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如何处理烦恼


   日期:2011/5/10 10: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烦恼重重”,这个烦恼重重啊,主要是自己的认为。今天呐,有一个师父问我,他说,师父,我这一个事情就是挺烦恼的,不知道怎么处理。我说,你应该做一下思维就好了。我给他讲个例子。我说,我在没出家之前,有一天,那是在盖县茅蓬,那天正好下雪。我出门儿,刚一出门儿,就摔到地下了,这个摔得很重很重。因为当时可能是得意忘形,走得一点也没在乎,所以摔得很重,摔得眼睛冒金花。当时我马上做了一种思维,我说我怎么没开悟啊!摔这么重怎么没开悟呢!开没开悟?

当时这一想的时候,觉得摔得不重了,啊,应该再重点摔好了,得摔开悟才好呢!最后躺在地下不爱起来了,觉得失去这个机会了。我给讲这个什么例子呢,就是说人在事物上有两种处理方式,就在于你如何去把握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往往用烦恼处理烦恼,它只能是痛苦加痛苦
如果你转换一下,用另外一个方式,也就是符合真理的方式去处理,反而不但没有烦恼,会变成一种乐趣儿,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以前还有一个人问我,师父,我打坐的时候正坐得好好的。门突然响了,进来一个朋友也好,或家人也好,一脚就把门踹开了,最后弄得我非常烦恼,这个家我呆不了了。师父你看我怎么处理?后来我跟他讲,至于你呆了,呆不了,我先不管。我说这个处理方式啊,如果有人突然把门打开,突然吓一跳的时候。你可以做这种思维:哎?我怎么没开悟?啊,怎么没开悟。

你要这么想,马上心一下就平了。因为我们第一个念头并没有想法。你比如说,我们正做打坐的时候,外面推门进来人,或是门敲进来,我们并没有想法。第一念没有,什么想法都没有。第二念马上就产生了一种烦恼:你看这人,我正打坐好好的,你为什么踢门进来。它是第二念产生的,是由于我们的心分别在起作用,而产生的。我们原始中它没有这种烦恼。都是我们平时,
这个烦恼养成习性所起来的,是分别心起来的。所以说,事物本来是空相,是由于我们知见不正,所带来的烦恼,不是原来就有烦恼。

如果要这么去做,我们就不会烦恼重重了。烦恼重重都是我们后加入进去的,这个烦恼重重是因为我们平时持戒不严谨,做事情不符合真理,不能离相。以为没有什么,等到事情来了,它就随着我们的习性、因果去走了,必然要得到这个烦恼重重的效果。如果平时我们能够不断地诵《金刚经》和《心经》,能远离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就会烦恼很轻很轻,甚至认为
这个烦恼可以帮助我们修道。

过去听说有个老和尚,可能是清朝或者是民国时期的。这个老和尚,他觉得自己修行挺好。但是,老容易发火、起烦恼。起烦恼的时候没法对治,自己也忘了自己是在起烦恼,也不知道马上回观反照。所以说,他就采取一个办法,雇个人,说我要起烦恼的时候,也就是发脾气的时候,如果谁打我一个嘴巴子,我就给他一块大洋。他花钱雇人。后来他就选了这么个人,因为老和尚很有修行,平时他也不起烦恼,那人就等待机会,怎么等也等不来。

后来,在秋收的时候,有个大施主送了一马车粮食。老和尚一看送这么多粮食,应该好好款待一下。告诉这个人,你上街去买点菜招待一下,这人就上街去了。左等右等也不回来,最后都快过中午了,这个菜还没买来。老和尚就着急呀,最后没办法,那施主一看这饭也吃不成了,就走了。老和尚气得就站在门口,说,平时去了,你一会儿就买来,就在街面上不远,怎么今天去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站在门口就望,心里想:你等着,你回来的……

最后,这个施主刚走,他就回来了。我估计他可能是在旁边躲着呢。回来,老和尚气得:“你这人怎么去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他发脾气了。这个人一看,啊!当时马上就给他一个嘴巴,因为他等着挣这块大洋,这个机会来了。老和尚说:“你还敢打我!你办错事还敢打我!”他又给一个嘴巴子。这个嘴巴子打完事后,老和尚就念阿弥陀佛,这两手就要合掌。据说这两个掌合了好半天都没合到一起去,就念“阿弥……”,“阿弥陀佛”都念不下去了。念了好半天好半天,最后才合上掌,念句“阿弥陀佛”。当然这个老和尚得(告诉别人给他)付钱,两块大洋他肯定挣定了。

但是老和尚通过这一个事情,也就把烦恼的根给拔出去了,这么给拔出去的。事后有人问老和尚:“当时你念佛,怎么念的那么慢呢?你就像我们平时念阿弥陀佛不就完事了吗?你干吗半天才念出来?”他说:“你不知道,这两手就如两座大山一样,太沉了,合不一起去,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念句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把他的烦恼才断了。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事物都在于我们处理方式。如果我们都像老和尚这样雇个人,这么样主动的去对治烦恼——恐怕你不用花大洋,也能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就不会感觉到烦恼重重了。因为我们没有这种心,不想去掉烦恼,而且我们喜欢烦恼。如果一天不生烦恼,我们觉得没有意思,生活没有味道。起了烦恼又有味道,同时又产生了痛苦,所以这个不正确。
我们如果真想去掉烦恼,应该和老和尚一样,努力采取各种方式来对治,这样我们的烦恼必然会有清除的一天。
所以烦恼并不是重重,是我们不去努力去做,这是我们的弊病。佛法能去掉烦恼,但是我们应该把佛法利用的更好、更广大,不是说佛说的法,听过以后就完事了,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才可以。



----妙祥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祥法师       烦恼)(五明学佛网:妙祥法师       烦恼)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