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念力的秘密分享(第五集)


   日期:2011/11/26 9: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节录第九页第五行:

  「我们必须对许多原始文化的传统智慧保持开放态度,因为它们对念力的性质有一种本能理解。这些文化几乎都相信,宇宙有一个统一的能量场」,类似零点能量场,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把一切连结在一起。「现代的念力科学已经证明,这些原始文化对於显灵、治疗和信仰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化学习,以「体认每个意念都是神圣的,带有物理形式的力量」。这段文让现代一些人对於全世界每一个不同的族群原始文化有所体认,在原始文化里面现在人看到好像很多都是迷信,实际上那是真实智慧。所以科学家呼吁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这是好的。现在研究念力,确实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理解。中国古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三字经》上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赞叹的词,是肯定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都没有欠缺。这个善中国人称为圣人。大乘经里面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本善。所以古时候世世代代都有圣贤出现,近代没有了。为什么没有?我们对古圣先贤怀疑,认为上古时代,人都是野蛮人,没有文化、没有智慧,更没有科学概念,我们把他们低估了。人确实有本能,本能不可思议。

  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大家知道他二十四岁开悟,他开悟的时候给五祖做的报告,就是把他所开悟的说出来,你到底悟了些什么。他只说了二十个字,前面一句是问话,「何期自性」,用现在的话说,没有想到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是他说的二十个字,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这一开悟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变成了样样都通,没有一样不通。何以见得?他不认识字,没有学过经教,虽然在黄梅住了八个月,《坛经》里面记载得很清楚,这八个月的时间,他都在碓房舂米破柴。五祖老和尚给他一份现在讲的义工,这是他的本行,他是樵夫,所以舂米破柴是他的本行,你就干你习惯做的事情,做了八个月。黄梅的禅堂他没有进去过,讲堂也没有进去过,没有想到他开悟了。只有一个人知道,五祖忍和尚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什么人?他是有一种本能理解的人。

  本能理解的人是什么样子的?老实、听话、真干,是这么一个人。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没有烦恼,这叫老实人。父母教他怎么做,老师怎么教他做,他真听话,他真的依教奉行,他是这样一个人。偶然在卖柴的时候听到一个人念《金刚经》,他听了几句很受感动,遇到殊胜的因缘,能到黄梅去亲近五祖。初见面的时候五祖问他:你到这个寺庙里来想要什么?他回答五祖说:我想要作佛。别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他要来作佛的,这样一个土头土脑的人他要来作佛。五祖听了心里有数,因为五祖看到他的本能,别人看不出来。为什么别人看不出来?别人粗心大意。五祖是明心见性的人,心地清净平等,跟《无量寿经》经题上说的一样,「清净平等觉」,觉心照见这个人。这都有道理的,不是没有原因的,心地清净的人就能看出来。所以人真的是有本能。

  上古的人,人少,地大人少,人都老实,人没有什么欲望,只要每天吃饱穿暖就很欢喜,没有名闻利养这些诱惑,所以心多半是清净的。人心变了,趣向欲望,杂念纷纷,在中国也不过是两百年。外国比我们时间长,大概有四、五百年,在中国两百年。我们把人性失掉了,把本能理解这个本事丢掉了,所以信心没有了,仁义礼智信,信没有了。信没有了,上面全没有了,好比是五层大楼,信是第一层,最下面一层。所以这个东西没有了,仁没有了、义没有了、礼没有了、智没有了。这个没有变成什么?变成贪瞋痴慢疑。你看五常跟佛法一对照,五常的反面就是佛法讲的五毒,贪瞋痴慢疑。重要!不贪是仁,仁者爱人,自爱爱人,起贪心不自爱,损人不利己,何苦来呢?如果真的损人利己,这个事情菩萨也干、圣贤也干,损人不利己!眼前好像得到一点利了,死了以后到三途去,那哪里是利!义,讲义是决定不占别人便宜,想占别人的便宜那是不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理如法,心平气和,有礼。中国人讲道德仁义礼,礼是道德的底限,礼没有,社会就乱了,今天社会上没有礼。智没有了,傲慢就生起来了,有智慧的人心平气和,谦卑恭敬。后面一个,信没有了,信没有了怀疑,对自己都不相信,对父母、对妻子、对儿女都没有信心,这个人活在世间多可怜。仁义礼智信全没有了,苦,人活在世间苦!这是我们现前的社会。所以你看到他造作的叫杀盗YIN妄,醉生梦死。

