么一来父母心肠软了,就满足他了。我们今天长大了,还是有那个习气,有所求的时候总是现出苦恼的脸,像你们女孩子,就是改不掉一个哭,一哭嘛就能够达到目的了。

父母一欢喜,不求也给你

但是我们凡夫众生看问题总是片面,你欢欢喜喜,父母岂不更加欢喜?非但你有求,因为父母欢喜你,当然会满你心愿,就是你不求,父母心一欢喜,不求也会多给你一点。

苦恼着脸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有时也难怪,在苦恼着脸求的时候,父母心肠一软就给你。有时孩子挺乖,开朗乐观,欢欢喜喜,父母心里也欢喜,但是看你挺乖就没想起来,孩子就调皮,你没想起来嘛我就哭,哭了能拿到,就养成习惯了。这是凡夫的父母,佛菩萨可不是这样。

佛菩萨哪会喜欢你哭的

佛菩萨总是念念不忘众生,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你苦恼着脸求佛菩萨,佛菩萨当然有同情心,有慈悲心,这是你用哭把佛菩萨的慈悲心像钓鱼那样勾起来。其实佛菩萨的心都在众生身上,你哭与你欢喜,佛菩萨还是喜欢你欢喜,佛菩萨哪会喜欢你哭的?

你欢喜佛菩萨也欢喜,功德可大呢

比如说,你在佛菩萨面前痛哭流涕,求佛菩萨加持保佑,这一次佛菩萨保佑你了,下一次你就又来哭了,又求佛菩萨保佑啊,下一次又哭了,佛菩萨想你这个众生什么时候才能离苦得乐呢?佛菩萨看到你只会摇头,所以哭着求还不如欢欢喜喜地求。你欢欢喜喜,佛菩萨也不会把你忘记,而且你使佛菩萨欢喜,你的功德可大啦!所以,我们有所求要乐求,不要苦恼地求。

忆过去苦,看未来充满希望

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是从苦修到乐,你一辈子说“苦恼苦恼”,佛菩萨加持,你还苦恼,加持也没有作用了。你听了佛法还是苦恼,佛法也没有作用了,你这个苦恼何时消除啊?修行,一切不要执着,执着苦恼也是不对的。想过去是多么苦,这没错,佛说四谛法也先说苦谛,回忆过去怎么不幸,怎么苦恼,目的是为了找出苦的原因。看未来呢?就要看未来是多么的美好,心里快乐,充满希望。不能搞颠倒了。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1)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提要: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得人身好比中头奖

 ·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

 ·善知识难遇今已遇

 ·不要让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

 ·离开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贵

 ·起了烦恼,丢了幸福

 ·明白了,才知道老师好

修行是调整心态,要作离苦得乐想

假如颠倒了呢?想想过去我多好,在厂里工作,工资高,年终奖金一两万。现在修行喽,昨天苦恼,今天苦恼,明天苦恼,将来还是苦恼,那你修行不是离苦得乐,变了离乐得苦了。

修行是调整心态,人的心理力量很大,我很强调这一点。我以前喜欢研究心理,把心理疗法的种种体会放在修行上讲:想过去要想苦恼,即使你过去生活很好,也是苦恼,因为你贪不到的时候就起烦恼了,得到了呢,享受就是消福,何况人生是苦多乐少,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想过去不要想快乐的事情,要想苦恼的事情,因为苦恼我们才进佛门。进了佛门以后,我们看未来就要看得非常美好。

佛门不是想苦恼、求苦恼、说苦恼的地方,进佛门是离苦得乐,要想今天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将来多么美好。

得人身好比中头奖

要想人身难得今已得,得了人身还苦恼?难道要做小狗小猫吗?得了人身就像中头奖,是极难得到的,哪有人中了头奖还说苦恼,问他是不是没中奖?“不是,因为我中了头奖,所以我苦恼。”岂不好笑?

