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弟子应断除的两种心态


   日期:2008/10/3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考了几个人,皈依的基础是什么?皈依的方式是什么?皈依的学处是什么?但是有的人没有答上来。我问他,你是没有皈依还是已经皈依了?他说已经皈依了。我又问,那你皈依的时候怎么皈依的?你也没有方式,你也不会。他就没有话说了。什么叫虚伪?“我才不虚伪呢,天天参加,还记录呢!天天听,还看重播呢!”这就叫虚伪!我们学习皈依已经多少天了?还有人,皈依佛门修习佛法好几年了,亲近过很多上师,跟我在一起也很长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皈依!还不会皈依!这叫虚伪。

学佛修行不能虚伪啊!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才有收获,才能得到加持,才能解脱。你天天糊里糊涂的,也参加了、也看了、也听了,但是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也没有明白,有什么用呢?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就是这样,特别的虚伪,学什么都一样。在学校里学其它的学问,老师给他们讲,让他们背,虽然都背下来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会。考试的时候,谁背下的多就得高分,但是一毕业都忘了。

我们学佛也是,天天诵经、念佛、持咒。诵经是为了什么?为了悟!经文里讲的这些要去悟啊!光念,时间长了谁都会念,我们都念过经,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明白。我现在问,《阿弥陀经》里都讲些什么?重要的内容是什么?都答不上来。

我们天天做早晚课、平时做会供的时候都念《普贤行愿品》,里面有七支供的修法。什么是七支供?七支供的修法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上来。一天念《普贤行愿品》好几次,但是含义没有明白。诵经持咒的时候要边念边观想,没有观想就不算念。心要到位啊,都是心!断恶也是一种心,行善也是一种心,不在形式上,不在表面上。

我们学佛的人当中,有很多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断恶,还没有行善,这多可惜啊!念佛、诵经没有用心,相当于没有念佛、没有诵经,这也是虚度光阴、荒度人身啊,一样是造业,用佛法来造业更严重。很多学佛人都成为佛家的油子了,还觉得自己很有层次、很有学问似的。你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你看看自己的表现!

现在社会上对佛法有很多看法、很多疑惑,甚至产生了很多诽谤,这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自己没有做好,还到处说我是学佛人、我是修行人。你像学佛人吗?像修行人吗?心胸那么狭窄,内心那么复杂,一会儿发火,一会儿生气,一会儿挑这个理,一会儿挑那个理,光看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毛病。对佛法有一点点的了解,就开始议论别人,拿佛法来造业。我们常说,要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但是你只照别人,就是不照自己!哪有这样的学佛人?

我们现在是佛门弟子,是佛的代表啊!我们应该好好地表法,应该给佛的脸上添光。但是我们那么自私、那么自利、那么自爱,执着心那么强,总觉得自己很不错。学佛人应该有谦虚的态度,不能有傲慢的态度,用不着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跟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有烦恼你也有烦恼,他们有痛苦你也有痛苦,都是贡高我慢,根本没有功德!谁有傲慢,谁就没有功德,真正有功德的人总带着谦虚的态度。我们都有傲慢心,有嫉妒心,这很难看出来。

那天有一位居士说:“我没有傲慢心。”我问他:“你真没有傲慢心?那你到街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没有分别的,给每一个人磕一个头,能行不?”他说他不干。你看还是有傲慢心。如果在你的相续中彻底没有傲慢心了,这没有什么可难的。

还有嫉妒心,凡夫特别爱嫉妒。别人修行有进步了,生活、工作、身体有好转了,就开始心里不舒服了,这就叫嫉妒!你为什么不舒服?我们已经发愿了,要饶益众生,众生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还是没有发心。如果你真正发心了,让众生高兴是你的责任啊!你没有为他做什么,他自己就能够得到好处,就能高兴,你应该随喜,也应该高兴,众生的好事就是我们的好事。

也有人说:“贪心、嗔恨心我有,但是嫉妒心我没有。”你肯定有嫉妒心。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这个好处不管是从你这里得到的,还是从别的地方得到的,你心里有没有无伪的欢喜心?你为他人得到快乐而高兴,为他人得到好处而随喜,这个心就是欢喜心。有的学佛人说,“那些大富大贵的人、那些当官的总占别人的便宜,心那么坏。”生不起欢喜心。如果不管他人通过什么手段、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好处,你都没有一点点不高兴、没有一点点不舒服,都能够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才说明你彻底没有了嫉妒心。在这之前谁都有嫉妒心,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而已。

  有的人为了暂时的利益而造业,我们应该先对他得到的利益生起欢喜心,然后,再悲悯他,替他忏悔,愿他以后不要再造这样的业,愿他以后不要感受这些果报。这样发个好心就行了,管用也行、不管用也行,自己发心是清净的就可以了。“我恨他,因为他造业造得太狠了。”不能这样想,不应该生起嗔恨心。如果这样,你还是不会当菩萨。他造业造得越多,你就越应该可怜他,越应该替他消业,跟他结善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弟子       心态)(五明学佛网:佛弟子       心态)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万行法师:心态决定结果 

 开愿法师: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 

 仁俊法师:现代的佛弟子应做普世人类的带路者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答学佛弟子问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心态与做事 

 仁焕法师:心态影响后代 

 定居新西兰正信佛弟子诚征女孩组建佛化家庭 

 佛弟子遇到路边的乞丐,究竟该不该布施呢? 

 耕云先生:心态降低的调养方法 

 灵山居士:忏悔时应该拥有何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