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佛为何要化做众鸟来说法


   日期:2011/5/5 10: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征释可知。……问。化作众鸟何义。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问,化作众鸟何义?’这都是假设的问答,佛为什么要化做众鸟来说法?‘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这是第一个。四悉檀,“悉”就是普的意思,普遍,“檀”是施的意思,普遍平等的布施,这里面没有条件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完全是平等普遍的布施。这有四种,第一个是欢喜。佛教化一切众生,第一个要叫接受教化的人生欢喜心。他对你不能生欢喜心,怎么可能接受你?第二个,‘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鸟都会说法,想想我们很惭愧,人不如鸟。可以能够警策自己、勉励自己,这生善,我们这个善心自然就生起来了。‘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本来我们对这个鸟、禽兽,看轻了,没瞧得起牠。现在鸟居然能说法,居然能够作我的老师,于是对于鸟起了尊重心,不会轻慢牠。这是把自己的烦恼去掉,什么烦恼?贡高我慢这个习气。所以断除自己的习气。‘鸟即弥陀’,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在这个地方,如果你深深去体会,阿弥陀佛是性德变现的,也就是自性,自性变现之物;换句话说,哪一样不是自性?于是从这个地方,确确实实令人恍然大悟,明心见性。这是最殊胜的利益。

  这是四悉檀略说,然后我们再一条一条来说明它。第一个,佛说法先观机。在教学法里面,佛实在讲是最高明的老师。他教学的方法,我们今天讲教学法,真正是第一。凡是亲近佛陀,接受佛教育的,没有一个不开悟,没有一个不证果,得力于他教学方法之好。最重要的,先要观机,观察接受教学的这个人他的根性、他的根器;用现代话来说,他的程度、他的爱好,他的生活习惯,他的思想背景,样样都了解。然后运用这个方法,就能恰到好处。我们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我们在讲台上学习讲演,或者讲书,给学生上课讲书。讲经,经跟书是差不多的。要怎么讲法,才能讲得很成功?我们从佛经里面佛的教学原理,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于是我们把它总结起来,讲席当中有七桩事情要注意的:

  第一、“我为什么讲?”这是宗旨,这个最重要,为什么讲。像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讲?他是为我们破迷开悟,他为这个讲;换句话说,他的目标非常显明,众生在迷,佛要帮助他觉;众生知见不正,思想、见解错误,他要把它纠正过来;众生心地污染,他要教他得清净。他为觉正净而讲,这目标很清楚。

  第二、“我为什么人讲?”对什么人讲,这个人要清楚,人的根性里有利根、有钝根,这就要观机,你必须对这个人要了解。古人跟今人思想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喜爱东西不一样,都要考虑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读书人跟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讲法;读书人喜欢明理,一番大道理说得很透彻,他听得很开心。做生意人想赚钱,讲法就不一样,你跟他讲这个经可以帮助他赚钱,可以帮助他拓展事业,他听了愈高兴。所以一切众生,他们所学的不一样,他的工作不一样,事业不一样,我们同样一部经典,种种不同的讲法,活的,不是死的。作军人要打胜仗,我的经典可以帮助你打胜仗。所以它称之为经,无论用在任何一个学术、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它才会受一切大众的欢迎。

  佛经是这样的,再告诉诸位,儒家经也是这样的。《论语》大家很熟悉,宋朝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宰相,他用什么能力帮助宋太祖建立政权?《论语》。太祖死了以后,太宗继位,依旧任命他作宰相,他给太宗说:“我再以半部《论语》帮你治天下。”前面跟太祖的时候,是半部《论语》得天下,他就是一部《论语》做了两朝的宰相。运用在政治上,运用在军事上,同样可以运用在经济上,运用在工商事业上。因为经典里面所讲的是原理原则,像数学公式一样,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我们要晓得,对什么人讲。我常常讲经的时候,尤其是在佛学院教学生,我就告诉他:你们将来上台讲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行,才能讲得通。决定不是学一种讲法对一切人讲,那就注定失败。所以我讲东西对中国人是中国人讲法,对外国人是外国人讲法,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我这个理论决定不会变的。外国人国家不一样,对日本人讲法,跟对美国人讲法完全不同。为什么?他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一样,道德观念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这里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你懂这个才行。

