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极乐愿文》讲记(九)


   日期:2011/7/3 1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极乐愿文》讲记(九)

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二因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和净除罪障。

    今天讲七支供的随喜支。

    随喜能对治很多烦恼,主要能对治嫉妒心。我们不但不嫉妒他人,还能发自内心地对他人所做的功德生起欢喜之心,这叫随喜。仅仅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得到非常大的功德。

    功德有属于世间的、有漏的,也有出世间的、无漏的。凡夫若是随喜出世间的、无漏的功德,虽然得不到同样的功德,但是也能得到相似的功德;而只要能够真正随喜世间的功德,就能得到同样的功德。不需要做什么,轻易地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功德,这是随喜本身特有的一种功德。

    比如,今天有一个人修学正法开悟、解脱了,我们凡夫能真心随喜,就能得到和他差不多的功德。但因为开悟、解脱属于出世间的功德,凡夫还没有开悟、解脱,所以只能得到相似的功德。虽然不是完全等同的,但也差不多很快就能开悟、解脱了。

    我们凡夫仅仅随喜造佛塔、建寺院、塑佛像、诵经、持咒等这些世间有漏的功德,就能得到同样的功德。

    随喜他人所做的功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嘴上会说随喜,但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还不好说。真正的随喜不是在嘴上说的,而是要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随之欢喜的心态。所以一般来说很难做到。

    要做到真正的随喜,要具足两个条件。

    第一,从胜义谛来讲,有无我的智慧,放下自我了,才能真心实意地随喜他人的功德。真正放下自我的人,才能完全做到随喜。

    我们听到、看到别人在做功德、做善事,心里能真正生起那种无伪的欢喜之心是非常难的。因为凡夫都有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而烦恼之根就是我执。若是没有放下自我,没有无我的智慧,怎么能祛除我执?若是有我执,这些烦恼就无法根除,自然会在相续中生起,自然就有嫉妒心。一遇到对境时,嫉妒心自然就会浮现出来,所以很难生起真正的欢喜之心。

    第二,在相续中生起愿、行菩提心,尤其是生起愿菩提心后,才能生起欢喜心,才能真正随喜他人的功德。 

    为什么呢?因为要生起愿、行菩提心,首先要有慈悲心,而慈悲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真正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对我们的恩德和现在的父母一样,然后就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这些都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他人积累功德与善根,得到好处与利益了,相续中自然就能生起这种欢喜之心。因为我们有报恩的愿望,为他们承办一些利益,本来应该是我们要做的事,现在我们不用为他们做什么,他们自己就有功德和善根了,自己就能得到解脱和成就了,我们肯定会非常高兴地随喜!比如,今天你要帮助某人做一件很麻烦的事,但他自己解决了,不用你帮了,这时你一定会非常欢喜。

    如果不是这两种情况,在其他的情况下,就不能说是真正的随喜。现在的学佛人都会说:“随喜,随喜”。是真心随喜,还是嘴上随喜?在内心深处有没有生起这种真正的欢喜之心?若心里没有,那就不是真心的。如果在你的相续中还有嫉妒心,怎么能生起欢喜心,为了什么欢喜呢?所以不好说你是不是在随喜。

    随喜应该是平等的,有分别的随喜不是真正的随喜。比如,你特别喜爱的儿女在外面做了一件好事、善事,你肯定会发自内心地高兴,一定会随之生起欢喜心。但是这种欢喜心不是此处讲的随喜。

    平等的随喜是对谁都一样。无论是恩人或仇人,喜欢或讨厌的人;无论是什么情况,高兴或不高兴,关系好或不好,任何时候都能随着他人生起欢喜之心,这才是佛讲的真正随喜,才会有极大的功德。

    “佛说同获彼福德”,有人一定会怀疑:“怎么能获得同样的福德呢?什么也没做,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功德吗?是不是不学、不修,只随喜就行了呢?不可能吧?”此处讲的随喜的功德,是在“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善心,诚心欢悦作随喜”的情况下。若能这样随喜,才能得到同样的功德。

    我们这样仔细分析、讲解,就不会疑惑。其实随喜很难,真正有无我的智慧,无伪的愿、行菩提心,那已经是登地的时候了。因为有各种方便,积累功德非常快,随喜也容易。其实真正能做到随喜,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佛在世时,有一天,胜光王邀请佛陀及其眷属,并发心供养他们三个月的饮食、衣服等诸多受用。在当时,只有胜光王这样有大福报、有能力、有势力的人才能做到,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做到。

    一天,一乞女来此讨饭。她心想:“胜光王前世肯定种过很多善根,否则他现在怎么能转生为国王,这样承侍佛及眷属呢?他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福报。”于是她从内心深处生起了一种欢喜心。她不是虚情假意的,而是真心实意的这样想。她又想:“我前世没有修福,今生没有胜光王的能力与福报!现在沦为乞丐,要讨饭,靠别人养活,将来会更惨!”

