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我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三)


   日期:2011/11/10 20: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网络成瘾问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等)大学生80﹪都是因为网络成瘾,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另一项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比例13.2﹪,其中,云南网瘾严重程度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

  想一下,全国这么多人,网终成瘾的问题观察下是这样的结论。所以,我们作为初学者,闻思修不够,福报也有限,要靠自力了脱生死,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时候再去接触这些东西的话,那确实一辈子当中造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罪业。在那个时候再发愿“下辈子不要成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下辈子还不如成一个旁生”,旁生不会用网络造业。从因果的学处上面来观察的时候,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

  网瘾的三个特征

  1、总是想着去上网。

  2、每当互联网的线路被掐断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者更能实现自我。

  如果自己的相续当中已经有这样的状况的话,我估计你回家都不踏实,天天都想跑到工作室,或者天天想在网吧里面度日子,这样会出大问题。所以,首先要了解这些,必须要看到危险性所在。这些问题确实要注意,否则你一旦进入那样的状态,网络成瘾,那就非常可怜了。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讲就会明白。

  事例:

  网瘾少年离奇跳楼

  天津有个13岁的男孩张潇艺,去年12月27号,在到网吧上网36小时(也就是一天一夜,再加上一个大白天的时间)后,站在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的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 “飞”去,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那些英雄朋友。

  张潇艺死后,留下了8万字的网游笔记。从他写的笔记中能看到,他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了,甚至跳楼也和游戏笔记中的情节惊人地相似。

  有关人士评论说:中国的网游产业存在严重的产业道德问题。沉溺网游并不完全是由于个人意志力薄弱,而和网游产业的销售模式直接相关。网游产业的经营之道,是一种制造沉溺机制,以沉溺心理作为经营动力的模式。在利润的驱动下,网络游戏产业界从游戏的设计与运营,到相关产业链条上都迎合了玩家的沉溺心理,比如内容上以暴力吸引青少年,推销时采取美女代言人或者美女玩家的方式吸引眼球。

  广州某个中学有位秦老师,今年7月,因为玩游戏被学校开除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家里玩游戏,60多岁的老母亲在一旁唉声叹气。

  秦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他下载了一个“四国在战”的棋类游戏,一玩就上了瘾,常常整晚整晚地泡在网上,杀得天昏地暗,以至于好几次都把上课的事忘了!

  被开除之后,他这几个月也没有去找工作,他说:“要过足游戏瘾,然后就戒掉,再找一份工作好好干。”

  记者问他还要多久才能过足瘾,他想了想说:“不知道。”过后,他叹了口气:“我是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想永远活在网络里。”

  凡是痴迷网络的人,就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每天都必须有固定的时间在网上度过,否则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定。由于过分地迷恋和依赖网络,他们往往变得孤独而不合群,不想寻找职业,个人财政濒临破产,有这些危险性。比如,那个地方有很危险的悬崖,你说“我要去跳跳悬崖,再看看有没有危险性”,这是愚人的行为,有智慧的人首先观察,如果有危险就不去了,不去跳悬崖了。同样的道理,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些,不然的话,现在年轻人的脑子里真正得到上师三宝加持的机会很少,好像天天魔在作加持一样,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这个脑子状态是非常不好的,确实容易成为网络成瘾症的身份。

  所谓网络成瘾症,以我们佛法的眼光来讲,这就是人类的贪欲在网络环境里快速现行、快速膨胀,当烦恼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像弹簧拉得过开,再也收不回来一样。

  网络毒害人的一个因素是它能让人无限地放纵欲望,这种没有限制地让烦恼现行,可以让人完全偏离轨道,最终把人缠死在网上。所谓的魔,就是能害法身慧命者,其中一种最毒的手段,就是把你的贪欲挑起来,让它一直不停地现行、不停地增长,这就是从内心这个最根本的层面毁坏人类。一般我们能理解肉体方面的残害,比如让一个人在烈日下不停地往前奔跑,一直到累死为止。这样的事,谁见了都觉得残忍。对于内心世界的事,我们没有很好地观察,其实后者远远超过前者的危害,为什么呢?因为它让你的烦恼不断地现行,最终不只是毁灭一世的人身,而且以猛利、炽盛的烦恼会在无数劫当中沦落三恶趣。

