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自我教言》讲记(四)


   日期:2011/7/1 9: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我教言》讲记(四)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学习《自我教言》第十颂:

    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
    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在亲友、道友面前不应该喜怒无常。有的人心态、情绪都非常不稳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赞叹,一会儿诽谤。这种人无论是结交朋友还是结交道友,时间都不会很长,所以不能老有这种喜怒的情绪。很多人都这样,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高兴,没有什么可生气的也生气,没有什么可伤心的也伤心。有时候听了一些表扬的话,就欢喜、高兴得不得了;有时候无意当中,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就开始生气、愤怒、不高兴了。这种人就是凡夫,可以说是不明理,也可以说是没有智慧。

    心态不稳定,情绪不稳定,交朋友也很难成功。所以,在亲友面前不能老有这种喜怒的情绪,尤其是一定要与道友搞好关系。不管是从显宗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密宗的角度来讲都一样。在修行的过程中,道友之间不能有唇枪舌剑,不能有明争暗斗。佛陀曾经跟阿难说过,善知识和善友非常重要,所有的成就都来自善知识和善友,没有他们,我们无法成就。密宗里更是强调,金刚道友之间一定要搞好团结,否则有很大的罪过,也是修行中最大的一种障碍,将来一定要下金刚地狱的。这个非常重要。

    能够与道友、善友搞好关系,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成就也非常快。若是老有矛盾和冲突,也是一种罪过,是修行上的一种障碍;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一定要团结和睦,不能有任何的矛盾与冲突。和任何众生都要搞好关系,不能说任何众生的过失,不能伤害任何众生,何况是我们的金刚道友了。若是与他们相处好了,对你的利益、帮助非常大;否则对你的伤害、障碍也非常大。什么事都是,有利就有弊,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般的朋友和亲友也是这样,搞好关系以后,一定要保持下去。有的人却不是这样,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今天很好,是朋友;一到明天就不认识了,就不是朋友了。有些人在有些情况下,有些场合里很好,很热情,是很好的朋友;一到别的地方,或者有别人,有其它人的时候就开始变了,开始不认人了,又开始不是朋友了。

    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人都是互相利用,都不是真心的。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能这样,一定要真心地对待所有的众生,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做人是做佛的基础,人道是佛道的基础。首先要做个好人,然后再做菩萨,再做佛。首先把做人的道理弄明白,然后再去了解、研究佛法。这也是有次第,有程序的。连人都没做好,怎么做菩萨,做佛呢?连做人的道理都没弄明白,怎么去修持佛法呢?这个非常重要。

    “承诺不该有变动”。前几天也讲过,不能轻易承诺,不能轻易发誓发愿;一定要仔细观察,反复考虑。我们要向这些大德高僧、佛菩萨们学习,他们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但既然立下了誓言,纵遇命难也不舍弃,也不退转,也不改变,也不动摇!所以,我们不要老承诺这个,承诺那个;不要老发这个誓,发那个愿的。既然我们承诺了,发誓、发愿了,就一定要说到做到,一定要守信。信心、决心、定力非常稳固、坚固的人,不用说人,连天人、神、仙、非人都害怕,不敢轻易伤害这种人。那种轻易动摇、没有定力的人,不用说其它人,连最最恶劣、最最下劣的饿鬼众生,都会轻视他,都会来伤害、干扰他。其实,有坚定的信念、决心,有定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上师三宝的一种恭敬。

    “行事不该有表里”。作为一个好人都应该这样,更何况是学佛、修行人呢!什么叫有表里?就是外表与内心一致,心与口一致,说与做一致。但是很多人都是心口不一,说做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连朋友之间,道友之间,亲人之间都是,有什么事情不直来直去说,总是拐弯抹角。这种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是修行人了。一定要心口一致,心行一致,表里如一。

    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定要直来直去,实实在在;不能虚情假意,不能拐弯抹角,不能有阴谋诡计;尤其是学法修行的过程中,更不能有这种行为。现在有的人就是这样,装模作样、花言巧语。在上师、善知识面前,在金刚道友、他人面前,装得像个修行人,像个成就者,说得非常有理,做得也非常如法;但是背后就不是这样了,什么都做,没有一丁点修行的威仪,言谈举止、起心动念一点点都不注意。