    乞女的这几颗心是无价之宝!第一,她想到了胜光王的前世、今生及未来,这就是相信了轮回,相信了因果;第二,她随喜了胜光王的功德;第三,对自己所遭受的贫困的果报生起了惭愧心。

    那天,佛用完斋时问胜光王:“你今天供斋的功德,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还有善根的人?”胜光王心想:“在此哪有比我善根还大的人?”于是就答应了,“若是有可以回向给他。”佛回向时,念了那个乞女的名字。

    连续几天都这样回向,胜光王也有点不高兴了,问大臣们有没有妙计阻止这件事。有一个大臣说:“有啊,等乞女再来时,让她生气,功德就能毁坏了。”胜光王采纳了他的主意。当那些乞丐又来的时候,不但一粒米也不给他们,还打骂他们。那个乞女肯定没有登地,没能控制自己,果然生气了。佛祖说:“她本来功德非常大,但是今天一生气,功德都毁坏了,现在功德可以回向给胜光王了。”后来佛跟胜光王讲:“她发自内心地随喜你,这个功德非常大。你虽然在做功德,但有时会掺杂吝啬心、傲慢心等烦恼。而她随喜时没有掺杂任何烦恼,是纯净的善念,所以她随喜的功德已经超越了你的功德。”

    随喜这颗心必须是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这种真心的随喜,登地以后肯定有,真正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愿菩提心或慈悲心时也有,除此之外很难。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的,特殊的情况下不好说,与遇到的对境,自己的念头,以及业果的成熟,都有关系。

    人的根基不好说。现在很差,也许一会儿就成熟了,突然生起真正的随喜心了;现在根基很好,也许过一会儿就差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公案,刚才还在造业,现在相续成熟了,立即见性成佛了。我们常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刚才还拿着刀杀害众生,忽然就见性成佛了;刚才还在种地或放牧,忽然就见性成佛了;刚才还在为生活奔波,突然就见性成佛了。这些情况都有。

    佛讲过:“一些极其微妙的因果,除了佛之外,谁也无法完全了知。”有些人想以一两个公案就把一切佛理都涵盖了,不可能。人与人不一样,事与事不一样。情况是各种各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支随喜支。

    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善心,
    诚心欢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

    听说有人塑佛像、建庙、念咒、修加行等等,行持这些善法的时候,若是没有嫉妒等不善的起心动念,在内心深处,诚心诚意、悦意欢喜地做随喜,佛说能获得和那个人同样的福德。不用人力、财力,一个意念随喜,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功德和福德,多好啊!

    故于圣者及凡夫,所作诸善皆随喜。

    “圣者”就是声闻、缘觉、阿罗汉、菩萨、佛;“凡夫”是还没有得地的,如天人、人、阿修罗、饿鬼、傍生、地狱,这六界众生。所以,无论是圣者还是凡夫,所做、所具有的功德、善根、福德,统统都随喜。比如有人精进了,我们真心随喜;有人修行有进步了,我们真心随喜;有人今天考试考得好了,我们真心随喜。

    那么是不是“同获彼福德”?这里有四种情况。

    第一、圣者随喜圣者。如果你是出世间的圣者,你再随喜圣者,你完全可以得到圣者所做的功德与善根;不是相似的,而是真实的。

    第二、圣者随喜凡夫。凡夫做的那些功德与善根虽然是有漏的,你通过随喜,却能得到无漏的功德,超越他本身所得到的。

    第三、凡夫随喜圣者。圣者做的那些功德、善根肯定是无漏的。凡夫在没有开悟、登地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无漏的善根。因而作为凡夫,随喜圣者,只能得到相似的善根与福德。

