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万法皆空,空亦不可得


   日期:2012/6/7 13: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万法皆空,空亦不可得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466集(净土法门法师)


  

上上根人不需要讲解,为什么?这些人确实有能力「了了常知佛性之本体」。本体是寂灭,梵语称为涅槃,翻成中国意思是寂灭。寂是清净,也就是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灭呢?灭是灭一切烦恼、习气、因果,统统不可得。这个境界在净土宗里面叫它做常寂光,常是永远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变改过,寂是寂灭,光是光明。光明是显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全都透出来,照见万法皆空,真实的,确确实实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菩萨的心定了,「自然调伏诸根」,诸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怎么调伏?六根不再妄动就调伏,不是不起作用,起作用。眼能见,耳能听,能见能听当中它不起分别、不起执着、不起心动念,这就叫调伏,这叫做正见。八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什么人的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是不动的,凡是有动摇没见性,心还会有动,还会想过去,还会想未来,这都是心在动。不动的时候什么样子?不动的时候,过去、未来没有了,不但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这个境界就是实报土,这个境界就是常寂光,实报土里面还有起心动念的习气,常寂光连习气都没有了,这叫自然调伏诸根。


  

下面举个比喻,譬如「手握金刚王宝剑」,金刚是金属里面最锋利的,它能断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断它,所以用它来做比喻。「来者俱斩,自亦不存」,来者是外面境界,境界来怎么样?如如不动,没有起心动念。自己呢?自己也是如此,自己也不起心动念,不认为这个身是我。有我这个念头就错了,你的六根在造业了,只要有我就造业,何况其余?所以佛家修行,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从哪里下手?从无我下手。《金刚经》上所说的先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众生相引申的意思就是空间,寿者相它的意思就是时间,用时空来包含所有一切万事万物,它不离时空,时空没有了,万事万物当然不能存在,全是假的。万法皆空,空亦不可得,空也是空的,不要执着有个空,不要想着有个空,有这个想法错了。这里末后两句话说,「自亦不存,剑亦非剑」,这个剑代表智慧。「故善调伏」,这真的叫善调伏。贤首国师的《还源观》,第四段为我们举四德,德是作用,四德第一个「随缘妙用」,随缘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教导我们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这两句。随缘妙用,妙用是什么?妙用就是此地讲的善调伏,妙用,他不造业。


  

我们凡夫随缘他就不妙,随善缘造善业,惹来三善道的果报;随恶缘造恶业,感得三恶道的果报,这个作用不妙。妙是随缘不变,妙在此地,不变能随缘,随缘能不变,不变靠什么?靠定、靠慧。没有定慧他就乱了,他就变了,随缘随着变,我们一般人讲「心随境转」,这就是随缘随变。心不随外头境界转,这就是功夫,某人有修养,有定功,无论是善缘、恶缘、逆境、顺境,他如如不动。他为什么不动?他知道诸法实相,他的心住在诸法实相当中。诸法实相就是密藏,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所以他不生烦恼,常生智慧。他在境缘当中能做得了主宰,不惊不怖、不慌不乱,这叫善调伏,永远保持身心和顺。和是性德,在自性里面称为太和、大和,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当中找不到一个冲突的,这是真的。为什么找不到冲突的?因为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一里面就没有冲突、就没有矛盾;二就有冲突、就有矛盾,这个道理很深,并不是很难懂。诸佛如来、天地鬼神、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哪来的冲突!冲突的另外一个名词叫憎爱,你看这两个字是不是代表冲突?爱是你喜欢它,憎是你讨厌它,这就变成冲突;没有憎爱,冲突就没有了。万事万象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是自然现象,没有爱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  

 沈海燕教授:论智者大师的时空观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陈坚教授:僧肇的“不真空”义——兼谈“六家七宗”对“空” 

 仁焕法师:空与有 

 陈坚教授:“仰望星空”与“担水劈柴”——论“法务员”与“ 

 仁焕法师:精神空间和物质发展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魏德东教授:佛教文化的空前盛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综述 

 刘元春教授:禅贵实践 不尚空谈——真禅法师禅法精神简论