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昌法师:何谓真正朋友?


   日期:2011/5/1 15: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无常,人生短暂。在匆匆而过的人生旅途中,人们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落与坎坷、挫折与打击、孤独与无助,这时都渴望得到朋友的帮助,交朋友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在生命的轨迹中,我们不可以没有父母,同样也不可以没有朋友。儒家讲五伦,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不同时期,不论有意还是无心,我们都可能与一些人结识而成为“朋友”。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多数人都喜欢和自己秉性相合的人交朋友,以为这就是“真正朋友”。其实这是对“真正朋友”的误解,不明了“真正朋友”的真实涵义。因此,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对朋友的解释也会不同。有的说,朋友是在你苦闷的时候能听你发发牢骚的人:有的说,朋友是在你落魄的时候能给你最大鼓励的人;有的说,朋友是在你困难的时候能为你两肋插刀的人;也有的说,朋友是和你一起分享收获与喜悦的人。不管哪一种解释,都没有点出“真正朋友”的涵义。

  明代苏浚把朋友分为四类,他在《鸡呜偶记》中诠释道:“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蜜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可见,朋友有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并不多。

  由此可知,古往今来,人们对朋友有着不同的解释,什么才是真正朋友呢?普陀山戒忍大和尚一席话,为真正的朋友作了个注脚,值得我们深思和铭记。一日,后学有幸与戒忍大和尚、可祥大和尚等,一起在七塔寺共进早餐,席间聆听戒忍大和尚的慈悲开示。他说,“真正的朋友”必需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自己了解对方;其次,自己了解自己;最后,对方了解自己。他以“知彼、知己、彼知我”七个字,点出什么是“真正朋友”。并举管仲与鲍叔结为“生死之交”的史例,来进一步说明何谓“知彼、知己、彼知我”。

  管鲍二人在闻达之前,曾一起经商,在分红利的时候,管仲必然多取,又不加解释,而鲍叔并不以为管仲贪婪,因为他心知管仲家境贫苦。遇有杀戮战斗的时候,管仲进必在后,逃必当前。鲍叔因其有老母在堂,也不以管仲为贪生怕死之徒。管仲任官,三次都被罢免。鲍叔不认为管仲不肖,而以为他时运未至而已。管仲于是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后人往往误解,以为管仲不义,而明末大学问家陈继儒在其《狂夫之言》中这样说道:“世人但解鲍叔之知管仲,而不解管仲之尤知鲍叔。是两人者,真相知也。”由此可知,真正的朋友要以心印心,以朋友之心为心,不计个人利害,但求心许而不喜诉诸言词,呵护由衷而不求一时之耳顺。

  在现代这个物质横溢的商品社会,要找一个“知彼知己”的朋友,真是难上加难。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很多人所谓的朋友,都附带着利益关系。所以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而视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能称得上“知彼知己”的朋友,真可谓屈指可数,如管仲与鲍叔、杜伯与左儒、羊角哀与左伯桃、伯牙与钟子期等,成为千古美谈,被后人所歌颂。

  因此,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你可曾拥有真正的朋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昌法师       朋友)(五明学佛网:定昌法师       朋友)  

 陈兵教授:与青年朋友谈佛教实践的问题 

 梦参法师: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梦参法师: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道坚法师:雾里看花更美丽——为某患忧郁症朋友说 

 道坚法师:雾里看花更美丽——为某患忧郁症朋友说 

 空海(惟传)法师:分享《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宋道发教授:与学佛朋友谈神通 

 能利法师: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蔡礼旭老师:朋友相处的五个本分 

 蔡礼旭老师:改过需要长辈、朋友的支持鼓励 

 蔡礼旭老师: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 

 蔡礼旭老师:引导小朋友如何劝导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