    第四、凡夫随喜凡夫。只能获得凡夫所做的善根与福德。

    总而言之,凡夫通过随喜,只能得到有漏的功德;而圣者通过随喜,可以得到无漏的功德。偈颂里讲的“同获彼福德”,没有明确区分有漏或无漏,但我们自己通过分析可以明白。

    于发无上菩提心,广利有情皆随喜。

    这是大乘的善根或福德。他人发菩提心了,应该随喜;他人利益众生的事业广大无碍了,应该随喜。但很多人嫉妒,看到有人当辅导员,当法师了,就嫉妒了。不应该嫉妒,应该随喜。你能真心实意地随喜,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善根和福德。你和他差不多了,也快要发菩提心、广利众生了。

    断十不善行十善,救护他命发布施。
    守持戒律说实语,化怨言语直柔和。
    少欲言说具义语,修持慈悲行正法,
    于彼善法皆随喜。
                

    “断十不善行十善”,乔美仁波切在此处单独讲了随喜十种断恶行善。有人断除十种不善业、行持十种善业了,要真心随喜。

    “救护他命发布施”,“救护他命”,不但不杀害众生,还能救护他众的生命,就是全力以赴地爱护自他的生命,这是身三业中的第一个。“发布施”,不但不偷盗还做布施,这是身三业中的第二个。“守持戒律说实语”,不但没有不净的行为,不邪YIN,还能守护戒律,这是身三业中的第三个。

    “说实语”就是不但不打妄语,不说假话,还说谛实语。这是口四业中的第一个。“化怨言语直柔和”,不但不挑拨离间,还化解他人的怨恨。这是口四业中的第二个。“直柔和”,说正直而柔和的语言,不说恶语。什么叫恶语?恶语不一定都是粗语,只要是让人不悦意的、让人起烦恼的语言都是恶语。不说恶语还能说柔和语,就是说好听的话,而且是实话,不是说花言巧语。这是口四业中的第三个。“少欲言说具义语”,“具义语”,说有意义的话,能消灭烦恼,增加善心、正信、正知、正见,和佛法、修行有关的话语,不说绮语,不说没有用的闲话,不道听途说。这是口四业中的第四个。

    你们平时谈话的时候,都不讲佛教典籍里的公案,却讲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其实我们可以谈佛教的历史,讲佛法里面的故事;可以唱觉歌、道歌、法语等;还可以读诵佛经里的赞偈、诗文。

    “少欲”就是少贪,不贪心。这是意三业中的第一个。贪欲是轮回的根,对人、物等一切都不应生贪欲之心,知足少欲。“修持慈悲行正法”,不但没有害心,还能发慈悲心——发自内心地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是意三业中的第二个。“行正法”不但没有邪见,还有正见,能修持正法。这是意三业中的第三个。

    以上就是十种善业。我们听到、看到、想到他人在修十种善业时,能发自内心地随喜,我们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与善根。“于彼善法皆随喜”,所有的善法,无论是圣者做的还是凡夫做的,无论什么样的善根都应该全部随喜。

    我们寺院的这些僧众从小出家,行持善法,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你们有没有随喜?没有吧!他们看起来挺平凡的,但这个功德你们都很难相比。有些人觉得自己很有修行,却连世间的五戒十善都没有做到。

    大家看介绍我的文章,认为我七岁出家很了不起,其实这没有什么。藏地很多人都是六、七岁出家,可以说相续没有被染污过。这个功德你们很难比啊!

    我到内地以后听说,内地五百个修行人中有一个成就者。但是按照藏地的说法,藏地五个修行人中就有一个成就者。很多人好像都不太相信,心里怀疑:能有那么大的差距吗?真的不一样!

    其他寺院我不敢说,我们寺院无论是老喇嘛还是小喇嘛,还有那些长期在寺院修行的居士,我一次也没有听说过他们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都是那么和睦、团结。虽然那些小喇嘛年龄很小,都是几岁、十几岁,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打过架,他们都不敢,因为有老师、管家,还有上师。我从喇荣回到寺院已经七、八年了,经常与他们在一起,若是有这种现象,管家一定会告诉我的,我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你们由于习气,经常发生矛盾,很多时候连这些小喇嘛都不如!所以你们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你们年龄比他们大,阅历比他们多,但是你们内心的智慧和清净的戒律照他们差得太远了。你们现在到这里,不是要得到世间的学问,而是要学习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智慧。多跟他们学,别给我丢脸,别给大家丢脸。

