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五 穷子喻品---信解品


   日期:2025/11/27 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华特论
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
 

  第五 穷子喻品---信解品

  开权显实,上根顿明;舍利弗及四众一部分,皆能欢喜接受。次焉者不免怀疑,世尊更说三车喻以晓之;中根乃得信解。迦叶等权示当机之位,特申穷子之喻;藉表转迷启悟之乐焉。古译命名信解品,约悟后之净信深解也。
  尔时摩诃迦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目犍连遇此未曾有法,且见舍利弗亲蒙授记;闻三车喻已,皆大欢喜,胡跪佛前,合掌白言:我等忝居僧首,年并衰朽;自谓已得涅槃,不复进求菩提大道;虽历预法席,而身体疲懈;不堪与闻菩萨游戏神通,严净佛土,成就众生,诸殊胜法;在座惟念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盖遵世尊初教,以得出三界自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敢向往;今知声闻亦堪授记,迥出意表,深自庆幸,犹如穷人忽获无量珍宝;悯伤昔迷,应申一喻。
  摩诃,大也;胜也;名上加此,示殊胜或伟大也。迦叶具云迦叶波,姓也(义为饮光);本名毕钵罗(树名),祷于此树而生故。是人为摩竭陀国大富婆罗门之子;父母既逝,即出家求道;嗣师释尊而证阿罗汉果;头陀(义为苦行)第一;最后则传佛心印,为禅宗初祖;通名摩诃迦叶,藉示殊胜,异于其它姓迦叶者。
  须菩提新译苏部底,义为善现(或曰空生,亦曰妙生)。生时于虚空中妙能隐显器物,故以为名。慧命,具云法身慧命;即身具法身相应之慧。释尊诸大弟子中,解空第一;为阿罗汉最先见佛法身之人;故常加慧命二字于名上。
  迦旃延新译迦多衍那,义为剪剔,姓也;名那罗陀。聪颖异常。其兄游学外国多年,具解世间诸法;归国宣说;得大声誉。那罗陀年尚稚,一闻兄说,尽通其学。后从佛出家,得阿罗汉果;议论第一;世以摩诃迦旃延称之。
  目犍连新译没特伽罗,义为赞诵(或曰采菽),姓也。少与舍利弗同习外道。后因马星比丘介绍见佛,寻证阿罗汉果。佛大弟子中称为神通第一。名上加摩诃,亦示其殊胜,异于其他姓目犍连者。
  未曾有法,即序品所演境界。四大弟子皆阿罗汉;初遇此境,心尚淡漠;及见舍利弗授记,渐生欢喜;而犹未解所以;后闻三车喻,乃知阿罗汉应当转入一乘;遂于佛前忏悔前愆。消极权教,得果自足。积极实教,勇猛直前。安于涅槃,不求菩提,闻法疲懈,消极之“止”也。游戏神通,严净佛土,成就众生,积极之[行]也。三解脱境界,亦有权实之分。权教之空,无相,无作,皆遮遣边事。实教之空解脱,显灵活之体;无相解脱,显不染之相;无作解脱,显“法尔”之用。忽获珍宝者,非从外来,了知自身原具也。所申之喻,详如下文。
  譬如长者子,背父而逃;流落异邦,生活穷困;经数十载,始思还国;父出门求子不获,中止一城;豪富无比,商业遍及他方;穷子跋涉长途,路经其城;资斧断绝,谋为人佣;或指向富家,儜立户外;望见主人高坐堂皇,庄严夺目,俨然王者;婆罗门,刹利,居士,乃至吏役,围绕如云;穷子不知其为父也;怵于威德,不敢求佣,亟走贫里;时父于狮子座上遥见子来,识其面目;心大欢喜,遣使追还;穷子被捉,惊愕呼冤,哀求赦宥;使者不听,曳至父前;穷子以为触犯王法,必将见杀;闷绝,躄地。父悯子劣,不堪抬举;令以冷水洒面,使之复苏;语使者言:不须此人,可遣去之。穷子蒙赦,欢喜而遁;即往贫里谋食。
  此喻语初段也。佛于众生无所不摄,本应皆是佛子;今借长者子以概一切。众生受摄者,自然世世皆生于佛前;不受摄者,则沦落无佛之所。失佛支持,大都依正(身及环境)平常;苦恼缠缚,不堪逼迫。转寻善路,喻如思还本国也。众生不在佛前者,佛每随机缘,化身招之;所止之处,即成化土;福德之大;十方景仰;如豪富无比,商业遍及也。依正庄严,只王者略堪比拟。婆罗门,具云婆罗贺摩拏,乃承习梵天法者;义为梵志,或净行等;印度四大阶级中,此最尊贵。刹利,具云刹帝利,义为王种,或地主;国王大臣皆属之;四阶级中之次尊贵者。居士,则具有学识或资财,在家志求佛法之人也。钝根之初向善,外道与权教始堪引诱;骤闻究竟清净之一乘妙法,莫不惊愕急走;强之修学,则或呼冤闷绝矣。善知识对此等劣机,不妨挥之使去;姑任浮沉外道,延其残喘。
  父更设方便,希诱子来;密遣窭人与之相处;介绍工作,专司除粪。穷子遂投身厕所为粪夫。父于窗隙中窃窥其子,憔悴垢秽;格于地位,未便与言;乃乔装粪夫首领,督率诸人勤作,其子渐得近父;父递增其工值,且配给物资;复誉云:汝不欺不怠不怨,胜余工友;我今视汝如子。穷子虽自庆幸,仍猥贱自居;二十年间惟事除粪;于中渐知首领实乃大富长者。
