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你掌握了痛苦跟快乐的道理,才有资格谈修行!


   日期:2011/5/17 8: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掌握了一个痛苦跟快乐的道理,你才有资格谈修行! 

                                             净界法师

    所以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别,你看外道他们也是出家,希望能够了生死。但是他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所以他们虽然想要求解脱,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堕落。为什么?因为不留心大乘的教典,即便勇猛精进,到最后是天魔外道。

    我们一般人不看经典,对人生的看法大致上是两种看法:一种是断灭见,一种是常见。

    断灭见是反正人死如灯灭,所以从人死如灯灭当中产生及时行乐了,他不相信有来生。

    第二个就是常见,我们相信在宇宙当中有一个常住的主宰者,比方说上帝、比方说天神,他可以主导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透过对上帝、天神的祈祷,我们就能够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这两个都是错误的。

    其实你的快乐跟痛苦是你自己的内心决定的,你生命的抉择,你选择做跟不做,那么这样的一个业力的形成才是真正你生命的主导者。

    所以说当我们不能够了解教理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向外攀缘的,是跟着感觉走的。

    那么相反来说,胁尊者八十出家,昼观三藏,夜习禅思,乃有济。这个胁尊者,佛灭度以后六百年,他八十岁才出家,那么在这种年老力衰的情况之下,他因为白天看经典去明白道理,晚上根据这个道理来修习止观,最后才成就阿罗汉果。

    你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外道在年轻的时候出家,在精神体力那么旺盛的情况之下,这么强的出离心,但是因为他不明白道理,结果是求生反坠。佛弟子他在八十岁出家,他用的精神体力很有限,但是他掌握了生命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结果他成功了。

    这个道理是说,宇宙人生是有一定的轨则的,诸法因缘生。

    你看,太阳它一定是从东边出来,晚上从西边下去。你从来没有一天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从东边下去,不可能!你看月亮,它是初一的时候最小,到十五的时候变最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它又开始变小。你看海水它涨潮,它涨到一定的程度,它又开始退潮、退潮、退潮,退到一定的程度又涨潮、涨潮、涨潮……一个真实明白道理的人看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你会发觉人生是有一定的轨则的。

    这个轨则就是所谓的佛教说的流转门跟还灭门。

    我们之所以不断地流转生死,这个背后也有一定的轨则,诸佛菩萨能够安住在安乐解脱,他掌握了一个解脱的轨则。

    所以人生虽然是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在变化当中后面是有一个道理的,一个人会堕落是有道理的,一个人会往生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今天读圣贤书,就是把那个我们为什么会堕落,我们为什么会往生,我们为什么会成佛,你要把那个道理掌握住了,这人生就在你掌握当中了。

    我们一个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用智慧来观察人生,第二个用直觉去面对人生,跟着感觉走嘛,我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希望了,就是佛教说的闭着眼睛过活,他完全不用智慧来观察人生的,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这个人无量无边的生死在等着他了。

    所以我们从经典的学习,我们打开我们的智慧眼,我们知道我们这样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那样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你掌握了一个痛苦的道理跟快乐的道理,你才有资格谈修行。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是先打开眼睛,然后才有行动的,因为人生是有它的轨则的。

    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背后的确是有它的轨则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如果说闭着眼睛修行,结果就跟外道一样,求生反坠。虽然花了很多精神体力,但是结果却是堕落。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道理了,就是我们说的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爬山,没有一个人说不用看地图就可以爬山的,爬到最后爬到老虎洞去了。

    所以这个地方是讲到修学是要尊重传承,历代祖师所留下的这些开示的法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