    以上讲的都是随喜支。随喜能对治很多烦恼,尤其能对治嫉妒心。有嫉妒心,尤其是嫉妒心非常严重的人,内心不可能得到安宁。

    下面是第五支请转法轮支。

    十方浩瀚世界中,圆满正觉后不久,
    我于彼等前祈请,迅速广转妙法轮,
    佛以神通知彼义。
                

    “十方浩瀚世界中”,那么多的世界中;“圆满正觉后不久”,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成佛道不久;“我于彼等前祈请,迅速广转妙法轮,”我到他们的面前祈请,迅速广转法轮。“佛以神通知彼义”,佛菩萨通过神通,了知我们的心愿。佛、菩萨慈悲,一定能满我们的愿。

    佛法是需要祈请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讲经说法,没有转法轮。为什么呢?为了示现佛法的威仪及真正的价值,让大家明白佛法不是谁都能得到,不是谁随便就能求到的,所以佛祖没有轻易传法,七七四十九天示现不讲经说法。

    人道众生哪有这么高的智慧,知道要去请法呢?根本没有人知道有佛。是天界的众生,尤其是帝释王、梵天王知道了以后,带着无数的眷属,拿着千辐法轮、右旋海螺以及无数的珍宝供品,祈请佛祖辗转法轮。此后,佛才讲经说法,辗转法轮。在历史上,大德高僧宣讲佛法,也是要通过祈请的。现在到末法时期了,没有人请法。

    祈请转法轮,能对治很多烦恼,尤其能遣除舍法罪。所以应该处处祈请广转法轮。

    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十方世界中,有很多佛菩萨不讲经说法,不传法。我们应该随时祈请诸佛菩萨广转法轮。自己现在没有转法轮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祈请,让诸佛菩萨转法轮,用佛法的光明遣除世界的黑暗。

    现在人间,有很多大德高僧、成就者是佛菩萨再来,然而由于众生的福报浅薄,而示现没有讲经说法,没有转法轮。我们祈请诸佛菩萨、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广转法轮,讲经说法,以佛法的光明遣除世间不可思议的灾难。

    很多人说:“过几年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肯定有,佛在经中,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说得一清二楚了。但不一定是这几年。因为佛没讲过,莲花生大士也没讲过,很多大德高僧有一些预言,可也没讲过具体的时间。但是因为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也不好说。

    莲花生大士预言过:“到末法时期,灾难不断。但能一心祈祷上师三宝,一心学修佛法,在世界末日的时候,也有得度的机会。”若能一心祈祷莲花生大士,就能得到他的救度。

    二零零八年,世界各地灾难不断,发生了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时,我没有别的办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祈祷莲花生大士。我主张并且劝告大家发心念诵金刚七句祈祷文,大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亿多遍,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圆满了。后来灾难也减少了,世界的动乱也慢慢平息了。不知道别人怎么认为的,我认为这就是佛力的加持,是莲花生大士的加持,因为我们一心祈祷了。我们在二零零九年也圆满了一亿多遍,今年圆满一亿多遍也应该没问题。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念诵金刚七句祈祷文了。

    作为三宝弟子,面对灾难的时候,不应该心慌意乱、手忙脚乱的,而应一心祈祷上师三宝,尽心尽力地去拯救危机,这是对所有众生都有利的事情。

    我们应该祈请佛转法轮。佛菩萨慈悲,在佛菩萨面前众生平等,无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穷的人,谁祈求都一样,佛菩萨一定能满我们的愿,能辗转法轮。这也相当于自己转法轮了,这个功德、善根不可思议,对所有众生的利益也不可思议!虽然自己没多大能力,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像佛、菩萨一样利益众生,还能通过这样一个修法与方便,遣除我们往昔所造的舍法罪等罪业。

    若周围有具徳的上师、善知识,你可以亲自去请法;若没有,也可以通过意念、观想的方法来祈请转法轮。阿弥陀佛及一切诸佛菩萨都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这就是请转法轮支。

    接下来讲第六支请求不入涅槃支。

    于佛菩萨持教师,诸欲涅槃彼等前,
    祈请住世不涅槃。
                

    佛祖释迦牟尼佛快要涅槃的时候,阿难并没有察觉,而珍达居士知道了。他到佛祖面前请求不入涅槃。佛因为他的祈请,延长了三个月的时间入涅槃,在此期间又利益了无数的众生。

    “于佛菩萨持教师”,“持教师”就是具徳的上师、善知识。现在佛已经涅槃了,大阿罗汉们也都涅槃了,那些具徳的上师、善知识是佛教的主人。

    “诸欲涅槃彼等前,祈请住世不涅槃。”在十方浩瀚的世界中,正想要趋入涅槃的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不计其数。我们应该在他们面前请求不入涅槃。如果在自己身边或周围有这样的上师、善知识,应该亲自去祈请;如果周围没有,我们可以通过观想和意念,来祈请不入涅槃。

