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荣圆:戒律的开遮持犯


   日期:2008/12/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说五戒易持,因为五戒只要求我们做一个有道德而守国法的人;也有人说五戒难持,因为起心动念即会犯戒。以杀生戒为例,有法师说,只有杀人才失戒体;也有法师说,即使是起心动念去杀一只小昆虫,也犯杀戒。又如盗戒,有法师说现今已没有因偷盗而被判死罪,已没有破戒的机缘;也有法师说任何一物价值都超过五钱,不与而取,戒行就不清净了。两种说法相去千里,我们应以何种态度生活,才符合戒律的要求呢?
  如果不明白戒律的开遮持犯,我们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境遇时,便很容易堕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中,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戒律的开遮持犯;在《坛经的现代价值》一文更提出“善知戒律开庶者,便能自在持戒,故坚守戒条是一件开心事。”能通达戒律的开遮持犯,持戒确是一种快乐自在的生活。
  法藏法师在《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强调“戒律的本意,原是一种让我们能在一切不方便持戒[而不是他人替你保护好)的现实生活中,时时保持清净、觉照。”戒律不是理想世界的空中楼阁,戒律是不能离开生活的现实内。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犯戒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但所作内行为可分为犯戒的远方便、近方便和成犯三个阶段,而巳戒的对象也可概分为下品、中品和上品三大类。
  就像一件的新衣服,只要穿在身上,必会弄脏;我们王日常生活中,起了与戒行相违背的心念,戒体就不清净,像衣服染上尘垢。如果我们立即把尘垢拂除,衣服仍是清洁的;如果我们立刻止息这些妄念,戒体仍是清净的。有些时候,衣服会染上各种污渍,汗水、餸汁、茶渍、油漆、泥垢、血污等,这时便要用对应的清洗方法,才能把衣服弄乾净。犯下品和中品的戒,便要通过忏悔来回复戒体清净。
  但如果我们不爱惜这衣服,把衣服弄破了,就不能用洗的方法把衣服还原,洗了衣服仍不能再穿了;如果我们犯了上品的戒,而且犯戒的众缘具足了,就是破戒,就不通忏悔,不能以事忏的方法使戒体回复清净了。然而,各种戒律虽有明文的戒相,说明那些行为必须做、那些行为不能做,但戒律并非强化的规条,而是有融通的地方的,以五戒为例,在特殊的情况下,虽然在行为表现上似是犯戒了,仍是不失戒体的:杀戒的开缘是必须没有杀意;盗戒的开缘是完全没有盗意;YIN戒的开缘是丝毫没有YIN意;妄语戒的开缘是没有任何欺诳意,此外为利益对方而说的方便妄语亦在开缘之内;酒戒则只有因疗病且有惭愧心才可开绿。
  亦即是说,持犯在於行为表现,开遮则在起心动念,所以《坛经的现代价值》一文说“由心地清净表现在外相上的清净,则更会认为持戒是快乐事。”内无犯戒之心,外无犯戒之行,是最理想的。
  法藏法师亦指出“对於戒律的理解与持守,是必须透过现实生活中各类情境的历链与考验,才能趋於真实、踏实与成熟”,所以受持戒律以後,不要怕犯戒,但要懂得忏悔,而且要不断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从犯戒的远方便开始防范,避免重蹈覆辙。
  此外,即使没有发现自己有明显的犯戒行为,也要多礼忏,就像我们的衣服穿久了,即使没有弄到污渍,也要定时清洗,否则衣服会在不知不觉间变脏发臭的。如果我们有佛门的课诵本,可以经常依里面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多礼忏。
  果清律师在《在家律学概说》也提醒我们:“我们受了什么戒,就要将这个戒本背起来。背起来有什么好处?也就是遇境逢绿,就想到大体的、粗略的开遮持犯;你就知道这一条不能犯,犯是什么罪过。所以你要背。不要受了戒之後,就把戒本束之高阁,戒本都找不到了。遇境逢缘,犯不犯都不晓得,就糊里糊涂随便造作,就犯戒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荣圆       戒律)(五明学佛网:荣圆       戒律)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 

 能弘法师:因果与戒律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