  我们这次访问罗马,在那边住四天,就听到街上商店里有抢劫的,到第三天警察才出来干涉,你说人可不可怜?人被车辗死的时候,人的恻隐之心没有了。这是同修们他们告诉我发生的事情,我不看报纸,也不看电视,他们看到告诉我。这是现前的社会。所以我们说老实话,现在人真的比不上古人,古人心地清净,清净对外界就起感应的作用,感应道交。有预知的能力,这个在《念力的秘密》这份报告里面都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他们看这些事情不稀奇,是有理论根据的,不是迷信。所以古人几乎都相信宇宙有一个统一的能量场,这是现代的名词,在佛法里面讲自性。自性就是今天所说的统一能量场,真如、实相、法性跟统一能量场、零点能量场都是相似的,只是我们佛门在中国传统文化跟现代科学说的名词不相同,事实是一桩事情。

  这个能量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所以科学家的报告,用网做比喻,「无量之网」,用这个来做它的名词。把一切连结在一起,一切是什么?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统统连在一起,不能分割,是一个整体,这跟大乘佛法讲的完全相同。现代念力科学已经证明,这些原始文化对於显灵、治疗、信仰全是有根据的,绝对不是迷信。非常可惜,这些事情我们相信在古时候有很多人都清楚,都能把这个道理说清楚、说明白,现在没人说了。我们怎么知道古人会把这些事情说明白?书里头有记载,大乘经里头很多,中国古书里头,像《易经》、《书经》,儒家的十三经、道家的经典,统统都有记载,古老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的经典。所以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化学习,体认每个意念都是神圣的,因为它带有物理形式的力量。这个道理很深!

  「现代科学与古代传统教我们怎样使用意念的力量。我们学会怎样以正面方式导引念力,将可能改善这世界每一方面。医学、治疗、教育,乃至我们与科技的互动,全都可能因我们对意识与世界之间的互动有更深入理解而受惠」。这门科学是新兴的科学,所以科学家称它作前卫科学,还没有让科学界完全肯定、承认它。现在学的人很多,实验的效果很卓著。如果我们真正肯定它,都认真来学习,对於整个世界会产生巨大的改变,能够帮助我们恢复信心,帮助我们端正心念,帮助我们改恶向善、改邪归正。念力就能控制物质,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它能够治疗一切的疾病,无需要医药;对於我们居住的星球,它能够化解许多灾难,让这些灾变大幅度的减轻。所以他说可以改善这个世界每一方面,医学、治疗、教育乃至我们与科技的互动,全部可能因我们对意识与世界之间的互动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受惠,惠是我们得到真实的利益。

  「科学证据显示,如果一个人变得更和谐,念力的效果会更大,学习静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必须克服半信半疑的态度,心灵可以影响物理现实」。这句话重要!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没做到,绝大多数的人都怀疑,真的,跟这里讲的,半信半疑。我们学圣贤的文化什么态度?半信半疑,我们学佛学了一辈子也是半信半疑。为什么?对佛家的道理没搞清楚,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有时候人会问,极乐世界真有吗?念阿弥陀佛真管用吗?功夫用得好像很得力,但是这些微细的疑念存在。为什么古人不疑?古人老实、厚道,老人告诉他,他就完全接受,没有怀疑。古时候的教育,从小生下来你的父母、大人教给你的是信心,没有教你怀疑。所以人存心,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不会怀疑一个人是坏人。现在这个社会不行了,现在的社会反过来了,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好人,时时刻刻得提防每个人都是坏人,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这个念头!相信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是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根本因素。社会动乱跟世界和谐在一念之间,意念太重要了!