  比如二十年前,一个县城里面只有几家电影院,每天只演一场,而且三天换一个片子。虽然很多人爱讲电影,这个贪爱也是烦恼,但是因为选择的范围小,生贪的次数只有几次,所以还不会严重障碍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会对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网络上,单单是电影这一项,影片的数量超过了上万部,品种繁多、应有尽有,什么国产片、外国片、喜剧片、爱情片、武打片……你想看什么都能满足你的欲望。这样就可以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尽情地看,一个欲界的烦恼众生正知正念那么微弱,一旦进入这个高危地带之后,就会像饿虎扑食一样,让贪欲无节制地膨胀。这真是一种悲哀、残忍的事。好像魔王这样在说:你不是有贪欲吗?我让你贪,一直让你贪到消尽福德和智慧为止。本来连动一念烦恼都是损阴德、消福报、伤身体的事,何况是千千万万次地起心动念,到没有力量起心动念的时候,一个人也差不多就要被扔到三恶趣的万丈深渊里去了。这其实比把一个人五马分尸还残酷,它能分解你的内心。一旦内心被分裂之后,会在千千万万劫当中得不到暇满人身。

  6岁少年患严重网络成瘾综合症,自甘沦陷网游

  有一位林先生对记者讲到他的孩子上网成瘾的事情,他说: “已经有两年了,我们骂过也打过,退了学去看医生、吃药,可他这个病一点起色都没有。现在,他一上网就没日没夜,没人关心就不吃不喝,一旦离开网络就精神萎靡、脾气暴躁,还伴有一些强迫症的症状。”林先生告诉记者,16岁的儿子浩浩(化名)肯定是得了“网络成瘾综合症”,两年来家人遍寻药方,却没有任何结果。

  对于父母的着急,浩浩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态度。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上网成瘾,是父母无法满足他的需求,导致他无所事事,最终只能上网消遣。他的症状是除了睡觉就是玩电脑。

  林先生家住中山公园附近的一个新建小区。浩浩母亲把记者领进浩浩的卧室,记者吃了一惊:雪白的墙壁被锐器刮得斑斑驳驳,锐器被强大的外力深深地按到墙壁中,刻下了很多像文字那样的图形;母亲揭开床板上包裹的花布,在床板上,整个人造革的外表被划开,半块人造革不知去向,留下了黄色的海绵内胆。在母亲的指点下,记者在其它的角落内也看到了类似的破坏痕迹。母亲告诉记者,这是当时为了帮浩浩戒断网瘾时,浩浩大发脾气时留下的。

  随后,记者又来到浩浩的书房,电脑里面正运行着一个飞行战争的游戏。在电脑椅上,记者发现了一条黄色的被褥,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节省下穿衣的时间来上网,他平时都是打赤膊睡觉,醒来就裹上被子后,直接坐到了电脑前。”

  林先生谈起儿子成瘾的过程,他一张嘴就先叹气:“初中在学校住读的时候,他翻墙上网吧,为了让他回到家中,我们在家里安了宽带。刚开始时,他一天最多玩10个小时,可是现在只要还能保持清醒,他就一定要坐在电脑前,一上就起码一天一夜。”

  由于孩子没日没夜地上网,林先生夫妇俩每天都要将茶水、饭菜端到孩子的书桌前,否则孩子就能一天一夜滴水不沾、粒米不进。母亲说,一旦离开了电脑,浩浩就会无意识地嘴里念念有词,如果这时和他讲什么话,他都置若罔闻,直到半个小时念完后,他突然抬起头询问:“你刚刚问了什么。”

  在互联网普及的中国,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学习和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还带来越来越多的“网络瘾君子”。比如,合肥工业大学有个徐小辉,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饭可以不吃,但网不能不上;一天不玩就心里痒,像丢了魂似的。

  徐小辉在虚拟的世界里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快慰和满足;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成绩却一路下滑,到上学期末,已经有7门功课“红灯高悬”,拖欠学分高达21分,差四分,就要降级。

  他说:“玩多了也会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因为家里是农村的,为了我上学还借了两万多元债务。可是越是自责越想逃避,越愿意躲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忘记烦心的事情。”徐小辉觉得网络就像精神鸦片,一旦上瘾想戒除非常困难。

