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日期:2025/5/20 22: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30)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才叫菩提心

提要: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永离二乘狭劣之心”,不能停留在自管自,了生死的小乘心上,一定要在出离法基础上继续行菩萨道。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异论就是跟佛讲法两样的言论,菩提心就是能够破除外道异论之心。发菩提心的人,要成佛,要度众生,念念不忘爱护众生,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引导他走向佛道,不能让众生的觉悟受外道的破坏和扰乱,不能让外道把众生引上歧途。你假如对外道没有破他邪见、跟他斗争的勇气,没有破除外道异论的心,你这只是口上说的菩提心,并不是真实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有人想,有的外道也挺好,也有好人好事啊。他做好人好事,咱们不反对,问题是他这个好人好事跟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两样,社会上做好人好事是为了救济苦难,而外道是为了把众生引导到他们那边去。很多情况都是这样,跟外道一接触,一接受外道的帮助,几乎全信了外道。从前有人总是说气功挺好啊,气功能发功治病,你问他,“你学不学气功?”他学气功的。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你让众生给外道引走了,这就麻烦了,这个众生就不能脱离生死轮回了。即使这个外道不是恶道,是善道,也最多升天。一听到升天的快乐,众生就迷掉了,他不知道升天不究竟。所以外道引路是引错了路,但是他们认为没错。比如信神的人,他们就是要把众生引导到天上去。释迦佛要我们不求人天福报,要我们了生死,要我们行菩萨道,成佛,与外道完全是两条道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如今这些外道魔道在佛门里边已经很普遍了,有些信佛的皈依后马上破皈依戒,破了戒他还不知道,“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他去学气功,所有气功全是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他去听《太上老君感应篇》,“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外道都称邪众,他还跟外道做朋友,拉关系,经常到外道那里去,三皈戒全破掉了。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原因就在他佛法不懂,愚昧无知。他认为这个人也很好,我虽是学佛的,跟他学气功也没关系,那个学道教的也很好,我也可以学学道教嘛。授三皈依的师父,也没有每次都好好地跟受皈依的人把三皈戒讲清楚,仅仅口头上唸唸,因为方言的关系,有时候还听不懂。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如果外道认为佛教也好,他的认识也只是表面的,不然他为什么不放弃他的外道知见,成为一个佛弟子?像邪教*轮,完全是诬蔑释迦佛,扰乱正法辱骂僧宝,他说释迦佛不是最高的,说现在的佛法不顶用了,还说这些和尚,自己都度不了,还能度你们吗?像这样的人,能让他们在佛门里捣乱吗?邪教*轮,利用佛教的名词,胡说八道,如果你不懂佛法,你会以为真是那么回事。*轮,在佛法里讲经说法就叫转*轮,他却说在肚子里有一个“*轮”,天天在肚子里转。所以说你有破除外道异论之心,能护持佛法,你这颗心才能叫菩提心。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1)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提要: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为三世中最胜心”,菩提心是三世中最最殊胜的心,称为无上心。我们过去世发了很多心,随便你发什么心,菩提心最殊胜;我们今世做人也经常发心,只有菩提心最殊胜;我们后世能够继续在人间修行,我们也会发心,以菩提心为最殊胜。你们出家的师父,你们这颗出家的心就很殊胜,可是如果你不发菩提心,跟出家了发菩提心的人相比,他比你殊胜。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能除一切烦恼”,一发菩提心,你烦恼就容易消除,如果你烦恼了,你现在这颗烦恼心就不是菩提心,如果你现在是菩提心,你就没有烦恼。菩提心是念念不忘众生,一切为了众生啊,连我都没有,还有什么烦恼。有句话,“无我即正觉”,发菩提心的人就要做到无我,只有度众生的菩提心,哪还有为自己打的小算盘。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所有烦恼全都从我执来,所有烦恼全都是为自己打小算盘,一点不肯牺牲,一点不肯忍受,尽量地想自己舒服,骂有骂的舒服,吵有吵的舒服,讽刺人他也痛快。这样起烦恼从没有考虑过对方听到你的骂,挖苦的话,讽刺的话,会受不了。只管自己痛快,这根本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父母,把每个众生都要照顾好。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我年轻时学习过焦裕禄,有这么一句话,“满胸怀装着全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乃至病重的时候,他还硬撑着,为全兰考人民干好事。世间上的一个好干部,尚且有这样的胸怀,咱们信佛的人应该更伟大啊,信佛的人怎么可以经常为自己考虑,起烦恼,应该满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这些都是讲菩提心的力量,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既然利益这么大,功德这么大,那么女人发了菩提心,转成男身就不成问题了,甚至可以转到成佛哩。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菩提心完全是清净心,一点杂质都没有。所以如果修行不往清净的道路走,不把一颗心修清净,不管你说菩提心也好,唱菩提心也好,唸菩提心也好,可你并没有真正在修菩提心啊。什么叫清净?没有我执,没有烦恼,没有自私就叫清净。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真正讲佛法的智慧,在你的聪明智慧里带一点世俗气,你就不清净。比如你能讲经说法,人们说:“你智慧很大。”你因此起了一点傲慢,你就不清净,因为在佛法的智慧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傲慢本身就是烦恼。智慧里夹杂着烦恼,这个智慧就不清净,也不完全是正知正见的智慧。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再讲慈悲心,你虽然很慈悲,可是慈悲里还有一点为自己,你就不清净,这叫悲心杂我,要完全为一切众生,一点不为自己,那样才算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出家人就有这样一个规矩,骂不还骂,打不还打,这也是在家居士应该学习的。这两句话就是为众生考虑,人家骂你,当然有气了,当然受苦了,你还骂他,被你骂的人也更气,更苦啊,你怎么骂得出口呢?我们是修行人啊,何况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骂我,我不气你,我把快乐送给你,所有的苦让我来受,这才叫大慈大悲,修忍波罗蜜就是这么修的。出家人穿的衣服叫忍辱衣,最庄严,一穿了出家的衣服就要忍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2)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提要: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改革开放前看病,医生看得多也拿这点工资,看得少也拿这点工资,那我又何必多看呢,自己想舒服一点就把病人推来推去,俗称踢皮球,搞得病人团团转。改革开放后,病人看得多,经济效益好,医院条件可以改善,还可以多分些奖金。结果两样了,大家都抢病人,看见病人真是态度好,细心关心,化验小便,化验大便,化验血,又要拍X光,病人很感动,但又觉得奇怪,自己没有什么大病嘛,等到帐单一来,1250元,(众笑)原来他是为了多赚一点钱对你关心,这就是悲心杂我。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一切烦恼都来自我执,我执必然自私。一执着破坏智慧,一自私破坏悲心。如果不听法,不懂法,修行根本就不会有力量,等到头发白了也拿不到修行上的成就,“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以不懂佛法,是对佛弟子最大的危害。如果有人叫你不要多听,唸经不必求懂,这完全是在破坏你修行的邪见,这种话怎么可以听呢?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不能在菩提心里混杂少许结习烦恼的不清净的心,菩提心是完全纯粹,完全清净的,所以菩提心是宝。古时候把白玉称作宝,价值连城啊,有的国王宁愿拿十五座城来换块宝玉,那么这块白玉,宝贵在哪里啊?这块白玉连一点黑点都没有,有一点像灰尘那样小的黑东西就不值钱了。出家人将来证果成道都是贤圣僧,称僧宝。宝在哪里啊?宝在所求的智慧,所修的悲心里一点肮脏都不能有。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所谓贤圣僧,证果了称圣僧,在断烦恼证果这条路上修,还没有证果,叫贤僧。只有贤圣僧才能称宝,世俗知见,凡夫知见的凡夫僧就不能称宝,尤其假和尚,邪见颠倒,毫无羞耻,毫无惭愧,有的家里有老婆,有的外面有女人,他竟然口口声声“我是僧宝”,你宝在哪里啊?抽烟的烟宝,喝酒的酒宝。