  我们今天如何把自己变得和谐?科学家有证据,我们把自己变得和谐,我们的念力效果就更大。如果我们的心态是反常的,一般人讲心浮气躁,这是反常的,不是心平气和,而是心浮气躁,我们即使有好的意念效果也不大。如果我们的心态好,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守住古人的标准。古人的标准实际上很简单,只有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根本的理念在中国至少也超过一万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只有文字才四千五百年,没有文字不能说它没有文化,他懂得孝顺父母、懂得尊敬长辈、懂得友爱兄弟、懂得与别人交往有信用,这就是文化。一个族群要互相尊敬、要互相关怀、要互相照顾、要互助合作,这些都是文化,不能说没有文字它就没有文化。所以文化在文字之先。

  它到底怎么来的?它是性德,就是本善,它本来就有的,不需要人教的。如何保持它,如何发扬光大它,这是属於教育的问题,恰巧中国古人懂得教育。所以汤恩比都说,中国古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我们今天把古人的教育丢掉了,对老祖宗怀疑,所以灾难就现前,今天受这些果报。我们怎样救自己?很简单,把古人的东西找回来。古老的东西这是经典,金科玉律,永恒不变。真理,超越空间、超越时间,找回来,社会秩序就恢复,安定和平就落实。所以这个地方的字是非常坚定,必须克服半信半疑的态度,要真正相信心灵可以影响物理现实,就是物质环境,我们的起心动念可以影响物质环境。

  「咒语,如佛教使用的唵、阿、吽、阿弥陀佛。一直练习,直到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入定二十分钟或以上为止」。咒语通常是不解释的,你要诚信,不需要解释,解释怕你分心。这个东西它讲求的是专注,极端的专注,不能有一个杂念夹杂进去。所以不解释比解释好,你诚信不疑它就起作用。能不能解释?能,解释就变成常识、变成知识;不解释是真实智慧,照做就起作用。跟你解释,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唵是身业,不杀、不盗、不YIN,唵;阿是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吽是意业,不贪、不瞋、不痴。你看这三个字,常常被写在佛光的上面,特别是画的佛像,佛像上头有个圆光,圆光顶上有三个字,就是唵阿吽。多半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西藏文写的,用中文的写法也有,比较少,最多见的是梵文,唵阿吽三个字。这是什么?圆满,十善业。十善业一展开,在小乘三千法门,这还得了!在大乘菩萨展开八万四千细行,它是根本。八万四千细行再一展开就是无量无边无尽的法门,这三个字是无尽法门的总纲领。

  阿弥陀佛佛号亦复如是,也是佛法里头的总纲领,总的题目。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念的人多,真正懂得的人不多。不懂得念它有好处,懂得,如果能够一切放下,那念它好处就更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总名号就叫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就是用总名号做他自己的名号,自己的名号就是一切佛的总号,总号就是他自己。这是表什么法?表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满的融入,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句名号全收了,《大方广佛华严》在里面,《妙法莲华》也在里面,一切大乘经都在里面,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大乘小乘全在里头,世法出世间法都在里头,不可思议!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全念到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在里头,那其他这些宗教在不在里头?当然在里头。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些道理你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半信半疑的态度就不能克服;统统搞清楚、搞明白,半信半疑才能够断掉。所以我们的信心不够坚定,愿心不切怎么办?听经。现在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的《净土大经科注》,这个里头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不久之前我们讲完一部《净土大经解演义》,我们用了一千二百个小时讲圆满。这套光碟可以帮助大家断疑生信、破迷开悟,帮助你克服半信半疑的态度。你用真诚心去发愿念佛,执持名号,求生净土,你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

