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观无量寿佛经

1988年讲于台湾 24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十四集)  1988/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03-001-0024

  请看第一百五十一面的经文,这是十六观里面最后的一观,第十六观。这一观面明白的教给我们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出自这部经的。

  大本经详细的叙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渊源,法藏比丘怎么发心的,极乐世界怎么建立的,极乐世界的历史都在《无量寿经》里面,它的殊胜庄严都可以从《无量寿经》看到。小本《弥陀经》的重点在劝我们持名往生。本经是详细说明往生极乐世界的原理以及方法。所以真正修净土的人,这三部经必须要合起来看,要深入的研究,我们这一生修净土往生就有决定的把握。

  三经的注疏都相当丰富,一定要有耐心,要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把它搞透彻,透彻之后,我们念这句佛号跟完全不了解经义会完全不相同,你会感觉佛号句句相应,句句得力。

  净土法门,过去李炳老也说过,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我那时候在台中,他就跟我说,他说我们台中莲友二十多万人,那时候民国四十七年。我们那时候跟老师开玩笑,那时候竞选市长,我说老师,你只要在家里说一句我想做台中市长,我说马上就做成,我们二十多万的莲友,一个人给你拉十张票,不要到外面去竞选,有这么大的力量。很感叹的,这么多人真正能往生的只不过三、五个,不成比例,原因在什么地方?三经没有合参,没有在这上下功夫,我们现在完全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那个时候,的确我们真的不晓得,都是在摸索。如果我们要是真正觉悟,我们会启请李老师专讲三经,不会请他讲《华严》、讲《法华》、讲《楞严》,他老人家很随和,我们请他讲什么他就讲什么,结果把我们自己搞乱了,这是很大的损失。虽然三经他都讲过,但是没有深入的讲,没有融会贯通的讲。这是我们今天发现的,真正明白我们应该走什么路,这个路是平稳决定成就的。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

  『方等』就是大乘经典,他不毁谤。

  【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下品生者(就是下三品),实际上,我们从中下品已经见到了,都是闻法的机缘太迟。所以诸位同修一定要明了,我们现在虽然闻法,法有邪正、偏圆、半满,我们是不是闻到圆满的法?我们闻法要是偏在一边,就是不圆。如果不彻底,不能真正帮我们断疑生信,这个法不圆满。所以虽然闻法,里面还有这许多的差别。使我们想到善导大师讲的话非常有道理,他说三辈九品都是我们遇缘差别而造成的。因此亲近善知识是我们这一生修行,不但讲是成败,如果是讲修净土的话,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品位高下,都是亲近善知识才能得到,这是实实在在,善知识难遇,可遇不可求。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古时候一直到现在,仔细去观察,就是各个地方一些众生根性不相同,因此这个道场之建立,这个道风、学风差别就很大。古时候是解行相应,有解有行。在晚近,像印光大师那个道场就有行无解,解不注重。苏州灵岩山报国寺,印光大师那个道场,就是一句佛号,一年三百六十天昼夜佛号不中断,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不必求解,只是一句佛号念到底。能不能成就?能成就。什么人能成就?死心塌地的人能成就,没有妄想的人能成就,真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一意就求生净土,这个人真能成就,不是不能成就。可是真正死心塌地修净土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不能接受。所以如果要想把净土法门发扬光大,连这些知识分子都要来修学,印光大师那个做法就不行。大家虽然很赞叹、很佩服,他不学,为什么不学?拿现代的话说,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那些人求知欲都降到零,没有了,死心塌地一心念阿弥陀佛,这个行,他真的一点不怀疑。所以那个法子是度上智与下愚,行,他决定成功,他老人家在末法时期开那样的法门。

  为什么古时候这些祖师不开这个法门?不用这个办法?他是行解并重?诸位要知道,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在。古时候所流传的,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都是正法,你去参学可以说都能得利益,纵然偏差,幅度不大,所以解与行并重。现在末法时期,邪与正幅度太大,简直是背道而驰。换句话说,如果听了很多邪法,不如一切都不听,老实念佛。印光大师提倡这个法门就是防止我们遇到邪师说法自己不能辨别,还不如老实念佛来得好。

  从前说法的人,以及这些著作出版,都不是容易事情,不是随便一位法师、居士就可以出去讲经说法,过去不行。过去要佛门里面的公认,你可以说法了,你才有这个资格,不像现在是自由开放。以前你的著作,像你写一部经的批注,这个批注要送给国家去审查,虽然名义上送给皇帝,皇帝哪有时间看你的书,皇帝一定交给佛教界的大德们,请他们看,请他们提出意见。如果他们提出的意见,认为你这个书可以流通,皇帝再一命令,就是圣旨颁布,这个书可以流通,有的人才可以刻,这个刻版就不犯法。所以以前的确文化教育是国家控制的,决定不能给大家自由来做。自由来做,邪知邪见统统出来,像今天你就没有办法辨别邪正,这是很苦的一桩事情。