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修行就是修一颗清净心,尤其是出家人,走路应该走清净道。释迦佛非但在理论上这样教导,而且还有具体的形象化教育,据说出家人走路,脚不能踩在肮脏的地上,出家人的脚只踩在清净的地方,这就是形象化教育。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所谓参学,真正去参学,应该到善知识那里去听经,到善知识那里去请他给你指导。你又不学,全国跑一圈,到处乱走,反而把有些地方的邪道、魔道、不清净的影响和习气带了回来。心要有清净心,脚要踩在清净道上。打着参学的旗号到处乱走,这个地方不清净你也走进去,等你出来的时候,满身臭气。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释迦佛要我们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偏偏现在,明明是一个恶知识,明明是一个邪道,还徒弟特别多,这些都是钻进佛门来的魔道,你竟然去亲近。发菩提心的人能往不清净的地方走吗?如果你参学到的是歪风邪气,为名为利,慢慢你也变成了经忏鬼。佛弟子不听释迦佛的话,还像佛弟子吗?要听释迦佛的话,发清净心,走清净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3)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提要: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结是什么?结就是缚,把你绑起来的这个缚要全部切断不能有一点保留,如果你样样放不下,到后来你放不下的心就会成为一个结,就像打结那样把你扣死了。比如不肯修忍辱波罗蜜,一听到几句不高兴的话,心里就怄气,会怄一天两天,心量小的人会怄气一两个月,事情早就过去了,但总觉得心里有点难受,好像有块什么东西,这就是结。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习”是习气。烦恼是粗的,习气是细的。烦恼容易看得见,习气不容易看得见,断尽烦恼就不会生死流转,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还有习气。可是今天讲发菩提心,那就不同了。发菩提心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前连金刚习气都要断掉,金刚习气是最坚固最微细的习气。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这样坚固微细的习气,唯有在禅定中才能断。因为修禅定的人,他能够把心越修越细,越修越细。断金刚习气,必须入金刚喻定。要有极其细,极其坚固的定力才能断极其细极其坚固的习气,所以修菩提心一直要修到连极细的一点习气都不保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极其珍贵的圆满的菩提心。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世俗观念太重的人,总是离不开世俗。出家人要染衣舍俗,一出家一切世俗东西全丢光,里里外外不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在家人叫白衣,出家人不能穿白衣,要染衣。出家人没有头发了,还照什么镜子?有的黑眼镜一戴,望出去全是幽冥世界。(众笑)