  我们想一下,一般的凡夫初学者,自己也非常了解自己的身份,是圣者还是凡夫,凡夫当中是大乘资粮道的菩萨还是加行道的菩萨,或者是一地菩萨或者是八地菩萨,或者是马上成佛的一个修行人,或者是真正一个高僧大德再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显现很多游戏来利益众生,是哪样的?自己知道哪一种都不是。所以肯定不能做这些,一旦心相续当中有了网络成瘾的过失,这辈子要做一个不错的修行人是非常困难的。

  痴迷网游比吸毒还危险,网吧被戏称为大烟馆

  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是韩国,在韩国,家庭宽带接入的比例是四分之三,远远高出美国三分之一的比例。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国人为世界描绘出了一副可怕的未来景象。

  美国有一篇文章报道说,有个韩国人李成涉,28岁,戴着眼镜,身体瘦弱,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锅炉维修工,到了晚上,他脱下制服,直接就走进网吧,一玩就是整个通宵。

  李成涉玩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被老板解雇了。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游弋”了50个小时,然后他一头栽倒在地,几个小时后,李成涉死了。

  我们思考:是什么造成了网络成瘾,为什么自己无法自拔,家长、老师的劝告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目前也有很多心理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总觉得他们的分析没有击中要害。有的认为有害,也有很多人持两面的观点,认为在合理的限度内玩游戏,有益于身心健康。各种各样的观点,让人很难产生决定性的认识。

  其实,只有佛法才能让人洞察真相。我们学《广论》时,曾经很多次强调过“信、欲、勤、安”,前前是因、后后是果,那是一条把人心转入贤善的正路。现在从反面看,欲是邪的欲,勤是邪的精进,同样是一对因果关系。

  目前我自己的看法,网络上的电子游戏或者其它节目,让人的内心得到一种快意和满足,要注意:就是在这个时候,越享受越增上贪欲,这个贪欲一直往上增强,可以导致成天成夜不下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贪心所或者欲心所。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一个普通凡夫来说,没有那么充分的条件让他的欲望充分膨胀。但是现在的网络可以做到这一点。本来我们凡夫心里的贪欲心所是不会随意发展的,但当这种贪欲一过量,人就会被毁灭,而网络上的东西,尤其是游戏,可以强烈、持续地刺激欲望,在贪欲的力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到无法扭转的地步。

  所以,我们需要观察,尤其作为一个出家人,做一个修解脱道的人,在菩提道路上一切都要顺利才好,不能在菩提道路上出现种种违缘,种种障碍,不能出现这些增长烦恼的因素。我们脑子正常的时候,在安静处的时候,在闻思修佛法的时候,在跟上师和道友一起修解脱道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不注意、不刹车、不停止、不控制,或者再不提起正知正念,那确实非常危险。比如,我们这里的一个年轻人,如果离开这个道场到汉地的城市里,我估计过个一两年以后,就差不多跟没有熏习过佛法的世间凡夫人一样了。所以,还是现在就注意,现在就提起正知正念,尽量以佛法来调伏心相续的烦恼,这是最关键、最重要、最要下功夫的地方。

  这个网络的毒品太多了,尤其是电子游戏,它的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就是正投入游戏的时候,超过了自身的理智,可以不吃不睡一直到身心无力支持的时候才下网。但是一旦有了一点精力,以欲心所的驱使,人会迫不及待地又钻进去。哪一天不上网,心里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坐立不安,所以和吸毒上瘾性质一样。到这时候,欲的力量可以覆盖住良心,压制住一切善心,比如理智、惭愧、责任感、正知正念、精进等等都会埋没。古人说“玩物丧志”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个欲的力量完全胜过外界劝导的力量,所以家长再说什么、再说多少也没有用了。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有所觉悟了,千万要记住,不要去沾染这些东西,不然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同时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讲给别人听,教诫别人不要在网络当中堕落,这样对自他都有利益。

  今天继续讲上网和使用手机的种种危害和过患。首先讲世间的很多心理学专家和专家医生观察,常常上网和常常使用手机容易使身心多病;然后再讲,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从修行上来讲,不仅是凡夫众生,而且是末法时代刚强难化的众生,又是欲界的众生,又是初学者,心相续还没有成熟,在这个阶段,常常上网,常常使用手机等,会带来种种修行的障碍。