    前几天讲过的,“独处行为应谨慎”。但有人不是这样,如果上师不在面前,金刚道友也不在面前,别人也看不见了,这个时候什么都做。这种人就是当面和背后不一致,表里不一。但是你再能伪装,也欺骗不了上师三宝,欺骗不了善神护法。那些天人、善神护法,每天都来到人间,观察我们的行为与心态。他们都有他心通,知道我们到底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你再瞒也瞒不过他们,再欺骗也欺骗不了他们。

    上师三宝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你以为用肉眼看不到就觉得不存在啊?不可能。尤其是这些善神护法,他们专门管这些事,他们经常到人间来考察:哪个人做了什么好事,哪个人做了什么坏事。尤其是考察我们这些修行人。我们打着佛教的旗号,打着上师三宝的旗号,到处去宣扬自己是学佛人,是修行人,是有成就的人;然后背地里还做这样表里不一的事,那些善神护法一定会愤怒,一定会惩罚的。这样,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都会有一些不好的果报,这个很重要。

    第十一颂:

    莫做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慢。

    “莫做之事有三种”,就是不要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有三种。其实还有好多好多种,是我们作为修行人不应该做的,不能做的,不允许做的;但这三种是最不能做的事情。

    “切莫自大与傲慢”。若是在没有意义,不是特殊的情况下,不能自己夸自己,不能自己赞叹自己,不能贡高傲慢;若是有意义,为了弘法利生,为了学法修行还可以,这个我经常说。自大与傲慢的人,经常到处去宣扬自己,赞叹自己,说自己的一些功德,自己夸奖自己,自己表扬自己。这样别人就能看出来你的人品,然后慢慢都会离开你、讨厌你。这样的人,连做人都很难,更不用说作为修行人了。贡高傲慢,是五种烦恼中的一个,是个非常严重的过患。

    自己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功德、成就的时候,就开始贡高傲慢了。自大、有傲气的人,永远都不会有进步;只能退步,最后堕落,不会有解脱的可能。所以作为修行人,一定要舍弃、断除这种不好的恶习与行为。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把自己放在最高处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最低处。这样的人,人人都会讨厌他,看不起他,最后一定会落到最低处,连做人都很难。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一定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能有任何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不要在暗中,在背后说他人的过失。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爱说,尤其是在暗中,在背后说别人的一些是非或过失。你轻易说这些本身就是一种罪过。我们还没有证悟、开悟,怎么知道别人的相续呢?怎么衡量他人的水平与功德呢?我以前也反复强调过,没有登地——开悟、证悟之前,没有资格评价别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所以不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善还是恶。在表面上、形式上你能看得懂、看得透、看得明白吗?你连他心通都没有,你怎么知道他人的发心和动机呢?一般的凡夫无法能够衡量他人的相续。

    佛曾经说过:“除了我这样的遍知外,他人没有资格衡量补特伽罗。”意思是说佛是遍知的,除了佛,我们这些凡夫,没有资格衡量他人的相续。很多大德高僧在表面上、在形式上,所做的都是恶,但实际上不一定是恶。

    以前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大部分都是从事恶业的。有的为屠夫,有的为猎人,有的是妓女,有的是农夫,有的是渔夫。他们在外表、形式上似乎没有成熟,但内心成熟了。人有四种,其中一种是内外都成熟;另一种是外成熟内不成熟的,这种人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些凡夫就是这样,表面上很好,形式上也做一些善事,每天都在念佛诵经,做一些功德,尤其是在大众面前,在大庭广众之下,装得很好,像个修行人,像个佛菩萨,但心里都是贪嗔痴慢疑等等烦恼,都是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自以为是。

    还有一种是内成熟外没有成熟的,就像刚才说的那些大成就者。比如帝洛巴是个渔夫,寂天菩萨是个“三想者”。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学修的时候,在表面上没有别的事可做,只有三件事:第一个是吃,第二个是拉,第三个就是睡。吃完就拉,拉完就睡,睡完再吃,吃完再拉,拉完再睡,所以把他称为“三想者”。