更要舍掉心里的世俗气,出家出家,家就是世俗,出家不想家,一想家心就不清净。世俗人爱花美,摘下来闻闻,这就是世俗气。出家人连花都不能有爱心。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在家居士有个苦恼:我没有出家,是修不好喽。如果能懂佛法肯听佛的话,也能修得好,但至少也要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要不染着家里的烦恼,要出离家庭的世俗气,还要亲近三宝,要在清净修行的环境里接受影响,接受熏陶,还要亲近善知识,经常听经学法,做到这些你才能身不出家心出家。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善知识非常重要。以前我在苏州时,有个人,世俗气很重,后来他跟我学佛法禅定,又过一年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这个人夫妻两个也来听我讲法,我问他的夫人,他学了佛以后怎么样?她说,“好啊,人变了。从前他吃东西尽挑好的吃,现在反过来了,他吃坏的,好的全留给我们。”这就是学佛法的好处。可是后来他因为没有经常亲近善知识,没有经常听法,我竟然听苏州的同学说,“老师,你快到苏州来讲法呀,某某人说”,某某人就是他,“我顶不住了,老师再不来我要喝酒了”。(众笑)这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人的烦恼、习气,时间长了,执着得更牢固,就像打死结那样,最后成了一个决定你生死流转的结。比如橡皮筋,打了死结,要把这个死结解开来,可不容易了。有一个奥妙,你把橡皮筋打的死结放在手心里这么磨,磨到后来,松掉了,就能解开了。从来没有一个人自己解不开,却对着死结冒火,骂“橡皮筋不是人。”同样,烦恼习气结成的结磨磨就松了。在哪儿磨?在同学中间磨啊,在磨的过程中,你必然不舒服。但是不磨你怎么会松掉?不磨你怎么会成圆?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我58年在北京一个医学院讲心理方面的课。有一天中午我去早了等开门,我就在胡同里看人们做煤球,他把地上晒干的煤泥块铲在匾里,把匾摇来摇去,一摇,煤块本来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都不圆,在相互的磨擦中,就把不圆的角都磨掉了,最后都成球了。有的学生来了,看见我就问,“老师你看什么呀?”“看他们做煤球。”“做煤球有什么好看?”我说:“挺好看,你来看看嘛。”他看来看去看不出奥妙,我说:“你看原来煤块不圆,怎么后来圆了?”

