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把心态驶向积极乐观的境界


   日期:2011/8/24 16: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释迦牟尼以为,一切众生,因为心态各有差异,其行为也千差万别,所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结果。“诸趣轮转”,意为各种事情流转不停。从负面来看,可以说是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纷争烦恼;从正面来看,可以说是构成了精彩纷呈的世界。

在西方成功学中有一句名言: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积淀个性,个性决定命运。这句名言可以作为“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八字的注脚。可见东西方大师在对人生规律的总结方面确有很多共同的观点,所达到的境界基本上在同一层面。

济群法师在《十善业道经的启示》一文中对“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八字作了进一步解释,它说:“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态差别。”

济群法师认为,心态不仅决定个人行为和命运的差异,它也决定国家、种群乃至人类文明的运行轨迹。它说:“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感兴趣,有的人对佛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由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职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那么,对个人来说,如何让自己的心态将自己带到理想之境呢?有两大要诀;第一大要诀是行善道,也就是多做好事,少做坏事;第二大要诀是培养乐观心态。关于培养乐观心态,每个人都知道它的价值,如何获得乐观心态呢?有三个要点:

第一,接收正面信息,发送正面信息。

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心情和事情有好处的,可称之为正面信息,对心情和事情都有害的,可称之为负面信息。人在接收信息时,不宜像泔水缸似的,好的坏的兼收并蓄。要像蜜蜂采蜜似的,择其精华。

一个6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花儿会说话吗?|”

妈妈笑答:“噢,孩子,花儿如果不会说话,春天该多么寂寞,谁还对春天左顾右盼?”

小女孩满意的笑了。

小女孩16岁时,问爸爸: “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吗?”

爸爸思索片刻,回答道:“星星若能说话,天上就会一片嘈杂,谁还向往天堂静穆的乐园?

小女孩又满意地笑了。

女孩26岁时,已是外交官夫人。一天,她悄悄问丈夫:“昨晚的宴会我的言谈举止合适吗?”

“棒极了!”|丈夫真诚地赞美道,“你说话的时候,想叮咚的泉水,动人心,怡人情;你静处的时候,似浮香的荷花,美人目,爽人神。。。。。”

“亲爱的,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呢?”丈夫不解。

妻子笑了:“6岁时,我从妈妈那儿学会了与自然界对话,16岁时,我从爸爸那里学会了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在见到你之前,我从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外交家那里学会了和什么样的人谈什么样的话。亲爱的,我还从你那里学到了智慧和——爱!”

这个女孩是幸运的,她周围的人都乐意向她发送正面信息。这也是因为她的善良和灵慧,她乐意他人向她发送正面信息,也懂得正面信息的价值,就像蜜蜂懂得花蕊的价值一样。所以她就拥有了一颗乐观的心。

另外,正面信息不完全等同于真实信息。花儿会说话吗?天堂是真实存在吗?这是一些没有搞清也无须搞清的概念问题。假如这些概念能让人们的心态乐观起来,它们就是正面信息。

第二,不要根据负面信息做出心里冲动。

如果某些信息能帮助自己趋利避害,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正面信息。如果事实真相不明,可能导致自己做出错误决策,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负面消息。

人的智慧在于,当事实真相不明时,最好不要轻率地做决定。

有一位老先生,在热闹的街口摆摊卖烤香肠。由于地点选的好,他的生意很不错,收入也十分稳定。靠着这个小小的香肠摊子,他把儿子送进大学。

有一天,儿子从学校返家,看见父亲的摊子上挂着的大量香肠,不禁惊讶地说:“爸爸,你没看报吗?现在经济不景气,社会购买力降低,你批发这么多香肠,难道不怕卖不完会坏掉吗?”老先生不太懂“社会购买力”之类的词汇,他想,毕竟是念过大学的人,见识果然不同,听他的准没错。从第二天开始,他便减少香肠的进货量,同时心里担心着人们是否有闲钱来买他的烤香肠,因此他的吆喝声变小了,神态也不是那么乐观自信。这难免让那些老顾客怀疑他的烤香肠的质量。

随着老先生的改变,他的生意也逐次递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每天只希望能够早早将摊子上少得可怜的香肠赶紧卖完,对客人的态度也难免变得急躁与不耐烦,与以前的亲切、和蔼,有着天壤之别。终于,他的客人越来越少,以至难以为继。他不禁摇头叹道: “唉!儿子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其实,不是老先生的儿子有先见之明,而是老先生自己的心态受到了负面信息的伤害。他要判断“经济不景气”是否对自己的生意有影响,只需看此前的销量是否发生变化,根本没必要在没有发生“产品积压”之前就减少供应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类似的“先见之明”的损害。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我们都是只能依据此前的状况进行分析,不能依据可能性来做决定。除非你想作一个冒险性的尝试,这就得先具备“认赌服输”的心态才行。

第三,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生活中,有一些让人开心的信息,也有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信息,而且这些都是真实的,但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必然关系,仅仅对心情有影响而已。对这些信息,我们没必要被动地吸收,就像看电视选台一样,喜欢看什么节目,就选哪个台。

一个女孩趴在卧室的窗台上,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好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到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伤不已。

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片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

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

老人慈爱地对外孙女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在生活中,我们心情烦恼,也许并非生活境遇有多么糟糕,而是开错了窗户选错了台,看见了不好的信息而已。

当然,不一定让自己开心的信息都是好信息,关键要看心情的需要。

《菜根潭》云:“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围炉夜话》亦云:“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这两段文字都表明了选择信息要按需要而定。事业不顺的时候,就看看不如自己的人;懈怠的时候,就想想那些有豪宅名车的人;骄傲的时候,就攀比一下那些在学问或事业上获得大成就的人;痛苦的时候,就看看那些穷苦的人——有的人觉得自己的遭遇很不幸,跑到孤儿院、医院、穷困山区一看,才知道自己的不幸原来竟是大幸,心态立即调整过来了。

灵活选择需要的信息,就像开车时调整方向盘一样,能够把自己的心态驶向积极乐观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