  首先我们讲第一层,这是根据很多专家经过研究后所下的真实结论以及很多真实的事例而讲的。

  互联网狂躁症

  一位家长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

  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不知道为什么上了网之后,就变得脾气很狂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狂躁症”。这种病的起因有很多方面,比如,一种是在访问网站时遇到网络阻塞,另一种就是没有网址,搜寻信息时浪费了很多时间等,造成情绪狂躁。另外,近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另一项调查表明,上网的人经常会因为电脑或者网络出现问题而导致暴力行为,比如摔坏键盘和鼠标,损坏显示器等等。由于情绪高度紧张,长此以往,人们极容易失去自信心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内分泌也会失去平衡,严重的会导致精神抑郁症和心脏病。所以,常常上网和使用手机有很大的危害性。

  长时间使用电脑上网等的危害

  电脑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辐射症状:电脑性皮炎、计算机皮肤血液病、坏血病、血小板减少、电脑辐射诱发细胞癌变、生育能力下降。

  电脑眼病: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疼痛。

  电脑躁狂症:心情烦躁;精神紧张焦躁不安;诱发癫痫。

  颈肩综合症:颈部、肩部酸痛;颈部转动不灵活;肩周炎、脊椎疼痛。

  鼠标手:手部麻木、灼痛;影响手的精细功能。

  高科技办公室病:莫名其妙的烦躁;做事无精打采;耳鸣、耳膜受损;思维迟钝;爱钻牛角尖。

  疲劳综合症:四肢无力;疲劳麻木;精神萎靡。

  电脑健忘症:过分依赖电脑,使脑功能减弱,健忘、思维迟钝。

  胸闷头痛:电磁波、放射线刺激引起头晕头痛;呼吸不畅、胸闷。

  腕管综合症:手指、手掌发麻;手腕、前臂胀痛;腕关节肿胀无力。

  电脑失协症:人际关系处理困难;难以体谅别人;经常无所适从;产生严重心理障碍。

  从我们佛教修行人的角度来讲,常常无意义的上网、散乱,或者常常使用手机搞一些世间八法,一早一晚、一年四季或者日日夜夜就靠这些手机、网络来干一些事情的话,对一个凡夫、对一个初学者,尤其是对末法时期刚强难化的众生,又是欲界的凡夫众生,对他来讲用这些确确实实会出现很多的障碍。会出现什么障碍呢?我们可以次第讲。

  障碍往生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净的业来感召,所谓清净的业就是对往生净土有清净的信心、清净的愿望和相关的修行。但是使用手机、网络,参杂很多恶趣因缘,造这些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让自己的心不能和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的心咒、名号以及净土的境界相应。

  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潭水一样,水清净了,月影自然现前;如果水混浊了,月影当即隐没。所以,能不能和阿弥陀佛相应,关键是心能不能清净。这也不简单,往生净土需要临终自己能做得了主,而要临终做得了主,必须病中做得了主;要在病中做得了主,必须梦中做得了主;要在梦中做得了主,必须平时做得了主。

  现在,反躬自问,用手机和世间频繁的联系或者上网意识散乱,自己能做得了主吗?这些高科技的产物,才一启动就会让人心处在不宁静的状态当中。从电脑和手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影响到身心,时间稍微长一点,身心就会感到不自在。何况在使用时心识失去控制,起各种分别邪念,这样串习多了,内心处在紊乱、烦躁的状态当中,很快就会在梦境中出现染污境界。出现这种境界是在发出警告,这是堕落恶趣的前相。

  问问自己的心就明白:在这种状态当中对佛、对净土的信愿一点提不起来,修的时候根本不相应,怎么能往生呢?本来,娑婆世界染污的因缘特别多,退道心的因素也特别多,凡夫的烦恼也很强,加上没有力量一生成就,所以才厌离娑婆、求生净土,以往生净土来达到成佛度众生的目的。而现在是背道而驰,现在是希求世间,不求净土。现在对世间杂染的事兴趣浓厚,而往生并没有信心和愿力,两者相比,心愿的强度和时间持续的长短上,相差千万里。比如,观察自己对于世间的贪恋心和对净土的希求心,在强度上有一百比一的差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世间起贪执,难得有几分钟会想到阿弥陀佛和净土,从心里发起真实的信愿。这样一对比就知道,对世间法太迷恋,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这本来是两个方向上的事,不可能做到既贪执轮回又能往生净土。