没有同学,你休想修得好。同学天天捧你哄你,只助长你的傲慢。只有同学跟同学之间摩擦,你才能把烦恼磨光。修行想成就,你别想舒服,舒服里从来没有成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4)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提要: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修行的成就都是在苦难里滚出来的,要想断烦恼就得在烦恼里滚。所以说照顾你的同学是亲人,给你找麻烦的同学也不是冤家,也是亲人。如果没有这些同学,你的傲慢怎么去得掉,你的我执怎么去得掉?从前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时候,他就跟下面人说,你们去给我找个经常要找我麻烦的人。徒弟问他,你现在的侍者不是挺好嘛,又恭敬又照顾。他就说,“一点没有给我添麻烦,我修行怎么修啊?”他偏要找一个天天给他找麻烦的人在身边来磨掉他的习气,这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说“老师,你这些学生都是大学生,而且工作起来全是高科技”,我可不认为这些学生多么了不起,他们我执很重啊,女学生容易对同学使性子,男的脾气好一点,却个个像木头,一闹矛盾,“报告傅老师”,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别看现在我的学生基本上都安定团结了,那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磨平的,否则我怎么会高血压?(众笑)怎么会头发脱光啊?(众笑)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说你的学生既然这样,你还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舍不得啊。如果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天。他们的我执就把我的我执磨掉了,所以我现在非常恒顺众生,只要你不出事,只要你的意见不坏,虽然比不上我的好,我也说:“好好,就依你的。”结果试下来,“哎呀,老师,还是你的办法好。”让他们自己觉悟,不要强加于人,他们也容易接受。恒顺众生,我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我从前火气很大,好着急,干事情快,他们这样慢吞吞我不要冒火吗?但我一想到他们离开了爸爸妈妈到我这儿来,他得不到父母的爱,我应该给他呀,这么一想慈悲心就来了。所以有的人对我有意见,“老师爱学生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太爱学生了。”我不爱他谁爱他?你们都是辞亲出家,同学不相互爱护,又从哪里得到爱呢?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有烦恼就不清净,没烦恼就是清净。能断烦恼叫修行人,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连一点点的烦恼也要断掉它,否则你证不到阿罗汉果,这叫“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哪怕再细也要把它断掉。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有人会想,末法时期了,哪能证阿罗汉果?我烦恼这么重,就是努力去断,也不见得断得掉啊,算了算了。末法在哪里?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人上。谁不听释迦佛的教导,谁不依教奉行,谁搞歪风邪气,谁图名图利,末法就在他身上。如果你听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修清净道,努力断烦恼,末法就不在你身上。很简单的道理。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5)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提要: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受了邪师邪说影响,所以烦恼重、业障重、修不好
 ·要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要进入圣人之流
 ·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发菩提心,哪能不听法
 ·佛弟子不“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哪里来
 ·把法搞错了,就叫邪见,路走错了,修行就没希望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释迦佛一再说,法无定法,哪可以绝对地说。佛教不是定命论,1949年还圆寂了一个世界公认的现代阿罗汉阿迦曼,怎么说末法时期没有阿罗汉?所以不要受这种言论的影响。释迦佛曾经说过,末法时期由于众生的烦恼重,知见不正,所以修行很困难,很少有人成就。但释迦佛并没有肯定地讲,末法时期一个也不能成就。有人去查阅《大集经》,并没有某些人所说的亿亿人修行没有一个成就这句话,这样篡改经文罪过极大,把佛弟子的希望全扑灭了,所以大家都不想断烦恼,自暴自弃了。

受了邪师邪说影响,所以烦恼重、业障重、修不好

你要想修行成就,不能自暴自弃。正法时期修行容易成就,那时人大脑两半球,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末法时期众生大脑也是两半球,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烦恼这么重,为什么业障这么重?释迦佛说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你是受了邪师邪说影响,起了邪见了,所以修不好。

要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要进入圣人之流

我们在福鼎也好,在湖北也好,凡是要我培养的年轻一代,我在发给他们的招生简章里都是这么写的,“要手拉手,共同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在我们走的道路上,要把所有砂子全部扫干净,要在琉璃地上“进入圣人之流”,要修成初果二果三果,最好证阿罗汉果。

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培养人才,不光是培养才啊,还要培养人,不然怎么叫人才。有的佛学院连早晚功课都不做,培养出来的人即使一天到晚捧书本,这叫培养才。我办佛学苑,不培养佛学专家,而要培养释迦佛的修行人。如果你成了佛学专家,一个月工资4000元钱,还想出国成为硕士博士。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发菩提心,哪能不听法