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

佛法难闻今已闻,佛法更难听到。听到佛法了,大家有体会,佛法犹如甘露那样甜美,听在耳里甜在心里,你苦恼什么呀?除非你没有得到法喜才苦恼,听法听不进去才苦恼,除非你这个舌头有毛病,尝到甘露还说苦,或者心口有点不一致,听了法心里在高兴,开口总说:我苦恼。

善知识难遇今已遇

善知识难遇,在末法时期要遇到一个善知识,那是很困难的,末法时期邪师多如牛毛。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不论是老师也好,同学也好,个个正知正见,这就是善知识,邪知邪见就不是善知识。不管这个同学讲法水平怎么样,能给你说几句正知正见的话,就是善知识。过去东走西走,所听到的话有很多不是正知正见,如今无论你走到哪儿,邪见就像恒河沙那样的多。

不要让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

今天我们有这么多的同学,同学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体会,只有在你起烦恼的时候才体会不到,这是烦恼把你从同学身边拖开了,是烦恼在跟你捣乱,烦恼使你把亲人看成仇人,全是烦恼不好。有一天醒过来了,一想起同学就有离不开的感觉。有人一回家探亲,天天想着同学,探亲假还没有到,他就跑回来了。

离开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贵

在同学身边的时候,因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稀奇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天离开了,想起同学就觉得可亲可爱。就好像妈在的时候天天在妈面前撒娇,发脾气,有时候觉得天下就是妈妈好,有时候觉得天下妈妈最坏。妈死了呢?你才体会到妈妈对你的爱是可贵的。

起了烦恼,丢了幸福

人生本来是幸福的,可是烦恼一来怎么也幸福不起来,思想观念转到烦恼的地方去了,只有烦恼可亲,那么你所处的环境,还有同学都不可亲了,经书上就叫“认贼为父”,把贼当父亲,颠倒不颠倒?

明白了,才知道老师好

我们一想起这么多的亲爱的同学,还有什么苦?昨天我看胡樱的妈给我写的信,胡樱的妈挺好啊,挺有觉悟,挺有智慧的,因为她过去对我们这儿不太了解,也有点误解,经过胡樱给她解说,她马上觉得惭愧,感觉到女儿的智慧比我还要大,所以她来了封信,说“我今天才明白女众部的老师非常好”,因为她女儿告诉她,拿闻修老师来说,当出家同学生病的时候,全是她去照顾的。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2)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同学的功德是幸福的乐园

提要:

 ·体会同学的功德,就有幸福的乐园

 ·烦恼中的人,走了一条苦恼的路

 ·起烦恼,贪求高,自己掉在苦恼里

 ·世俗气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约束自己

 ·佛菩萨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起烦恼的人,心就远离了佛菩萨

体会同学的功德,就有幸福的乐园

一时起烦恼,人就变样了,但是每个人都有佛性,觉悟了,回过头来又明白了。所以你们在现实生活中好好体会同学的功德,像这样幸福的乐园还有什么苦恼呢?

烦恼中的人,走了一条苦恼的路

外面人说自己苦恼,咱们也不好说话,或许他们确实在苦恼,或许他们进了佛门还在苦恼,或者他修行的路走错了,走了一条苦恼的路呢?或许他天天在烦恼中,你也不能否定他苦恼,那么就让他们整天去说苦恼吧。可是他们不转变是不可能成佛的,不管是三十五佛也好,八十八佛也好,千佛万佛也好,没有一个苦恼佛。

起烦恼,贪求高,自己掉在苦恼里

我们要尊重现实,只有两种人会讲苦恼,一种烦恼起来了,用烦恼眼光看人,这个坏那个也可恶,别人比较严肃地看你一眼,“你这种眼光看人,也不是好人。”烦恼一起来,在烦恼里当然苦恼。还有一种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贪求太高,贪不到就苦恼了。佛法是走中道,不能太苦,也不能要求太高。说:“来到这儿真苦恼,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到外面逛街,出门还要两个人,搞得我多不方便,享受一点又说我不对了。”这么想不是掉在苦恼里了吗?

世俗气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约束自己

从前我在九华山佛学院教书的时候,过了春节回到佛学院。那时常住里有个老比丘,看见我进了教室,他就冲到教室门口,把我训了一顿,其实不是训我,是朝向我说话:“不得了啦”,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情,“比丘吃瓜子啦。”(众笑)当然比丘不能吃零食,吃零食就是世俗气,贪嘴巴一点味道,浪费时间。自由散漫的人喜欢吃就吃,喜欢下三恶道就下,哪可以不约束自己!