  中国自古以来,可以说到满清末年都维系着中国的道统。什么人来护持道统?国家、皇室,就是国王大臣来护持道统,防止邪知邪见,所谓是防微杜渐,使大家都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正知正见。在世间法里面就是依儒家,在佛法里面就是依大乘,所以儒佛是中国文化的中心。现在可以说完全没有了,你看佛教近代出版的这些杂志、小册子都不能看。

  我在佛门里面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不看现代人的著作,因为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了,大家也不怪我。为什么我不看现代人著作?我觉得古人那么多著作都看不完了,我哪有时间看现代的?我觉得古人的著作比现代靠得住,为什么说靠得住?他这个东西要是不好,能够流传几百年、几千年吗?他传不下来。为什么?后代跟他都没有感情,如果不是好东西,谁愿意给他刻版流通?能够发行流通一定是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不像现在讲人情的,那是我的朋友,我要帮助他出版,是不是真正好东西不见得可靠。换句话说,古时候这个东西流传下来经过历史的考验,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多少人的眼目,如果不是真正好,真正有价值的,决定留不下来。尤其是从前刻木刻版的成本非常高,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付得起。不像现在印刷术这么便宜、便利,成本便宜,几乎任何一个人写一点东西自己都可以出版,出版自由没人管。从前出版还要经过国家审查,经过历史一代一代多少人看,不是好东西就没有人刻,没有人给你继续刻,这东西就失传,流通量也少。所以这就是古人的东西决定比现代人东西有价值、靠得住,我们多念古人的东西。

  如果说文字有障碍,这古人东西都是古文,都是文言文写的,我们现在看不懂,这个障碍很小。佛经都是文言文写的,佛经最晚的翻译大概在宋朝,宋以后就很少,翻译量最多的是隋唐,从后汉到唐朝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翻译量非常之多,换句话说,确实都是标准的汉唐的文字。李老师那时候在台中每星期有一堂《古文观止》,李老师从头到尾统统讲过,每星期两个小时,全部讲完用了大概七、八年的时间。他说你能够背五十篇,你就能够读文言文;你能够背一百篇,你一定可以写文言文,他说学这个东西没有别的秘诀。但是现在想想,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连五篇恐怕都不会背,这就没有法子,这不肯下功夫,这东西就是要背诵。

  我觉得现在我们可以不要从《古文观止》下手,我们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一共是四十八章,就等于四十八篇,那个分量和五十篇差不多,就等于五十篇。能够把《无量寿经》背得滚瓜烂熟,你的文言文就学成功了,文也学好了,这部经也学好了,一举两得。《无量寿经》是汉朝翻译的,有十二种译本,最早的译本是安世高译的,是佛法到中国来没多久的时候,最晚的是宋朝,换句话说,这部《无量寿经》就代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这个时期的文学,但是它是以汉文为主。《无量寿经》非常之好,尤其夏莲居居士会集的本子,就是重新加以整理编辑,但是他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原来译本上的,他自己没有敢改一个字,完全照从前原本重新加以组合编排,所以这个本子很难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版本。我们这次印了一万本的袖珍本,诸位可以常常带在身上随时念,希望把它念得很熟,这文言文就通了。将来看三藏经典、《四库全书》,你都有这个能力,这就是一把钥匙,佛家三藏的钥匙,《四库全书》的钥匙,拿到这个钥匙你才能享受。所以《无量寿经》一定要念,你也不必刻意去背,如果能够每天念一遍,我相信你念上三年自然就会背了,这个文不学就会了,所以背诵非常重要。

  《观经》的文字比《无量寿经》还要少,《弥陀经》就更少,所以将来大家要背诵、要念熟,念什么?就念三经,就可以。三经念得熟透,自然把三经的经义能够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净土宗才能够向全世界弘扬,发扬光大,普度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为什么?你能够说服他,你有说服力。你要不能融会贯通,人家几句话一问你,你就没话好说,那人家就会看到你学的是老太婆教。虽然你自己会有一点成就,不能帮助人,不能够说服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三经上下功夫。

  这部经,虽然我们这次时间很短,只说个大概,因为时间不够用,不能深入的去研究,可是从这个大概,我相信大家必定有所收获,了解修净土的层次、方法。上品怎么修法,中品怎么修法,下品怎么修法,统统明了了,我们自己想修哪一品?三辈九品,这是遇缘不同,就清楚明了了。你要想上品往生就学上品的修法,与前面讲的三福要统统相应。如果你想修下三品,就是凡圣同居土的人天乘,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三福里头你特别着重修一条,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要以这一条为重心,百分之百的做到,后面两条能做多少算多少,重点摆在第一条,你这样子念佛求生净土是修西方世界的下三品,人天乘。你要是修中品的修法,那就要把三皈做到,「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众戒,前面我们在中辈里面看到的,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要认真去做。他以三皈为主,三皈第一个是觉不迷,皈依佛,皈依法是正不邪,皈依僧是净不染,要真正做到才行,这样念佛的品位是中三品往生。