这篇经文非常好,什么才叫菩提心,菩提心应该怎么修,都讲得清清楚楚。咱们举个例子,有人要去听法,你说:“你发发菩提心,来帮我忙吧。听法就别去了,”这就有罪过,人家在发菩提心想听法,你去捣乱。

佛弟子不“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哪里来

我们都是佛子,佛弟子从哪儿出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释迦佛口中讲出来的话就是法,听了法以后成为佛弟子,所以叫“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不懂法你怎么从佛那里生出来?讲经是在讲佛讲过的话,你不听,你这个佛弟子哪里出来的?

把法搞错了,就叫邪见,路走错了,修行就没希望

末法时期很多佛门里的人,把法搞错了,把路走错了,这就是因为有邪见,不改正你将来修行也就没有希望了。一万人这样,一万人没希望,一亿个人这样,一亿人没希望。假如一亿人中间有一二个人不是这样,他们能够听释迦佛的话,依教奉行,他们就有希望。因此佛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这全是自己搞出来的呀!末法从哪里来?是佛弟子制造出来的,哪有末法正法像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世都是假相。正法像法末法只是现象呀。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6)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提要:
 ·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才会懂得该怎么修
 ·一心求生净土,就要一心发菩提心
 ·佛并没有说要唸多少佛号才能往生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女人爱吃喝玩乐,又好钻牛角尖
 ·女人常因气恼而放不下,自找苦吃
 ·女人好妒嫉,又喜得寸进尺,难有好日子过

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才会懂得该怎么修

咱们发了菩提心的人,首先就要有了生死的出离心,同时还要有将来成佛的雄心壮志。要做到这一点,要修清净心,走清净道。那么该怎么做?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就会懂得该怎么修。(休息)

一心求生净土,就要一心发菩提心

我们讲发菩提心,难免有人说“我是唸佛的,一心只求往生西方,发菩提心好像跟我没有什么关系,要我听法也浪费时间,还要我深入经藏,我哪有这个水平啊?我只要多唸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了。”听法师讲,求生西方的人,都要发菩提心。况且你发了菩提心不会吃亏,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啊。九品莲花,要得上品上生你必须发菩提心,还要受持菩萨戒,能深入经藏,

上品跟下品,当然上品好。现在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不提菩提心了,上品,下品,也都不提了。我有一天看到一个游客在庙里求签,求了签一看,满脸不高兴,就搓成一团,一丢,重新求,这次一看高兴了,揣在口袋里,高兴地走了。等他走了,我把地上这张打开来一看,下下签,一个游客尚且不要下下,一个念佛法门的修行人,怎么不求上上呢?

佛并没有说要唸多少佛号才能往生

有人说,来不及了,就拼命地唸佛,一天唸两万四万六万。有位法师讲法时说,“阿弥陀佛又不是开公司的,一定要你唸满多少才让你往生。”《佛说阿弥陀经》里从来也没有说一定要唸满多少万才能往生,只有说: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你发菩提心,多听法开智慧,再受持菩萨戒,那你往生的品位就上升。下品下生要12大劫才开花,上品上生一往生就花开见佛,为什么不要上品上生,偏要个下品下生?不管你修什么宗派,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发菩提心利益无穷啊。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则更不杂女人诸结缚心”,要想转为男身,你发菩提心以后,不能再混杂你从前女性的结缚之心。女性的感情比男人重,女人就是被感情绑着,受苦无穷。女人即使被男人打得鼻青脸肿,只要男人说几句好话,仍会被这种情爱的感情所绑住,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诸结缚心,得有觉悟,有理智。

女人爱吃喝玩乐,又好钻牛角尖

男女为什么始终没有平等?不能完全怪男人大丈夫主义,也怪女人没志气。一直到现在,有的女人吃喝玩乐养成习惯了,她不工作,因为工作辛苦,也赚不到多少钱,她宁愿嫁一个大老板。所以女人的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而且女人喜欢钻牛角尖,钻进烦恼里去,越钻越深了。所以有许多男人受了女人的自私委屈,受不了就吵架了。钻牛角尖的人自以为聪明,而且耿耿于怀,始终解不开,这就是女人的结缚。