  今天我们讲到蕅益大师《要解》里面一段话,祖师说的,不是平常人能说得出来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地位等於补处菩萨」。这还得了!补处是等觉。这个话也只有蕅益大师能说出来,别人都未曾说过,只说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从哪里算起?《华严经》上是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都叫阿惟越致菩萨,那你是哪一个阶段的?蕅益大师说最高阶段的,这还得了!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有道理,非常有道理。为什么?说到补处菩萨才真平等,符合经题里面所讲的「清净平等觉」,跟这句话相应。如果要是说只跟初住菩萨相等,二住菩萨相等,那跟清净平等觉不相应。为什么?他还有高下,说跟补处平等,那真平等,没有高下。说得真好!实报土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待遇是跟等觉等齐的、平等的,方便有余土三辈九品当然也跟等觉平等,再下来看凡圣同居土,给诸位说,还是跟等觉平等。真平等!绝不是说凡圣同居土的阿惟越致只跟十住平等,方便有余土的只跟十回向平等,那就不平等,一定跟等觉才真平等,为什么?上头没有了。蕅益大师能说得出来,我们平常没想到,我们学习这么多年也只想到四十一个阶级,跟他们平等。这四十一个阶级在华藏世界诸佛实报庄严土不平等,初住跟二住不一样,二住跟三住不一样,十住跟十行不一样,还是不平等。蕅益大师这一句话就把我们这个疑问解决了,跟等觉平等,那就没话说了,真平等。这就是祖师毕竟是祖师,我们无法跟他相比。

  咒语,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咒语,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密行。怎么个念法?要一心专注,放下万缘,这是先决的条件,要放下万缘。我们的心所以定不下来,就是杂念太多。放下万缘,首先就放下欲望,这个难,六道众生哪一个没有欲望?没有欲望他就成佛了。欲望不能放下,六道就出不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提高警觉。六道怎么来的?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六道是从执著来的,有执著就有六道,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六道就不见了,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永嘉大师把它比喻成一场梦,比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醒过来,大千世界没有了,就是六道没有了,所以它不是真的。六道醒过来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去,梦醒了,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四圣法界。四圣也不是真的,还是一个梦。如果你能够把尘沙烦恼断了,无明破了一品,超越十法界,十法界不见了,这又是一场梦,梦醒了。醒了是什么境界?就是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现前,醒过来了。六道沦为梦中之梦,三恶道是梦中之梦再一个梦中梦,你说迷得多深!这是事实真相,不是佛说不出来。印度古老的婆罗门,他们对於六道轮回叫一清二楚,一丝毫不迷惑,但是他无法出离,他只是三善道、三恶道去轮回,他没有办法出离。只有释迦牟尼佛能把这个事实讲清楚、讲明白,六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从哪来的,如何能够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回归到一真就接近自性,回归自性才是圆满成佛,不再搞这些把戏了。这是佛陀教育终极的目标,你本来是佛,你回归再成佛,佛对你的帮助就圆满了。

  「高度的专注状态,专注於一的禅定冥想。它教人要一刹那一刹那地清楚觉察到自己内外所发生的事」。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之难。什么叫一刹那一刹那?这个境界在大乘是什么境界?八地以上的境界。这个一刹那是一念,一念一念的清楚觉察。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头,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每一个念头里头你都清清楚楚觉察到自己内外所发生的事情。内是什么?阿赖耶,外面是宇宙。科学家能说得出这句话,实在不简单!这不是俗谛,这是真谛,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六道凡夫哪有这个能力?十法界都做不到,十法界里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做不到。这是多么深的禅定,在这个禅定里头心清净到极处,极其微细、极其短暂的一个波动现象他都清楚。

  我们把它节录在此地,提醒我们念佛要高度专注,那佛号的力量就大。大到什么程度?声声佛号跟阿弥陀佛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句佛号佛都听得很清楚。我们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激光,现在讲用雷射,把我们的能量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向著西方极乐世界、向著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就通了。现在人所谓热线,这热线就建立、就通了。这一通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一通一切都通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全通了。我们这个世间,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你都知道,这是高度专注的状态。我们反过来,我们今天心散乱的,我们的能量往外发泄,它不集中,它往四面八方去发射。科学家现在告诉我们,你能把它集中在一点,向著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无事不办。佛也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制心一处就是把意念集中。