  上三品往生一定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要讲经说法,这是上三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如果只是执持名号,其它的什么都不管,这样往生也有上品的,怎么会有上品?他也没有弘法利生,怎么会上品往生?弘法利生要有缘,他有这个心,也有这个能力,他没有缘分,讲经说法没人听,不是他不讲,是没人听,没有法缘,他有心,所以也能上品上生。如果连这个心都没有了,他的品位就下了,所以结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纵然没有缘,我们发心决定要发得具足。读诵大乘非常重要,所以我劝同修熟读这三经,严格的讲,三经统统都要能背,常常合起来去研究,三经合参。

  在此地我们所看到的下三品可以说是业障很重的人,造众恶业,就是十种恶业都造,身有杀盗淫,口有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心里面贪瞋痴,统统具足。虽然天天造十恶业,还好他还不毁谤佛法,但是对佛法并不很尊重,为什么?他要是真正尊重就会依教奉行,他会学,他不反对就是。虽然也学学佛,若有若无,并不认真,十恶还照造,这真的,不过就是造作十恶业有轻重差别不一样。

  我们细细的去想一想,我们现在是出家了,是不是像经上讲的?我想确实如此。我自己想一想,十恶天天都造,贪瞋痴有,四种口过也有,杀盗淫纵然没有那个事,意念没断。想占点便宜就是盗,譬如我们去寄个东西,怎么样寄才算便宜?怎么样能免税?这就是盗国家的。换句话说,贪图一点小便宜的心是盗心,确实不容易。戒律里头盗戒最难持,为什么?占便宜的习气养成了。你说公家的东西,我们在公家做事,拿公家的信纸、信封来写个信,这都是犯盗戒。公家的东西是办公用的,不是供给你私人用的,我们顺手牵羊,大家都养成习惯,哪一个不拿公家的信纸、信封写信?换句话说,统统犯了盗戒,犯了自己不知道,以为这是应该的,其实是错误的。

  从前李老师也是在公家做事,他在奉祀官府做秘书,奉祀官是孔德成先生,他每次领信纸、信封都要向孔先生报告一下,这个信纸、信封我私人要拿去写信,孔先生说你怎么这么啰嗦,哪个人不是私人拿去写信?他说我要不跟你说一下,我就犯盗戒;你是主管,我跟你说,你答应,我就不犯戒,不懂得佛法的人不晓得,懂得佛法的人知道。所以用常住的东西一定要告诉常住。从这里看,不管我们出家、在家,恐怕都免不了,众恶具造,只是造的轻重而已。学佛的人造这个恶业比一般不学佛的人轻一点,也有出了家,造得也很重。

  这是愚人,虽然他不至于毁谤大乘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惭愧心是两个善心所。惭是我们俗话说良心发现,自己晓得错了,自己责备自己。愧是外面的力量压迫你,你有羞愧之心。譬如造作罪业,别人指责你,自己就很难过、很后悔,这是外面的力量,所谓是舆论的力量。如果无惭无愧,良心永远不会发现,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不知道自责。外面别人指责你,他指责与我有什么相干?我还照做,这就是没有惭愧心,不怕人家说,还是为非作歹。

  『命欲终时』,他闻法的机缘短,差不多快到命终的时候。诸位要晓得,快到命终并不一定是指快要死的时候,也指晚年。人到晚年往往比较容易觉悟,为什么?知道自己一生都过去了,来日无多,真的六十岁以后这个观念就成熟了。我今年六十二岁,自己晓得来日无多,所以想一想过去做了很多错事情,现在就知道要修行。为什么?以前都为这一生打算,六十岁以后知道来日无多,要为来世打算,这一世不想了,所以这个观念不相同,这观念是很大的一个转变,为来世打算,这个想法、看法、做法都跟从前不一样。所以对于这一世的事情,反正日子不多,算了,怎么好怎么过去,不计较,可是对于来世要认真。来世,一个是三途,一个是三善道,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我们来世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要把全副的心力来办来世的事情。所以晚年才学道,这就是「命欲终时,遇善知识」。