女人常因气恼而放不下,自找苦吃

我小时候住姨妈家,一天晚上,有人来跟我姨妈抱歉,等那人走了,我姨妈就说话了,“开始那样说,现在又来跟我抱歉,这算什么呀。”有人说起自己的妻子:“我这个太太说好话都没用。”耿耿于怀,始终放不下,解不开,自找苦吃。女人就是这样。

女人好妒嫉,又喜得寸进尺,难有好日子过

还有女人喜欢妒嫉,经常对自己丈夫说,“人家男人怎么怎么的,你算什么呀”。女人还有一种习气,得寸进尺,丈夫总算百依百顺了,她还要回家发脾气,“人家丈夫天天接老婆,你有等过我吗?”“人家丈夫拿扇子给老婆扇风,你照顾过我吗?”“人家丈夫一到,就给老婆端洗脚水,你有端过吗?”总是这样不称心,那样不满意。其实你对人家不满意的时候,你也在怄气,你也没有好日子过。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7)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提要:
 ·要作女中丈夫,才能女转男身
 ·以菩提心不杂故得永离女身
 ·比丘尼持戒清净,能脱离女态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
 ·要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女转男身,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发菩提心的人,对众生要有欢喜心
 ·制戒十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

要作女中丈夫,才能女转男身

所以女人有说不尽的苦,一种是受别人压迫的苦,比如现在讲的家庭暴力;一种是自找苦吃,就是对感情太执着,妒嫉心太强。所以要从女身转为男身,必须要发菩提心,同时要把女身的习气全部扫除,作一个女中丈夫。

以菩提心不杂故得永离女身

“以不杂故,永离女身”,照这么去修,修到一点都不杂,你就可以永远离开女身。要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周围环境能起很大作用,假如这个环境里的人,比较豪放,气量大,没有女性的扭扭捏捏,常在这个环境里,你就会得到好处。如果你这个环境全是女态呢?世俗里成熟的女孩子开口就是,“谁是你的白马王子啊。”有了家庭,女人跟女人一起,经常说“我这个男人怎么样,你这个男人怎么样”。在这种环境里,你怎么离得开女人的种种习气啊?

有一次我坐火车卧铺,对铺是一个女的,一清早,她丈夫从别的车厢走来看她,一手伸出兰花指,拍拍女的,“阿兰阿兰,醒来醒来。”(众笑)说话也女声女气,车上旅客都在暗地里笑,一个男人怎么全是女相,大家很奇怪,后来彼此谈话中才知道,这个男人是越剧演员。越剧团基本上都是女的,接触这样的环境,男的也带女态了。

比丘尼持戒清净,能脱离女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你们在家女居士,应该经常到三宝的地方来,出家比丘尼跟社会上的妇女大不相同,比丘尼348条戒,全是要你脱离女态,如果你持得清清净净,你就看不出一点女态,成了女中丈夫。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我们要把一切修行的功德,种种善根,全部回向到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成佛,为了广度众生,为使他们离苦得乐,所以要快快成佛。我是为了成佛才修行,成佛是最最伟大的理想,为了要快快成佛,所以要修好菩萨道。

要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成佛前首先要行菩萨道,要度众生,度众生功德圆满了才能成佛。成佛以后仍然度众生,不过情况就不同了,成佛以后有百千万亿化身啊,种种善巧方便,度起众生来更加容易,更加广大。所以在皈敬颂里有这么一句话,“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为利有情”,我是为了利益有情,“故愿”,所以我发愿,“大觉成”,就是成佛。

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是转业之一”,菩提心是能够转变我们的业中第一重要的法。女身转为男身也是转业。能海上师说过,“所谓消业就是转业。”要消除自己业障,方法就是把业障转变,经文里边也是这么说的:发菩提心能转变你的一切业力。

发菩提心的人,对众生要有欢喜心

这段经文讲完了。再讲发菩提心的基础,没有基础,菩提心成了空中楼阁。要发出菩提心,必须要有欢喜心的基础,人在欢喜的时候,样样都好,怄气的时候样样都不好,那你菩提心还发得出来啊?

