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普献法师:修止观破我执


   日期:2025/5/4 13: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学讲座89:修止观破我执
讲题:佛学讲座一89       主讲:普献法师
地点:士林公民会馆       日期:98 年7 月25 日
 
 
大致说来,我们众生养成的习惯是——因为我们有散乱心,我们都是追求种种执着,有些贪财、有些贪色、有些贪名,财、色、名、食、睡的执着,这是非常粗糙的执着。如果是转而微细的执着,那就是属于「定」,对禅定过程当中所发生的很着迷,让你难以自拔。
 
你发现到沉迷在三昧酒的时候,赶紧的要进一步去观察:我的生命主体是谁?能感受喜悦的又是谁?谁在感受这个喜悦?谁是生命的主体?在反观身心当中,我们会发现生命实在是非常非脆弱,只是这么一呼一吸、一呼一吸的这个感觉,就让我们产一个错觉:「喔!这就是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真心,我的本性,我的佛性。」
 
一般人从执着外在的财色名食睡,然后进一步的就是往内在去追求这个神秘的神我,那有些就走错路了。这个神我在你执着当中,他产生特殊的功能:看到别人家庭的秘密,看到你的亲戚朋友发生什么特殊的情形,一般就叫做「灵魂出窍」。灵魂出窍了,还执着一个灵魂,还执着一个出窍,这个还是一种执着。
 
所以,我们众生的毛病就是执着。大的执着是执着有一个「我」,在四大、五蕴和合当中,总想建立一个我「我」来安身立命。所以在所有的宗教当中,佛法一再强调无我,道理就是要破除我们的执着。
 
我常常打一个比方,一般人年纪大了都需要一个拐杖;如果拐杖也不行了,两只脚都有问题了,那就坐轮椅。当我们有拐杖的时候,很不错啊,可以走路;如果有电动轮椅也很不错啊,可以四处去;可是,最好的还是自己的脚,把拐杖甩掉,轮椅丢掉,两只脚能跑能跳的,不必依赖拐杖,不必依赖轮椅。
 
生命也是要这样子的,甩掉一切的偶像祟拜执着。所以在禅宗里面有一句话:「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甚至在禅宗里面有个公案:
 
释伽牟尼佛当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么一个禅宗祖师就说:「当时我如果看到释伽牟尼佛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打死以后去喂狗吃。」
 
人家说:「喔!修禅宗的人这么厉害!连佛都要把他杀死,然后送给狗吃。」
 
他不晓得这个是祖师们的这种「杀佛自在」,他不是杀人,他是杀那个我执。因为我们有我执以后,总想抓到一个什么来依赖才痛快,那么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生死的根本,所以想一棒子把它(我执)打杀,这是开悟者的境界。
 
我们众生几千万年来、几亿万世以来,我们牢牢难以突破的,就是这个我执我见。我执我见就是我们的烦恼的根源、生死的根源、轮回的根源。一个转凡成圣的圣者就是突破了这个我执我见。
 
所以我们讲修止观,就是让我们的心不是散乱也不是睡着了,这个时候心就变成强而有力,对内在自我的一种突破。如果我们的心很散乱又很昏沉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去向内观察身心的无常无我。
 
 
 
有一个中央研究院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他透过量子力学来看宇宙的一切,其实都是一种错觉。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青红赤白、大小方圆、种种这一切形相,在量子力学的人来看,这些都是一些电子、质子、核子、粒子在绕动而已。
 
我说:「你从你的意识上可以了解到有形的世界只是电子、质子在绕动而已,但是你能了解我们身心当中这个「我」也是如此?」科技上是用种种的仪器来了解有形无形的一切切都是一种幻觉错觉,可是科学家还是烦烦恼恼的,为什么?我执我见不是能用科技来理解的,这个探索不一样。
 
现在有些先进的科学家就研究,在一定的频率当中,左耳跟右耳是相同的频率。那么近来有科学家研究,当左耳跟右耳不同频率,让你同时听不同的东西,结果会产生一种错觉:看到前生的情况、看到前生今生来世一些奇奇怪怪的现象。透过音声频率的不同,也产生了类似一种神通的现象。现在欧美有这个组织,就是用科技来证明前生、今生、来生的这些情形。
 
但是佛法不是这样子的,不是借着外在的仪器,佛法是透过止观,破除了我执我见以后, 生命的束缚没有了,他的内心不是昏沉、不是散乱,我们很勉强的叫做「寂静」。在禅宗里面就有这句话:「寂静光通达」。心静下来了,产生特殊的功能,尤其是在止观的运作当中,把这个我执我见突破了,好象一面镜子上面的油、灰尘擦干净了。所以有这句譬喻:「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我简单的形容,就是挣脱了生命的束缚、生命无明的束缚。因为无明而产生贪爱瞋恨;贪、瞋、痴,叫三毒。那打破了我执我见,无明消除了,贪爱、瞋恨不产生了,所以就能够任运随缘,利生无住,在无限的生死当中能够去利益众生。所以,在一个圣者来看,生死是机会,轮回是美事,因为唯有在生死当中才能利益众生,唯有在轮迥当中才能立定全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