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让思想的领空晴空万里


   日期:2008/10/2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正确的思想会像感冒一般,传染给我们周遭的朋友。同理,猜忌、忌妒、恐惧、忧虑、怨恨等等,也是会传染,并会减低我们应付状况的能力,更会破坏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有一次,我们开会讨论,寻求解决某一活动因长期以来志工不足而令活动无法成长的问题。我提醒大家,务必把“传递人间美善”及“倡导加入大爱行列”当作重要工作来做,因为这就是“教富”,也就是启发良知、净化人心。其间,负责的一位干部问道:“如果号召下去,来了太多志工,我们干部人手不足,要怎么带?这样我们怎么办?”我回答:“让我们先解决现在志工不足的问题,先有能力号召多一些志工进来后,再来解决以后志工太多的问题。”并说:“依我推动慈济志业的经验,志工永远是不足!只有志工不足的问题,没有志工太多的困扰!因为,净化人心是一项无止尽的工作。”

有消极负面思考的人,在眼前的问题尚未解决之前,他已先想到问题解决之后的另外问题,造成处理问题的程序错乱,没有将问题厘清,反而将问题重迭,其结果就是让自己的烦恼也多一重。这样的人美其名是“未雨绸缪”,实则“庸人自扰”。有些人即使碰到机会来临,仍不觉得满意,因为他看到的尽是机会后面的难题。有些人虽是机会即将来到,但因心存太多消极负面的思想,而让机会与自己擦身而过。不过,也有一些人,虽然机缘未到,但因充满积极正向的自信,结果创造了许多好机会,此谓之“创造因缘”。

不正确的思想会像感冒一般,传染给我们周遭的朋友。同理,猜忌、忌妒、恐惧、忧虑、怨恨等等,也是会传染,并会减低我们应付状况的能力,更会破坏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喜欢听是非的人就会有爱说是非的人勤说是非给她听;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就会有人提供是非给她搬弄;喜欢猜忌的人就会有一些疑神疑鬼的人跟她附和;喜欢怨恨的人就会有一些心存恶意的人加入一起怨恨。同理,一个团体里,如果带头的人是个优柔寡断及缺乏信心的人,如此带出来的人大多数也会是消极负面的思想,如此要有很大的成长格局当然就十分困难。所以,俗语说:“物以类聚”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成员是消极负面想法的家庭,气氛一定是凝重而缺乏朝气,尤其是充满猜忌、忧虑的家庭,那种无奈与恐惧的气氛更会影响全家。一个每天心情郁闷,心中充满埋怨与脾气的先生,只要他一回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即风云变色,一家大小奔相走避,而这样的恐惧气氛主宰着居家的情境,甚至控制了一家人的生活。“活得很痛苦”的消极负面思想,会被这样的情境启发,造成恶性循环,而令家庭不能祥和。

西方有一句俗语:“当我们所猜忌、忌妒的人,发生一桩不幸的事时,会使我们有一种恶意的快感。”这句话听了令人毛骨悚然。这就像有一种人,当他看到我们遭遇困难时,比看到我们成功更为满意,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丑陋。不过,生活中我们有也碰到很多修惟很好的人,这些人在别人尚未碰到困难时,就提供自己克服困难的经验,教导别人化解困难的方法,并祝福别人早日成功。

修行就是要透过觉察的工夫,时时自我检视、自我观照,起心动念有否确保心意诚正、不离正道?有否“己所不欲,悉施于人”?只要心中有一丝不正的念头,那就是内心尚存在邪恶,而不正的念头如再付诸不正的言行,则是内心邪恶的表现。积极正向的思想会充满力量,而消极负面的思想也同样是具有力量,只不过前者是有生命力的,有建设性的,而后者却是毁灭性的。积极正向的的思考模式会带动我们乐观向上的行为激励,而消极负面则会带来心智成长的阻碍,甚至会对心灵造成伤害。

生命要有希望、有信心,就要时时匡正自己的思考模式,并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有了正确的思想,也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身心、情绪及脑海常保持一片清新与宁静,这就是心清安祥的意境了。要能鸟瞰天地、宏观人生、透视真理,就要培养乐观、正向、积极的思考模式。要这样,就要时时确保思想的领空晴空万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思想       万里)(五明学佛网:思想       万里)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马祖的主要禅法思想探析 

 其它: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蔡惠明) 

 果煜法师:从中观思想看如来藏 

 其它: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姚卫群) 

 其它:略论原始佛教和谐消费思想(谭苑芳) 

 其它:释道安佛学思想管窥(韩国良) 

 其它:来果禅师丛林建设思想研究(温金玉) 

 其它:试论二谛义为龙树学的核心思想(张化蒙) 

 其它:佛学思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汪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