    佛和一地以上的菩萨都自在了生死。若是有意义,他们留在世间多长时间都可以。但是在三种情况下,他们会入涅槃:第一、暂时完成了利益众生的任务;第二、众生刚强难化,暂时度化不了;第三、佛、菩萨为了表法。第三种情况又包括两方面:一、佛菩萨若是住世时间长了,众生不珍惜,不觉得稀有;二、众生会在相续中生起常见。因此,为了众生在相续中能生起无常这种见解,佛菩萨也会示现趋入涅槃。

    我们有一句谚语:“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平安;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快乐;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众生的利益。”其实利益众生的最佳方法就是弘扬佛法,除此之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究竟、不圆满,因为解决不了众生心灵上、根本上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靠佛法。所以我们要祈请佛菩萨、具徳的上师、善知识不入涅槃,长久住世,广转法轮。

    下面是第七支回向支。

    以此为主三世善,回向一切诸有情。
    愿皆速得无上果,根除三界之轮回。

    “以此为主三世善,回向一切诸有情。”“以此为主”,是说我们已经学修了七支供中顶礼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求不入涅槃支,要以这些功德、善根为主;“三世善”是指我们过去、现在、未来世中所积累的善根,现在都可以回向。回向过去世、现在世的善根,就像存款一样,把这些都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而回向未来世中的善根,就像贷款一样。将这“三世善”都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

    什么是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呢?很多经典、论典都说得很明确。发心和回向,一个是在功德的前面,一个是在功德的后面;一个是做善根的目的,一个是善根的去处。发心和回向,都要具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为一切众生,一个是为菩提。

    回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回向给众生,这有两个要点:对境是一切众生,目的是圆成佛道。另一种是回向给自己,愿自己早日成道,广度有情,愿自己的功德成为众生成道的因缘。这两种回向都可以。其他的回向方法都不太如法。

    有的人回向给这个人、回向给那个人,说了一大堆,但是都不太如法。但很多人都喜欢自己瞎编,装聪明,还特别执着这些,“回向给冤亲债主,回向给有病的父母,回向给正在学习或考试的儿女,愿他们学业有成……”

    人的根基、相续都不一样,有的人怎么提醒都没有用。这些回向的方法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不究竟、不圆满,不是很如法。回向给一切众生的功德、善根会更大一些。

    “愿皆速得无上果,根除三界之轮回。”愿一切众生都能迅速得到无上正果,彻底断除三界轮回的根。轮回的因结束了,轮回的果也自然会结束。

    愿善我今速成熟,遣除十八种横死。
    身康力壮韶华丰,如夏恒河无尽财。
    无魔怨害享正法,如法成就诸所愿。
    弘法利生大益成,使此人身具意义。

    “愿善我今速成熟”,愿我的善根今生今世迅速成就。我们现在修净土与大圆满,愿能迅速成就净土法、大圆满法。

    “遣除十八种横死,身康力壮韶华丰。”前面讲的非时死,与此处讲的十八种横死是一个意思。为了延长生命,遣除这些横死、非时死,祈祷阿弥陀佛所得到的加持力最大。因为阿弥陀佛也是无量寿佛,他有这个愿力与加持力,帮我们实现这个愿望。所以在此处发愿,遣除十八种横死,愿我们能身体康壮,青春久驻,福寿绵长。

    “如夏恒河无尽财,无魔怨害享正法,如法成就诸所愿,弘法利生大益成,使此人身具意义。”无穷无尽的财富,犹如夏季的恒河水一般不断增长;没有一切违缘、障碍,能够顺利地修持正法;一切如法的愿望都能无碍地实现;弘法利生的事业,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样我们的人身就有意义了,没有耗费、浪费,没有虚度光阴。

    这些讲的是七支供的内容,都是积资净障最殊胜的方法,我们通过这些内容积累资粮,净除罪业,这是往生的四因之一。七支供的内容今天都讲完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极乐愿文》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极乐愿文》       达真堪布)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