有的寺院衣单费每月八百,你们今天连八十元也没有,比起来是苦恼,那么你们来这儿是为了钱还是为了修行啊?

佛菩萨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今天我们既然认识到修行的快乐,那么你求佛菩萨也要以快乐的心情求啊,所以叫“乐求”。佛菩萨平等,好比一个孩子哭着求,一个孩子笑嘻嘻求:“妈,我也要”,“等你哭了我再给你”,妈会说这个话吗?我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偶然给孩子买了一点东西,首先给老大,老大是女儿,她拿到东西高兴啊,又叫老二,老二是个儿子,老三排在后面,她看见姐姐拿到了高兴,哥哥拿到了,她还没有拿到,所以她的妈就提醒我:“还有老三呢,她在妒忌了。”(众笑)我后面手一伸:“喏,这是给你的”,她也高兴了:“我的比哥哥姐姐的还要好。”我做爸爸也有平等心,哪有不给老三买的?排队嘛,总要一个一个来呀,谁叫你当老三?(众笑)

佛菩萨都是平等心,苦恼求也给,乐求也给,你何必苦恼呢?都是自己找来的麻烦,自讨苦吃。所以“随所乐求,一切皆遂”,随你乐求,一切都能满你愿。

起烦恼的人,心就远离了佛菩萨

有人说:“我怎么求不到?佛菩萨没满我愿。”你自己像个孩子那样,发脾气,找麻烦,明明妈在给你,却不肯拿,还撒娇:“我不要,我不要。”那不是佛不给你,是你不要啊,因为你起了烦恼,你这颗心就远远离开了佛菩萨,你在烦恼里,给你,你也不高兴啊,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能体会到的道理。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3)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才能得长寿

提要:

 ·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

 ·长寿好,浪费时间不好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唸药师佛,八大菩萨接引你

 ·要永远长寿,就得法身成就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才能得长寿

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

“求长寿得长寿”,长寿人人喜欢。骂起人来:“你这个短命鬼”,你会生气;向人贺喜:“寿比南山”,人就高兴,哪个人不希望长寿?这是应该的嘛。人们看见老太太,总是笑嘻嘻:“老奶奶,高寿多少啊?”人都喜欢长寿,不喜欢长寿心理不正常,那些练*轮邪教的正常吗?自己跑到天安门浇汽油烧死,而且一个妈还拖着个女儿一起去烧。世间上常听有人说:“我恨不得早一点死。”假如有人会说:“对对,你死得越早越好。”他马上会反过来问:“这算什么话?啊?(众笑)我又不是你冤家,你这么讨厌我啊?”如果那个人说:“这个话你自己说的。”“我是随便说说呀,我是开玩笑呀。”说不想长寿的人其实心里还是想长寿,长寿有什么不好呢?多活一天能够多修行一天,多留在世上几年可以多修几年菩萨行,可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对祖国人民、对佛教事业、对一切众生多做一些贡献有什么不好呢?

长寿好,浪费时间不好

我从年轻开始就唸药师佛,走路坐车也是唸药师佛。你唸药师佛,心里想长寿,就跟药师佛相应,跟药师佛相应你就得加持,愿长寿就得长寿。如果你唸到“求长寿得长寿”,不要!“求富饶得富饶”,不要!“求官位得官位”,不要!“求男女得男女”,不要,那么你要什么?我要找死(众笑)。

如果你正确地理解经文,经文里没有一句不是好话,你自己胡思乱想,这个不要,那个不要。长寿有什么不好?只有浪费时间不好,老了还不想听经,尽为自己打算盘,消耗福气,尽干坏事,这个不好。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唸药师佛,八大菩萨接引你

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经》里说,你要修药师法门,唸药师佛名号,临命终时八大菩萨乘空而来,为你指路,送你到西方,那么你求了长寿,打好基础,达到一心不乱,岂不更稳当吗?求长寿又不是叫你去搓麻将,喝酒赌博,而且阿弥陀佛就是长寿佛呀。阿弥陀佛看见你会不会想,当然我是说笑话,“我是长寿佛,你这么短命就到我这儿来。”就好比我今年七十四岁,前两年一场大病,仍然恢复过来了,看见你们年纪轻轻,像个老公公,走路没力气(咳嗽状),咋的了?这么年轻还不如我七十四岁,心里也不会高兴吧?