  第三、“在什么时候讲?”天下太平有天下太平的讲法,天下大乱,有大乱这个时候的讲法,讲法不一样。像美国现在经济不景气,衰落的时候,有衰落时候的讲法;在鼎盛的时候,有鼎盛时候的讲法,不一样!这是讲时节因缘不相同。这是大的,小一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人的情绪不一样。你正在欢喜的时候,欢喜心能接受,正在懊丧悲伤的时候,那是另外一种说法的,这才叫契机。佛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事相透彻到圆满究竟,这是大学问。你要不细心去体会,怎么能够把它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教学上?所以要懂得时节因缘,这些都叫观机。统统清楚、明白了,那就好像大夫治病,先诊断对你这个病情,完全了解,然后再考虑处方。考虑处方第一个,那就是我应该要讲什么?譬如,佛的经典这么多,我应该选哪一种经正好对症下药,这才选择。可见得,选择是为众生选择的,不是为我选择的。这个大夫给人看病,那个处方是为病人处方的,不是为自己处方的。所以经论这么多,我们在这里面选择。选择这个经之后,怎样讲?这就是讲的技巧。这个技巧,四悉檀统统都包括在里头,用什么方法,你说了他欢喜接受,真正能够领悟,帮他破迷开悟,使他得真实的利益。最后,讲完之后要检讨效果,然后再求改进,这是我们做学生学习的一个阶段。你不懂得这些教学方法,那就非常困难。所以它是因时、因地、因事,种种不相同。

  第一个,这就讲“凡情”。这个世间喜欢小动物的人很多,凡情喜欢,特别喜欢这些鸟。为什么没有讲到其它的小动物?其它小动物西方世界有没有?决定是有的。为什么没有说?是大部分人喜欢养鸟,在我们中国养鸟的人很多,鸟叫的声音很好听,现在到大陆,还有人拿着鸟笼,早晨出去到公园里面散步的。这个在美国这边少,美国这边养小狗、小宠物的,养这个多。这就是每个地区他们风俗习惯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养鸟。你所喜爱的东西,“顺情而化,令欢喜故”。佛的教学多么开放,多么随缘,随众生绝不执着自己,所以他的东西能叫一切大众欢喜接受,他没有固执。你喜欢什么,就你喜欢的来教,这是他的高明处。所以他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第一个他不破坏你的信仰,不破坏你的生活习惯,不破坏你的文化背景,他一切都顺从你,那怎么不欢喜!顺从你,使你更理性化、更美化、更圆满,你说哪一个人不欢迎?这不是真正的高度智慧,做不到。这是说与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冲突,只有圆融没有冲突。所以第一个就是“顺情而化”,这叫世界悉檀,能够把这个教学推展到全世界,他的巧妙就是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第二个“生善”,这叫“为人悉檀”。换句话说,就是教学的内容成果,一定帮助你生善,帮助你断恶;也就是说,这是恶的要帮助你断掉,这是善的要帮助你生起,这是佛法教学。此地说,“鸟尚说法,令闻生善”。说法用这些方法,都是随顺众生的喜爱。譬如在中国,中国跟古印度有很多地方相同,这是佛教到中国来,被中国完全接受而且发扬光大,主要的一个原因。中国的道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亲尊师。佛法这个传统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地藏经》是佛家的孝经。“地”是大地,这是代表的意思。大地含藏着无尽的宝藏,我们要依靠它生存。佛用“地”,代表我们的心,我们心地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一切都是无量的。地,我们晓得我们不耕耘,我们就没有五榖杂粮的收获,我们不开采,地下金银铜铁这些矿物我们就不得其用。我们心地里面的宝藏一样需要开采,用什么方法开采?一个是“孝”,一个是“敬”,孝敬是佛门关键,孝亲敬师。所以,中国的道统跟印度佛家的道统,都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础上。孝亲尊师,我们才能够真正把自己本性里面的性德开发,发扬光大,这就是觉正净才能真正达到圆满。这是生善。

  “不于鸟起下劣想”,这是对治。我们不会对这些动物看轻了,晓得“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不但一切动物是平等的,植物、矿物也是平等的,全都是自性变现的,这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也是我们真心本性,真心本性起作用叫识,所以是自心所变现之物,哪有不平等的道理?禅家常常勘验见性的人,这是开悟的人,这见性了,性在哪里?随拈一物,就在这里。对,样样都是!所以悟了之后,“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没悟的时候,处处都是障碍。悟了之后,所有一切障碍都没有了,知道一切法统是自性。古人有个比喻说,“如金作器,器器皆金”,这把金比喻做本性,把器比喻做万物,金在哪里?拿个金戒子,在这里;拿个金镯子,在这儿,都是。这才是佛法讲平等的真正原因,本来平等,统是自性变现的。所以贡高我慢这个念头完全没有了,万法是平等的。