  底下这一条,「消除你对某种结果的期望或追求」。这很重要,这是教我们从根本上放下,恢复你的清净心。惠能大师讲的,我们的清净心本自清净,本自清净就是一尘都不染。我们有期望,我们的心就动了,我们有追求,我们的心就染污、不清净,有希望就不平等。我们是在一个动的状态之下,不是静止的。「随时注意自己有没有执著於某些意见、观点、偏好而排斥其他想法」。这就造业!有执著就迷惑,有意见、有观点、有偏好,意造业,排斥其他的身口造业。造业,善业三善道,恶业三恶道,所以六道轮回是自己制造的。我们学佛学不好,念佛念不好,问题都在这一条。我们没有消除,我们没有放下,所以功夫总是不得力。学一辈子佛,造一辈子业。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的道场悟梵法师往生了,前天往生了。我今天看到她五月十五号写的忏悔书,以前我没有看到。这个忏悔书如果是真心写的,确实能消业障、能生净土。如果是真心写的,从五月十五到前天往生,都有忏悔的心,她的罪业就能消除,阿弥陀佛就能加持上。五月十五到前天是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如果这段时间她的烦恼习气还是在波动,她往生就有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烦恼习气是不容易伏住的。这个忏悔书,我们这里可以把它印出来放在柜台上,同学都可以拿去看看。我们把它念一遍,也就是帮助她忏悔,她往生了帮助她增高品位,她没有往生也能帮助她消除业障。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普贤行愿品》列入第四条。第一个是礼敬,第二个是赞叹,第三个是广修供养,第四个是忏除业障。六道众生哪一个没有业障?个个都有。我把她这个念一念:

  「弟子悟梵至诚向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师父上人及一切诸大善知识、有缘众生至诚顶礼忏悔。弟子悟梵无量劫来情执深重、分别计较、坚固执著,不能放下」。这些都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她确实是这样的。「虽听经闻法,时有忏悔,但总是业习深重,真诚心不够,辜负师父多年慈悲教诲。尤其得遇胜缘,能在师父身边,时时亲近学习,却因业习深重,时时刻刻受到外缘境界所转,自以为是,执著坚固,心量狭小,不能容忍,懵懂无知,不能认真力行师父、佛菩萨的慈悲教诲,有意无意之间,造作五逆十恶地狱重罪,更令众生对师父、佛菩萨的教诲退失信心」。有没有这个事情?真有。我知不知道?知道。能不能劝她?不能。为什么?不能接受。确实跟她自己讲的,她都认为她是对的。在僧团里面不能跟人相处,师兄弟当中只有一个跟她相处不错,悟庄法师。除悟庄之外,大概别人她都看不中。傲慢的心,有通灵的说,天天增长、年年增长。人一到傲慢就完了,孔子在《论语》里头说得好,「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已」,就是假的。人有再好的德行,禁不起一个慢字,这是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只要有这种心态,功德全完了,做再多的好事是福德,修了一点福德,没有功德。福德的果报在三善道,对你了生死出三界、求生净土都不得力,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有学问的人,愈是有德行的人,愈谦虚、愈慈悲,愈能够恒顺众生。你看不到一个傲慢的菩萨,你也看不到一个傲慢的阿罗汉,连须陀洹、斯陀含都知道谦虚。她讲的话是真的,确实有意无意,我看到这个,她明了了,她反省、觉察到了,造作五逆十恶地狱重罪。受她影响的人愈多,她的罪就愈重。影响什么?对佛法丧失信心,对净宗丧失信心,这个事情大了。