制戒十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

如来制戒有十种意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就是要让大家有欢喜心,僧团里没有欢喜心,这个僧团就变了怄气团。所以制戒十种意义中,第一为摄取于僧,第二就是令僧欢喜,僧就是僧团。如果你受了沙弥戒,受了比丘尼戒,要使你受的戒发生作用,发生意义,首先就要令僧欢喜,要使僧团里每个人都欢欢喜喜,一欢喜就能团结,一欢喜就能安定,一欢喜就能放下烦恼。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8)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提要: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欢喜的力量很大呀,生活中常有遇到。他今天特别高兴,你去跟他说,“你不是今天要找那个人算账吗?因为你很生他的气。”他正高兴,说:“这点小事不计较了,这点小钱我也不要了,算了算了。”一欢喜什么都算了。

一怄气,有人气得两手发冷,全身发抖,有的还说,“我气得这个样子,他倒高兴。”你气他,他可没有受苦,他一根毫毛也没有少,是你自己受苦啊,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么愚蠢的事?我们不主张去伤害人,不主张让人受苦,但也不应该让自己受苦啊,你生他气干什么呢?他还是个凡夫呀。你理由十足,“出家了,还是这个样子”,哪有一出家就是阿罗汉?你要求也太高了。有大悲心,发菩提心的人不舍一众生,哪怕你对我怎么坏,你起烦恼,我就让一让,不跟你计较,等你火气过了,咱们还是好同学,还是师兄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不要年纪活到55岁了,还比不上一个五岁的孩子。有这么一幅幽默画,两个孩子吵起来了,大家都把父亲拉出来,两个父亲评理,评得不对头,父亲跟父亲吵,两个孩子傻眼了,像傻瓜那样站在旁边看,他们觉得奇怪,你们大人跟大人吵什么呀?后来父亲跟父亲打起来了,这两个孩子却在一起玩了。所以年龄长大了,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是最好的,不要越大越是自高自大,越老越是倚老卖老,烦恼这么重还比不上一个无知小儿。佛弟子都是一家人,“僧皆如来子”,兄弟姐妹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拿世俗的家庭来说,人家告诉你,“你这是吃亏啊,那个人是在欺负你。”“哦,算了算了,他是我大哥。”同学之间亲兄弟啊,修行人要比社会上的人有智慧。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从前在太原,有个人听了我讲的佛教禅定课后,他高兴地跟我说,“老师,如果你能让我老婆也信佛,我会非常感谢你。我老婆也有好心,有一次她看到一个没寒衣的穷人,她竟然把给我做的棉大衣送给他穿。”后来他老婆来看我,我给她启发启发,女的也信佛了,比男的还要信。他们夫妻之间本来天天吵架,乃至打架,后来就不吵了,我回上海后,他们来了一封信说:“他起烦恼了,我就忍一忍,我起烦恼了,他就让一让,就没事了。”

人生在世啊,不要老是占人家便宜。你有吃亏的时候,别人也有吃亏的时候,别人有占便宜的时候,你也有占便宜的时候,要这么想呀。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也有起烦恼的时候,你起烦恼的时候,人家对你不计较,忍着,人家起烦恼你也要不计较忍一忍,要平等对待嘛。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能给他人欢喜,他高兴了,你也没有吃亏,因为你也高兴啊,而且你高兴在前面,你还占便宜了。举个例子,好朋友住院,你想去探望他,当你想去看他的时候,当你花钱去买礼品的时候,你已经高兴了。你到商店里,笑嘻嘻跟服务员讲,“把这个给我。”你总不会哭丧着脸,“哎,哎,这么贵啊。”(众笑)等你准备好了,一路高兴,看见朋友更高兴,“我给你买了一点营养品啊。”你总不会苦恼着脸,“那,给你了,150块。”(众笑)哪有这种事情啊。你给一个人高兴,尚且如此,如果你给两个人呢,三个人,十个人呢?说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对广大的人都高高兴兴的,人家都会帮你一把,你吃亏什么呀?大家发欢喜心,非但能消除烦恼,僧团更能安定团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9)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

提要: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说:“别人骂我。”骂你,你也要高兴啊,骂你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事。试试看,你们谁骂我一句,我给两块钱,不够,我给五块。(众笑)花钱都买不到,你还生气。《金刚经》里说,你能持诵《金刚经》,谁骂你,你前世业障就消了。有人说“骂得很难听啊,”佛说,“骂詈唯有声”,骂人的话只有声音,“分别由我识”,怎么去分别这个骂人的话,由你了。

