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智比丘尼:距离


   日期:2011/9/17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想起出家前,对修道者怀着无与伦比的神往与崇拜。

有一次,我站在商场外面等候我的同学,一个人对着汹涌的人潮神游。猛然间,一袭长褂飘飘的身影攫住了我的目光,那样的素洁、不惹尘埃。隔着整条街,我甚至能看见她手里长长的念珠拂过城市的每一道气流。那一刻,上天好像变了一个魔术,把周遭的灯红酒绿全部消褪在她静默的光影里。给我留下了“惊鸿一瞥”后,她转眼就消失在人山人海里。我来不及跟我的同学打招呼,穿过一整条街的熙熙攘攘去追逐她的身影。我留下了她的地址和号码,决定周末去拜访她。

她一个人独住在小庙里,小庙在高高的山上。山的四围是一圈圈环绕而上的坟墓。那位萍水相逢的比丘尼师父,见我远道而来,是如此的欢喜。她的小庙安详静谧,鸟语花香,我看着心生愉悦。我们就坐在小庙前的大樟树下谈话。

她对我讲了许多,大部分是关于对未来的畅想。她梦想着山下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寺院香客如织;她很想把这个安静的小庙扩建成气势恢弘的大寺院;她期待着这座无人问津的高山被开发成人人向往的风景区。最后,她对我说:如果你到我这里出家,多好。我们在此相依为命。

我突然觉得很扫兴。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对她所讲的一切都不感冒,更要命的是,我不想与任何一位众生在苦难的轮回里相依为命。于是我告别了她,以后再也没有去过。

出家后,师父给了我一种很深的距离感,这绝非刻意而为。它来自修行境界上的高低悬殊,也来自我本人过分自重的性格。除了工作之外,我基本不会到师父跟前磨蹭。

因为有了如此难以逾越的距离,我也曾深感无望。但到后来我发现,这种深刻的距离感救了我。它让我对善知识的信心与敬畏不断增长、坚固;它让我时刻能找到所追寻的目标与参照的榜样;它让我很想永不停止地前行,为了紧随她的步伐;它让我的热忱永不消减,因为它知道,我不会妥协。

我一直警惕自己,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某个人。佛陀已经无数次地给过我们忠告。因为有依赖就有执着,而执着产生痛苦。

我没法把师长当成一位普通的朋友或是亲人。她总闪耀着一种光环提醒我孰可为孰不可为。和朋友相处也许更轻松更随意,而习气也随之泛滥成灾,不可收拾;在亲人面前,我们可能更放纵更任意妄为,因为我们习惯了犯错之后得到父母无条件地包容。只有在师长面前,我们的信心与敬畏才油然升起,我们不会像个世俗的小孩一般,在师长面前撒泼耍赖。师长的存在绝不可能是为了让你把他仅仅当作父母或是朋友,他总有他的特殊意义。

每当我在解脱道上遇到大的违缘与困境时,立马便想到找师父,几乎每次都会在师父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而师父给予的除了安抚之外更多是警策和开示,她要让你明白错的永远都是自己,她要让你心悦诚服地收回那些错到让自己后悔的想法。法,在任何状况下都摆在第一位,这比温言软语的安慰来得有用,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

有时候,找师父很难找到,或者她忙到让你不忍心去打扰,她也不一定站在你能伸手可触的范围。因为众生的根基是如此陋劣,唾手可得的东西往往不懂得珍惜,而在仆人眼里也很难出现伟人,善星比丘就认为尊贵的佛陀还不如自己有功德。所以我无比感恩,感恩这样的方式让我更加体会了善知识的稀有珍贵。它必将激发我更加勇猛精进地修行,以法相见,零距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智比丘尼       距离)(五明学佛网:妙智比丘尼       距离)  

 蔡礼旭老师: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 

 达真堪布:跨越十万亿佛土的距离 

 圣玄法师:“活在现在”距离​“安住当下”中间 

 净土法门法师:意念没有距离,真能感应,化解灾难 

 净界法师: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才能跟佛的距离愈来愈近 

 超度的关键是诚心,跟距离远近没有关系 

 心上莲花:一座桥的距离 

 净慧长老:修行没有上班下班,修行与生活应该没有距离 

 两个人生气时,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净土法门法师:与亡者距离很遥远,在家念佛回向有效吗? 

 达真堪布:距离快乐还差这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