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世间百态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日期:2011/6/27 8: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的台东卖菜阿桑陈树菊。她的火红是有道理的,她单纯、俭朴自持、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的人格特质,让人觉得熟悉而又亲切。这正是台湾妇女的特质,自己吃点苦没关系,将温暖给那些需要的人,在以往是普遍存在的。曾几何时,这样的人格特质在台湾社会却成为难能可贵的了。多年来她将节省的钱捐助给慈善机构,累计达32万美元。用于帮助失学儿童、孤儿院和图书馆。

李安导演在时代杂志的介绍文中描述陈树菊,六十一岁的她尽管以卖菜维生,但是二、三十年来靠着卖菜所得,自己省吃俭用,把多余的钱捐基金会、育幼院、兴建图书馆、还认养小孩,共捐了一千多万元。她说:‘钱,给需要的人才有用。’因为这样的乐善好施,上个月的亚洲《富比士》还将她选为亚洲慈善英雄,在四十八位获选人中,她因为没没无闻而显得特殊。

陈树菊从小家境贫困,她每天清晨四点起来卖菜,到晚上九点才收摊;这一卖就卖了半个世纪,辛苦养活六个弟弟妹妹,自己也没结婚。因为助人之后,自觉找到了‘说不出来的快乐’,就这样乐善好施了半辈子。获选为时代百大人物时,还惊讶的问‘什么时代?又搁发生什么代志啦?’

除了单纯之外,她也不觉得自己的捐献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李安写她一夕成名后并没有陶醉在名气中,她表示:‘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又不是在参加什么比赛,我没有真的捐很多啦!’虽然做了很多,总认为自己做的没什么,不值得如此张扬。她本来并不打算去领奖的,因为马总统的力劝,这是‘为台湾争光’的事,她才首肯成行。

初出国门虽有着难掩兴奋的形色,但是谦卑自持的风格不时流露;到纽约她先去逛菜市场,拜访‘同行’,看看当地菜市场的特色。在记者询问下,道出了她几十年来吃素,且每天很忙,只吃一两餐,卖菜赚到的钱大都捐出去了。她说:‘积德不积财’、‘我的利息就是看到小朋友的快乐!’

陈树菊其实就是台湾阿桑的典型,阿桑是从日语转来的,在民间,通常称年长的妇女叫阿桑;在传统市场中,随处可以听到‘阿桑长、阿桑短’的声音。台湾传统妇女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的性格,自己吃点小苦没关系,只要周遭的人过得好就好。阿桑还喜欢管闲事,只要那个人、那个家庭有困难,她一定卷起袖子来先做再说。

今日这样的‘阿桑精神’已经愈来愈少见了,尤其在都会中。在农村社会逐渐式微下,纯朴的农村生活习惯也逐渐褪色,浓厚的人情和人际关系也渐渐淡薄所致吧!‘阿桑精神’不见之后,像陈树菊这样的人就稀有难得了,难怪连《富比士》、《时代杂志》等国际知名的杂志都会注意到她。

陈树菊其实就是我们家隔壁的阿桑,她说她没做什么,‘只是舍得和舍不得而已’。如果大家都能像她一样,把关心自己的心多分一点给别人,关心一下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阿桑精神就在社区邻里之间复活了。阿桑精神是台湾之光,希望这样的光芒,能够继续在台湾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菜贩陈树菊被倒会仍借钱捐百万乐善好施出了名的小人物,她是台东的菜贩陈树菊,曾经捐出五百多万给母校盖图书馆,还名列亚洲富比世杂志的善心榜,不过就在八年前,她准备捐出一百万给儿童之家,却一夕之间被倒会了,陈树菊为了履行承诺,特地去借钱来捐款,默默行善的精神令人感动。

围着红色大围裙,尽管是来接受表扬的,但陈树菊没有特别的妆扮,甚至是卖菜到一半中途跑出来的,这一次的表扬,是继她之前捐了五百五十万元给学校盖图书馆后,现在又捐款给阿尼色佛儿童之家一百万元,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笔一百万元却是她跟朋友借来的,因为前阵子她被朋友倒会了,陈树菊的身上只剩一点生活费,不过为了履行承诺,她选择跟朋友借钱来捐钱,直到她一直把这笔债务还清,大家才知道背后的感心故事。

善心菜贩陈树菊:‘这一段不用讲了已经过去了,没事了啦!’

记者:‘所以你真的有先借钱再去捐款?’善心菜贩陈树菊:‘对啊!没错!’

只是她却还是以一贯为善不欲人知的低调,不愿公开这段过去,现在的她,不但把向跟朋友借的钱已经都还清了,甚至还以每年三万六千元继续认养阿尼色弗院童,小小的一个菜贩,一把青菜十块,二十块的卖,累积小钱捐大钱,菜贩陈树菊名列亚洲富比世杂志善心榜,当之无愧。

家逢剧变受捐赠 陈树菊发愿助人40几年来,菜贩陈树菊每天在菜市场辛苦工作18个小时,赚来的钱不是拿来自己花,而是通通捐给了孤儿院、盖学校图书馆,十多年来捐了快1千万,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是看到电视才知道,原来姊姊一直在默默行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树菊立志帮助别人?

陈树菊最小的弟弟陈洽铭说,“就在姊姊13岁的时候,母亲因为没钱付剖腹费,难产过世,加上两个弟弟因为来不及筹到钱医病而早逝,失去亲人的痛,让她从小发愿,只要有钱一定要救助别人。”照片里的女子,穿着黑色T-Shirt、牛仔裤,一脸青涩,这是20岁的陈树菊。

回忆姊姊陈树菊的一生,大弟陈洽铭说,“姊姊会立志帮助别人,母亲影响最深。我姊姊刚好小学毕业要考初中,那时候我妈妈过世,大家心情都很不好,接下来她就说要代替妈妈。”母女天人永隔的画面,深烙在陈树菊心里,也了解人生有许多无奈,从此陈树菊身兼母职接下爸爸的菜摊,扛起一家生计,连自己的婚姻,陈树菊也选择牺牲,只求一家人温饱。

他父亲说他一生中,很大的愧疚就是,陈树菊要结婚,我(父亲)没有让她(陈树菊)结婚,到现在(陈树菊)都没有结婚。

13岁开始赚钱,但家里总共6个兄弟姊妹,陈树菊一介弱女子要养活一家人,实在不容易,没想到之后又遭逢三弟生病,正愁没钱转到大医院时,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陈洽铭:“那时候我们家里很穷,那个仁爱国小老师,就发起同学募捐,拿给我们叫我们带最小的弟弟,去台北给医生看。”

当时全校师生的恩情,让陈树菊永远记在心里,回忆这段过去,陈树菊曾经说过,会捐钱是因为当初帮助他们家的国小老师,或许有些人不知道,人穷到最无助的时候,有人拉你一把,会有多么感激。

也因为这样,陈树菊发愿,有钱一定要救助别人,十几年来,除了捐450万回馈母校盖图书馆,陆陆续续捐了快300万给孤儿院,未来她还要成立基金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积德       行善)(五明学佛网:积德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