骂人只是个声音,问“骂你什么了?”“骂我小鬼。”小鬼是最亲热的称呼啊,从前新四军,八路军,对年龄小的都称:“小鬼。”就好像妈叫孩子,“猴子,过来。”那么也算骂人了?上海人骂“赤佬”,就是鬼,别气,好话!赤是红,佬是尊称,又红又老,你应该高兴,“哎呀,惭愧惭愧,我还不到家。”何必生气?因为你去想了,你就气啊,不去想你生什么气啊?听不懂的人从来不生气。比如医生骂邻居,“歇斯底里。”这个邻居笑嘻嘻的,什么叫歇斯底里,他不懂。(众笑)

我十几岁离开家乡,60年过去了,我还去找我的家乡,总算给我找到了。小时候我爸爸在镇上恒兴米厂工作,现在恒兴米厂早就不见了,当时米厂外面有一个木板铺成的,停靠米船的码头,日本鬼子打进来后,厂门口的码头上有个日本兵站岗。有个小青年,拉拉这个日本兵的耳朵,朝他笑笑说:“猪猡!”日本兵也说,“猪猡。”(众笑)“耳朵。”“耳朵。”“猪猡——耳朵。”他学得高兴。因为他听不懂中国话,所以佛经里说:“骂詈唯有声,分别由我识。”话一说出口,声音就飘光了,话都飘掉了,一切如影如幻,你去想它干什么呢?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菩提心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第一步要欢欢喜喜,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你功德无量。我对待这些学生,训了他以后还要跟他讲笑话,还要给他吃点糖,像妈妈那样,妈妈打完孩子屁股,还要把孩子抱抱,所以这些学生看见我个个都欢欢喜喜的。心里有矛盾呢?我就启发他,给他分析分析,讲讲道理,讲些风趣话,幽默话,他听了笑了,不笑我还不放他走,一定要讲到他笑了高兴了,我也笑了,因为我成功了。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心理医生一个最妙的方法就是使病人高兴,愉快就是良药。愉快也是治烦恼病的良药,几乎所有佛经里边都有一个“喜”字。四无量心,有喜无量心,七觉支有喜觉支,大乘佛经里经常看到要“令众生欢喜”。所以大家听了法以后,首先要法喜充满,你们这两天听我讲法,如果你欢喜得掉眼泪,那可不是苦的眼泪,一个人欢喜的时候也会掉眼泪的。你听法最先得到利益的就是一个喜,叫法喜充满。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听了法以后,如果同学间有矛盾,你们心里要想:你是未来佛,你生我的气,我就供养你一个欢喜。我有过错我向你忏悔,“你别生我的气。大人不计小人过,你是未来佛啊,我是苦恼众生。”(众笑)说得那个同学也哈哈笑,“算了算了,我也不对。”那不好吗?何必两个人看见,你瞪我,我瞪你。一看见他坐在旁边,(咬牙切齿状),像什么样子啊?(众笑)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希望你们听完法,把欢喜心修起来。人家起烦恼,你不要烦恼,你还要帮他欢喜起来。这样忏悔才起作用。不能一见面就怄气,“哼”(作气愤状,众笑),“我是听老师话,向你忏悔,你以后也注意注意。”(众笑)这叫忏悔吗?让每个同学都欢喜起来,咱们受戒就有意义了,令僧欢喜嘛。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我明天一早要回去一下,等我下一次来再给你们讲。你们九江的居士,很远路能赶来听法,佛菩萨都非常欢喜,护法菩萨更欢喜。讲法的地方,天人路过,他也要停下来听法。所以你们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咱们共同为了娑婆世界的佛教好起来,佛法不要灭,正法能够弘扬出去,令正法久住,这是功德无量。谢谢大家。(回向)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当家师:我受觉海师委托,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傅老师在百忙之中,从湖北来到我们西琳寺给大众讲法,这两天呢,大家听了法都法喜充满。不管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九江的居士也好,都来听法,大家都感动,听得很高兴。所以呢,师父下午有点事情,让我代表师父,代表大家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希望傅老师在以后,有条件,有机会的情况下再来到西琳寺,继续给我们讲法。谢谢大家。(众鼓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傅味琴居士)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平等爱徒的乐趣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90~95)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80~8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70~7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60~6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50~5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0~49) 

 傅味琴居士: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