  我们看净土的书就知道,求生净土的人,就像游子流落在他乡,常常登上高楼,望断天涯,心心念念都想到要回家。跟这个比喻所讲的一样,心里就想,马上厌离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像监狱一样,我的故乡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心心念念都想马上往生,想马上离开娑婆世界,必须要有这样的心态。又像掉在厕所里面特别着急想出来,又像在监狱里盼着释放一样。像这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我们有没有呢?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呀!念念贪著世间的人,怎么可能真切求生净土呢?在网上极度地散乱,连收自己的心都做不到,怎么能够成就清净往生净土的善业呢?以身口意染污,怎么能感得清净的莲花化身呢?怎么能感得净土的功德庄严呢?这在缘起上不对应的。净土要由净心感,净土最低的境界,色声香味触都是清净的,处处法音宣流,念佛、念法、念僧,没有丝毫世俗染污的境界,连恶趣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事实。而且在佛国无女人,都是大丈夫相,和无量无边的菩萨作伴侣。这样殊胜的境界,不可能从染污心当中显现。

  现在,反观我们的状况,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到的、心里所想的,都是染污的声色、不清净的念头,连对这种染污出离的愿望都没有,怎么能出现庄严的净土呢?厕所里能出香气吗?污水里能现月影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相续不成熟、没有力量的凡夫众生使用手机和网络,十个有五双全都是障碍往生净土的。

  障碍证悟本性

  想求证本性的人应当尽量远离使用手机和上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些接触多了、用久了,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会陷入到各种取相当中,自己的心在纷繁的欲尘当中执取,很快执著上各种概念、各种言论。我们这时候心生染著,在里面打转,形成坚固的表层意识,就会严重障碍真心的显发。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贪执声色、喜欢戏论的人,常常活在妄想当中,自觉性很差很差。其实,口里正津津乐道的时候,已经是妄心在用事,是把虚妄的世间境界、世间新闻当成是真实,正当心里动念的当下,也只是一个虚妄的意识,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不是被自己欺骗,埋没性灵吗?

  真正有智慧、能观察、能分析、有理性的人,完全可以了知这个本来就是虚假的。诸佛菩萨在大经大论当中讲,这个就是业障的显现,这个就是迷乱法,就是虚妄的,就是一个如梦如幻的法,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可求的东西存在。但是众生颠倒的邪念、颠倒的妄想、颠倒的邪慧太严重了,把什么都当成真实,而且跟着跑,自己还不知道彻底浪费了暇满人身宝。真正有福报、有善根尤其对佛法有基础的人,绝对不可能天天用手机上网来度日子。他会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己的家里,在佛堂里面看书,或者次第次第地观修。不可能跑到让自己散乱、反复出现乱七八糟的东西的那些地方去听课、思维法、修法,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人求别人的贪心很重,但是要靠自己下功夫、很细心地学修佛法的时候,却是非常难以做到的,学佛法只是大概大概地、略略地、粗粗地学。现在这些二十、三十岁的人,佛法学得不是特别扎实,给他讲一些轮回的新闻他就高兴。让他厌离娑婆世界,讲一些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时候,他就打瞌睡。如果再去上网、再去使用手机的话,下辈子不说往生净土,就连能否转生善趣、遇到正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做一个出家人的身份,谁都不敢下结论。所以,每个人想一下,这样下去,根本没有希望证悟胜义的本性,万法一真本来清净如来藏的面目少分显露、多分显露、全部彻底显露,这些都没有希望的。因为你的心态非常糟糕、非常不清净、非常散乱、非常粗糙,怎么能出现一个清净的智慧安住证悟本来清净面目的状态呢?无因无缘不可能出现证悟本来清净本性的境界。所以,这些方面以这样具体化的方式来讲,大家都会明白的。所以需要了知,天天喜欢上网打手机会障碍证悟本性。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讲一个人的经历就知道。

  有个人讲他上网和用手机的经历: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下班回到单位宿舍,除了吃饭,就是坐在电脑前上网、浏览网页、聊天、在论坛发言。每天都在网上,直至深夜,有时甚至到第二天凌晨还没下网。有时,也觉得上网没意思,但已经太习惯上网了,只要呆在房间里就不由自主地往电脑前坐了,然后按电源开关,点鼠标上网,日复一日,时间就一天天在网上荒废了。”