  “鸟即弥陀”,西方世界里面种种设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诸位要知道,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的,所以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由此可知,西方的国土、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不仅是西方世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一切众生,就连佛也包括了,哪一样不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在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心是能变,法是所变,能所不二。譬如,心是金,法是器,金跟器怎么能分开?所以诸位真正领悟到这个道理,真正觉察到这个事实真相,你的心平等,这是真平等。生佛平等,众生跟佛平等,情与无情平等,一切万法平等,“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这是理,心性里头一样不缺,圆满具足。“无不造”,造就是变现。具足是他的本能,他本来具足。像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跟他的老师五祖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样都不欠缺,“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无不造。如果你悟入这个境界,那你跟禅宗六祖能大师没有两样。这段经文里面,含的意思实在是非常的深广。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诸位如果把我将才讲的这些话能够听懂、听明白,这一段就不需要解释,就都能够领会了。这一段里面,只是把众鸟往外面再推广,推广到无情众生,所谓植物、矿物。众鸟是动物,这是推广,也就是前面无不具、无不造的一个事实。“微风”,我们现在人晓得,这是大气流动所产生的,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吗?没错!这个道理就非常深了。佛在经论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这个希望诸位能够了解,要记住。“依报”是物质、是现象,“正报”是人心;正报是心,依报是法,心是主宰。我们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凡夫都有一个定数,定数从哪里来的?是从你这个心善恶而来的。你心善,当然你的行为就善,你就得善报,善报就是依报,你的依报环境就很好,你的一生很幸福、很快乐,做事情样样很顺利,都能成功,都能美满,是这么来的。心要是恶,行为当然也恶,你的依报就不好了。所以,依报是随着正报转。依报,我们的身体是依报,是最密切的,身体外面一切生活环境是依报,当然气流移动也是依报,乃至于我们今天讲的太虚空,太空当中无量的星系都是我们的依报。什么人做主宰?心做主宰,心是真正的主宰。……

  西方世界纯善无恶,都是修觉正净而往生的,心地多清净!心净则土净,正报净,他依报当然就净。何况还有一个修行修到真正到家,觉正净真正达到究竟圆满的阿弥陀佛,他在那个地方主持教化,我们自己以清净心与佛的觉正净感应道交,依报哪有不好?“微风树网”,这就代表一切的物质环境。“树”是经上讲的七宝行树,“网”是讲树上庄严的罗网。在中国古时候,罗网是庄严宫殿的,还没有到一般树上。树上都要用罗网,那真是富贵到极处。……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意思,我们要能够体会它的精义、它的精华,是生佛不二。我们是众生,我们跟佛是平等的,理上平等,事实上也是平等的。现在有一个不平等的假相,那是迷悟不同。他们是觉悟,悟了叫圣,我们是迷,迷了叫凡,就这一点不同,除这一点之外,没有一样不同。所以佛对于众生是尊敬的,因为他知道跟众生没有任何差别。众生对佛瞧不起,为什么?贡高我慢,自大,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知道。我们对人要尊敬,人家对我们不尊敬,是应该的,他不明了事实真相。我们了解,对人不敬就是对自己不敬,就是对于诸佛菩萨不敬,在中国来讲,对父母不敬,对师长不敬,这个要晓得。

  特别是我们遇到不同的宗教,我在美国参观天主教教堂,拜会基督教教堂,到他那边我们要行礼,所以他们对我们的接待一视同仁,非常欢喜。为什么?我对你要尊重。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敬上帝,我们中国人也敬上帝,佛也敬上帝。上帝是什么人?天上的帝王,国王。像我们在美国,我们对美国总统不能不尊敬,到任何一个国家,对他的元首我们都同样的尊敬,这是礼节。佛是什么?佛不是国王,佛是老师。所以佛是师道,这个诸位要晓得。儒家敬鬼神而远之,他为什么远?他对鬼神的情况并不知道很清楚,所以对祂保持距离。佛法没有距离,为什么没有距离?鬼神也是众生,也是自己性德变现之物,所以就是自己。这个地方讲“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就是自己三身四德,毫无差别,如果你要讲到上帝,就是上帝的三身四德,毫无差别,它完全是平等的,这才是事实真相。

  我们这个心胸里面界限完全都没有了,隔阂没有了,界限没有了,你的心多大?尽虚空遍法界。心量大,快乐!心量小,跟这个人画界限,跟那个人划格子,把自己拘束在里面,跟这个也冲突,跟那个也矛盾,苦不堪言!苦从哪里来的?自己制造出来的,自己无知,在那里分别执着,从这里来的。佛法讲解脱,解什么?就是把这个界限给解脱。所以佛跟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万物,不画界限,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所以才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诸位常常听到的,这是我们自己本来面目。“界”是世界,世界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系。我们今天讲银河系,这一个银河系在佛家讲是一个世界。世界有多少?像沙一样。“沙”是形容多,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的肚量能够包容。我们的心像太虚空一样广大,我们的肚量能够容纳一切世界,没有一样不能包容的。“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里面的精义是要我们体会:自己跟一切众生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那就对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