  「所有曾被悟梵伤害过的有缘众生,悟梵在此深自忏悔,给他们曾经带来的重大伤害,对诸大护法善知识,悟梵也至诚忏悔。总是计较分别,感恩心不够」,实在讲,她没有感恩的心。「遇逢逆境甚至心存怨悔」,怨恨恼怒烦都生起来了。她不知道,我们在讲经常常讲,一切境界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像善财童子一样,除自己之外,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恩人。为什么?逆境、恶缘它来帮助我、来考验我,我还有没有怨恨?我还有没有执著?你不通过这个考验自己不知道。如果在逆境恶缘还有怨恨恼怒烦,自己的功夫全没有了。真正要忏悔,改过自新。如果是顺境善缘,容易生起什么?贪恋。也要禁得起顺境的考验,在里头不生贪恋,逆境里面不起怨恨,无论是什么境界心平气和,永远存一个感恩的心。遇到人毁谤我、羞辱我、陷害我,他对我好不好?对我好!他来考我,考我功夫,我真的心清净,不受他影响,没有丝毫怨恨心,我感恩他,我考试及格了。如果这个境界现前心里还有一点不平,也就是什么?我还不够,还不及格。修行人天天在受考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是顺境就是逆境,不是恶缘就是善缘,真修行人是在这上成就自己。所以一定要学善财,善财是什么心态?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老师、都是佛菩萨在示现,为我做种种增上缘来考我,看我自己在这个境缘当中是不是守住清净平等觉。能够守住清净平等觉不动,我就打满分了,对於所有一切境缘能不生感恩的心吗?能不欢喜吗?这是修行真功夫,这叫真修行。忏悔文不是念的,念了没有用。天天在佛菩萨面前念忏悔文,境界现前还是起心动念,还是有七情五欲,不行!那不是真修,那是表面功夫,佛菩萨不要听你这个东西,佛菩萨要看你真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叫真忏悔,这叫真实功德。

  我们再接著看,「对尊敬的师父上人,悟梵更深痛顶礼忏悔。悟梵不能掌握机缘,以学习落实经教为首要,而沉溺於烦恼情执、是非善恶,无法自拔」。这话都是她的真话,跟在我身边,如果一心来学经教,没有不成功的。我学佛的时候住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我真干,我真学习,不但从经教,连日常生活他都是表演给我看,我向他学习,十年学成了。离开他之后,我的缘不在一处,在全世界,所以也就很辛苦,哪个地方邀请就到哪里去。我出去旅行就一个人,没有人陪同的,几十年如一日。我不要供养,请我的条件很简单,往返路费。我也不要钱,你给我买车票、飞机票,到达那个地方吃住你们招待,我不收供养,所以很自在。很多地方都想找我,这么多年来跟世界各地结了法缘。一生没道场,居无定所。

  香港回归,我从美国回来观礼。因为在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离开台湾,接受台湾之外的地方邀请就是香港,在香港住了四个月,讲了一部《楞严经》,三十多年前。以后每年到香港来讲经一个月,到美国去之后就中断了。香港回归特地回来看看,又遇到一些老听众、老朋友,大家看到我就问我:法师,你已经七年没有回来了。我说:有那么久吗?算了算,真的,七年。我说我不是不想回来讲经,没有人请我,我自己没法子来。於是这些老同修他们就发起邀请我,还是每个月来一次,讲五天,每个月都到香港来讲五天,也讲了不少年。最后这边有同修发心买下这个道场,我在这边住的时间就久了,现在我也拿到香港永久居留。

  晚年我得表个法。在以往没住处,居无定所,现在可以在这里永久居留。我今年再有一个活动,这个月底我到澳洲去一趟,参加澳洲净宗学院十周年的庆典。同时,我把澳洲所有的职务统统移交,我都辞掉,以后什么都不干了,这个地方的头衔也辞掉,我专门讲经。我要表个法,表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还能活几年,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神通。专讲《无量寿经》,就是现在我们讲的《科注》,专讲《科注》,一年讲一遍,大概一遍需要一千二百到三百个小时。一年讲一遍,活一年就讲一遍,活十年就讲十遍,给大家做个榜样,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就成功了。不能学太多,不能学太杂,一切放下。佛在《金刚经》上教给我,我不说是佛讲经讲给别人听的,不是的,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是为我一个人讲的,我全都收来了。悟梵不是的,我讲经是为别人讲的,不是为她讲的,她不接受。我在台中李老师讲经,我说老师讲经是为我一个人讲的,我全接受,我才能学到东西。如果我说老师讲经都是为别人讲的,不是为我讲的,我一无所成,跟老师十年没用、一百年也没有用。为我一个人讲的,这个心多亲切,你才能感受得到。