  此喻语中段也。佛以下劣众生不堪引入一乘大道,暂屏而不录;然化度之志未尝或辍,则权设不了义教法以摄之。窭人,喻声闻僧众;除粪,喻对治烦恼;穷子投身为粪夫,喻劣机出家学声闻道。修习此等权法,身无威光,心不活泼;佛虽加悯,却不能示以庄严法身;欲其亲近,须现下劣应身而领导之。增工值,给物资,喻逐次获得小乘诸果也。视之如子者,以尚未发菩提大心,非真佛子;只类“犹子”耳。劣机虽蒙奖励,仍安于小乘;但知佛乃福德无量之人。
  既而父疾,自知不久于世;示穷子种种宝藏。穷子悉其极富,但未敢存继承意;然志趣渐高尚矣。父将终,邀集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来会;指穷子云:诸君当知,此我真子!向从出生地潜逃,数十年觅之不得;今乃于此相值;应受我之遗产。穷子闻言,欢喜无量;默念:我本无心希求,宝藏乃自然至!
  此喻语后段也。一代教法将终,佛不久当般涅槃。然必于如来无量功德(如十力、四无畏等类)广行宣说,俾弟子悉皆闻之。弟子虽感兴趣;自视卑下,无荷担心。最后佛乃集十方如来菩萨天龙八部等等表演《法华》;指调练驯熟之弟子为真佛子;当机自然欢喜无量。
  世尊,长者譬如如来,穷子譬如我等。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我等迷惑,不克继承如来大法;如来权令除烦恼粪;我等乐此小道,勤行精进,得涅槃证;欢喜自足,不求如来智慧宝藏;误认是等宝藏只为诸大菩萨说,非我等所应有;今乃知其不然!如来智慧,恒常灌输大众,所谓唯说一佛乘;我等不知接受,辄失大利;如来昔于菩萨前,每訾声闻徒乐小法;正悯我等执迷不悟;兹开悟矣!法王殊宝自然而至;诸佛子所应得者,我等皆已得之。
  迦叶等说喻语竟,重申本意:一向不知除烦恼粪为劣机对治法门;证得相似涅槃,便自满足;虽如来常以佛子相激励,自顾无如来智慧,如何承当?故闻此等大教,总不接受;今在法华会上始悟昔迷,而知真是佛子;能荷担宝藏,不让其他大菩萨也。
  论曰:钝根众生不悟心性妙用,“所知障”甚重;“烦恼障”滋多;以致苦海流转,茫无津涯。或告之云:提起自心佛性,所知障顿破;当下脱离苦海,与如来等;则瞠目结舌,望望然去之。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说,以为力尚可及;勤而习焉。虽获人天痴福,八苦每相缠绕;竭尽世间方法,不能冲出重围。诸佛悯之,权现比丘身,劝令出家,先除烦恼之粪。词理浅近,易于领略。学人专诚持戒遮情,未尝不证小果;然身无威光,心非活泼;菩提之道,距离殊远。如来慈悲调练,密密以神力加持;机缘成熟,佛性辉耀于心;夫然后知无量功德藏,本来具足;能发之者,应用无穷;回视当年惟事除粪,仅薄得轻微代价者,无乃愚痴可笑耶!迦叶等一悟之后,所以有穷子之喻也。世之未达法华者,恒以出家除粪为佛道正宗,最高无上;是安于穷子而不克自拔者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冯达庵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冯达庵居士)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四 三车喻品---譬喻品(下)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三 舍利弗授记品---譬喻品(上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二 开权品---方便品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第一 序品---同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发凡 

 冯达庵居士:法华特论 自序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结经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二节 真言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一节 通赞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冯达庵居士: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