要永远长寿,就得法身成就

什么是真正的长寿?人间无论怎么样长寿,总有一死,长寿到一百岁,一百岁还是要死啊,其实一百岁的最后几天也是短命。所以这儿叫你“求长寿得长寿”,越长寿越好,长到数不清,长到永远没有死,那才是真正的长寿。永远没有死,就是《金刚经》说的无寿者相,没有寿了,没有寿不等于说马上就死掉了,没有寿永远长寿,长寿得没有数,那是指什么?指法身成就。佛都有三个身体,法身报身化身,如果我们懂法义,我们修行为了成就法身,那么佛菩萨加被,愿长寿者得长寿,不论是人间的长寿也好,乃至咱们希望能得佛那样的法身也好,可是你有在修吗?

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才能得长寿

修什么才能得到长寿?“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你不修哪里来呢?不修是空想,修行要现实一点。我年轻时候学习社会发展史,“劳动创造世界”,我们新大楼没有工人来劳动,盖得起来吗?不通过修行就想得到果报,不肯下种子只想开花结果,岂不笑话?从前我说过:“果子总是从勤劳的手里摘下来的,懒惰的人把希望寄托给天老爷。”佛叫我们懒惰吗?佛叫我们不要精进吗?所以,我们想求得什么就得为这个所求而做好准备,好比一个厂,你想赚钱总得要投资吧?孩子要念书,爸爸妈妈总要给他付大笔的学费,现在人称“知识投资”。我们今天修行也是投资啊,叫“成就投资”,我们要成就,佛法的知识总要懂啊。所以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

庆祝药师佛圣诞法会开示(14)

            ◎ 傅味琴讲于2003年10月20日

              药师佛圣诞前七天的第三天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

提要:

 ·听了烦恼话,清水变浊水

 ·焦虑头发白,怒发会冲冠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

 听了烦恼话,清水变浊水

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一来就糊涂了,因为混浊了,好像水缸里的水有了泥沙,清水变了浊水,就看不清楚了。本来有佛性,起了烦恼,思想就糊涂了,所以五浊中就有一个烦恼浊,烦恼一起来颠颠倒倒,是非好坏都分不清,最后听烦恼话,就下三恶道。

焦虑头发白,怒发会冲冠

有些人就是这样,明明可以求到长寿,可是他心里有烦恼,烦恼很伤身体。伍子胥过昭关,焦虑一个晚上,头发变白了。“怒发冲冠”的人,头发会冲掉帽子,心里在冒火啊!像这样的人能长寿吗?就是佛菩萨加持你长寿,你也长寿不了啊,自己害自己。佛不是万能的,你要跟佛菩萨配合好才行啊,不配合怎么行呢?西方的医学界里有句话:今天人类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精神病。拿我们来说,个个都是烦恼众生,颠颠倒倒,颠颠倒倒就是精神病,一面求长寿,一面放任自己烦恼促成短寿,你说佛菩萨怎么办呢?求不到嘛又怪佛菩萨不灵,你自己在跟自己捣乱嘛!不去掉烦恼你能长寿吗?不去掉烦恼,有的人连活都不想活了。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三恶趣就是三恶道,悭就是小气的意思,贪就是贪求,好比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最可怕是妒忌,这些都是很厉害的烦恼,还有自赞,毁他。各种法门都好,不要说“唯有我这法门最好,别的法门都不行了”,这不是自赞毁他吗?自赞毁他就是犯菩萨戒根本罪第一条。有人想求菩萨戒,别人跟他说:“受了菩萨戒可不要犯喔。”他听了不高兴,说:“我总比你好一点”,这不是在自赞毁他吗?又如,说自己的法门如此如此殊胜,这是赞叹佛法,但又来一句:“末法时期其他法门都不行”,那就成了自赞毁他。应该说:“佛法都好,邪法不好。”自赞毁他的人,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还要受诸极苦啊。所以,咱们这一次法会希望大家都发欢喜心,要没有垢浊心,没有怒害心,要去掉悭贪嫉妒,自赞毁他,要这样来完成我们这七天的殊胜的法会。今天讲到这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莲花(湖南岳阳莲花寺开示)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4年释迦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4年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