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


   日期:2011/7/26 23: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

供果能吃吗?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
达真堪布开示:

做善业还是做恶业,制造快乐还是制造痛苦,完全掌握在自已的手里,就是一颗心。恭敬心也是一样。没有恭敬心,表面上看起来很恭敬,然而实际上都是不恭敬的行为。有恭敬心摄持,所有的行为才都是恭敬的。

比如说念佛,只要你对佛的心是恭敬的,那么你坐着念也行,躺着念也行,怎么都行;如果你的心不恭敬,你坐着念也不行,躺着念也不行,怎么都不行!

很多人都说“睡觉的时候不能念”,佛说过这样的话吗?没有!你内心里没有恭敬,即使在行为上、表面上恭敬也没有用,都是假的。这不是欺骗上师三宝吗?这也是一种罪过。

供品也是。在藏地,供品已经供给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净的地方。在汉地就不一样了,供品一定要吃,一点也不能丢掉。这两种情况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实际上并不矛盾。

藏地人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而汉地人认为,供品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加持品,里面有加持力。这两个行为都是发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为,都是如理如法的。

如果你供养佛菩萨了,还心存吝啬,自己又拿来吃,这样的发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为有罪过。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净的地方,自己不吃,但还是觉得很可惜,这样的发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为也有罪过。

供养上师三宝,是恭敬心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供。如果你把好的东西留做自己用,不好的东西供养给上师三宝,那就有罪过了,因为你的心不正。如果你的心是完全清净、完全恭敬的,那么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供的。你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都应该供养给上师三宝,不能有贪心。

听见好听的音乐、看到和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个时候不能有贪心,应该在心里供养给上师三宝。自己吃的、喝的、用的,包括穿戴的衣服和装饰品,对这些都不要有贪心。你在穿新衣服之前,可以在空中甩动一下,这是一种表法。不这样做也行,你在心里先供养给上师三宝,然后自己再穿,这不仅没有罪过,反而还有功德。这都是修行的方法。

供护法的供品在供过之后该如何处理?
达真堪布开示:

供完护法的供品自己不能享用,一定要恭恭敬敬地送到清净的地方。送到山上也行,扔到河里也行,送到高的地方也行。送的时候和扔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往上洒,不能往下扔,这是一种不恭敬的态度,对护法有不好的影响。不能有不恭敬的态度,不能有不恭敬的行为。

会供日受持八关斋戒了,会供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吃会供品?

达真堪布开示:

这都是要当做甘露、甘露丸来受用的。你不能当做食品、饮料来吃喝,那是不行的。

受用加持品、供品的时候,不是要分很多,也不是要吃饱,这是一种表示。饮料代表智慧,供品代表方便,实际上就是佛的方便与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使自己得到了和佛无二的成就。你通过这种仪式、这种表示来提起这种念,达到这种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1、请问法师: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这回事吗?

正如法师答:

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到分离,因此,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特别是不想分离的好友。当然也不能供佛,太不吉利。我说那是“离苦得乐”,供梨好。有人说,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那是骂人,不礼貌,当然也不能供佛。

我说“蕉”,是"招财进宝",想发财就供香蕉。有的地方说,花生也不能供佛,因为是生在地下。生在地下的“花生”不能供佛,那么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当然,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当然也可以供佛…

水果供佛,是表达一种恭敬心,又可起到装饰和营造神圣气氛。水果供佛,心有神明,敬畏神明,自然就会注意个人善恶行为。水果供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什么水果可以供佛?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只在心诚恭敬。

2、那请问法师,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正如法师:“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现在,有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因此,通过“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养成每天吃水果的良好习惯。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水果的营养成份。所以,现在一些懂养生的家庭,将清理好的水果同菜肴一起摆放在餐桌上供就餐者享用,作为正餐。

有许多人,供佛的水果供到烂了扔掉了,多浪费。

还有一些人,给自已吃的水果,就买“好”水果,供佛的水果,就买“不好”的。这那谈恭敬心。因此,买水果供佛,最好买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

(转自 正如法师弘法论坛)

 

 

家人供佛的水果,能不能吃

对于接受过灌顶的密乘学人,如果家里其他某个信佛的亲人,他用来供佛的水果,在供过佛之后,他将这样的水果拿来给该密乘学人吃,该密乘学人能不能吃? 

