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智比丘尼:求佛有没有用


   日期:2011/4/25 17: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问:既然说佛陀是人不是神,那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我们求佛有没有用呢? 

我们应当了解,“佛”就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清净自性。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换句简单的话说:我们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和佛无二无别,佛的功能已经完全开显,而我们尚待挖掘。佛的慈悲、智慧、神通、辩才,所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众生心性中本自具足,因被无明妄念烦恼所障而不能妙用现前。求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如果我们能按照佛陀的教诲生活,不再造业,那么不好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是佛菩萨在保佑我们,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就像交通法规保护我们行车安全一样,这是同一个道理。

接着又会有人问:既然求佛是向内心祈求,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顶礼外在的佛像呢?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佛是先觉者,是我们的老师。而众生是学生,是后觉,我们必须通过老师的引导才能获得觉悟与解脱。从伦理道德上讲,拜佛就是一种至诚恭敬的礼节,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感恩,向老师膜拜学习、见贤思齐。礼佛就是要与佛心相契,学习佛的慈悲、平等,否则,丝毫不了解拜佛的含义,搞搞形式主义,那和迷信没啥区别。

那么,佛教徒常说的佛力加被与感应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句,福增无量。这就是加持的力量。加持的力量来源于佛的悲心和愿力。释迦佛在因地发了五百大愿,并且已经成佛,具足圆满的智悲力。佛的慈悲周遍一切众生心相续,没有一刹那间断、没有一微尘间隔,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众生祈求,佛陀必定会任运降临。试想,我们平时有事祈求世间善人时,他也会尽力帮助。何况是大智大悲的佛陀呢。经中说,佛陀对三世所有有情的一切心和心所,能在一刹那间毫无错乱地任运了知。只要你具有恭敬与信心,佛陀大悲愿力的加持,必然能在心相续中显现。当祈祷佛的信心圆满时,就能得到佛的全分加持。也就是说,获得加持的大小取决于敬信心的程度。有一分敬信,则得一分加持;有十分敬信,则得十分加持。这就类似于我们生病看医生,如果对医生有信心,服用他所开的药方,则药到病除,如果没有信心,药开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也有人会这样问:我并没有看见佛菩萨啊,我怎么知道佛菩萨在加持我呢?

那些地震灾区的人们并没有见过所有捐助他们的人,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可以感觉到大家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是真真切切的,可以触摸到的。这些施予援手的人就是菩萨。佛菩萨不仅仅是寺院里供奉的塑像,110的警察、120的医护人员、119的消防员......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手去帮助别人的人,都是菩萨。

但人们似乎非得亲眼睹见如来法身现前才能相信佛菩萨真实不虚。这种想法非常幼稚。凡夫无慧眼,当面不识如来。金刚经言:若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菩萨随顺众生根机显现各种身份度化有情。不是人们想像中,抬头看到云端坐着个佛才算眼见为实。

再跟大家讲个故事: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了……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再有人问到:我在佛前做了种种功德,为什么向佛祈求的心愿没有灵验?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到寺院写牌位、做佛事,或者上供下施,祈求各种人天福报。如果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会埋怨菩萨不灵,甚至退失学佛的信心。佛教讲究因果,种什么因必定得什么果,一点不会错乱。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知,诸佛如来对众生的护念与加被只是众生受果报的一个重要助缘,起决定力的还是众生自己的思想行为。思想行为的影响与作用力就叫做业力。善的思想行为必定产生善的影响与后果,恶的思想行为则必定产生恶的影响与后果。这就是佛教的因果观念。

(果报有三种:现报、生报、后报。现报是指现世作恶,现身即受恶报;现世作善,现身即受善报。生报是指今生作善作恶,来生方受善恶之报。后报则指或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于此生中受善恶报。或今生作善作恶,在未来无量生中受善恶报,是名后报。)

如果今生善根力弱,抵不过往昔强大的恶业,势必恶业果报先成熟。举个例子:一个人生生世世自私吝啬,今生感召的果报是贫穷困苦。但是这个人还有一点微弱的善根,他到佛前供养,祈求福禄。因为多生以来顽固的习气,在做供养时,仍然心存悭吝、怀疑,并且在生活中待人接物一如继往地自私自利。这种不清净供养的善业非常微弱,根本抵不过往昔强大的恶业,所以很难扭转他今生穷困潦倒的局面。这就好比是一块地,既种了庄稼又种了野草,如果野草所得的养分远远超过庄稼,最后收获的当然是野草而不是粮食。

如是因,如是果,一切皆是自作自受,绝不是佛菩萨不悲悯。换句话说:“一饮一酌,莫非前定”。所以,我们一旦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受再大的苦难、委屈,也不会怨天尤人。我们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梦见和菩萨在一起走在沙滩上,空中忽然闪过了他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他发现在每一幕里,沙滩上都有两对脚印,一对是他的,另一对是菩萨的…… 
当最后一幕划过后,他再回头看着沙滩上的脚印,却发现有好几次,沙滩上却都只有一对脚印而已!而且那些时候都正好是他生命中最低潮,最难过的时候……
他很困惑的问着菩萨:你答应我的,你说你会寻声救苦,一旦我誓愿跟随你,你就会一直走在我身边护持我,但是我发现在我生命中最难受痛苦的时候,沙滩上却只有一对脚印而已啊!!我不懂,为什麽在我最需要你慰助的时候,慈悲的你却舍我而去?
菩萨慈悲柔和地回答说:我忆念你,护持你,而且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在那些你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你只看到一对脚印,因为,那是我抱着你在走的……
当我们面临考验之际,往往会一直以为是自己孤军奋战,在我们最觉得孤立无援时候,静下来看一看,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在旁边陪着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智比丘尼       求佛)(五明学佛网:妙智比丘尼       求佛)  

 忏云法师:癌症病患求佛得救 

 明贤法师:给北大同学秋季开学的九点建议——青春易逝、用求 

 宗舜法师:我们应该用那种态度 求佛菩萨加持 

 宗舜法师:求佛真的有用吗? 

 念佛,祈求佛菩萨加持,自然事半功倍 

 道证法师:临终助念怎样开导?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求佛哀佑, 

 仁清法师:求佛垂慈,接引往生 

 道证法师:助念最重要的: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养对方 

 有时候求佛菩萨为什么​不灵? 

 求佛菩萨加持,自力、佛力、法力,还有就是你自己 

 不信因果报应,再求佛也无用 

 黄念祖:你光求佛,你自己不做,佛就不加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