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灭却心头火


   日期:2011/4/16 15: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人在烦恼中时心里总是很计较,很怨恨,也很痛苦,

必然会因此而失去正确的行为方向,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

当你有了慈悲心、有了同情心,

你才能体会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伟大。

 

其实真正需要的仅仅是两个足够充饥的“苹果”,

而剩余的欲望只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累赘罢了。

 

为什么?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

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我们就感激不已?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百米赛道上突破十秒大关

美国选手吉海因斯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

  

心中无事,事中无心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正见上稳固了,任它世间快乐花样百出,心里也有定解:

这只是纯苦的事。由此就遮止了贪求。

  

正见上稳固了,任它世间快乐花样百出,心里也有定解:

这只是纯苦的事。由此就遮止了贪求。

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而自我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

你最后什么也得不到,除了一大堆恶业,这是自我唯一的赠品。 

心灵智慧灭却心头火,胜点佛前灯

 

《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无踪了。

 

什么是平常心?

第一、为善不执是平常心:

无论付出、行善,你有了执着,就会有所罣碍;有了执着,就会有所期待。当期待落空,不免失望,甚至反而恼怒不安,内心就无法平静了。如果能够行善施恩于人,无求回馈,不执于心,体达「三轮体空」,无施者、受者以及无施物的清净平等心,就是平常心。

 

第二、老死不惧是平常心:

生死轮回是宇宙运转的常道,人总难免生病,面临衰老,甚至死亡的来到,能够心无惧怕、意不颠倒、无所罣碍、安然自在,所谓:死是生的开始,生是死的准备;生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这就叫平常心。

但凡略知佛法的人都知道《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

著名的一行禅师,数十年来在欧洲和北美已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影响巨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平常心)(五明学佛网:烦恼       平常心)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杨佛兴居士:评“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