    还有好多这样的成就者,这些就是内成熟外没有成熟。还有一个就是内外都没成熟,就像社会上那些不信佛,不学佛的人。

    自己好好观察、对照一下,自己肯定是其中的一种。因为所有的人都包括在这四种人中。你是哪种人?是外熟内不熟,还是内熟外不熟;还是内外都熟,还是内外都不熟?我们今天学习《自我教言》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纠正自己、改变自己!为什么不拿它对照自己呢?很多时候,我们听法都是只听也不牢记,也不用来对照自己,都是擦肩而过。以前,还有这几天,讲了多少道理,讲了多少条戒律,为什么不拿来对照自己呢?不是给你讲的啊?不是给你讲的,是给谁讲的?我们以前也学习过闻法方式,那里不是有么?不谛听,听了也不记住,掺杂烦恼,这都是闻法的过患,都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于谁亦莫做轻慢”,对谁都一样,都不能轻视怠慢。不管是对亲人还是对仇人,不管是对善人还是对恶人,不管是对好人还是对坏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其它众生,都不能有轻视和怠慢。但是现在社会上傲慢的人非常多,有一点学问、技术、财力,或者势力的时候,就特别傲慢,开始看不起别人。说实话,你具备的这些,其实什么也不是。你再有学问,也是愚痴、妄想、颠倒;你再有知识,也是分别、非理作意——对诸法的真相真理,你没有一点一滴的了知;你再有财力,再有势力,也属于是世间,属于是轮回,属于是有漏的。既离不开无常的本性,也超不出轮回的范围——属于轮回的都只有痛苦,没有安乐。

    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似的,什么叫本事?什么叫成功?从小到大,从少到老,一直奔波忙碌,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幸福,为了快乐么?那你真正快乐过,真正幸福过么?没有,始终没有!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始终没有达到过目的。所以我说,除了修行人,除了真正的成就者以外,所有的人都是一样,都是窝囊,都是废物!

    有些人虽然有一些名望,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但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是不快乐、不幸福!有钱更有烦恼,有权更有压力。在上师三宝面前,在那些大成就者面前,所有的凡夫俗子都是一样,有时候像个疯子,有时候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我们认为成家、生孩子,上班、工作,开创事业,都是一生的大事,都是很了不起的一些事情,自己很有成就感。但是,在那些智者、大成就者面前,就是一群孩子在那边玩耍,用沙子堆房子,盖建筑;然后成家、生孩子,一个人当妈妈,一个人当爸爸,另一个人当孩子。儿子长大了,出去做生意,赚了好多好多钱回来了……

    这都有意义吗?真的,跟游戏一模一样,没有一丁点差别。佛早就讲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都是如幻如梦的,我们都在梦中。比如你做梦生孩子了,还是个男孩,高兴得不得了,兴奋得不得了,还搞了一些庆祝。没有过多久,孩子生病了,没有留住,死了,又痛苦得不得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其实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还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的,这都没有意义,就是一场梦!

    我们现在所做的、所经历的这些,在大德、大成就者、佛菩萨们看来,跟我们刚才做的梦一模一样。前几天结婚很隆重,兴奋得不得了。没过几个月,没过几年,又开始离婚;然后失望、痛苦、烦恼得不得了。其实没有结过婚,也没有离过婚;就是我们自己执着这些才烦恼痛苦的,所以说属于世间的这些事情什么都不是。

    我们现在要明白佛讲的道理:从轮回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是痛苦的、有漏的,一处也没有安乐。你到公共厕所里闻一闻,有香味么?不可能吧!同样在六道中只有痛苦,没有安乐,这是第一。第二,从诸法的本性来讲,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好也会变,坏也会变。我们所认为的好的情景会变,不好的情景也会变。

    一切都在变化当中,一刹那也不停止。诸法的本性就是无常,再高一个层次讲,都是性空,都是虚假,都是如幻如梦。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了,这叫明理,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学佛人。

    不要因为自己有点成就,有点功德,然后就看不起别人。我们这些修行人也是,自己现学了几个道理,知道了一些事情,也会读诵了一些仪轨,就开始骄傲了。有些新皈依、新接触的同修问点什么,不好好教,不好好说,看不起、轻视人家。用那种傲慢的态度对待别人,这叫怠慢。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自我教言》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