  我学佛六十年,讲经五十三年,不是感情用事,不是迷惑颠倒,现在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佛在《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法尚应舍,非法是指世间法。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我就是这一部经,讲到我最后往生,不再换题目了,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第一遍就是《大经解演义》,去年清明开讲,今年九月十八圆满,一千二百个小时。这次讲得很详细,把弥陀名号功德说出来了。真正能听懂,你就真的相信,真发愿,也真念佛,阿弥陀佛本愿威神才能够加持得上。你要不是真信,没有诚敬心,加不上。圣贤之学跟现在科学不一样,科学第一个要求是你怀疑,圣贤第一个要求你是诚信,不能怀疑,怀疑什么都得不到。这是世出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

  梵师很难得,在病重的时候觉悟了,知道她错了,这个很难得。她要不知道错误,不知道悔改,她必定堕三途;知道错误,纵然不能往生,她是在善道。「悟梵在此仰求佛力加持」,佛是非常慈悲,只要真正肯认错,真正有改过的愿心,佛都会加持。「龙天护法、一切有缘众生,给悟梵机会」,真的我们能够同情她、原谅她。「若悟梵寿命若尽,愿能至心念佛,身无病苦,心不贪恋,回归安养」,就是极乐世界。「若佛菩萨觉得悟梵还能为众生做一些事情,仰求佛力加持,断除一切烦恼欲望,为佛法、为众生、为师父上人,尽自己的本分」,这是她的愿望。「佛云: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这佛经上说的,《楞严经》上讲的。「又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底下还有一句话,祖师说的,「念不一不生净土」。「悟梵深知一切业习烦恼的根本,总在情执深重,仰求佛力加持,悟梵能身心洁净,一心念佛,尽快脱离病苦,与一切有缘众生共同念佛,往生西方,弘护正法,广报四恩。弟子悟梵顶礼忏悔。公元二0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我们看到这篇东西很欢喜,只要一口气没断,真心忏悔,永不再造,著重在后头这句,永不再造,就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如果继续再造,那就麻烦大了,必堕三途,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看到念力这一段,跟她一生的心行很相像。我们应当随时注意自己有没有执著、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意见,在佛法里教给我们,我们起心动念要注意自己有没有自私自利,因为自私自利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自私自利要放下,要学佛菩萨大公无私,念念为一切苦难众生,不要为自己。念念不能与一切人事物对立,这是放下边见;跟一切大众相处没有成见,就是此地讲的意见、观点、偏好,没有成见才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里头成就功德。特别是排斥其他,这就造业,迷惑造业。造业一定有果报,跟一切众生结怨,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那就太苦了。而跟众生结怨有时候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有意无意,有意自己知道,无意当中所结的怨恨不知道。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守礼,在佛法里面讲要持戒。儒家的礼是世法的标准,佛家的戒是世出世法的标准,五戒十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守住这个底限,这比什么都重要。既然把极乐世界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相信,真正发心求生净土,那就得老实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要统统放下。想学,到极乐世界之后再学,现在学来不及了,现在必须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要把握时间,要把握机会,时间跟机会决定不能错过。