  实在说,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才觉悟,这觉悟就是善知识。从前没觉悟,就没有遇到真善知识;现在觉悟了,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是什么?是净土三经。从前也念,从前念不认真,不知道这里头的妙处,现在才把这个奥妙看出来,现在才遇到。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二十几岁一学佛就看到《弥陀经》,就念《弥陀经》,但是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情。讲了这么多年的《弥陀经》也不晓得里头真正的味道,三经合参才发现,才真正懂得里头一点奥妙,才晓得自己应该怎么个走法。这句话我们自己要明了,绝对不是讲真正在命终那一剎那,真正命终那一剎那,那是下品下生,是指那种人。我们这些人都算是闻法晚,就是接近命终才闻到佛法。

  『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这就是一切大乘经。十二部,换句话说,佛讲经是用十二种不同的方式,所以称之为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只有经名。说实在话,不要说是经的内容,听了经名的功德都不可思议。可是诸位要晓得,闻名如果不解义,这没有什么功德。你要说功德,只是阿赖耶里头种个种子,为什么?意思不懂。意思不懂,你那个心理变不过来。总要记住古德教给我们的原则,那是非常有道理的,所谓听教(就是听经)要在消归自性。义理不明白,你怎么能消归自性?修行要在转识成智,你不懂经名意思,怎么能转变这个思想?怎么能改变你的观念?所以这一点诸位要晓得,闻名是要把那个名的意义搞清楚。现在很多人望文生义,他告诉我们,听说这部经上讲的,闻诸经名字,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好了,他经不要念了,他就念经题,「南无妙法莲华经」,日本人就念这个,他认定念这个经题就能除千劫极重恶业,恶业照干,不要紧,我念一句就消除了。这是错解经义,曲解经义,佛门常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依照文字看表面意思,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他的意思搞错了。

  闻经名要怎么闻法?你看看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讲九十天,九旬谈妙,你要这样理解,「法华经」这题目你懂得,这才叫闻名。你把这个经名的真正意思完全透彻明了,念这句「南无妙法莲华经」才有功德。由此可知,你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要想念到真正有功德,念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要透彻了解弥陀三经,你的佛号才会起作用,否则的话,起不了作用,念这句佛号充其量比骂人好一点。所以古人讲,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这话有道理。虽念佛,你的习气烦恼、思想观念统统转不过来。人家一句佛号得力,他念的时候真转过来,这才叫消业障。

  所以经题就好像文章的题目,经文就是经题的内容。你要想懂得这个题目,你必须要把内容搞清楚,那题目就清楚了。题目跟内容是一不是二,题是纲,文是网、是目,纲目,它是一体的。所以真正彻底明了了,我们受持名号,为什么?方便,但是一提到这个题,全经都明了,这样才行。所以日本人那个搞法是害死人,决定是错误。天台传到日本,过去日本的法师也有很了不起的成就,现代日本佛教变质了,跟我们一样,变得简直不成话。所以世间这些事情,我们想成就世间事业都不是简单的,何况成佛作祖?何况当生成佛的法门?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不要看得太简单,你把它看得太简单,将来耽误的是你自己;你也不能把它看得太难,看得太难,你不敢修学,所以要以平常心真正努力去研究探讨。理论、方法、境界统统清楚,我们的佛号就得力,句句得力,你往生才有把握,所以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发生误会。

  『智者』就是善知识。前面是给他讲道理,把佛法介绍给他。下面这个善知识教他修行,用什么方法修行?不是用观想。前面都是用观想的方法、观像的方法,这里不用,这里用持名的方法,『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你持名,所以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在一切修行里面,持名最方便,用这个方法。『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是称名灭罪的功德不可思议。既然如此,为什么古德又说喊破喉咙也枉然?灭不了罪?你就要晓得,念这句佛号就要把我们的心意识转变成智慧,所以句句佛号是提醒我们的,这句佛号的意思是无量觉。六个字都是梵语音译的,「南无」是皈依,「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正是因为我们念念迷,所以念这句佛号是自己唤醒自己,我要从迷回过头来,依觉悟,我样样都要觉悟,觉而不迷,这才能灭罪。念是念了,还是照样迷惑颠倒,念念都迷惑,这有什么用?这刚才讲比骂人好一点。所以这个佛号是句句唤醒自己从迷回过头来,依无量觉,没有一样不觉,觉而不迷,处事待人接物统统不迷惑。

  觉跟迷要辨别,什么叫觉?什么叫迷?心地清净、平等、慈悲就是觉,心里面有贪瞋痴慢就是迷,这是心觉悟的相、迷惑的相。换句话说,念念把贪瞋痴慢、是非人我念掉,念念成就自己,增长自己的清净、平等、慈悲,它怎么不灭罪?经上讲的是灭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我觉得这个说法太保守,不止。诸位要晓得佛号要这样念法才得力。好,我们下课。



上一篇:1988年讲于台湾 23
下一篇:1988年讲于台湾 25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