  “用手机时间长了。每天都有很多电话打进来,或者短信发过来。或者自己给很多人打电话、发短信。有时一天当中,手机拿在手上的时间比揣在兜里的时间还要长。有时几个小时中没接到一个电话或短信,就会觉得不习惯,心里很盼望能接到什么,时不时地把手机掏出来看一看。或者主动给别人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心里才会安一些。总之,全天中,心始终吊在手机上。”像这样的心识状态,不用说证悟本性,连成就增上生也不可能。不用说成就增上生,连做一个健康的人也不可能。

  《盘山语录》有一段这样说:修行人最忌谈论别人的长短是非,乃至一切和自己无关的世间事,口里不可说,心里不可思,口一说、心一想,就是蒙昧了自己。如果是专门炼心,常常找自己的过失,哪里有工夫管别人家里的事,粉身碎骨,只是不动心。

  障碍福德和智慧

  我们在学佛之前,已经造了很多很多罪业,做了很多不干净的行为,所以心地已经受了很多染污。很多人在很多时间当中,恶业的阴影还蒙在自己的心头。所以一个人在开始学佛之后,或者到清净的道场出家修行之后,需要很努力地积累资粮、忏悔业障,只有长期坚持做,才能让自己的心相续逐渐逐渐地清净。心地清净了,才可能开发智慧,领会到甚深的法义。

  现在我们不好好积资净障,却走到非理的道上贪恋红尘,喜欢和世间人来往应酬,追逐红尘里的迷乱,这样只会让心越来越乱,越来越糊涂。不用说开发清净的智慧,恐怕只会在欲尘当中越埋越深。所以心地清净,才能开智慧。一头埋在声色里,会变成一个低等的人。

  我们观察一下就知道,旁生的业障很重,它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吃喝、行走或者生育后代,除此之外,深一点的问题,它不会思维;远一点的事,它想不到;深广的道理,它领会不到。这是因为它的业障太深重,业力把心障住了,让心识变得非常迟钝。我们人也是一样,到了业障特别深重的时候,简单的问题思考不了,昨天的事记不起来,甚至刚说完就忘记了,以这样的状态只能做一点点体力劳动。

  现在看,一个修行人在网上散乱惯了,心力就难以集中起来,会出现心识错乱、记忆力严重衰退的恶相,这是危险的现象,这样发展下去,怎么能开发清净的智慧呢?绝对不可能的。这是从障碍智慧方面讲的。

  福德方面,我们要体会到,我们努力地做善事、忏悔自己的罪业,心清净了、安心了,福德就是在增长。这也不是空口说的,要诚心诚意地去做。但是接触不清净的东西,邪念就起来了;以无意义的说话、讲是非,心里散乱了;在网上浪费时间,消耗精力了,这都是在损坏福德。所以,千万要注意!心乱了,福德也就没有了。

  分别念动多了,不干净的心思积累起来,会不断发生作用。如果没有及时地净化,堆积在自己的心里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起很大的负面作用,让自己的心狂躁不安。久而久之,心态越来越乱,最后成了病态,堕到很低的层次。经过百次千次之后,心相续就被毁坏了。这时连做人的福德也没有了,在现世,无法做合格的人。在来世,沉沦在三恶趣里面受苦。

  所以,这个不是我吓唬人,一切都是缘起生。负面的缘起力积聚多了,作用凸现出来,就会堕得很深。在沉重的烦恼业力支配下,怎么能再得到暇满人身宝呢?人身是持五戒、行十善得来的,贪嗔痴的迷乱有哪一种是善业呢?所以初学者如果想保护自己、增长福慧,首先务必要远离杂染的外缘,在尽量清净的状态里安住修行。否则的话,你的清净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是没有办法增长、圆满的,并且没有办法真正远离一切散乱,放下一切杂念,断除一切烦恼,在心相续当中一心专注修佛法的机会就根本没有。

  堕入想阴,偏离人生正轨

  在网络上,很多游戏是让玩游戏的人扮演角色的。比如,在游戏中是一个国王,拥有自己的领土、大臣、百姓、军队、王宫、数不清的财富、美女。或者成了一名军队的统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指挥军队,建造军事基地,指挥一场战役。或者他是一个武艺高强、无所不能的宇宙战士,一个人消灭了成千上万想要毁灭地球的魔军。总之,他在虚拟的世界里是一个国王,是一个统帅、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富豪,获得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而且非常执著那种满足感。