  下面这条,「即使你的对象是非人类或无生物,一样可以建立某种联系,不管对方是植物、动物还是无生物,要行使念力前,都应尽可能多认识它们」。佛法里面所说的境缘比这个广大,这个地方所说的不外乎动物、植物、矿物。在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科学所说的不同维次的空间,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不同的法界。佛法将无量无边的法界归纳为十大类,称之为十法界,大乘教里面所缘的对象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就统统包括尽了。这个里头有天地鬼神、有诸佛刹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区有十法界。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华藏世界品」是讲大宇宙,今天讲的宏观宇宙,「世界成就品」是讲世界的源起、万法的源起、生命的源起,我从哪里来的,这说到我们自身了。大学问,高等科学、高等哲学!今天科学跟哲学还没有能够彻底搞清楚,佛法讲清楚、讲明白了,等待科学家来证明。

  所以在宏观宇宙,科学家的报告,说他们的观测只能看到全宇宙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不见了。我们读过《华严经》我们知道,那百分之九十不见到哪里去了,他们不晓得,《华严经》里头说得很清楚,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找不到了。科学跟哲学都必须要有形相,它才能接触得到,现象不外乎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科学和哲学它都有对象,如果这三样统统都没有,科学哲学就没有办法,达不到。最高的境界,恰好这三种现象没有,自性不是物质现象、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心理现象,所以科学哲学永远达不到。那怎么办?佛说得很好,「唯证方知」,你证得了你就知道。怎么证得?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就证得了。妄想分别执著统放下就成佛了,圆满的证得;只能够放下执著,那是阿罗汉,六道没有了;再放下尘沙烦恼,破一品无明,四圣法界没有了,就是十法界都没有了,你证得菩萨果位;再向上,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他就到诸佛实报庄严土去了,一真法界,十法界没有了。在一真法界要住三个阿僧只劫,为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自自然然的没有了,断干净了,这才证得最高的一个学位,妙觉如来。妙觉如来就回归自性,就不见了,再也找不到他了。他在不在?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是因为没有三种现象,科学跟哲学都探测不到。他真的存在,真有,灵明到极处。

  所以方东美先生说,「大乘佛法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当年他老人家介绍给我,「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通过六十年的学习,现在真的知道了,不但是大哲学家,他是大科学家。科学到哲学、到最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大乘经教里全有,了不起的一门大学问。我们有幸遇到,有幸遇到净宗,遇到大乘还不行,为什么?它太高了,我们的烦恼习气断不了,断不了就不能够证得大乘境界。可是遇到净宗法门那就不可思议,不需要断烦恼,也不需要消业障,这一句佛号念好了,业障自然没有了,烦恼自然消除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稳稳当当,你看这还得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不同空间维次的这些众生多认识,多了解它们,因为它们跟我们是一体的,永远不能分开的。我们起心动念它知道,它起心动念我们也知道,信息我们都收到了。收到了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有烦恼、有习气。如果我们烦恼习气断掉了,我们就能够随时接收到遍法界虚空界许多的信息。这都是事实真相。

  最后一条,「培养慈悲,带著慈悲心发送的念力显然更有效力」。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佛的人不止慈悲,我们有清净心、有真诚心、有平等心、有慈悲心。所以这个慈悲再加上清净、平等、正觉、真诚,这个力量不可思议。我们用这种心,这是讲心态,连外国科学家都告诉我们端正心态,我们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用这种心态,对著极乐世界,对著阿弥陀佛,这个念力多大!我们把我们求生净土的意念、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极乐世界,回向给阿弥陀佛。科学来做证明,这不是假的。我们将我们的功德,修学的功德,用这种端正的心态回向给某一个生病的众生,我们给他祈福,希望他的身体能够早一天恢复健康,很有效果。不是菩提心不行,不带著慈悲心效果很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大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菩萨的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中国老祖宗、这些圣贤所讲的本善,本性本善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分量很大,我在里头节录了这一点点,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我相信对我们念佛,对我们求生净土的信念,也帮助我们对著眼前这些灾难,如何应对统统有帮助。所以我们把讲经的时间腾出来一点,给同学们来做这个分享,到这个地方就圆满了,非常感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念力的秘密分享  (第五集)  201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646-000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念力的秘密分享)(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念力的秘密分享)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