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佛陀对有关欲乐的譬喻


   日期:2011/11/9 9: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中部.波达利亚经》

一、骨头的譬喻

有一次,佛陀向波达利亚居士说:

“居士,假设有一只遭受到饥饿与软弱无力困扰的狗在一个屠夫的店外等着。当时,熟练的屠夫或其学徒就会砍了一块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把它丢给那只狗。居士,你认为怎样?那只狗是否能够通过咬那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而去除饥饿与软弱无力?”

“不能,尊者。为什么呢?因为那支骨头只是一支沾满血但无肉的骨头。该狗最终将会感到疲累与失望。”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骨头;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这一点之后,他避免依多样化生起的多样化舍,培育依专一生起的专一舍 ,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二、肉块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捉了一块肉而飞走。那么,众秃鹰、乌鸦及老鹰就会飞过去啄牠与抓牠。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只秃鹰,或乌鸦,或老鹰不赶快放开那块肉,那牠不是会因此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肉块;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三、草制火炬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拿着一把点燃的草制火炬逆风而行。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个男人不赶快放开那把燃烧的草制火炬,那火炬不是会烧其手,或臂,或身体的其他部份,令他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草制火炬;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四、炽热火炭坑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一个深度高过人的火炭坑,里面填满了无火无烟的炽热火炭。此时,来了一个想活不想死,要快乐不要痛苦的男人,而有两个强壮的男人捉住他的双臂,把他拖到该火炭坑边。居士,你认为怎样?那男人是否会奋力挣扎地扭动身体?”

“会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该男人知道,如果他掉入该火炭坑,他就会因此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火炭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五、梦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梦到美丽的公园、小树林、草地和水池,而在醒过来时,不再见到它们。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梦;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六、借来之物的譬喻

“居士,假设有个男人向别人借了一辆华丽的马车和宝石耳环。在那些借来之物围绕之下,他去到市场。在见到他时,众人说:‘朋友,那是一个富翁!富人即是如此享受他们的财富。’而无论在何时,当物主们见到他时,就会取回他们的东西。居士,你认为怎样?那是否足以令该男人感到沮丧?”

“是的,尊者。为什么呢?因为物主们已拿回了他们的东西。”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借来之物;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七、果树的譬喻

“居士,假设离某个村子或城镇不远之处有座茂密的小树林,在里面有一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其时,有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男人到来,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爬上这棵树,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其时,来了第二个正需要水果、正在寻找水果、正在四处寻找水果、且手带把斧头的男人,他也走进该树林,见到了那棵长满水果的树。当时他想:‘这棵树长满了水果,但连一粒都没有掉到地上。我不懂得爬树,所以就让我把这棵树从根部砍倒下来,随我所欲地吃多少水果,然后再装满我的袋子。’而他就那么办。居士,你认为怎样?如果那已爬上树的第一个男人不赶快下来,当该树倒下来时,他不是会断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份,而遭受死亡或致命的痛苦吗?”

“会的,尊者。”

“同样地,居士,圣弟子如此思惟:‘世尊把各种欲乐譬喻为果树;它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含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此以智慧如实知见……使到对物质世间的执取毫无剩遗地止息。”

摘自《中部.小行事经》

有一次,当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袛园精舍时,他向众比丘解释四种行事的方式:一、现在快乐,未来痛苦;二、现在痛苦,未来也痛苦;三、现在痛苦,未来快乐;四、现在快乐,未来也快乐。在此摘录了佛陀对“现在快乐,未来痛苦”的行事方式的解释。于该经中,佛陀说:

 

“诸比丘,假设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时,有一个玛卢瓦藤豆荚爆开,而有一粒蔓藤的种子掉在一棵娑罗树下。其时,住在该树的树神害怕、不安且恐慌,但该树神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花园的神;公园的神;树神;住在药树、草及森林大树的众神──都前来聚会,安慰他道:‘别害怕,贤友,别害怕。或许会有只孔雀来吞食掉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或者会有只野兽来吃掉它,或者森林之火会烧掉它,或者樵夫会带走它,或者白蚂蚁会吃掉它,或者它根本没有生长能力。’但并没有孔雀来吞食掉该种子,没有野兽来吃掉它,没有森林之火烧掉它,没有樵夫带走它,没有白蚂蚁吃掉它,而且它还真的有生长能力。当受到雨云的雨水滋润时,该种子就应时发芽。该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就会缠绕着那棵娑罗树。其时,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想:‘我的朋友、同伴及亲戚们……前来聚会时,是见到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会带来什么未来的怖畏,而安慰我?此玛卢瓦藤柔软有毛的嫩藤之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随后,该藤缠着那棵娑罗树,在其上形成一个华盖,于其四周形成垂帘包围着它,以及破裂该树的主干。到那时候,住在该娑罗树的树神才醒悟:‘这就是他们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中见到的未来之怖畏。由于该玛卢瓦藤的种子,我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同样地,诸比丘,有某些沙门与婆罗门的教理及见解是如此:‘欲乐是没有危险的。’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跟束着发髻的女出家人一起享乐。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他们是见到欲乐有什么未来之怖畏?此女出家人柔嫩之手臂的触觉是多么地令人愉悦!’所以,他们享受各种欲乐,而在如此行事之下,当身体毁坏而死之后,他们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甚至是地狱。在该地,他们遭受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他们说:‘那些沙门与婆罗门在说舍弃欲乐和形容对欲乐的透彻了解时,就是见到这未来之怖畏。即是因为欲乐、缘于欲乐,我们现在正遭受着痛苦、忧恼及刺穿的感受。’

这就是称为现在快乐,而于未来成熟时痛苦的行事方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欲乐)(五明学佛网:佛陀       欲乐)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