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就业前,如何完善自我?


   日期:2011/5/24 19: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问: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想要请教老师:在就业前,我该如何来完善自我?感恩老师!
-------------------------------------------------------------------------
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向你推荐蔡礼旭老师在北京邮电大学的讲座,主题就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前,如何完善自我》。


     以下摘录其中的一些内容供你借鉴,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 恭敬的躬鞠下去能起化学变化,让受敬者生起提携教诲之心。礼貌受教的态度是遇贵人的内因。


    ◎ 态度决定成功。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谦卑、恭敬、受教、有礼。真正有学问的人,特质就是谦虚。


    ◎ 只学会表面对人微笑、握手的技巧,会令人作呕。「诚于中,形于外」,关键是有没有一颗恭敬仁爱之心。


    ◎ 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脾气就会越来越好,不会出现「一语寒心,温情尽消」的令人悔恼之事。


    ◎ 一个人的福分就在一言一行中积累形成。当一个人付出的时候,能力在提升,人缘在酝酿,勤奋付出的福分在增长。而逃避付出的人,得便宜了吗?真诚多付出者才是有福之人。人生最大的福莫过于孝养父母。


    ◎ 力行是真功夫。学完圣贤的教诲能力行,才能真正受益。


    ◎ 有恒是成功之本。


    ◎ 处处尊重别人、替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行为是最好的就业自荐函,也是成就事业发展的好因缘。


    ◎ 当「缺德」成为群体严重的病症,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家庭不能无德,各行各业不能无德,否则天下大乱。


    ◎ 个人如果没有德行,会祸延到家庭和团体。家庭也好,事业也好,德行才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见不得别人好,处处嫉妒障碍,这样的人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痛苦之中。


    ◎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份工作挣钱吗?一个大学生接受过多少人的栽培,得到过社会多少的供给?


    ◎ 读书要志在圣贤,要回馈社会,演好每个角色,做好的榜样。一个好榜样做出来,一定起移风易俗的作用,不论走入哪个行业都是这样。


    ◎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是否要等毕业工作后再做?当下明白,当下就要去做。


    ◎ 贪念太重,人生会有很多的陷阱跳不过去。


    ◎ 不要羡慕成功,而要学会创造成功的智慧和德能。


    ◎ 生一个孩子不难,教育好一个孩子才难。


    ◎ 生在异乡的马来西亚华人,深知他们能够在当地生根,能够有好的发展,仰赖的就是孝悌、忠信、勤俭的中华传统圣贤教诲。


    ◎ 现在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希望什么样的人与你合作?都愿意与有责任心的人共事,工作好做,令人放心。而现在的企业家就是苦于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


    ◎ 企业家要求推荐能做到《弟子规》的人。确实,员工的人品,绝对远重过产品的品质。我们当下重视自己德行的培养,就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不败的根基。


    ◎ 人生不仅有工作的角色,还有家庭的责任要讲。而做好这一切的根本就在德行。能找到根本,是人生很大的幸运,本立而道生。而德之本又是什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找到孝之本,人生才有根基。


    ◎ 问:态度是不是很难改?


    答:态度习惯不难改,关键是自己肯不肯踏出这一步,踏出去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态度绝对不难改,一定要突破自己预设的障碍。


    ◎ 问:现在人都说要有个性,要有主见。而当主见和个性会损害他人利益时,应该怎么办?

    答:流行思潮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放着几千年教育出无数圣哲人的中国文化经典不用,而用这种流行思潮指导自己和下一代——很危险!要有明辨流行思潮对错的能力,必须依靠经典教诲建立理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教育)(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