  他不能面对在现实当中,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名声,为生活奔波劳累。在单位里向上级低头哈腰,回到家做各种繁重的家务。现实生活的落差太大了,所以他不适应,他要逃避。他不希望活在现实中,他喜欢在虚幻的世界里成功。这样他越来越不愿意离开网络,越来越厌离现实生活,最后沉溺于网络,把自己彻底毁掉了。

  这就是一条邪道,完全偏离了人生正常的轨道。其实,我们人只有活在责任和义务当中,才能心安理得;只有辛勤积累福慧资粮,才能得到提升。有理智的人不应该活在邪思妄想里面。我们要注意到,在玩游戏时,刚刚把自己看成游戏里的角色时,心识就已经开始错乱了,后来越串习越深,堕在想阴里出不来,这就是着魔的表现。以这股魔力,一个人会忘失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因果律是那样铁面无私,没有尽到责任、义务,就是在造罪业,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久而久之,良心彻底埋没了,做人的资格也就失去了。

  摧毁正见、增上邪执

  我们学习因果就是要努力产生因果正见,然后培养自己的贤善意乐,也就是对善的崇敬心、欢喜心,对恶的厌离心。在这个基础上,就能断恶行善,做一个好人。但是在网上中了邪见的毒,会把这一切从根本上摧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网络游戏里会散布很多的邪见,比如暴力至上、崇尚黑社会、征服世界,在暴力的网络当中沉溺久了,就会变得善恶不分。人对善的欢喜、崇敬心,对恶的厌离心,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麻木。这样就会毁坏善心意乐,断灭善根。

  不但是毁坏善心,还会坚固邪恶的心态。这里要知道一点,就是我们所有的心理、行为都是在串习之后养成习惯的。好的心理、好的行为方式能够利益自己、利益别人、随顺解脱成佛;坏的心理、坏的行为方式只会害自己、害别人、随顺生死、随顺三恶趣。

  我们举例来说,网络当中有它特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有些游戏内容,就是比赛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暴力消灭对方。正当你玩游戏的时候,你的心识已经在按这样运转,你的心已经在认同用暴力把对方消灭。经过多次串习之后,这样的行为模式就会在自己的心中固定下来。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不由自主就会按这样的方式对待有情。所以,玩这种游戏的结果,没有任何功德,只是引生嗔恨心,现行暴力的行为,毁坏悲心、毁坏菩提心、毁坏菩萨戒。

  有人说:我并没有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其实,你是没有留意,当你最初一念对这种暴力方式随喜的时候,这种心念已经和大乘菩萨的心态完全相反,已经开始在破坏菩提心了。等到这种心态坚固时,已经成了严重的障碍,可能连菩提心的气味也没有了。

  又比如在网络的游戏当中,心里认为:我胜利了,我把他消灭了,我成国王了,我是最大的富翁,我消灭他的速度是最快的、数量是最多的,我拥有美丽的王妃……

  大家听听这些心里或者口里的语言,这是在增长什么?是不是增长我执、是不是增长烦恼、是不是增长贪执、是不是增长傲慢?这是修行吗?一个修行人应该这样让自己的心识这样颠倒吗?

  或者在网上有种种娱乐、有种种旅游、有种种购物、有种种炒股等等,看了这些,心里就生贪心,感兴趣,这是增强对轮回的贪执,完全和解脱道相违。我们好不容易通过思维痛苦压伏了一点乐执的颠倒,但是一到了花花绿绿的网上世界,心又像喝醉了酒一样颠倒了。所以,这就是毁坏出离心的大违缘。

  总而言之,大家认识到用手机、上网的危害之后,应该作出坚定明确的取舍,为了自己这一生修行成功,发愿远离修行的违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益西彭措堪布       在家居士)(五明学佛网:益西彭措堪布       在家居士)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赵跃辰居士: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在家居士如何 

 在家居士如何受持八关斋戒 

 益西彭措堪布:称念观世音菩萨,即能远离YIN欲的道理很深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受人供养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 

 益西彭措堪布:邪YIN念头的报应 

 在家居士礼仪五十条(1) 

 在家居士礼仪五十条(2) 

 呷绒多吉上师:在家居士应穿着合体 

 在家居士这样做最吉祥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