五明佛学院辅导法师A答:上师仁波切在讲解供佛的供品不可以自己享用的同时,也说过,供品可以布施贫病老幼,或者观想佛菩萨已经赐给自己,可以自己享用。如果遇到上述的情况,可以观想佛菩萨将此供品赐予自己。

(选自智悲论坛)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11618.0

供过佛的水果自己可以吃吗?

【传喜法师答信众问】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佛堂里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水果供完后还能吃吗?是丢掉呢,还是怎么处理?
 

师父:一般在我们汉传佛教里,上供的水果可以吃,下施的水果不可以吃。

但在藏传佛教里,所有供佛的食品,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了,你已经供养佛了,就是佛的了,你再拿回来吃就有过失。你要按佛的旨意去布施给苦难的众生,把这个水果下施掉,我们可以把食品切碎了去喂小鸟,或者放到公园的河里去喂鱼,这都可以的。 

上供的供果,上供的人自己可以吃吗?

您说佛前的供果在供完后,上供的人自己不可以吃,吃了即是偷盗,那么送给其它人吃不也是一样的吗?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这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若将佛的物品以无贪之心给众生结缘,即可以此方便而令众生与三宝结下善缘,如此做是符合佛陀心意的,也不会触犯偷盗戒。若是以贪心自己食用,即是违背了佛陀的心意与教言,故属于偷盗。

因为在发心供佛的那一刹那起,这些水果已经成为了佛物,既已成为佛物就有护法神来守护,护法神对其供果有执着,故私自食用不仅会犯盗佛物罪,而且还会令护法恼怒。上供的人有管理佛物的权利,但是没有享用佛物的资格。

若是以供果给众生结缘,即可以令众生与三宝方便地结下了善缘,以此善缘在将来业果成熟时,即可以归投于三宝门下,而获得出世之果证。 

(转自学佛网)

供我们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不是不好?供香时不知不觉的闻了,算不算犯盗戒?

问题:一女居士:我们供佛的时候喜欢供我们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不是不好?供香时不知不觉的闻了,算不算犯盗戒? 

妙祥法师开示:

第一个问题,自己喜欢的水果供佛,这是对的。应该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供佛。不是你喜欢,佛就喜欢。

什么叫供佛?就是去掉我们这个贪念。因为我们平时的贪念越来越重,为什么佛说让你供?供的目的就是让你去掉贪念。你把最好的供佛了,那你不就是舍了吗。你舍了,哪怕你过一会儿就吃了,最起码你也舍了几分钟,是不是?你也知道要把最心爱的物,要给佛先吃。

从这一点儿开始,你逐渐能放下,这就是供佛。不是佛要吃我们的东西。我们要把财、色、名、食、睡放下,都要供佛。财、色、名、食、睡是谁创造的?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为什么要供佛?也就是放下财、色、名、食、睡,换句话说,就是放下你的贪心,放下你的吝啬,这就叫供佛。

再一个就是上香,愿意自己闻,这很好。香能提起我们的正念,有一种檀香,佛告诉檀香是如法香。平时我们闻的都是世间的一些味,闻到馒头味我们肚子饿,闻到肉味想吃肉,闻到坏味,我们产生厌恶心等等,都会造成我们的分别。为什么上香?

上香就是减少我们的分别,同时减少我们对世间的贪恋,所以它能提起正念。也就是说当我们有定力的时候,我们有清净心的时候,它会发出一种檀香味,所以佛说檀香是如法香。

另外上香的时候,我们在佛前很恭敬,收摄身心,集中精力以最诚的恭敬心去上香,当时我们的念头就回来了,所以长上香就会得到正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供品       供果)(五明学佛网:供品       供果)  

 继程法师:水果供品 

 净土法门法师:供果如何处理、何时撒下、供养等时间的开示 

 供灯千篇文八十一:佛前供果 

 仁清法师:寺院里的供品可以随便拿回家吃吗? 

 方海权:六种供品供佛功德无比殊胜 

 佛前供果时,这两句话要知​道并且记在心里,便 

 夏坝仁波切:供品该怎么​选? 

 梦参长老:切记!供品不能随便吃 

 佛前供品,有什么深意? 

 梦参老和尚:哪些供品不能吃 

 梦参老和尚:供神的供品不能吃! 

 仁清法师:上供果要好一点的哪怕少不要紧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