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别让心灵漏电


   日期:2008/10/1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那年,我家内人在慈济医院动完脑部手术过后,要出院的前一天,上人前来病房探视。我心想,上人一定是要来慰问她,要她出院后多多休息,不要做得太累。结果让我感到错愕的是上人在临行前却叮咛我们说:“现在身体好了,回去后赶快做!”上人睿智的激励,令人深深体会静思语里所说:“勿轻视己能,人有无限潜能。”这就是积极正向的语言决定了永不言累的人生。无限的潜能一旦被启发,不可思议的力量于焉产生。

生病要休息或做累了要休息,这是人之常情,生命也是照这样在运行。我们也常常在身累或身病之后,感觉自己力量不再或力不从心,希望借着短暂的休息或充电,为的是要走更长远的路。可是,有时候“停退”或“休息”却是有些人即将懈怠的借口,有时候一旦慢下来或停下来会令脚步无法再快起来。此犹如军队里的行军,走得再累也只能慢下来,或暂停下来而绝对不能坐下来,因为一旦坐下来或躺下来,则可能很难再站起来。人碰到挫折也是一样,可以蹲下去,但不能倒下去。

有时候,我们做得不愉快或不如意,此时需要的可能也不全然是要休息,而是转换工作。转换工作就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充电。就像有些人平日上班已经很忙,周日却还安排时间参与资源回收的志愿工作,也有些人利用下班的时间在院子里拔野草,而心中却也警惕自己,不但要拔除内心的无明草,更要做好心灵的环保。他们只是转换工作,就让身心愉快而达到休息的目的。

其实,换个工作就是要达到转换心境的目的,这样就是一种休息,因为心情调整好,所以做起事来感觉也就好。如果心已疲惫,则不是靠“散心”而是要“转心”。心一旦累了,则即使躺在床上不做事都会感觉很累,此犹如漏电的车子,电池再怎么充电,引擎再怎么好,也是无法发挥冲刺的力量。

人就像车子,要持续跑动就要分电盘随时发挥边跑边充电的蓄电功能。一旦没电了,或漏电了,则车子无法起动,虽然可以再充电起跑,但已经造成了我们诸多的不便与困扰,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要让引擎起动、车子跑动,就要随时充电并随时蓄电,只充电但不蓄电,最后还是漏电。没电或漏电的电池难以让引擎发动,对车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危机。这也是为何人体跟车子一样,要让它发挥功能,就要时时检视及保养,以保持最佳状态之故。

引擎电池之于车子,就有如心脏心灵之于人体。只是身体劳累不必靠出外散心,它需要足够的睡眠,甚至睡得少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睡得好。恶梦连连的睡眠就像一个漏电的电池一般,充得再久也是徒然,睡得再久醒来还是疲惫不堪。睡得好就是让身体充电,做得欢喜就是让心灵蓄电。真正的休息不是躺在那里不动,或到风景区里去人看人,车挤车,如此漫无目标的忙碌只会让身体更累。如果以这种方式“忙着休息”还说不累,那不是身体不累,而是心情很好,因为心情好则做任何事情也都不会感觉累,此谓之“身累心不累”。

治疗好的身体就要继续发挥身体功能,利益众生,此犹如修理好的车子就要让它上路,不是把它放在车库里。“边做边充电”才会电力无穷,如此才能随时蕴藏着蓄势待发的动力,随时保持着克服困难的愿力。“做累才充电”则会乏力在后,危机在先。此时烦恼忧愁会随时趁虚而入,我们则会随时失去重新振作的力量。

人与车子的道理是一样,车子要安全顺利地起跑,就要随时检视引擎与电池是否处于正常的运作功能。同理,人要自在如意地生活,甚或活出信心与力量,就要随时检视心灵是否完全充电。唯有让心灵不漏电,我们才会愈活愈有信心,愈做愈有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灵       漏电)(五明学佛网:心灵       漏电)  

 普献法师:忙碌的心灵 

 圣轮法师:向绿色大地取经 让心灵自由呼吸─「心净则国土净 

 圣轮法师: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 

 如本法师:超越心灵之法宝 

 楼宇烈教授:佛教能净化心灵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李利安教授: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回归心灵 

 万行法师:身心灵的修炼 

 万行法师:为人处事就是心灵的显现 

 明奘法师:企业家的心灵环保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